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一上册 物理1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一上册物理1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
一、选择题
1.驾驶手册中指出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8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刹车产生的加速度也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 s B.0.6 s C.0.7 s D.0.8 s
2.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2v,到C点时的速度为6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1:3 B.1:8 C.1:9 D.3:32
3.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4.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6.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
B.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
C.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D.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
7.如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慢
t t=时,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B.当1
t t=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C.当1
t t=时,A质点的加速度大于B质点的加速度
D.当1
8.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9.图(a)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 缓慢移动到B,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10.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20 c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线运动,经过0.2 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大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小于1 m/s
B.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小于1 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大于1 m/s
C.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
D.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
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属于矢量的是()
A .路程和位移
B .速度和时间
C .质量和长度
D .力和加速度
12.“蹦床”运动时奥运会新增的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在空中展示着优美的动作,深受观众欢迎,假设某运动员在弹力的作用下以8m /s 的初速度从蹦床上跃起,则可以估算运动
员从跃起到落回蹦床瞬间,可以在空中展示动作的时间是(g 取()2
10m/s )? A .1.6s B .0.8s C .0.4s D .0.2s
13.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A .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 .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 .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 .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14.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
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亚里士多德
C .爱因斯坦
D .牛顿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心是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大于地面对人的弹力
D .拿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从学校到购物中心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屏,该导航提供了三条可行线路及相关数据,行驶过程中导航曾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4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条线路的位移不相等
B .“限速4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
C .图中显示“14分钟,5公里”分别指时间和路程
D .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不可视为质点
17.在地球物理学领域有一种测g 值的方法叫“差值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上抛一小球又落到O 点的时间为,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
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到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测得、和,可求得g 等于
A .
B .
C . D
.
18.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如图所示,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坛的形变
B .头的形变
C .物体受到的重力
D .人受到的重力 19.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N 和9N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
A .最小是4N
B .最大是9N
C .可能是4N
D .可能是9N 20.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x 1和x 2,速度的变化量Δv 1和Δv 2的大小关系
A .x 1=x 2
B .x 1<x 2
C .Δv 1>Δv 2
D .Δv 1<Δv 2
二、多选题
21.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 接收,从小盒子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
∆t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速度为112x v t =声
B .超声波的速度为22
2x v t =声
C .物体的速度为
21212()x x v t t t -=--∆ D .物体的速度为()
21212x x v t t t -=-+∆
2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 E 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1:2:3:2
B
C
D
E v v v v =
B .物体到达各E 点、B 点所经历的时间3E B t t =
C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B v v =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时间之比为:::1:3:5:7AB BC CD D
E t t t t =
2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轻绳OA 与水平线夹角α保持不变,轻绳OB 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转动(O 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绳OB 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绳OA 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
B .轻绳OA 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C .轻绳OB 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
D .轻绳OB 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2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等腰三角形均匀框架顶角30BAC ∠=︒,一均匀圆球放在框架内,球与框架BC 、AC 两边接触但无挤压,现使框架以顶点A 为转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从AB 边水平缓慢转至AB 边竖直,则在转动过程中( )
A .球对A
B 边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球对BC边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C.球对AC边的压力一直增大
D.球的重心位置一直升高
25.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某时刻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而匀加速运动起来,加速度大小为a1.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速度为v1,改为反向的另一恒力,作用二倍的时间,发现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此刻速度为v2,第二个恒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1:a2=4:3 B.a1:a2=4:5
C.v1:v2=2:3 D.v1:v2=2:1
26.如图,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以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为12kg,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 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以后F是恒力,则( )
A.F的最小值是90N B.0~0.2s内物体的位移为0.2 m
C.F最大值是210N D.物体向上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5.0m/s2 27.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的位移是6 m,第7秒内的位移是1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初速度是3.5 m/s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1 m/s2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4 m/s2
D.质点在4.5秒末的瞬时速度是8 m/s
28.如图,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
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受力个数不可能为()
A.2个和4个B.3个和4个
C.4个和4个D.4个和5个
三、实验题
29.“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弹簧秤的示数为F1、F2,为单独用一根弹簧拉到O点时的读数,F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F1、F2的合力。
(1)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______(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2)图甲中左侧测力计读数是________N
(3)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________(填“F ”或“F′”)。
30.某研究小组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
(1)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物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 B.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就可以) 31.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1)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B.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
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2)从图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______N.
(3)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______(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4)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1F 和2F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 ,两力的合力用F 表示,1F 、2F 与F 的夹角分别为1θ和2θ,下列关于1F 、2F 、F 、1θ、2θ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 .14N F =
B .12N F =
C .145θ=︒
D .12θθ<
32.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学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在如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乙图是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
(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1v = ______m/s ,加速度a =______m/s 2(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_____cm 。
四、解答题
33.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拉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运动.拉力F=10 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0 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物体离出发点的最大距离
(3)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已知sin 37°=0.60,cos 37°=0.80,取g=10 m/s2)
34.一质量m B=4kg的物块B放于粗糙水平桌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另有一质量m A=2kg的物块A连着绳子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绳子的节点为o,oc绳子的一端c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并且与墙面的夹角为,(已知,,g取10m/s2)求
(1) oB之间绳子上的拉力F1和oc之间绳子上的拉力F2
(2) 此时物块B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f?
(3) 发现当物块A的质量增加到m A=4kg时,物块B刚好要滑动,求桌面的动摩擦系数?(假设最大经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35.有一个质量为m=1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1=30N的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 10N/kg),则:
(1)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若物体静止时改用水平拉力 F 2=20N 作用于该物体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改用水平拉力 F 3=60N 作用于该物体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6.学校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 ,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上边缘)从离地面1.4m 处开始升起.升旗时,国歌响起,旗手立即拉动绳子使红旗匀加速上升t 1=4s,,然后使红旗匀速上升,最后红旗匀减速上升,国歌结束时红旗刚好到达旗杆的顶端且速度为零.已知红旗加速与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试求:
(1)红旗上升的高度h.
(2)红旗匀速上升的速度大小v 和上升的时间t 2.
(3)匀加速上升时加速度的大小a 1.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假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 ,在第一个过程中,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1,所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 1=v 1t
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
21202v ax -=-
全过程位移:
L 1=x 1+x 2=56m
在第二个过程中,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2,所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 3=v 2t
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
22402v ax -=-
全过程位移
L 2=x 3+x 4=24m
联立解得
t =0.7s
故C 正确。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A 到B 有运动学公式可得:2
(2)2=AB v ax ,由B 到C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2
(6)(2)2-=BC v v ax 由以上两方程可得
1
8
=AB BC x x .故B 正确.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在本题中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作者认为自己静止不动,从而“看山恰似走来迎”,故此现象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实际上船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故A 正确.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人与体重计间的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B 正确;
CD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方向相同,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 错误,D 错误; 故选B 。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弹力的是由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故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的微小形变产生的,故A 错误;
BC.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产生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可知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并一定有摩擦力,故B 错误,C 错误;
D. 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故D 正确。
6.B
解析:B
【分析】 【详解】
A .竹竿对表演者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选项A 错误;
B .竹杆对表演者的作用力与表演者的重力等大反向,即竹杆对表演者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则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选项B 正确;
C .因杆弯曲倾斜,所以人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C 错误;
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和竹竿对表演者的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 错误.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看出,A 图线的斜率大于B 图线的斜率,则A 的速度大于B 的速度,A 质点总比B 质点快,故A 错误;
B.图线是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所以1t t =时,两质点的位移相同,故B 正确;
C.在10t -时间内,A 质点总比B 质点快,即当1t t =时,A 的速度大于B 的速度,故C 错误;
D.两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等于零,故D 错误.
8.C
解析:C 【解析】
用撤去法判断接触物件是否有弹力,当撤去挡板时小球会滚下,撤去斜面时,小球会落下,所以两个接触点都有弹力产生,根据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所以C 对.
思路分析:判断弹力的有无,根据撤去支撑物法或条件法,此题只用到第一种方法. 试题点评:考查弹力有无的判断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中“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 A 缓慢移动到 B ”可知,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根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可解答本题。
【详解】
设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根据平衡可得
cos N F mg θ=
从A 到B 的过程中,θ减小,所以F N 变大,排除AD ; 小鸟所受摩擦力为
sin f mg θ=
所以摩擦力变小,故答案选B 。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该质点通过a 、b 两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2m
1m/s 0.2s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物体做加速运动,由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当0.1s 时物体运动不到中间位移,所以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平均速度1m/s ;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物体做减速运动,由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当0.1s 时物体运动到超过中间位移,所以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平均速度1m/s ;综上知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 。
A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大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小于1 m/s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小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大于1 m/s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 ,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
D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A 错误;
B .速度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B 错误;
C .质量和长度都是标量,故C 错误;
D .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矢量和标量的明显区别是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方向,两者的运算法则也不同.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运动员在弹力的作用下以8/m s 的初速度从蹦床上跃起,做竖直上抛运动,返回时速度大
小仍然为8/m s ;以向上为正方向,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
()028/8/ 1.610/t m s m s v v v t s a a m s
---=
===-,故A 正确,BCD 错误.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 ,乙先加速后减速,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大于v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v ;丙先减速后加速,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小于v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v .根据x vt =,知乙的运动时间最短,所以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A .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 C .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故A 错误;
B.弹力是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桌面形变引起的,故B 错误;
C.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与地面对人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 错误;
D.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正确。
16.C
解析:C 【解析】
(1)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明确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指实际轨迹的长度;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知道限速限制的是瞬时速度;
(3)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知道时间间隔对应一个过程,而时刻对应一个瞬间;
(4)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
【详解】
A.三条线路起点和终点相同,故三条线路方案的位移相等,故A错误;
B.“限速4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瞬时速度,故B错误;
C.图中显示14 分钟和 5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间隔和路程,故C正确;
D.在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大小可以忽略,故汽车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质点、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等,对于物理学中相近知识点要注意准确理解,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17.A
解析:A
【解析】
小球从O点上升到最大高度过程中:①
小球从P点上升的最大高度:②
依据题意:h1-h2=H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故选A.
点睛:
对称自由落体法实际上利用了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所以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整个运动分解成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向下匀加速运动,利用下降阶段即自由落体运动阶段解题.另外此题也可以利用平均速度求解.
注:将题干修正为: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头顶受到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坛子,受力物体是头顶,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坛的形变,间接原因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故选A。
19.D
解析:D
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F 1−F 2|⩽F ⩽F 1+F 2; 故合力范围为:5N ⩽F ⩽13N ;所以可能的为D. 故选D.
20.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的加速度由;离开最高点的第一
秒时间内的加速度由
,可知a 1>a 2;因为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做减
速运动,可研究它的逆过程即初速为零的匀加速,根据
得x 1>x 2;根据
,得Δv 1>Δv 2,选项C 正确.
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牛顿定律综合应用.
二、多选题 21.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选项A 正确,B 错误;
CD .由题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
所以物体的速度为
解析: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
1
2
t 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 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11
112=
2
x x v t t 声 选项A 正确,B 错误;
CD .由题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 2-x 1时所用时间为
21211
()222
t t t t t t t -∆-+∆=-+∆ 所以物体的速度为
()()2121212121
2
x x x x v t t t t t t --=
=
-+∆-+∆
选项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22.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 得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所以有:v2=2ax ,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
B :v
C :v
D :vE=1: : :2,故A 正确;
解析: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运动学公式v 2-v 02=2ax 得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所以有:v 2=2ax ,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
B :v
C :v
D :v
E =1
:2,故A 正确; B .根据运动学公式x =
12
at 2
得:t =t B :t C :t D :t E =1
:2,即t E =2t B ,故B 错误;
C .由于v E =2v B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0
2
E
B v v v +==,故
C 正确;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时间之比为t AB :t BC :t CD :t D
E =1
−1
-
),故D 错误。
故选AC 。
23.A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O 点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如图所示。
三个力平衡,根据矢量三角形可知:OB 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加,OA 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