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土壤墒情 1.墒情的种类 黑墒: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以上。 褐墒: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5%以上。 黄墒: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75%。 潮干土: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 干土:土壤含水量在萎蔫系数以下。 2. 墒情的判断 ①墒情在空间上的层次性:表墒;底墒;深墒。 ②墒情在时间上的季节性:与气候的季节性以及作物 的生长发育季节密切相关。
二、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状况通常是指周年中土壤剖面上下土层的含水量 或土水势的情况及变化(也称为墒情)。 我国北方在周年内土壤水分状况可分为四个时期: 1. 土壤湿度相对稳定期 2. 春夏之交土壤失水期 3. 夏季土壤水分聚集期 4. 晚秋至冬初的土壤失水期 三、土壤水分状况调节 1. 科学合理地灌水 2.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 3. 采用合理的农艺措施,进行耕作保墒 4. 地面覆盖技术 5. 化学保墒增温剂的应用 6. 排水
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水分被植物利用的程度。 有效水: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那一部分水分称有效水。 无效水:另一部分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无效水 土壤水分常数(吸湿系数、凋萎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饱和持水量等都是土壤水分 常数,这些常数对于作物的生长有一定意义) 土壤有效水的范围(%)=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 速效水:田间持水量至毛管断裂含水量。 迟效水:毛管断裂含水量至凋萎系数。 土壤中各种类型水分有效性如图所示。
二、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
土水势:土壤在各种力(吸附力、毛管力、重 力和静水压力等)的作用下,势(或自由能)的 变化(主要是降低),称为土水势。 用土水势研究土壤水有许多优点:可以作为判 断各种 土壤水分能态的统一标准和尺度;水势 的数值可以在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统一使用, 把土水势、根水势、叶水势等统一比较,判断它 们之间的水流方向,速度和土壤水的有效性;对 土壤水势的研究还能提供一些更为精确的测定手 段。
第
四
土壤水
章
♣第一节 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性
♣第二节 土壤水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第四节 土壤水的运动规律
♣第五节 土壤水状况及水分平衡
本章通过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分析 概述,了解水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土壤水的形态学和能态学观 点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基础知识:阐明土壤水分的 分布、运动规律以及田间水分的平衡。通过本章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土壤水的类型、性质以及 土壤水的运动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土壤水分运移 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措施,以便有效地指导生产实 践。
2 )毛管悬着水:借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不与 地下水相连的水分。这种象悬着在上层土壤中 的毛管水称为毛管悬着水。 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 持水量。这是确定灌水量的重要参数。不同质 地,土壤田间持水量有很大不同。
重力水 当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多余的水分就会受重力 的作用沿土壤中大孔隙望下移动,这种受重力支配的水 叫重力水。 重力水不受土壤吸附力和毛管力的作用。它是植物根 系能够吸收利用的水分。 土壤最大持水量(全蓄水量):当土壤被重力所饱和, 即土大小孔隙全部被水分充满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饱和 持水量或土壤最大持水量。 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都存在于土壤中,彼 此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如毛管水过量可变为重力水, 重力水被毛管吸收可变为毛管水。
重点:重点掌握土壤水的重要作用。
一、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技术 (一)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1.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占干土重的百分 数。干土重为105℃ ~110℃下的烘干土重。 2. 容积含水量:单位土壤总容积中水分所占的容积 百分数。容积含水量=质量含水量×容重 3. 土壤水贮量:一定面积和一定厚度土壤中含水量 的绝对数量。由水深和绝对水体积表示。 4. 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 持水量的百分数。 (二)土壤含水量的测试技术 1.经典烘干法(标准方法) 2.快速烘干法 3.中子法 4. 电阻法 5. TDR法
土壤水是否有效及其有效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 水吸力和根吸力的对比。一般土壤水吸力大于根吸力则为无效水, 反之为有效水。
第四节 土壤水的运动规律 一、液态水的运动 1.饱和流 土壤所有的大小孔隙都充满水时的水流叫饱和流。 饱和流的推动力是重力势和压力势梯度,在饱和流中土 壤导水率称饱和导水率(K饱),影响饱和导水率的因 素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粗孔的孔径和数量,孔径愈大,粗 孔数量愈多,饱和导水率就愈高,水愈容易通过。一般 来说:对K值而言,砂土大于壤土大于粘土。
3.土壤水分的入渗
(1)入渗是指在给土壤供水期间,液态水自地表进入土壤的过程。 (2)入渗速率随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延缓,最后达到一个比较稳定 的数值(如图所示)。常使用的指标为最初入渗速率、最后入渗 速率、入渗开始1h后的入渗速率。 (3)入渗过程中土壤水剖面水分分布,在质地均一的土壤剖面上 如图所示。无论表土下是砂层还是细土层,在不断入渗中最初都 能使上层土壤先积蓄水,以后才下渗。
重 点 难 点 4.1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重点:重点掌握土壤水的重要作用。 4.2土壤水的基础知识 重点与难点: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及区别。 4.3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重点:土壤水分的形态学研究。 难点:土壤水分的能态学。 4.4土壤水的运动规律 重点:土壤水分的分布、运动规律 4.5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 重点:田间水分的调节 难点:田间水分平衡
土壤蒸发有三个明显的阶段: (1)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蒸发率不变阶段):特点:土壤水较 多,向土面的导水率高,足以补偿土面蒸发消耗水量,所以蒸发 率不变,一般可持续几天,丢水量也大。 雨水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或地面覆盖是减少土壤水损失的重要措 施 (2)土壤导水力控制阶段(蒸发率降低阶段)特点:土壤蒸发的 强度取决于土壤的导水性质,即导水率的大小。该阶段维持的时 间不长。 (3)扩散控制阶段:土面形成干土后,土壤水向干土层的导水率 降至近于零时,液态水已不能运行至地表,在干土层下稍微湿润 土层的水分汽化,形成水气分子通过干土层扩散到大气中去。这 一阶段,通过镇压以防止蒸发,抑制水气向大气扩散。二阶段初。 从以上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保墒重点应该在第一阶段末和第二阶 段初。
②膜状水 把达到吸湿系数的土壤,在用液态水来继续 湿润,土壤吸湿水层外可吸附液态水分子形成水 膜,这种由吸附力吸附在吸湿水层外面的液态水 膜叫膜状水或薄膜水。 膜状水的特点:性质与液态水相似,但粘滞性 较高而溶解能力较小,它能移动,但速度非常缓 慢,属有效水,可被作物利用;而吸力大于 15atm 的内层膜状水,作物便不能利用,为无效 水。 凋萎系数(临界水分):当作物呈现永久萎蔫 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
土壤水由土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土水势包括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 等分势。 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 处的能态。土壤水由吸力低处流向高处。
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的能量指标(在非盐碱土即基质吸力或基质势, 与土壤水的容量指标(即土壤含水量)作成相关曲线称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滞后现象:从干到湿与从湿到干所得到的土壤水分特 征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2.不饱和流 土壤中部分孔隙充满水时的水流叫不饱和流。它是 大部分土壤中水分流动的形式。不饱和流的推动力主要 是基质势梯度(或土壤水吸力梯度)和重力势梯度。在 吸水力较高时,导水率极低,水分运动速度非常缓慢。 对于饱和流而言,导水性最好的是粗孔多的土壤, 而在不饱和流中,细孔多的粘土和壤土,比砂土的导水 性好。因为在相同的土壤吸力下,土壤水的连续程度好, 因此,在不饱和流中,导水率随土壤吸力的增加而降低, 或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这种情况在砂土较为急剧, 在粘土中较为缓和,壤土居中。
③毛管水
毛管水是依靠毛管力保持在毛管中的水分,特点:能向上下 左右移动,速度快。有溶解保持又能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 根据土层中地下水面与毛管水相连与否可分为:
1)毛管上升水:是指地下水沿着毛管上升而充满毛管孔隙中的水 分。土壤中毛管上升水的最大值称为毛管持水量,它是吸湿水、 膜状水和毛管上升水的总和。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土壤质地相关。
第三节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一、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特征与性质
(一)土壤水分的保持 土壤水分的保持的力主要有两种,即吸附力和毛管力。 (二)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 ①吸湿水 由于干燥土粒的吸附力所吸附的气态水而保持在土粒表面的 水分称吸湿水。 吸湿水的特点:吸湿水受土粒的吸持力很大,不能移动,具有 固态水的性质,对溶质无溶解力,为无效水。
思考题
☺1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 ☺2简述土壤水分的类型及性质。 ☺3 什 么 是 土 水 势 、 水 吸 力 ? 二 者 有 何 区 别? ☺4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含义和特点。 ☺5饱和流与不饱和流的运动特点是什么? ☺6 如 何 合 理 地 调 节 土 壤 的 水 分 状 况 ? 7 简述土壤水分平衡的概念及平衡式各项 的 意义。
二、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 土壤水分状况是农田植物与其环境间进行各种物质 交换的媒介。 2. 土壤水分状况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和通气状况,对植 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3. 土壤水分移动过程影响生态平衡。 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植物水构成 自然界水分循环完整体系的5个方面,并成为五水转换 系统的中心环节。土壤在调节自然界水分的正常循环, 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 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 一、田间水分平衡 田间水分平衡:在一定容积土壤内水的收入与支出,在农田,主要 是指根层土壤水的平衡,根层深度一般多指1-2m深度以内,在一 定时期内,根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 △水=水收-水支 土壤水的收入有降水、灌溉水(是主要土壤水的收入)以及其它来 源的水(如四周流入的地表水、地表径流、借毛管上升的地下水。 土壤水分支出:地表径流(水径)、深层渗漏(水漏)、土面蒸 发(水蒸)和植物蒸腾(水腾),因此 △水=水降+水灌-水径-水漏-水蒸-水腾 由于水蒸和水腾很难分别测定, 故常在一起称为蒸散。 应用水平衡原理,可以了解作物 日耗水量,在灌区还可作为确定 灌溉时间的依据。
第一节 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我国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地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土组合极不平衡。 我国东部区为多雨带,而西部区为缺水带。 2. 时间分布特征 水资源年际间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半干旱、半 湿润区甚至南方出现季节性缺水。 3.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组合不协调 我国北方耕地多而水资源量小,南方地区耕地少而 水资源丰富。 我国农业水资源缺乏且用量大,但利用率低,短缺与 浪费是我国农业用水紧张的重要特征。
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入渗中土壤水剖面
二、气态水的运动 土壤气相水在孔隙内的运动,实际上是水气分子从一个地方向另 一个地方扩散的运动。它服从于一般气体扩散定律。土壤气态水 运动表现为水汽扩散和水汽凝结。 水气运动的梯度是由土壤水吸力梯度和温度梯度所引起的,其中 温度梯度作用力大。 “夜潮”现象和“冻后聚墒”现象是土壤水汽凝结的结果。 在干旱期间,土壤水不断以水气形态由表土向大气扩散称土面蒸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