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太阳照常升起_中的人物原型剖析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人物原型剖析
绪 论 《太阳照常升起》的研究概述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并以此书开辟了海明威式的独特风格,是文学史上一部备受瞩目的作品。它在海明威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作品从海明威亲历的生活片段中折射出以作者为代表的、经历了一战炮火洗礼的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作品虽然不曾直面惨烈的战场,却远比那些血淋淋的画面更能震撼人心,引起共鸣。 战争的后遗症连同记忆一起植入那一代人的脑海,于人于己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由战争催生的一系列主题,如爱情主题,死亡主题,拯救主题等等,都反映在这部作品中。丰富的内涵令这部作品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如取之不竭的宝藏,令诸多学者废寝忘食地挖掘。而今,学者们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令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洞悉其中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关于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笔者在此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 国外研究简述
在海明威诞辰百年之际,原《海明威评论》编辑部文献编辑、美国乔治·本森大学教授阿尔伯特·戴佛滋奥(Albert J. Defazio)在《纪念海明威:回顾和展望》一文中说“自从严肃的海明威研究于1952年出现以来,已有一些评论家提供了回顾性与前瞻性的评论”。[1]这也就是说美国真正意义上的海明威研究是从1952年开始的。关于海明威的研究,从1952年至今已经有57年的研究历史,因此,《太阳照常升起》这部作品的研究史也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
50年代,《太阳照常升起》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对这部作品的重视还不太够。60年代是海明威研究多产和发展的时期,以弗雷德利克·J·霍夫曼(Fredrick J.Hoffinan)为代表,学者们开始摸索研究的走向。这一时期有很多学者把《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主人公杰克看作是一个“准则英雄”。菲利普·扬(Phillippe Young)认为《太阳照常升起》与《荒原》之间存在着对照关系。
1967年,谢尔丹·贝克(Sheridan Baker)在《杰克·巴恩斯与〈春潮〉》(“Jake Barnes and Spring Torrent”)一文中论述了杰克与《春潮》的关系。1969年,伯特伦·D·萨拉索(Bertram D.Sarason)在《勃莱特与达夫·特怀斯登》(“Lady Brett Ashley and Lady Duff Twysden”)一文中论述了勃莱特这一形象的生活来源。
《太阳照常升起》在70年代大受欢迎,其中“迷惘的一代”的形象,一战中人们的孤独,用酗酒来自我麻醉的做法对经历越战的一代来说太熟悉了,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伯特伦·D·萨拉索 (Bertram D. Sarason )的《海明威和“太阳”的陨落》(“Hemingway and The Sun Set”)尤其杰出,它汇集了自1920年以来所有评论《太阳照常升起》的论文。1971年,乔治·D·墨菲(George D. Murphy)在《海明威的“荒原”:<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水意象》(“Hemingway’s Waste Land: The Controlling Water Symbolism of The Sun Also Rises” )一文中分析了作品中的水意象。1974年,理查德·P·亚当斯(Richard P.Adams)在《从荒原升起的“太阳” 》(“Sunrise out of the Waste Land”)一文中也阐述了作品与《荒原》的关系。
80年代,在海明威的四大长篇小说中,美国对《太阳照常升起》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了其他三部。《海明威评论》出过《太阳照常升起》的专号。评论者指出这部小说的人物不仅仅是“迷惘的一代”,并指出一群年轻人从巴黎浪迹到西班牙的这种写法是“朝圣小说的结构”,[2]该书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具体地点、街道、巴黎生活的细节、人物行动来表现情绪。约翰·艾瑟顿(John Atherton)从微观上研究这部小说,发现小说并不是“探寻一连串新发现的过程”,[3]而是一次事先安排好的旅行,是一连串故地重游。这一发现可能导致对作品主题和叙述者心理分析的新阐释。这本小说之所以被美国重视因为它表现了一个时代的情绪,具有代表性,它逼真地记录了一次大战后美国人的精神状态,就是因为它,才诞生了“迷惘的一代”这一文学流派,而海明威当之无愧地成为“迷惘的一代”的领袖。这部作品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难怪美国历来把该书列入教学参考书目。相对而言,其他三部作品对时代的独特性反映不强。
同时,对这部作品的指责也出现了。在种族方面:一是乔治·格林(George Green)在《肤色问题:对海明威种族偏见的批评》(“ A Matter of Color:
Hemingway's Criticism of Race Prejudice Handling of Race”)一文中论述了作品体现出来的种族问题;巴利·戈罗斯(Barry Gross)则直截了当地提到海明威的反犹主义,他说“海明威从不让读者忘却科恩是一个犹太人”。[4]在80年代对《太阳照常升起》的女性研究尽管不如70年代发展得那么快,但仍在缓慢进行着。许多文章焦点集中在为海明威恢复女权主义者的名誉,也就是说,以前人们认为海明威对女性有偏见,轻视妇女,现在更正这一说法。像温迪·马丁(Wendy Martin)用女权主义的眼光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新女性勃莱特·阿施利》( “Brett Ashley as New Woman in The Sun Also Rises”),马丁发现勃莱特与杰克是二十世纪性角色变换的代表,勃莱特在自我克制和自我放纵之间摇摆不定,她从一个漫不经心、无忧无虑的荡妇突然变成“女救世主”,用她的性去挽救男人。杰克的性困惑代表一种文化现象,表达男人“失去了男性的力量和权威以及天经地义的主宰权”,由于他放弃了对勃莱特的控制而变得循循善诱,富有同情心,坦然接受“伴随着权威的失去而来的困苦和不安”。
另外,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论文,像罗伯特·迈基万(Robert Mcilvane)在《罗伯特· 科恩与<紫红色的国度>》(“Robert Cohn and The Purple Land”)一文中对科恩这一人物进行了剖析;马克·斯比卡尔(Mark Spilka)的《<太阳照常升起>中爱的“陨落”》(“The Death of Love in The Sun Also Rises”)以及苏库瑞塔·保罗—库玛(Sukrita Paul Kumar)的《<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海明威女性英雄》(“Woman as Hero in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都是对《太阳照常升起》研究很有影响的文章;1986年的《海明威评论》中的艾伦·约瑟夫斯(Allen Josephs)的文章《斗牛:<太阳照常升起>中的道德试金石》(“Toreo:The Moral Axis of The Sun Also Rises”)论述了作品中斗牛仪式的重要性。在海明威的影响研究中,谈的最多的是《圣经》对海明威的影响。琳达·W·瓦格纳—马丁(Linda Wagner-Martin)在论文《再论海明威对英雄的寻找》(“Hemingway's Search for Heroes, Once Again”)中提出《圣经》中的雅各和杰克·巴恩斯的并行关系,她证明了杰克是一位信教者,强调了有宗教信仰的杰克、罗梅罗和不信教的迈克、科恩和勃莱特的冲突。1988年,迈克尔·S·雷诺兹(Michael S.Reynolds)出版了一本专著《< 太阳照常升起 >:一部关于二十年代的小说》(“The Sun Also Rises:a Novel of the Twenties”),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