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护理ppt【全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小球形颗粒, 直径22nm;
②管形颗粒,直 径22nm,长度在50~ 700nm之间;
③大球形颗粒, 即Dane颗粒,直径 42nm。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
HBsAg
(外膜蛋白)
HBcAg
(核衣壳蛋白)
HBV DNA
DNAP
病原学
HBV抵抗力
❖ HBV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
❖ 临床表现:乏力、纳差、厌油腻食物、肝脾肿大、 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黄疸。
❖ 分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二、病原学及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 甲型肝炎病毒(HAV) ❖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丁型肝炎病毒(HDV) ❖ 戊型肝炎病毒(HEV)
病毒性肝炎课件目录
❖ 一、肝炎与病毒性肝炎概念 ❖ 二、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 三、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身体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要点
❖ 四、常见护理诊断 ❖ 五、护理目标 ❖ 六、护理措施 ❖ 七、预防
一、肝炎与病 毒性肝炎概念
(一)肝炎概念及病因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醚、氯仿、酚 有抵抗性。
高压灭菌 (121℃15min)、0.5%过氧乙 酸、5%次氯酸钠、3%漂白粉液、0.2%新 洁尔灭等均可使HBV失活。
病原学
乙肝三对抗原-抗体系统
HBsAg HBsAb或抗-HBs HBeAg HBeAb或抗-HBe HBcAb或抗-HBc HBcAg
传染病护理学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3亿 10%
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 每年近 30万 人死于肝炎或肝癌 广东乙肝病毒感染者达1000万以上,发
病率为全国之最。
病毒性肝炎
学习目标
1.能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查常见的模式及临床 意义。 2.掌握各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3.掌握各型肝炎的诊断方法,以乙肝为重点。 4.掌握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以 重型肝炎为重点。
❖ HAV有相当大的抵抗力,因此对肝炎患者及其排泄 物处理应特别小心。
病原学
甲肝血清(病原)学检查
1、HAV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 抵抗力 较乙肝弱,通过粪便排出。 2、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 系统。 3、感染后免疫力持久。
❖ 抗-HAV IgM 是诊断HAV早期急性感染的指标。 ❖ 抗-HAV IgG 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病毒性肝炎,一般特指由嗜肝病毒感染所引起 的肝炎。
(二)病毒性肝炎分类及概念
目前已知嗜肝病毒有以下5种:
❖ 甲型肝炎病毒(HAV) ❖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丁型肝炎病毒(HDV) ❖ 戊型肝炎病毒(HEV)
(二)病毒性肝炎分类及概念
❖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嗜肝 病毒感染多见)引起的以肝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 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抗HBc-IgM: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 病毒活动的标志。
抗HBc-IgG:凡“有过” HBV感染者均可阳 性。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5)HBcAg
临床意义: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DANE 颗粒核心中,具有强的抗原性和传染性, 提示急性感染。
血液中没有游离的 ,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6)HBcAb/抗-HBc
持续时间:6~18个月 临床意义:传染性减弱的标志。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 1963年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一种新 抗原,称为澳大利亚抗原。
❖ 1968年确定这种抗原与血清型肝炎密切相关, 称为肝炎相关抗原。
❖ 1970年D.S. Dane在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具 有传染性的颗粒,即Dane颗粒。从而HBV被 确认。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
❖ 1973年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在急性期肝炎患者 粪便中发现的
❖ HAV一个血清型 ❖ 球形颗粒无包膜
病原学
甲肝抵抗力
❖ HAV对乙醚、酸、热 (60℃1h) 稳定,在-20℃贮 存数年仍保持感染性。
❖ HAV经高压 (121℃20min)、煮沸5min)、干热 (180℃1h)、甲醛 (1∶4000、37℃3d)以及氯 (10ppm~15ppm、30min) 等处理均可使之灭活。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HBsAg
出现时间: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 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 6个月内可消失
慢性肝炎/慢性携带者 可持续阳性
临床意义:具有抗原性,不具有传染性。 是HBV早期感染的标志,即说明体内有HBV。 产生抗-HBs。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 肝炎:广义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 炎症病变。
❖ 病因如下: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 临床十分常见 药物性肝炎:抗痨或抗菌药、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化学物中毒
(二)病毒性肝炎分类及概念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 嗜肝病毒(VH) ❖ 黄热病毒(YFV) ❖ EB病毒(EBV) ❖ 巨细胞病毒(CMV) ❖ 单纯疱疹病毒(HSV) ❖ 风疹病毒(RV)
即:HBeAg是病毒复制和有很强传染性的标志。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4)HBeAb/抗-Hbe
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 临床意义: HBeAb出现也就是HbeAg转阴;
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表示病情好转。 HBeAb长期阳性预后差, 可转变为肝硬化或易诱发肝Ca。
(2)HBsAb/抗-HBs
出现时间:在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 消失后出现, 是乙肝中三个抗体中唯一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护性抗体
(中和抗体) 临床意义:HbsAb(+)提示既往感染过乙肝但已
恢复并有免疫力,或接种过疫苗。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3)HbeAg
出现时间:在HBsAg呈阳性后不久可出现。 临床意义:具有独特的抗原性,具有强传染性。 是急性活动性感染的早期指标,在感染的高峰出现。 提示病毒活动性复制,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②管形颗粒,直 径22nm,长度在50~ 700nm之间;
③大球形颗粒, 即Dane颗粒,直径 42nm。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
HBsAg
(外膜蛋白)
HBcAg
(核衣壳蛋白)
HBV DNA
DNAP
病原学
HBV抵抗力
❖ HBV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
❖ 临床表现:乏力、纳差、厌油腻食物、肝脾肿大、 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黄疸。
❖ 分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二、病原学及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 甲型肝炎病毒(HAV) ❖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丁型肝炎病毒(HDV) ❖ 戊型肝炎病毒(HEV)
病毒性肝炎课件目录
❖ 一、肝炎与病毒性肝炎概念 ❖ 二、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 三、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身体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要点
❖ 四、常见护理诊断 ❖ 五、护理目标 ❖ 六、护理措施 ❖ 七、预防
一、肝炎与病 毒性肝炎概念
(一)肝炎概念及病因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醚、氯仿、酚 有抵抗性。
高压灭菌 (121℃15min)、0.5%过氧乙 酸、5%次氯酸钠、3%漂白粉液、0.2%新 洁尔灭等均可使HBV失活。
病原学
乙肝三对抗原-抗体系统
HBsAg HBsAb或抗-HBs HBeAg HBeAb或抗-HBe HBcAb或抗-HBc HBcAg
传染病护理学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3亿 10%
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 每年近 30万 人死于肝炎或肝癌 广东乙肝病毒感染者达1000万以上,发
病率为全国之最。
病毒性肝炎
学习目标
1.能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查常见的模式及临床 意义。 2.掌握各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3.掌握各型肝炎的诊断方法,以乙肝为重点。 4.掌握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以 重型肝炎为重点。
❖ HAV有相当大的抵抗力,因此对肝炎患者及其排泄 物处理应特别小心。
病原学
甲肝血清(病原)学检查
1、HAV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 抵抗力 较乙肝弱,通过粪便排出。 2、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 系统。 3、感染后免疫力持久。
❖ 抗-HAV IgM 是诊断HAV早期急性感染的指标。 ❖ 抗-HAV IgG 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病毒性肝炎,一般特指由嗜肝病毒感染所引起 的肝炎。
(二)病毒性肝炎分类及概念
目前已知嗜肝病毒有以下5种:
❖ 甲型肝炎病毒(HAV) ❖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丁型肝炎病毒(HDV) ❖ 戊型肝炎病毒(HEV)
(二)病毒性肝炎分类及概念
❖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嗜肝 病毒感染多见)引起的以肝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 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抗HBc-IgM: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 病毒活动的标志。
抗HBc-IgG:凡“有过” HBV感染者均可阳 性。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5)HBcAg
临床意义: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DANE 颗粒核心中,具有强的抗原性和传染性, 提示急性感染。
血液中没有游离的 ,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6)HBcAb/抗-HBc
持续时间:6~18个月 临床意义:传染性减弱的标志。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 1963年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一种新 抗原,称为澳大利亚抗原。
❖ 1968年确定这种抗原与血清型肝炎密切相关, 称为肝炎相关抗原。
❖ 1970年D.S. Dane在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具 有传染性的颗粒,即Dane颗粒。从而HBV被 确认。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
❖ 1973年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在急性期肝炎患者 粪便中发现的
❖ HAV一个血清型 ❖ 球形颗粒无包膜
病原学
甲肝抵抗力
❖ HAV对乙醚、酸、热 (60℃1h) 稳定,在-20℃贮 存数年仍保持感染性。
❖ HAV经高压 (121℃20min)、煮沸5min)、干热 (180℃1h)、甲醛 (1∶4000、37℃3d)以及氯 (10ppm~15ppm、30min) 等处理均可使之灭活。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HBsAg
出现时间: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 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 6个月内可消失
慢性肝炎/慢性携带者 可持续阳性
临床意义:具有抗原性,不具有传染性。 是HBV早期感染的标志,即说明体内有HBV。 产生抗-HBs。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 肝炎:广义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 炎症病变。
❖ 病因如下: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 临床十分常见 药物性肝炎:抗痨或抗菌药、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化学物中毒
(二)病毒性肝炎分类及概念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 嗜肝病毒(VH) ❖ 黄热病毒(YFV) ❖ EB病毒(EBV) ❖ 巨细胞病毒(CMV) ❖ 单纯疱疹病毒(HSV) ❖ 风疹病毒(RV)
即:HBeAg是病毒复制和有很强传染性的标志。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4)HBeAb/抗-Hbe
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 临床意义: HBeAb出现也就是HbeAg转阴;
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表示病情好转。 HBeAb长期阳性预后差, 可转变为肝硬化或易诱发肝Ca。
(2)HBsAb/抗-HBs
出现时间:在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 消失后出现, 是乙肝中三个抗体中唯一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护性抗体
(中和抗体) 临床意义:HbsAb(+)提示既往感染过乙肝但已
恢复并有免疫力,或接种过疫苗。
病原学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3)HbeAg
出现时间:在HBsAg呈阳性后不久可出现。 临床意义:具有独特的抗原性,具有强传染性。 是急性活动性感染的早期指标,在感染的高峰出现。 提示病毒活动性复制,病情较重,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