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教案
五年级信息技术《第四节 穿越时空来对话》教学设计
九、教学反思
学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课上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但学生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应当让学生多看多说多 操作,或边操作边说。
教案基本信息表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教案名称 适用教材
张志岐
电子信箱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沙井子学校
第四节 穿越时空来对话
中国地图出版社信息技术
649006661@ 区县 大港区 邮编 手机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用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教师: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 应当完成几个任务。
学生活动
学生:注册邮箱发 送电子邮件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 和考查
观察学生的主动性
师:注册邮箱、发送电子邮 件、接收电子邮件。
分析任务
师:请大家注册或登陆 QQ 与老 生:学生完成任务 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及纪
师进一次对话交流,请加老师
律
的 QQ 和微信号
务 2、 学生学习中的主要困难,遇
到困难我们怎么去解决? 3、 大家的学习态度。
学生主动参与
考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五)课后作业部分
用时
1、阅读第三单元第三节 作业
学生记录
观察学生是不是认真听
课
2’
八、关键环节提炼
1、 创设情境,直接布置任务。 2、 通过完成任务观察学生情况。 3、 通过汇报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4、对学生课上表现进行评价 6、反馈问题。
完成任务
请同学们说说你是如何完成 的,把你的操作过程说一下, 并说说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 的?
学生整理思路,回 答问题
观察学生的兴奋度和自 愿表达的欲望是否强烈
汇报
评价
结合课上表现给出学生评价
高中英语教案:跨越时空的对话
高中英语教案:跨越时空的对话第一章:介绍与引导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名人的思想、成就和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了解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成就和影响。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2.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教学内容介绍历史名人及其成就。
引导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1.4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历史名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二章:古代文明2.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历史名人,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学生感受这些文明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目标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历史名人。
掌握与古代文明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2.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3 教学内容介绍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历史名人及其成就。
引导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探讨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4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三章:中世纪与现代早期3.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历史名人,如但丁、莎士比亚、牛顿等,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贡献。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目标了解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历史名人及其成就。
掌握与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2.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3 教学内容介绍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历史名人及其成就。
引导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探讨这些人物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贡献。
跨时空对话思政课教案
跨时空对话思政课教案教案标题:跨时空对话思政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跨时空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
3.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跨时空对话的概念和意义。
2. 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3. 不同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和形式。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思政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思政课,为什么要进行跨时空对话。
第二步:讲解跨时空对话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通过讲解跨时空对话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以及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学习思政课。
第三步:介绍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和目标(15分钟)简要介绍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同时,讲解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第四步:探讨不同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和形式(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变化。
例如,早期的思政课教学是以宣传为主,而现在的思政课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交流。
第五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核心价值观与自身实际结合,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六步: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学生对跨时空对话思政课的理解和收获。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评估:1. 分组讨论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小组讨论报告和个人总结。
3.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思政素养的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撰写思政课相关的论文或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
穿越时空的对话教学设计
穿越时空的对话教学设计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常态。
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教师需要创造多样的教学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与现代人进行对话,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3.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有效沟通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历史人物和相关事件的资料,例如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生平。
2. 分组安排学生,每组由一个历史人物和一个现代人组成。
3. 准备一个简单的对话表格,包括对话内容、问题和回答。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教师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历史人物的图片或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2. 分组阶段根据教师的安排,将学生分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的小组。
每个小组中,历史人物和现代人可以合作解答将要进行的对话内容。
3. 对话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准备的资料,设计对话内容。
对话可以是历史人物和现代人之间的问答、互动或辩论。
对话的问题可以涉及历史事件的原因、后果,以及历史人物的观点、价值观等。
4. 对话实施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对话表格,扮演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的角色进行对话。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来表达角色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可以在对话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确保对话内容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5. 回顾与讨论对话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对话内容,鼓励他们总结对话中涉及的观点、观念和思考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历史人物的观点是否适应现代社会?他们对现代社会有何看法?6. 反思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对话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总结学习经验并提出展望。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对话中的体验和观点,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对话中的表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内容的质量来评价学生。
时空对话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时空对话活动策划方案模板一、活动概述时空对话活动是一种结合历史、文化和现实的互动式体验活动,通过模拟时空穿越的方式,让参与者展开跨时空的对话,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和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创造一个虚拟的时空环境,提供丰富的对话场景以及与历史人物的互动机会,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变迁和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参与者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参与者的跨时空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加强参与者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三、活动内容1. 活动预热:(1) 提供活动背景介绍和活动目的说明。
(2) 分发活动手册和参与者的角色扮演任务。
(3) 组织简要培训,介绍参与者的角色和互动环节。
2. 时空对话环节:(1) 指定若干个历史时期或文化群体,例如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二战时期等。
(2) 设定虚拟的时空背景和场景,创造一个跨时空对话的环境。
(3) 安排针对不同时期或文化群体的角色扮演任务,参与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角色。
(4) 设计互动环节,包括角色对话、问题探讨、团队合作等,以促进参与者的跨时空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文化展示环节:(1) 安排参与者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扮演角色所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体会。
(2) 搭建展示区域,展示参与者的手工制品、绘画作品、演讲稿等。
(3) 组织展示互动环节,例如参观展区、提问互动等。
4. 评选活动环节:(1) 设立评委团队,由专业人士或历史文化领域的专家组成。
(2) 根据参与者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展示内容等,评选出最佳角色扮演者、最佳作品、最佳团队等奖项。
四、活动流程1. 活动准备阶段:(1) 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2) 设定活动日期、地点和时间。
(3) 筹备活动物资,包括活动手册、角色扮演任务卡片、展示区域等。
(4) 确定活动预算,安排经费支持。
2. 活动实施阶段:(1) 进行活动预热环节,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时空对话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时空对话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一、活动背景时空对话活动是一种以时空穿越为主题的互动体验活动,通过创造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现实场景,使参与者能够与历史名人或虚构人物进行对话,体验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历史。
这种活动形式既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又有教育意义和增长见识的效果,因此广受欢迎。
二、活动目的1. 提供一种新颖、有趣、富有探索性的互动活动形式,满足人们对新奇体验的需求。
2. 通过时空对话,促进参与者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了解和思考。
3. 培养参与者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参与者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形式时空对话活动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
线上形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一个时空穿越的场景,参与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与历史人物或虚构人物进行对话。
线下形式则通过剧场演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参与者带入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与历史人物进行真实的对话互动。
2. 活动内容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目标群体,可以设计不同的时空对话活动内容。
下面以线上形式为例,介绍一种常见的活动内容安排:(1)活动前准备:通过线上注册系统收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兴趣爱好,根据参与者的需求和兴趣来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历史人物或虚构人物角色。
(2)活动开场:在一个虚拟的时间旅行背景下,介绍活动规则和背景故事,引导参与者进入角色。
(3)时空对话环节:参与者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或手机APP与历史人物或虚构人物进行对话互动,可以提出问题、讨论观点、了解历史事件等。
(4)小组讨论与展示: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对话和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验。
(5)活动总结与反思:组织者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并进行活动效果评估。
四、活动策划1. 定义活动目标和主题:根据活动目的和目标群体,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可以选择历史时期、文化主题、名人故事等作为活动的主题,如古希腊时代、中国古代文化、莎士比亚戏剧等。
大学思政时空对话教案设计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时空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时代精神。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历史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时代精神的相关资料。
3. 课堂互动环节:设置提问、讨论、辩论等环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历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
2. 提问:同学们对历史有哪些了解?为什么学习历史?二、课堂互动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古代、近代、现代等。
2. 每组收集该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时代精神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讨论。
3.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汇报,分享该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个典型案例,如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等,引导学生分析该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时代精神。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对历史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二、时空对话1. 教师设计一个时空对话环节,邀请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如孔子、孙中山、邓小平等)进行对话。
2. 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进行对话,探讨各自的观点和理念。
3. 教师引导讨论,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在思想观念和时代精神上的异同。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如何将历史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案例分析、时空对话等环节的表现。
2. 学生学习成果:通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教学设计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跨越时空的对话”的含义,掌握通过文字表达与不同时代人物交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跨时空思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历史人物进行对话,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时空差异,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使对话具有合理性和深度。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跨越时空的对话”的概念和写作要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选择的历史人物以及可能的对话内容。
3、范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跨越时空的对话”范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历史纪录片的片段,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然后提问:“如果有机会与历史中的人物交流,你会选择谁?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0 分钟)(1)解释“跨越时空的对话”的含义,强调这是一种通过想象与历史人物进行交流的方式。
(2)说明对话的要点,如要了解历史人物的背景、思想和事迹,对话内容要有针对性和深度。
3、小组讨论(15 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想要对话的历史人物,并初步构思对话内容。
教师巡视各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4、范例展示与分析(10 分钟)展示一篇优秀的“跨越时空的对话”范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优点,如语言表达、情感投入、对历史人物的理解等。
5、写作实践(20 分钟)学生开始撰写自己的“跨越时空的对话”,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6、分享与评价(15 分钟)(1)每个小组推选一篇优秀作品进行全班分享。
(2)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强调重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总结与拓展(5 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跨越时空的对话”的方法和要点。
导入 跨越时空的对话-鲁科版必修1教案
导入跨越时空的对话-鲁科版必修1教案一、教学背景简介《鲁科版必修1》是山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
该教材紧贴山东文化和学科课程标准,注重学情分析,易于操作。
其中的《导入——跨越时空的对话》是该教材引入本单元的重要部分。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该部分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故事背景;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价值观;3.尝试使用文言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4.练习发现和理解文本细节,分析语言的含义和修辞技巧;5.增强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审美意识。
三、教学设计1.教师简单介绍本单元故事背景,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描述和解释赵明诚和冯小青之间的关系;2.教师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中反映的道德观和家庭观;3.学生阅读《牡丹亭》中关于琴媒梦、地藏菩萨和善恶鬼神的部分,分别尝试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彩虹、琴声等形象语言;4.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变化和语言修辞技巧,并讨论善恶鬼神与主人公的命运关系;5.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欣赏,写一篇短文谈谈对《牡丹亭》中跨越时空的对话的认识和感悟。
四、教学亮点1.在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引入了生动的故事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紧接着,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后续文言文阅读提供了更好的基础;3.教师在分析文本的时候,引导学生同时观察文本和生活,理解文言文中的形式和背后的人文含义;4.最后,学生在进行自我思考和表达的同时,还能够巩固和拓展自己的文学审美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分析《鲁科版必修1》中《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重心,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够提高教师自身授课的质量,并加深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穿越时空来对话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穿越时空来对话穿越时空来对话: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时空之旅的奇妙之处在于将不同年代的人连接在一起,让我们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与过去的智慧进行对话。
而今天,我们也要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与过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进行对话,探索他们在当时如何教授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
“嗨,我是来自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很高兴能与你进行一场对话。
”我们兴奋地向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打招呼。
“你好,我是过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很高兴与你交流。
”教案回答道。
我们开始展开对话……第一轮对话:教学目标和核心内容现代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我们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了解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等内容。
你过去的教案有哪些核心内容和目标呢?教案:在过去,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了解常见的办公软件。
主要内容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和幻灯片演示等方面。
我们还会介绍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例如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和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
第二轮对话:教学方法和资源现代教师:在现代,我们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资源的运用,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我们还会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来辅助教学。
你过去的教案是如何进行教学的呢?有没有使用一些特殊的教具或资源?教案:在过去,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解和演示的教学方法。
因为那时还没有那么多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可供使用。
我们会利用教室里的电脑来进行一些演示,但是多数时间还是在黑板上进行教学。
我们会准备一些教案、试卷和练习题作为辅助教材。
第三轮对话:评估和反馈现代教师:在现代,我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评估和及时反馈,通过作业、测试、项目作品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提供指导和反馈。
你过去是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评价的呢?教案:在过去,我们主要通过课堂练习、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学思政时空对话教案及反思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政时空对话的意义和目的。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思政时空对话的意义和目的。
2. 思政时空对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思政时空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2. 思政时空对话的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思政时空对话?2. 介绍思政时空对话的意义和目的。
二、讲解思政时空对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介绍思政时空对话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思政时空对话的基本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
3. 讲解思政时空对话的技巧,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
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一个与思政时空对话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思政时空对话。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思政时空对话的特点和效果。
四、课堂讨论1. 提出与思政时空对话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 回顾思政时空对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回顾案例分析。
二、思政时空对话的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如何将思政时空对话应用于实际生活?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案例,互相交流心得。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思政时空对话的意义和目的。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思政时空对话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思政时空对话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体现了思政时空对话的实践价值。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思政时空对话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教学设计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跨越时空的对话”的含义,掌握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进行此类对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本、观看影像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对不同时代的理解与包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跨越时空对话的核心要素,如选择合适的对话对象、确定对话主题、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时代的差异和联系,以及如何在对话中体现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跨越时空对话的概念、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促进思维碰撞。
3、案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跨越时空对话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从中汲取经验。
4、实践法让学生亲自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创作,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穿越时空的电影片段或讲述一个穿越时空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一主题。
2、知识讲解(10 分钟)(1)解释跨越时空对话的定义和意义。
(2)介绍跨越时空对话的常见形式,如书信、日记、想象中的对话等。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几篇优秀的跨越时空对话作品,如古人与今人的对话、不同时代名人之间的对话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这些对话是如何选择对话对象和主题的?(2)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来增强对话的真实感和吸引力?(3)从这些对话中,你能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哪些特点和变化?4、小组讨论与选题(15 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想要进行的跨越时空对话主题和对象。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小组的选题思路。
5、写作指导(10 分钟)(1)强调写作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教学设计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背景和人物思想,提高历史分析和综合素养。
学生能够通过文本阅读、讨论和写作,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运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文化传统的态度。
让学生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体会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思想。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对人物行为和思想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时空对话。
培养学生在对话中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和事件,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进行对话和交流,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4、文献研究法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历史变迁的视频或展示一组对比鲜明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差异的关注,从而引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一主题。
2、知识讲解(1)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如古代、近代和现代。
(2)讲解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选取每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进行深入讨论。
(2)讨论的问题可以包括:该时期的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他们的价值观与现代有何不同?4、角色扮演(1)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扮演所讨论历史时期的人物。
(2)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向扮演人物提问,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幼儿园时光对话教案
幼儿园时光对话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2.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日常生活;2.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幼儿表达;2. 如何让幼儿进行有效的对话。
四、教学准备。
1. 幼儿园生活的图片或实物;2. 幼儿园生活的视频资料;3. 课件或幼儿绘本。
五、教学过程。
1. 初步了解幼儿园生活。
教师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让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内容。
2. 小组讨论。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包括喜欢的老师、喜欢的活动、喜欢的玩具等,引导幼儿进行表达。
3. 对话练习。
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让他们互相询问和回答关于幼儿园生活的问题,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合作游戏。
安排一些合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团队精神和相互理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5. 经验分享。
鼓励幼儿分享在幼儿园的一些经验和故事,让他们在分享中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也在对话和合作中学会了表达和倾听,培养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幼儿在对话中表达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有些幼儿在合作游戏中表现较差,需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因此,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教学设计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跨越时空的对话”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进行跨越时空对话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跨越时空对话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时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和内涵。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使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与历史人物或未来角色的对话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有深度的对话。
如何启发学生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展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避免空洞无物的表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跨越时空对话的概念、特点和写作要点。
2、阅读分析法选取经典的跨越时空对话的作品,如《与苏轼对话》《致未来的自己》等,组织学生阅读并分析其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3、小组讨论法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想要对话的对象及原因,交流对话的思路和想法。
4、写作实践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写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点评。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时空穿越的视频片段,如电影《回到未来》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如果有机会跨越时空与他人对话,你最想和谁交流?为什么?”2、知识讲解(10 分钟)介绍跨越时空对话的定义:通过想象和文字,与不同时代的人物或未来的自己进行交流。
讲解跨越时空对话的意义: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展望未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丰富自己的思想。
强调写作时要注意的要点,如合理的想象、对对方的了解、清晰的表达等。
3、阅读分析(15 分钟)分发经典的跨越时空对话作品,让学生阅读。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作者选择对话的对象是谁?为什么?作者是如何展开对话的?对话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从这篇作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教学设计
《再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跨越时空的对话”的含义,掌握相关的文学、历史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全球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时空背景下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掌握跨越时空对话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富有创意和深度的对话。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跨越时空对话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具体的时空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历史氛围。
4、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穿越时空的影视作品片段,如《寻秦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想象过与古人进行对话吗?如果有机会,你想和谁交流,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跨越时空的对话”的定义和形式,如书信、日记、戏剧等。
(2)举例说明历史上著名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作品,如《与妻书》,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历史人物,如孔子、李白、秦始皇等,讨论以下问题:(1)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他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3)如果要与他进行对话,你会关心哪些问题?4、情境创设(10 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音乐等,营造出与所选历史人物相应的时空氛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当时的情境。
人生大事—叙事跨时空对话教学设计-高中心理健康
1.未来的自己写给现在的自己一封信。
2.学生感受: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什么?你现在会为了小学的考试紧张吗?
3.教师总结:面对高考感到过分焦虑、无助或失眠时,高考确实是我们这个阶段人生大事,但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条长河,高三可能是你选择渡河的一条船,而在生命长河中,一叶扁舟,也可欣赏江河。沿途的风景令你陶醉,至于人生的彼岸,或早或晚,总能到达,而船大船小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啦。当生命进入结束阶段时,回首往事时,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三年级的学生。
高三年级属于高中阶段学业压力最为繁重的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几乎将自己埋没在繁重的学业中,对成绩尤其重视,在遇到挫折以及面对不可控事件中时常陷入“虚无”主义,时常对生命意义进行探索。高负荷的学习,忽视了自身压力的调节、压力与焦虑与日俱增。除此之外,该阶段的他们还将面临父母的高期望而产生的亲子压力,学生容易陷入虚无的生命的无意义感,这个阶段心理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减缓压力,寻找资源,进行赋能!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避免教师讲述过多,而学生体验不够的问题。
学习效果价设计
课后作业:80岁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写一封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每个生命阶段人生大事,体会每个阶段的生命故事。
【难点】感悟生命过程,引导学生热爱生命。
教学方法
【教法】体验法、活动法
【学法】体验式学习法
教学准备
PPT材料、音响设备、一间安静的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教师示范,邀请学生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坐好,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受上。可以通过焦点解决量尺问句,让学生在0-10维度上进行打分,让学生对自己的当下的状态进行评估,进行自我觉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空对话——《分镜脚本解读与构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源于动漫专业实训《快乐职高生》项目中,项目一“动画脚本编写”的一部分内容。
整个《快乐职高生》实训项目由其大部分组成——动画脚本编写、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场景设计、主题色调定位、动画制作、动画后期合成、影片调试修正。
项目一“动画脚本编写”是由影视动画基础理论、分镜头脚本的实际应用和《快乐职高生》分镜头脚本编写三大部分组成。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分镜头脚本的实际应用”的实践操作环节。
【教学内容重要性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项目一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之前的内容基本上以理论知识为主,以概念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影视动画的世界,但只有这些理论对于后续的剧本编写来说太过跳跃,没有一个让理论融会于实践的基础,不利于分镜脚本的编写。
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是让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有一个迁移、运用的平台,将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基本要素、编写技巧等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为之后的剧本编写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动漫专业的学生,和多数的职高生一样,不少学生都不太愿意听老师长篇大论地讲解,而是喜欢自己研究。
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只起到组织协调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完成本堂课的任务。
能够将课堂交给学生的前提已经具备,学生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镜头的基本概念和分镜头脚本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定的解读理论基础。
同时每个小组的成员有着不同的特点,具备自我展开讨论的条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回顾原有知识,能够明确镜头的基本概念和分镜头脚本的基本要素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图画分镜脚本和文字分镜脚本的解读,将理论知识合理地迁移、运用到实际的脚本中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课堂头脑风暴的活动组织,激发多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图画分镜脚本和文字分镜脚本的解读教学难点:课堂头脑风暴的开展【教学思路及方法】1、以学生自我领会为主,整堂课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所有的活动都由学生自行展开,根据教师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内容。
2、采用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任务驱动,让学生从简单的图画分镜入手掌握分镜脚本编写的实际格式,再逐层深入的文字分镜脚本,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3、在课堂中尝试开展头脑风暴。
职高的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思维不够活跃,多数是受到初中时经常被老师否定的影响,而头脑风暴的最大优点就是畅所欲言、不做批评,而且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这样可以避免老师介入后部分学生的疑虑。
【学习者差异对教学影响的估计及解决方案】学生水平的差异对教学会带来以下一些问题:一、难以定位。
即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内容、方法难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同时,学生在学习时也难以把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目标。
二、难以合拍。
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可是学生在操作与领悟上的差距势必会造成教学活动的速度与成效上的差距,继而使“教”与“学”之间难以协调。
三、效率低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需要高低兼顾、左右涉及,这样造成目标分散,教学进度受到制约,总体效率不高。
四、易失兴趣。
“吃不饱”与“吃不了”状况的长期存在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危机。
在每个课堂中都存在着学生水平的差异。
对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而言,学生的差异主要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之前关于镜头的基本概念和分镜头脚本的基本要素等相关理论知识没有学好,在本节课中无法实际运用。
二、古诗理解能力较弱,无法读懂给定的诗句。
三、发散性思维不足,不能够根据给定情节展开想象,完善故事。
针对前两个问题,在课堂上提供学习指导资料进行导学,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补充所需理论知识和提供古诗注解,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针对第三个问题,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来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点,弥补学生之间各自的不足,即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
【课前准备】1、准备知识:影视基础理论和动画概论知识,主要是镜头的基本概念和分镜头脚本的基本要素。
2、分组策略:每10人为一个小组,组内成员须有不同特点,必须要有一名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主持人,主要负责整个过程的活动组织、调动各名组员畅所欲言,使头脑风暴顺利进行;指定一名细心的学生作为记录员,将组内成员的发言进行记录整理,汇总出最终的小组文字分镜头脚本;指定一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发言人员,将本组最终的成果进行汇报。
3、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中,桌椅可活动,摆放成10人一组的圆桌,方便进行小组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45分钟)一、课程导入(安排时间:2分钟)播放梦工厂于2000年出品的3D黏土动画《Chicken Run》(译为《小鸡快跑》)47秒至1分22秒的动画片段(共35秒时间),让学生思考在这短短的35秒时间内,画面转换了几次,这样的转换对于作品气氛的烘托带来了什么作用。
镜头1:全景,月亮在天空,(镜头下摇,忽然)出现铁丝网镜头2:(叠化)大全景,俯,全部的鸡舍的鸟瞰,(镜头下摇到地面,停)画面右面,有看守打扮的人牵着狗迎面走来。
镜头3:近景,在前进的狗,它露着凶光。
(运动从画面右侧到画面左侧)镜头4:特写,一个锁在手电筒的光照射下,看守的手去握握,人出画。
镜头5:特写,脚走过的画面。
设计目的:这是一部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喜欢的喜剧动画片,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观看分析出不同镜头的运用在作品中起到的效果,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带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回顾(安排时间:3分钟)1、景别的划分依据及其作用2、分镜头脚本的要素设计目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镜头脚本的解读与构思,因此学生们必需掌握分镜头的相关知识。
通过回顾以往所学,强调本节课中所需要灵活运用到的几个要点,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堂任务。
三、课堂任务(安排时间:9分钟)提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作者与作品之间的时空对话——分镜头脚本1、回归幼年,看图说话(图画分镜脚本解读)打开“学生学习资料”文件夹下的“任务书.doc”,完成其中的“课堂练习一”参考答案:图中所占的比例来明确判断景别;通过相邻画面构图的比对判断出镜头的运动和相应的特效。
因此在两种分镜的理解中,图画分镜是相对简单的,所以在设计上由浅入深,先从图画分镜开始。
2、领略诗境,描绘画面(根据古诗意境,写出文字分镜)打开“学生学习资料”文件夹下的“任务书.doc”,完成其中的“课堂练习二”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参考答案:这一项目中,学生们就需要将自己所构思的剧本(故事)制作成动画,所以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文字分镜,即将一个完整的故事正确地转换为文字分镜头脚本;将文字分镜头脚本正确地转换为动画中的各个剪辑片段。
四、头脑风暴(安排时间:25分钟)课前已经划分好小组,指定了每组的主持人、记录员和发言人员,也明确了本次课堂小型头脑风暴的主题。
主持人根据跟定的故事情节,组织小组成员展开讨论、联想,将故事情节进行拓展,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动人,写出文字分镜头脚本的大致框架,主要包括画面内容、景别、对话和音效,由记录员进行记录整理,将整理后的内容记录到“学生学习资料”文件夹下的“任务书.doc”,“头脑风暴”中。
在动画公司进行实习的一帮学生所发生的公司趣事:两个学生因某些原因,非常无辜地卷入了一起“流金”事件——把公司的墙撞了一个大洞,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活动注意要点:自由畅谈、禁止批评、不做评价、追求数量、改善组合每组的发言人员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各组头脑风暴结果评价表必需掌握分镜头的相关知识。
通过回顾以往所学,强调本节课中所需要灵活运用到的几个要点,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堂任务。
五、课堂拓展(安排时间:5分钟)欣赏《吸血鬼骑士第二季》第1集08:40~9:48锥生零与黑主优姬的对话场景片断,写出分镜,并理解多镜头切换在该片断中的使用与直接运用一个镜头的效果差异。
打开“学生学习资料”文件夹下的“任务书.doc”,完成其中的“课堂拓展”。
参考答案:如果要在一个镜头中表现出所有的对话、动作,那么只能用全景来拍摄,这样一来,人物表情、动作的细节刻画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也就不能很好地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活动。
设计目的:之前的练习中所涉及的都是静态的,要深入感受分镜头在动画作品中的应用效果则必须在影片中揣摩分析。
六、课堂小结(安排时间:1分钟)分镜头脚本是我们在完成作品之前对作品中的时间、空间进行的重构整合,也是作者与作品之间进行时空交流的桥梁。
在分镜头脚本编写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把握好画面的内容及其景别,只有在把握了这些后,我们才能对作品的其他要素进行整合。
本节课的内容是为我们下一阶段完成《快乐职高生》这一主题的分镜头脚本编写做的铺垫。
大家回去后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身边故事,下节课中,我们仍然以头脑风暴的形式、集思广益,为我们的主题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故事素材。
【课外拓展】《埃及王子》视听语言解读设计目的:1998年梦工场出品的《埃及王子》,美术风格相当的鲜明,画面、构图、色彩、音效等的应用非常的出色。
通过解读《埃及王子》的视听语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镜头脚本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方式。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内容在整个项目一的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本着“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为组织管理者,以任务为导向,发挥学生的自学和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成就感。
教学的导入环节用时短、效果好,因为导入的这部影片《小鸡快跑》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经给学生们欣赏过,所以非常的熟悉。
因此在老师提出片头分镜所带来的气氛烘托作用时,学生们都能够脱口而出,正确地回答,使整个教学顺利地过渡到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
知识回顾是本节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虽然在教学设计时也曾想过是否跳过这个环节,而使后续的头脑风暴环节时间更加充分,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但考虑到职高学生的实际特点,在学习上经常缺乏连续性,往往学一点忘一点,所以为了能使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得顺畅,这些时间是不能省的。
正因为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所以后续的任务环节才能顺利连贯地进行下去。
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看来,两个任务的设计在难度上考虑得还不够细心。
图画分镜脚本的难度适中,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快速、顺利地做出来,并且解读的正确率也较高。
但是文字分镜脚本的主题来源于古诗词,这对学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在完成了难度较低的任务一后,突然来了一个大跨步,对不少学生来说有些不适应,虽然有学案导学,但对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诗词就花了不少时间,在写分镜时也缺乏对诗句之间过渡的联想。
如果要进行再教学的话,在任务二的设计上会改用现代文选段,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同时又不会影响到文字分镜脚本的解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