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四 空间数据处理与地图投影
ArcGIS实验指导

ArcGIS实验指导实验1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熟悉ArcGIS系列软件的构成,学习地理数据浏览及查询的方法2、实验要求(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2)认识ArcMap 图形用户界面。
(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4)掌握GIS中的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
(5)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
三、上机准备1、实验室安装ArcGIS9.0。
2、熟悉ArcGIS课堂演示的相关部分内容。
四、实验内容1、显示图层,了解地图文档、数据组和图层的概念。
2、查询地理要素3、根据属性选择要素4、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五、实验步骤1、启动ArcMap;2、打开提供的实验1数据中的Redlands.mxd(File>>Open);3、显示没有打开的图层;4、通过图形点击的方式查询地理要素;5、打开图层的属性表;6、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在图层列表中(TOC), 右键点击图层-Donut Shops 的名字,然后点击“属性”命令。
在出现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字段”选项页。
通过设置主显示字段来设定地图提示信息的对应字段。
你可以指定任一个属性字段作为地图提示字段。
默认情况下,ArcGIS使用字段“Name”作为地图提示字段。
你可以改变为其它的字段。
7、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在图层列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Streets,点“属性”菜单命令。
在出现的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符号”选项页。
在对话框的左边区域,有地图渲染方式列表。
点击“类别”,依次点击“唯一值”。
在“值字段”下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段“CLASS”。
8、根据属性选择要素执行菜单命令<选择>-> <通过属性选择>。
通过构造表达式:Select * From Street WHERE ”STR_NAME”=”I 10”, 可以从数据库中找出第10号州际公路。
空间数据的坐标与投影分解PPT教案

10
2.2 地球椭球体的逼近
一级逼近: 大地水准面(重力等位面)包围的球体, 称为大地球体(三轴椭球体)。 二级逼近: 双轴椭球体。地球椭球体的三要素: 长半轴a,短半轴b,扁率f=(a-b)/a。 三级逼近:与局部地区的大地水准面符合得最好 的一个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通常不同 国家地区采用不同的参考椭球体。
➢ A set of parameters defining a coordinate system on earth’s surface
▪ Defines origin & orientation of latitude/longitude lines
▪ Defines the position of the spheroid relative to Earth’s center.
2
——地理信息系统的中空间的概念常用“地理空间” (Geo-spatial)来表述。地理空间被定义为绝对 空间和相对空间两种形式。
❖ 绝对空间是具有属性描述的空间位置的集合,它 由一系列不同位置的空间坐标值组成;
❖ 相对空间是具有空间属性特征的实体的集合,它 由实体间的空间关系构成。
杜世宏.空间关系模糊描述及组合推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2004
6378137.00 6378137.00 6378140.00 6378245.00 6378388.00 6378249.15
6378206.40 6377397.16
地投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与掌握常用的地图投影;2. 掌握各类投影经纬线形状、变形规律及应用;3. 针对特定区域的地图,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4. 提高对地图投影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网坐标系统转换到平面上的坐标系统。
由于地球是一个三维的球体,而地图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因此在进行投影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变形。
地图投影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平面上,尽可能地保持地图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实验步骤(1)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常用的地图投影类型,如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积投影等。
(2)观察与分析: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不同投影方法在经纬线形状、变形规律及应用方面的特点。
(3)选择投影方法:针对特定区域的地图,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
(4)制作实验地图:使用专业软件或手工绘制,将地球表面的经纬网坐标系统转换到平面上的坐标系统。
(5)验证与比较:对比不同投影方法在特定区域的变形程度,评估其适用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墨卡托投影墨卡托投影是一种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其特点是经纬线形状保持为直线,但存在严重的变形。
在赤道附近,纬度方向上的长度变形较大,而经度方向上的长度变形较小。
该投影方法适用于航海、航空等领域,但不适用于大面积区域的地图制作。
2. 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是一种等角投影,其特点是经纬线形状保持为直线,且长度变形较小。
在经度方向上,长度变形近似为0;在纬度方向上,长度变形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该投影方法适用于中、小面积区域的地图制作,如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
3. 等积投影等积投影是一种保持面积不变的地图投影方法,其特点是经纬线形状保持为曲线,且面积变形较小。
在赤道附近,面积变形较大,而在极地附近,面积变形较小。
该投影方法适用于全球范围的地图制作,如世界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
四、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各类投影的经纬线形状、变形规律及应用。
4空间数据处理(1)—空间数据坐标变换

变换区内的若干同名数字化点,采用插值法, 或待定系数法等,从
而实现由一种投影的坐标到另一种投影坐标的变换.
总结
重点掌握 • 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的类型; • 几何纠正的方法及过程; • 投影转换及其类型; • 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 • 投影转换有哪些方法及应用情况
仿射变换原理如图所示设xxyy为数字化仪坐标xxyy为理论坐标mm11mm22为地图横向和纵向的实际比例尺两坐标系夹角为??数字化仪原点o相对于理论坐标系原点平移了aa00bb00
4 空间数据处理
第一节 空间数据坐标变换
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类型: 几何纠正:主要解决数字化原图变形等原因引起的误差,并 进行几何配准。 坐标系转换:主要解决G1S中设备坐标同用户坐标的不一致
2.再输入 4个(或多个)控制 点的正确坐标 3.自动运算
TIC1 TIC4
例证 2 :遥感影像图的纠正
1.遥感影像图的纠正通常选用同遥感影像图比例尺相同的地
形图或正射影像图作变换标准图,
2.在选择好变换方法后, 3.在被纠正的遥感影像图和标准图上分别采集同名地物点, (所选的点在图上应分布均匀、点位合适,通常选道路交叉 点、河流桥梁等固定设施点,以保证纠正精度。)
4.进行变换运算
二、投影转换
投影转换是将一种地图投影转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主要 包括投影类型、投影参数或椭球体等的改变。
当系统使用的数据取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幅时,需要将一
种投影的数字化数据转换为所需要投影的坐标数据。
1 地图投影的类型
圆柱投影
方位投影
圆锥投影
在上述投影中,由于辅助几何面与地球表面的关系位置
2 地图投影的转换方法
当系统使用的数据取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幅时,需要将 一种投影的数字化数据转换为所需要投影的坐标数据。
《地图与地图投影》课程实验课指导书(含实验报告)

实验课指导书《地图与地图投影》吉林大学地探学院测绘工程系实验一:地图制图软件的认识实验类别:常规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依据:《地图与地图投影》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仪器与工具:计算机每人1台,MAPGIS软件1套,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计算机地图制图的过程;辅助课堂教学中相关地图学原理,建立实现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的认识,获得地图学的理解。
实验内容与步骤:✧了解现在常用的地图制图软件;✧应用MAPGIS进行点、线、面的绘制;实验注意事项:✧多问勤思考;✧多动手操作;✧注意在实践过程中与课堂教学所授理论建立联系;✧勤于作笔记,随时记录下对问题的理解,课后整理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地图制图软件的认识报告人:报告内容:从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进行总结实验二: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程序实现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依据:《地图与地图投影》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仪器与工具:计算机每人1台,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地图投影的计算过程,以及经纬往的形状实验内容与步骤:利用编程语言实现等角圆锥投影的计算和经纬网的绘制实验报告二: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程序实现报告人:报告内容:对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程序实现认识与使用的心得体会实验三: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程序实现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依据:《地图与地图投影》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仪器与工具:计算机每人1台,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地图投影的计算过程,以及经纬往的形状实验内容与步骤:利用编程语言实现等角圆锥投影的计算和经纬网的绘制实验报告三: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程序实现报告人:报告内容:对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程序实现认识与使用的心得体会实验四:圆柱投影的程序实现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依据:《地图与地图投影》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仪器与工具:计算机以及编程语言,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圆锥投影的编程来进一步编写圆柱投影的程序,实现投影转换方法;实验内容与步骤:利用编程语言实现等角圆锥投影的计算和经纬网的绘制实验报告四:圆柱投影的程序实现报告人:报告内容:。
使用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处理

使用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是现代地理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而在这项技术中,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的应用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的选择对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决定了地图上地理实体的形状和位置的准确度。
因此,了解和正确选择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对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图投影的选择与应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立体物体,而平面地图则是将地球表面的曲面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的过程。
地图投影的目的是将地球上的三维空间信息转化为二维平面上的坐标,并且尽可能减少形状变形和距离失真。
然而,由于地球的形状和平面的几何特性的差异,无法完美地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
因此,根据测量的需求和目标领域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地图投影非常重要。
在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有艾尔伯特等积圆锥投影、墨卡托投影和兰伯特等角圆锥投影等。
艾尔伯特等积圆锥投影适用于将整个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锥上,其面积保持不变,但是形状和距离会产生一定的失真。
墨卡托投影则是将地球表面等分为按纬度和经度划分的网格,适用于大范围地图制作和导航应用。
兰伯特等角圆锥投影则是在切面上等角投影,适用于中等规模和高纬度地区。
除了这些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还有一些特殊的投影方式如卡尔森投影、波恩投影等,它们在特定领域和应用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对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视化效果。
二、坐标系统的选择与应用除了地图投影,坐标系统也是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坐标系统是一种将地球表面上的实际位置转化为数学坐标的方式,它可以精确地描述一个地球上的位置。
在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中,常见的坐标系统有经纬度坐标和投影坐标等。
经纬度坐标是一种以地球的纬度和经度作为坐标的表示方式,它将地球表面划分成无数的经度和纬度线,利用这些线的交点作为坐标点,可以精确地表示一个地球上的位置。
实验一 地图投影

实验一地图投影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目的随着计算机与制图关系的日渐紧密,数字化地图成为制图过程的重要步骤。
地图数据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统计、观测和遥感磁带数据是数字形式的资料,可直接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外,其他各种形式的地图、文字以及非数字形式的资料,都必须转换为数字形式,才能为计算机储存、识别和处理。
这种实现从图形到数字转换的过程,就是数字化。
因此,学习数字化技术对于加深学生对地图数据输入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有意义。
地图投影是一幅地图的科学基础,只有掌握选择使用地图投影的方法才能正确制作地图。
因此,地图投影设置是地图实验的重要内容。
2.要求本次实验安排了两个学时,要求每个学生了解从纸质图形转化为计算机图形数据的基本过程,掌握数字地图制图软件系统中地图投影的设置方法,加深对地图投影的认识,并能灵活应用。
二、实验准备工作1、郑州市政区图 10份每人领一份扫描过的中国政区图2、使用仪器和设备扫描仪一台计算机 47台Arcgis软件Goolglearth软件三、实验内容和方法步骤(一) 配准当数据量不是特别大,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可以采用一种折中的方法,就是屏幕跟踪数字化。
(1)打开ArcMap,选择菜单customize下的Toolbars中的Georeferncing 工具条。
(2)把需要进行纠正的影像增加到ArcMap 中,会发现Georeferncing 工具条中的工具被激活。
(3)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即控制点。
可以是经纬线网格的交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或者一些典型地物的坐标,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如果我们知道这些点在我们矢量坐标系内坐标,则用以下方法输入点的坐标值,如果不知道它们的坐标,则可以采用间接方法获取。
(4)首先将Georeferncing 工具条的Georeferncing 菜单下Auto Adjust 不选择。
(5)在Georeferncing 工具条上,点击Add Control Point 按钮。
GIS软件应用实验指导书

GIS实验指导书张明媚地质测绘工程系2017年5月目录实验一、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准备 (1)三、实验步骤及方法 (3)第1步启动ArcMap (3)第2步检查要素图层 (5)第3步显示其它图层 (6)第4步查询地理要素 (7)第5步检查其它属性信息 (9)第6步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 (11)第7步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 (14)第8步根据属性选择要素 (18)第9步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 (20)第10步退出ArcMap (22)四、实验报告要求 (23)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24)一、实验目的 (24)二、实验准备 (24)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25)第1步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25)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26)第3步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 (28)第4步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 (29)第5步拖放数据到ArcMap中 (37)第6步编辑属性数据及进行1:M的空间查询 (38)第7步导入GPS数据,生成图层 (40)四、实验报告要求 (44)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46)一、实验目的 (46)二、实验准备 (4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46)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 (46)第2步输入控制点 (47)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49)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52)第5 步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 (53)第6步从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到上面创建的要素类中 (58)第7步根据GPS观测点数据配准影像并矢量化的步骤 (59)四、实验报告及要求 (65)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 (66)一、实验目的 (66)二、实验准备 (6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68)空间数据处理 (68)第1步裁剪要素 (68)第3步要素融合 (71)第4步图层合并 (72)第5步图层相交 (74)定义地图投影 (75)第6步定义投影 (75)第7步投影变换――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西安80坐标系 (76)四、实验报告要求 (77)实验五、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79)一、实验目的 (79)二、实验准备 (79)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80)空间分析模块 (80)1. 了解栅格数据 (81)2.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83)3.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86)4.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87)5.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88)6.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90)7. 缓冲区分析(Buffer) (92)8. 空间关系查询 (95)9.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96)10.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100)11.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102)四、实验报告要求 (104)实验六、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105)一、实验目的 (105)二、实验准备 (105)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05)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05)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05)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07)1.3 多边形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09)2.综合应用实验 (110)2.1 水源污染防治 (110)2.2 受污染地区的分等定级 (112)2.3 城市化的影响范围 (115)四、实验报告要求 (118)实验七、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综合实验) (119)一、实验目的 (119)二、实验准备 (119)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19)1. TIN 及DEM 生成 (119)1.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 (119)1.2 TIN的显示及应用 (122)2. DEM的应用 (133)2.1坡度:Slope (133)2.2 坡向:Aspect (136)2.3提取等高线 (138)2.4计算地形表面的阴影图 (139)2.5可视性分析 (142)2.6地形剖面 (144)四、实验报告要求 (145)实验八、MODEL BUILDER 土壤侵蚀危险性建模分析(综合实验) (146)一、实验目的 (146)二、实验准备 (14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46)1. 认识ModelBuilder操作界面 (146)2. 确定目标,加载数据 (147)3. 创建模型 (147)4. 编辑模型 (150)5. 执行模型,查看结果 (164)四、实验报告要求 (165)实验九、水文分析-DEM应用 (169)一、实验目的 (169)二、实验准备 (169)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72)1. 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 (172)2.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 (173)3. 计算流水累积量 (174)4. 提取河流网络 (175)5.流域分析 (178)6. 其它应用--降水分析(选做) (180)四、实验报告要求 (181)实验十、网络分析 (182)一、实验目的 (182)二、实验准备 (182)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83)1.寻找最佳路径 (183)2. 确定最近设施 (187)3. 创建服务区域 (189)四、实验报告要求 (192)实验十一、3D 可视分析 (193)一、实验目的 (193)二、实验准备 (193)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93)1.GIS数据三维显示 (193)2. 三维飞行动画制作 (199)四、实验报告要求 (201)实验十二、ARCMAP制图-地图版面设计 (202)一、实验目的 (202)二、实验准备 (202)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202)第1步渲染图层要素-唯一值符号 (202)第2步标注图层要素 (207)第3步渲染图层要素—分类渲染 (209)第4步渲染图层要素—点密度渲染 (213)第5步渲染图层要素—图表渲染 (215)第6步创建地图版面 (216)第7步添加各种元素到地图版面中 (221)第8步打印输出地图 (227)四、实验报告要求 (230)实验十三、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综合实验) (231)一、实验目的 (231)二、实验准备 (231)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231)四、实验报告要求 (232)参考文献: (233)实验一、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一、实验目的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地图投影,空间数据处理指导-实验4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1. 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领会其用途。
2. 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熟悉ArcGIS 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4. 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ArcToolbox 是ArcGIS Desktop 中的一个软件模块。
内嵌在ArcCatalog 和ArcMap中,在ArcView、ArcEditor 和ArcInfo 中都可以使用。
ArcToolbox 具有许多复杂的空间处理功能,包括的工具有:● 数据管理● 数据转换● Coverage 的处理● 矢量分析● 地理编码● 统计分析空间间数据处理是基于已有数据派生新数据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实现的。
是基于矢量数据进行的,包括如下几种常用的操作:融合,剪切,拼接,合并(并集),相交(交集)。
地理坐标系(Geogrpahic Coordinate System)地理坐标系使用基于经纬度坐标的坐标系统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处的位置。
某一个地理坐标系是基于一个基准面来定义的。
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
在ArcGIS 中基于这三个椭球,建立了我国常用的三个基准面和地理坐标系:● GCS_WGS1984 (基于WGS84 基准面)● GCS_BEIJING1954 (基于北京1954 基准面)● GCS_XIAN1980 (基于西安1980 基准面)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投影坐标系使用基于X,Y 值的坐标系统来描述地球上某个点所处的位置。
这个坐标系是从地球的近似椭球体投影得到的,它对应于某个地理坐标系。
投影坐标系由以下参数确定● 地理坐标系(由基准面确定,比如:北京54、西安80、WGS84)● 投影方法(比如高斯-克吕格、Lambert 投影、Mercator 投影)在ArcGIS 中提供了几十种常用的投影方法北京1954 投影坐标系和西安1980 坐标系都是应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只是基准面、椭球、大地原点不同。
第四讲(空间参照系统与地图投影)分解精品PPT课件

我国大地坐标的测算方法是:量取一段精确的距离作 为起算边,在这个边的两端点,采用天文观测的方法确 定其点位(经度、纬度和方位角)。根据起算边,在地 面上建立一系列相连接的等边三角形,用精密测角仪器 测定各三角形的角值,根据起算边的边长和点位,就可 以推算出其他各点的大地坐标。
大地坐标是一种球面坐标。
19
• 昆明87坐标系,昆明2004坐标系
• WGS-84大地坐标系 WGS-84(World Geodetic System,1984年)是美国
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也称为世界大地坐标系 ,是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大地坐标系。
GPS定位数据即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20
• 直角坐标 由于地球表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也就是说曲面上的各点
不能直接表示在平面上,因此必须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 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地球表面上任一点由 地理坐标(φ、λ)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它相对 应的点。
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直角坐标来表示。 我国城市坐标系(如昆明87坐标系)属平面直角坐标系。
21
直角坐标系
22
• 直角坐标变换 坐标平移
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 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12
二、坐标系
13
为了应用矢量数据模型表达现实世界,必须将地理要素嵌 入到一个空间参照系(坐标系)中,通过一系列的坐标来描 述地理要素的位置。坐标是空间数据的重要内容。
• 地理坐标系 地球椭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由该点的纬度(B)和经度
(L)和相对高程来确定。由经、纬度和高程构成的地理坐标系 统称为地理坐标系。
14
东经、西经 北纬、南纬
实验指导四 空间数据处理与地图投影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与地图投影一、实验目的1.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2.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掌握ArcGIS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同时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1.软件准备:ArcGIS 10.22.数据准备:(1)stationsll.shp(美国爱达荷州轮廓图)(2)idll.shp(美国爱达荷州滑雪场资料)以上两个数据是以十进制表示经纬度数值的shapefile(3)snow.txt(美国爱达荷州40个滑雪场的经纬度值)(4)stations.shp,一个已投影的shapefile,用于检验习作2的投影结果(5)idoutl.shp,基于爱达荷横轴墨卡托坐标系的爱达荷州轮廓图,用于检验习作3投影的正确性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空间数据处理1.1 裁剪要素在ArcMap中,添加数据“云南县界.shp”、“Clip.shp”(Clip 中有四个实体)开始编辑,激活Clip图层。
选中Clip图层中的一个实体(注意不要选中“云南县界”中的实体!)图4-1 编辑Clip点击按钮,打开ArcToolBox;选择“Analysis Tools->Extract”,双击“Clip”,弹出窗口剪切窗口,指定输入实体为“云南县界”,剪切实体为“Clip”(必须为多边形实体),并指定输出实体类路径及名称,这里请命名为“云南县界_Clip1”如图4-5;图4-2 工具箱图4-3 剪切窗口依次选中Clip主题中其它三个实体,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后将得到共四个图层——“云南县界_Clip1”,“云南县界_Clip2”,“云南县界_Clip3”,“云南县界_Clip4”);操作完成后,一定要“Save Editors”。
图4-4 生成四个剪切图层1.2 拼接图层✓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File->New”,加载在剪切实体操作中得到的四个图层;✓在工具箱中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General”,双击“Append”,在追加窗口中,设置输入实体和输出实体,如图4-7;图4-5 拼接图层窗口图4-6 拼接效果✓右键点击图层“云南县界_Clip1”,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执行“Data”->”Export Data”,弹出窗口,将输出图层命名为“YNOK.shp”,如图4-9;图4-7 导出数据窗口✓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就完成了将4个图层拼接为一个图层的处理;✓新建一地图文档,加载数据YNOK.shp,查看图层并打开其属性表查看与“云南县界”中的属性表有何区别(为什么有这些区别?)。
空间数据分析和地图制图的技术研究

空间数据分析和地图制图的技术研究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传感器设备的出现,数据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数据处理与应用方面,空间数据分析和地图制图技术已成为当下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技术及其应用。
二、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各种算法和数据处理的手段获取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的分析结果,为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提供支撑和决策依据。
以下将具体介绍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种类和应用场景。
1.空间数据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是指在空间数据集合中通过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等方法寻找数据集中的模式、规律和潜在信息的过程。
它通常用于不同领域的决策支持、信息提取和二次开发等应用,并在环境监测、人口统计、金融行业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
2.遥感影像处理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指的是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地表特征、地物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数字图像处理、空间模型构建、分类识别等手段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可以用于农业、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研究等领域。
例如:合理地利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对未来发展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
3.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是指借助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空间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建模和预测中,空间数据显著性增强了统计分析的能力。
例如:防洪预测、资源分配、区域经济等方面,通过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可以构建地理信息模型和地图,使得分析结果更加清晰和真实。
三、地图制图技术地图制图技术是将一定范围的地理信息通过引用适当的空间内容和视觉元素来将地理信息表达出来的技术。
地图制图技术通过构建地图来表达地理信息的核心,为行业的路线规划、城市规划、定位导航、通商贸易等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以下是地图制图技术的主要技术和应用场景。
1.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指的是将三维的空间地形映射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地图投影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和方法,如经纬度坐标、斯特林法和椭球投影等,各具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水系、道路网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四演示文稿——空间数据的处理

在内容列表中添加“Union_PRJ_BJ1954.shp”,右击,选择“属性”,选择“源” 标签,查看其数据源中的投影坐标信息
问题1
(a)相交
(b)西双版纳森林覆盖
三者属性对比表 西双版纳森林覆盖 _InterSect.shp 西双版纳森林覆盖 .shp 7
(c)联合
西双版纳县界 _Union.shp 21
打开ArcToolbox,在ArcToolbox执行“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 合”命令。
在弹出的“联合”对话框中,设置:输入要素:依次添加 “西双版纳森 林覆盖”“西双版纳县界”两个图层;输出要素类:设置为 西双版纳县 界_Union.shp。
勐海县的总面积求解
• 在“内容列表”中的“西双版纳县界.shp”图层上右击,选择“查看 属性表”,如图图3-4-4,在“CHINESE”列中找到“勐海县”,该行 对应的“AREA”就是勐海县的面积,为5498.34771平方公里。
空间数据的处理
目录
• 不同命名坐标的含义 • 图层的剪裁 • 图层的拼接 • 要素的融合
• 图层的合并
• 图层的相交 • 定义投影 • 投影变换
不同命名坐标的含义
命名 Xian 1980 3 Degree GK CM 117E.prj Xian 1980 3 Degree GK Zone 39.prj Xian 1980 GK CM 117E.prj Xian 1980 GK Zone 20.prj 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CM 117E.prj 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Zone 39.prj Beijing 1954 GK Zone 20.prj Beijing 1954 GK Zone 20N.prj 地理坐标系 分带法 投影方式 高斯-克吕格投 影 高斯-克吕格投 影 分带位置 横坐标前是否 加带号
GIS04第四章 空间数据处理

无结点
C、 自动编辑,在给定容差内,自动求交并吻合在一起。
3)需要考虑两种情况
A、 要求坐标一致,而不建立拓扑关系;如 高架桥(不需打断,直接移动) B、 不仅坐标一致,且要建立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如 道路交叉口(需要打断)
有结点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4-2 图形编辑
4)清除假结点(伪结点)
由仅有两个线目标相关联的结点成为假结点。 A B
4°取起始点上开始的,刚才所形成多边形的最后一条边作为新的起始链, 转2°;若这条链已用过两次,即已成为两个多边形的边,则转1°。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2)建立多边形的基本过程
例:
§4-1 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
1°从P1开始,起始链定为P1P2,从P2点算起,P1P2最右边的链为P2P5;从P5算起, P2P5最右边 的链为P5P1,...形成的多边形为P1P2P5P1。 2°从P1开始,以P1P5为起始链,形成的多边形为P1P5P4P1。
2、在图形采集和编辑之后自动建立,其基本原理与前类似。 返回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二、多边形拓扑关系自动建立 1、链的组织
§4-1 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
1)找出在链的中间相交的情况,自动切成新链; 2)把链按一定顺序存储,并把链按顺序编号。
2、结点匹配 1) 把一定限差内的链的端点作为一个结点,其坐标值取 多个端点的平均值。 2)对结点顺序编号。
§4-2 图形编辑
简化为: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3、面的捕捉
§4-2 图形编辑
实际上就是判断光标点S(x,y)是否在多边形内,若在多边形内则说明捕捉到。 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的算法主要有垂线法或转角法。 垂线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光标点引垂线(实际上可以是任意方向的射线),计算 与多边形的交点个数。 若交点个数为奇数则说明该点在多边形内;若交点个数为偶数,则该点在多 边形外。
地球投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地球投影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不同地球投影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 通过实验,加深对地球投影概念的理解,提高地图制图能力。
二、实验原理地球是一个三维椭球体,而地图是一个二维平面。
为了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绘制到平面上,需要进行地球投影。
地球投影是将地球椭球体表面的经纬线投影到可展平的曲面(如平面、圆柱面或圆锥面)上,再将曲面展开成平面,建立平面上的点、线和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线的对应关系。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地球仪、绘图工具、投影仪等;2. 实验步骤:(1)选择一种地球投影方法,如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2)在地球仪上找到所选投影的标准纬线,并确定投影的中心;(3)将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可展平的曲面上;(4)将曲面展开成平面,绘制出投影地图;(5)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投影方法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墨卡托投影:(1)特点:等角正切圆柱投影,适用于绘制世界地图;(2)优缺点:优点是纬线等距,但经线变形较大,适用于绘制大范围地图;(3)实验结果:投影出的地图纬线等距,经线变形较大。
2. 高斯-克吕格投影:(1)特点:等角圆锥投影,适用于绘制小范围地图;(2)优缺点:优点是经纬线变形较小,但投影区域有限;(3)实验结果:投影出的地图经纬线变形较小,但投影区域较小。
3. 其他投影方法:(1)罗宾逊投影:适用于绘制世界地图,但经纬线变形较大;(2)兰伯特投影:适用于绘制中纬度地区地图,经纬线变形较小。
五、实验结论1. 地球投影是地图制图的基础,通过实验加深了对地球投影概念的理解;2. 不同的地球投影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图制图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3. 在地图制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投影误差和变形,尽可能提高地图的精度。
六、实验反思1. 本次实验对地球投影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如投影精度、绘图技巧等方面;2.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不断积累地图制图经验,提高地图制图水平;3. 加强对地球投影理论的学习,为我国地图制图事业贡献力量。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4 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1.4 第四章 数据的处理和集成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1 空间数据的获取 4.1.2 空间数据的采集
1.图形数据的采集 2.属性数据的采集
对于要输入属性库的属性数据,通过键盘直接键 入或文件、表格、数据库导入。 对于要直接记录到栅格或矢量数据文件中的属性 数据,则必须进行编码输入。
人口普查 社会经济调查 各种统计资料
统计图表
文件 统计数据 实验数据
电子数据 地全球站物仪遥理、感、G数地P据S球数化据学已建G各IS种数数据据库
野外调查的原始记录等
4.1.1 数据源的种类
确定应用哪些类型的数据是由系统的功能确定。
土地的适宜性和承载力的信息系统: 地形、土壤类型、降雨、地下水位、运输条件等。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 获取与处理
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组成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 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 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 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 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系系 空间 统 统 数据 硬 软
件件
复习:
空间数据特征
空间位置 属性特征 时态特征
<1 m : 1 1 ~ 2 m: 2 2 ~ 5 m: 3 5 ~ 20 m: 4 20 ~ 50 m:5 >50m: 6
5 ~ 10 m : 1 10 ~ 20 m: 2 20 ~ 30 m: 3 30 ~ 60 m: 4 60 ~ 120 m: 5 120 ~300 m:6 300 ~500 m:7 >500m: 8
登记部分 分类部分 控制部分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空间参照系统与地图投影课件

详细介绍软件操作界面,包括菜单栏、工 具栏、图层窗口等,以便用户快速熟悉软 件入和导出各种地图数据,如 Shapefile、GeoJSON等格式,确保数据兼 容性和可交换性。
演示如何设置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投影转换 ,包括WGS84坐标系、国家大地坐标系等 ,以及如何进行地图投影的校正和调整。
地图投影
将地球表面的曲面转化为 平面,便于地图表示和量 测。
空间参照系统的重要性
精确的地理定位
地图制作与地理分析
空间参照系统为地理信息提供了精确 的地理位置,使得各种地理数据能够 相互匹配和关联。
空间参照系统是地图制作和地理分析 的基础,没有合适的空间参照系统, 地图制作和地理分析将无法进行。
数据共享与互操作
地图制作技巧 分享一些实用的地图制作技巧, 如色彩搭配、图层叠加、标注设 置等,以提高地图的美观度和易 读性。
经典地图投影案例解析
世界地图制作
以世界地图为例,详细解析如何 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进行数据 预处理、符号设计、色彩搭配等 步骤,最终完成高质量的世界地
图制作。
中国地形图制作
以中国地形图为例,介绍如何利 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制 作地形图,包括等高线生成、山
概念
空间参照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地理数据的空间 定位基础,使得地理数据能够以精确 的地理位置和相互关系呈现出来。
空间参照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地球椭球体
选择合适的地球椭球体, 如WGS84,是建立空间 参照系统的第一步。
坐标系
包括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 标系,用于确定地理要素 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VS
地图设计
空间参照系统也影响了地图的设计,包括 地图的符号、色彩、图层组织等,使得地 图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使用。
空间数据采集与电子地图制作实训报告模板

目录3.任务内容及过程-------------------------------------------------------------------------4I1 实习的目的和内容1.1实训的目的空间数据采集与电子地图制作实训的目的是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我们这次实训采用的软件是MAPGIS,在实训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MAPGIS的使用,掌握电子地图的制作与输出。
这次实训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每人为一组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培养我们独立完成任务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实训的内容1.误差的校正阿在图形的扫描输入或数字化输入过程中,由于操作的误差、数字化设备的精度及图纸的变形等因素,使得输入后的图形存在着局部或整体的变形。
为保证精度,图形的输入必须经过误差校正。
误差校正从软件里任取一张图进行校正。
2. 实习的任务2.1 误差校正添加控制点,采集图形中控制点的实际值,同时输入理论值,控制点均匀分布于整个图形。
误差校正方法采用交互式误差校正。
2.2 矢量化矢量化准备:读图、按地理要素分层;新建工程文件;校正图像数据输入:点图元、线图元、区图元高程自动赋值:编辑属性结构、设置高程参数灵活使用快捷键:F4、F5、F6、F7、F8、F9、F11、F12、Ctrl+右键2.3拓扑检查处理清除微短弧线:删除无用的微短线、微短弧线清除重叠坐标及自相交:清除线、弧段上重叠在一起的多余坐标,剪断自相交的线或弧段。
拓扑错误检查:检查重叠坐标、悬挂弧段、相交弧段、重叠弧段、结点不封闭。
结点平差:封闭区。
拓扑重建:2.4制作地图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图形整饰、版面编辑排版,在MapGIS软件下实现图形输出。
3. 任务内容及过程3.1 误差校正交互式误差校正启动MAPGIS误差校正功能交互式误差校正适用于所选控制点较少,误差校正精度要求不高的图形。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交互式校正还是自动校正,都只能校正图形的变形,而不能通过校正去改变图形的比例尺(例如将1:10000的图形可校正为1:10000,不能校正为1;10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与地图投影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2.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掌握ArcGIS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同时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
1.软件准备:ArcGIS 10.2
2.数据准备:
(1)stationsll.shp(美国爱达荷州轮廓图)
(2)idll.shp(美国爱达荷州滑雪场资料)
以上两个数据是以十进制表示经纬度数值的shapefile
(3)snow.txt(美国爱达荷州40个滑雪场的经纬度值)
(4)stations.shp,一个已投影的shapefile,用于检验习作2的投影结果
(5)idoutl.shp,基于爱达荷横轴墨卡托坐标系的爱达荷州轮廓图,用于检验习作3投影的正确性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空间数据处理
1.1 裁剪要素
在ArcMap中,添加数据“云南县界.shp”、“Clip.shp”(Clip 中有四个实体)
开始编辑,激活Clip图层。
选中Clip图层中的一个实体(注意不要选中“云南县界”中的实体!)
图4-1 编辑Clip
点击按钮,打开ArcToolBox;
选择“Analysis Tools->Extract”,双击“Clip”,弹出窗口剪切窗口,指定输入实体为“云南县界”,剪切实体为“Clip”(必须为多边形实体),并指定输出实体类路径及名称,这里请命名为“云南
县界_Clip1”如图4-5;
图4-2 工具箱
图4-3 剪切窗口
依次选中Clip主题中其它三个实体,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后将得到共四个图层——“云南县界_Clip1”,“云南县界_Clip2”,“云南县界_Clip3”,“云南县界_Clip4”);
操作完成后,一定要“Save Editors”。
图4-4 生成四个剪切图层
1.2 拼接图层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File->New”,加载在剪切实体操作中得到的四个图层;
✓在工具箱中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General”,双击“Append”,在追加窗口中,设置输入实体和输出实体,如图4-7;
图4-5 拼接图层窗口
图4-6 拼接效果
✓右键点击图层“云南县界_Clip1”,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执行“Data”->”Export Data”,弹出窗口,
将输出图层命名为“YNOK.shp”,如图4-9;
图4-7 导出数据窗口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就完成了将4个图层拼接为一个图层的处理;
✓新建一地图文档,加载数据YNOK.shp,查看图层并打开其属性表查看与“云南县界”中的属性表有何区别(为什么有这些区别?)。
1.3 要素融合
在拼接图层的基础上继续,执行“Dissovle”(融合)命令;
图4-8工具箱
输入实体:指定为YNOK;融合字段:选择为“所属州”,将根据这个字段的值对实体进行融合,YNOK图层中“所属州”相同的实体将合并成一个实体;
图4-9 融合窗口
以上操作,根据指定字段的值,对现有图层中的实体进行融合,产生新的图层――YNOK_Dissovle,打开并查看其属性表;
图4-10 融合图层
图4-11 融合后属性表
类似地,重复以上过程,并将融合字段指定为:CHINESE ,看看结果有何不同。
1.4 图层合并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数据“西双版纳森林覆盖.shp ”和“西双版纳县界.shp”;
调整图层顺序,将西双版纳县界置于下方;
✓在ArcToolbox执行“联合”命令;
图4-12 “联合”工具
✓在联合对话框中输入实体:依次添加“西双版纳森林覆盖”“西双版纳县界”两个图层;输出实体类:设置为Union.shp;
图4-13 联合窗口
查看Union的的属性表,并检查属性“Type”,其中为“Y”的表示有植被覆盖的区域。
右键点击图层Union,修改属性->符号(设置为唯一值图例,字段设置为TYPE)
图4-14 合并图层效果
思考题:勐海县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公里?其中有森林覆盖的区域面积是多少?没有森林覆盖的区域面积是多少?
1.5 图层相交
在图层合并练习的基础上继续
在ArcToolbox中,执行“相交”命令
图4-15 相交工具
在“相交对话框”中,输入实体依次添加“西双版纳森林覆盖”“西双版纳县界”两个图层;输出实体类设置为Intersect.shp;
图4-16 相交对话框
查看Intersect,并与“西双版纳森林覆盖”及“图层合并”操作所得结果――“Union”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思考这类操作适合求解哪一些现实问题。
图4-17 相交效果
2. 地图投影
2.1 定义投影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第4步成生成的图层Union.shp;
✓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Union”,查看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源”选项页,查看这图层是什么坐标系;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定义投影”命令,见图4-20;
✓定义投影对话框,如图4-21;选择实体类Union,点击坐标系输入框右边的按钮,出现的“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如图4-22;
✓在“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点击“选择按钮”,从预定义的坐标系中选择“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s\Asia\Beijing 1954.prj”(注意:前提是我们已知图层Union使用的是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Union”,查看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Source”选项页,查看
这个图层的坐标系是否已经被指定为“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如图4-23。
图4-18 定义投影工具
图4-19 定义投影对话框
图4-20 空间参考属性
图4-21 图层属性对话框
2.2 投影变换――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西安80坐标系->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
在第6步的基础上进行;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投影”命令;
图4-22 投影命令
在“投影”对话框中,依次设定输入实体类为――Union,输出为――Union_PRJ_BJ54.shp,输出坐标系选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ne 17N.prj”;
图4-23 投影对话框
确定后,完成由地理坐标系GCS_BEJING_1954 到投影坐标系BEJING_1954_GK_ZONE_17N 的变换。
四、实习报告要求
解决1.4中的思考题,将操作步骤及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将实验报告以电子版和打印版的形式提交,包括原理、步骤、结果。
将实验结果数据压缩成“学号_姓名_实验4”.rar上交。
提示:
(1)面积单位是什么?如何转换成平方公里?
用图层相减功能(西双版纳县界图层减去西双版纳森林覆盖图层)求出没有植被的区域,得到一个图层;检查此图层的坐标系是否已是投影坐标系(地图单位是米?),如果不是则将其转换为投影坐标系。
图4-24 擦除工具
(2)查找ArcMap中的联机帮助,以了解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