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写作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而学生的写作 学情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必要依据。
怎样分析学生的写作学情
• 分析学生写作文本 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
• 问卷调查、访谈 了解学生写作的心理及过程
• 课堂观察 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心理
• 教师经验 预测困难
• 教师下水
归因有助于教师“对症下药”
我们的写作教学 应该是什么样子?
课程标准这样说:
• 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出自己 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 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 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 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 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 学习结果(结果学情) 学生写作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包括立意、结构、 内容、层次、详略、表达等。
写作学情的特征
• 具体的 写作学情必定是学生在学习某一具体写作知识、完成某一 具体写作任务之前所具备的先拥状态。是应对某一学习任 务的相关情况。 学情的具体性意味着必须对笼统的学习状态加以解析
• 历史的 学生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情的发展,当下某一学生 对于某一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学情是该生以往生活、学习经 验的结果,而经过某一课程内容学习之后学生所形成的学 情结果又成为下一个学习活动的学情起点。(学生在发展 ,所以学情在变化,它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
让学生爱上写作
——小学写作教学经验交流与案例分享
我们一起来回忆
• 学生时代中,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作学习 课?为什么?
• 教学生涯中,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作指导 课?为什么?
我们的写作教学是什么样子
• 教师“教”的现状 不教、不愿教、不会教 布置题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写作——学生修改——教师评阅
• 学生“写”的现状 不愿写、不会写 不知道写什么、写作内容枯燥乏味、作文写不长,故事情 节不生动、记流水账等
上身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下身穿一条蓝裤子。黑黑的头 发,浓浓的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大嘴巴。他走进教室 咳嗽了两声,然后走上讲台。 • 他先宣布了考场纪律,然后就开始发卷。发完试卷,他又 给我们念了一遍题。开始我觉得他很凶,后来觉得他一点 儿也不凶。 • 他一会儿坐在讲台上看着我们,一会儿到下面看同学答题 。他走到我跟前,还跟我笑了一下。 • 丁零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他就开始收卷子,收完卷 子,就拿着卷子走了。
•
我平时参加考试一点也不紧张,这次考试却有点紧张。因为这次
不是我们的老师监考。在我的印象中,其他班老师监考都有点凶。
•
我坐在教室里,见一位女老师和一位男老师在我们教室门口说话
,我心想,但愿监考老师是那位女老师,因为那位女老师看上去很和
善,而那位男老师的样子有些凶。我想,要是那位男老师监考我们,
他走到我身边,我会吓得连字都不会写。
• 喜——教师应尽量迎合学生兴趣喜好,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来传递内容。这样方便他们更好地接受(找朋友)。
我的经验与案例:
• 依据学生写作学情 • 主题单一明确,提供必要的支架 • 一材多主题,一题多角度 • 设计吸引学生的写作活动 • 将枯燥的话题与学生的喜欢的东西相联系 • 尽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完成目标
育英老师提问:
• 1.你平时考试紧张不紧张?这一次呢?如紧张,说明为什 么?
• 2.你坐进教室,在等监考老师来时,想了些什么? • 3.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 4.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又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 5.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在你身边停留过没有?如果停
留了,把他停留在你身边时的情景写出来。 • 6.他给你的最后印象是什么?
•
铃声响了之后,是那位男老师走上我们教室的讲台。他一走上讲
台就说:“必须遵守考场纪律,不允许作弊,不允许交头接耳。谁违
为什么要依据写作学情
教学应“以生为本”,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教什 么,而不是乱教或是不教,只有知道学生的起点,才能知 道如何走到终点。
教学首先是“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学生开 始是什么样,我们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开始什么样”是 学生的学情,“变成什么样”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只有 了解了学生的写作学情,才能确定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 目标与内容。
依据学生写作学情
• 什么是写作学情(要素及特征) • 为什么要依据写作学情 • 怎样分析学生的写作学情
写作学情的要素
• 学习起点(起点学情) 学生在进行写作前的状态,包括已有的写作知识、相关的 生活经验、语言表达、态度及身体健康等。
• 学习过程(过程学情)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呈现出来的态度、记忆、观察、 组织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要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写作
想让学生爱上写作, 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需、能、喜
• 需——想让学生爱上写作,首先必须给学生需要的东西, 如果他不需要,那教学就没有意义。那些学生已经会了的 、较宏观的东西是不需要的,教师不可教;那些学生不会 的、具体的东西是学生需要的,教师便可教(记叙文)。
• 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后,教学内容还应在学生“能”接 受的范围之内,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 可超出学生可承受的范围(描写)。
缺乏生活体验
• 我最想感谢的人(除了父母、老师、同学、义工) • 二年级看图写话(大雨中,小女孩淋着雨在前面跑,小男
孩撑着伞在后面追)
内容生成困难
• 学生不是没有生活体验,而是不会从生活中抽取有价值的 东西
案例一:育英老师的《监考老师》
• 丁零零,考试的铃声响了。 • 随着铃声,进来一位男老师,他的个子很高,四十多岁。
就如同样是发烧,不同的人可能是由于不同的 原因造成的,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根治。学生写 作中的困难现象也是如此,只有找到“病痛”的 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治愈”。
这些“病象”是什么造成的?
• 作文写不长 • 记流水账 • 虚构故事平淡无趣
作文写不长
• 缺乏生活体验 • 内容生成困难 • 缺乏写作动力 • 缺乏写作内容知识 • 缺乏生动的描写 • 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 记忆力的限制 • 态度和健康问题
怎样分析学生的写作学情
• 分析学生写作文本 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
• 问卷调查、访谈 了解学生写作的心理及过程
• 课堂观察 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心理
• 教师经验 预测困难
• 教师下水
归因有助于教师“对症下药”
我们的写作教学 应该是什么样子?
课程标准这样说:
• 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出自己 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 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 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 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 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 学习结果(结果学情) 学生写作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包括立意、结构、 内容、层次、详略、表达等。
写作学情的特征
• 具体的 写作学情必定是学生在学习某一具体写作知识、完成某一 具体写作任务之前所具备的先拥状态。是应对某一学习任 务的相关情况。 学情的具体性意味着必须对笼统的学习状态加以解析
• 历史的 学生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情的发展,当下某一学生 对于某一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学情是该生以往生活、学习经 验的结果,而经过某一课程内容学习之后学生所形成的学 情结果又成为下一个学习活动的学情起点。(学生在发展 ,所以学情在变化,它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
让学生爱上写作
——小学写作教学经验交流与案例分享
我们一起来回忆
• 学生时代中,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作学习 课?为什么?
• 教学生涯中,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作指导 课?为什么?
我们的写作教学是什么样子
• 教师“教”的现状 不教、不愿教、不会教 布置题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写作——学生修改——教师评阅
• 学生“写”的现状 不愿写、不会写 不知道写什么、写作内容枯燥乏味、作文写不长,故事情 节不生动、记流水账等
上身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下身穿一条蓝裤子。黑黑的头 发,浓浓的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大嘴巴。他走进教室 咳嗽了两声,然后走上讲台。 • 他先宣布了考场纪律,然后就开始发卷。发完试卷,他又 给我们念了一遍题。开始我觉得他很凶,后来觉得他一点 儿也不凶。 • 他一会儿坐在讲台上看着我们,一会儿到下面看同学答题 。他走到我跟前,还跟我笑了一下。 • 丁零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他就开始收卷子,收完卷 子,就拿着卷子走了。
•
我平时参加考试一点也不紧张,这次考试却有点紧张。因为这次
不是我们的老师监考。在我的印象中,其他班老师监考都有点凶。
•
我坐在教室里,见一位女老师和一位男老师在我们教室门口说话
,我心想,但愿监考老师是那位女老师,因为那位女老师看上去很和
善,而那位男老师的样子有些凶。我想,要是那位男老师监考我们,
他走到我身边,我会吓得连字都不会写。
• 喜——教师应尽量迎合学生兴趣喜好,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来传递内容。这样方便他们更好地接受(找朋友)。
我的经验与案例:
• 依据学生写作学情 • 主题单一明确,提供必要的支架 • 一材多主题,一题多角度 • 设计吸引学生的写作活动 • 将枯燥的话题与学生的喜欢的东西相联系 • 尽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完成目标
育英老师提问:
• 1.你平时考试紧张不紧张?这一次呢?如紧张,说明为什 么?
• 2.你坐进教室,在等监考老师来时,想了些什么? • 3.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 4.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又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 5.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在你身边停留过没有?如果停
留了,把他停留在你身边时的情景写出来。 • 6.他给你的最后印象是什么?
•
铃声响了之后,是那位男老师走上我们教室的讲台。他一走上讲
台就说:“必须遵守考场纪律,不允许作弊,不允许交头接耳。谁违
为什么要依据写作学情
教学应“以生为本”,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教什 么,而不是乱教或是不教,只有知道学生的起点,才能知 道如何走到终点。
教学首先是“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学生开 始是什么样,我们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开始什么样”是 学生的学情,“变成什么样”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只有 了解了学生的写作学情,才能确定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 目标与内容。
依据学生写作学情
• 什么是写作学情(要素及特征) • 为什么要依据写作学情 • 怎样分析学生的写作学情
写作学情的要素
• 学习起点(起点学情) 学生在进行写作前的状态,包括已有的写作知识、相关的 生活经验、语言表达、态度及身体健康等。
• 学习过程(过程学情)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呈现出来的态度、记忆、观察、 组织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要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写作
想让学生爱上写作, 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需、能、喜
• 需——想让学生爱上写作,首先必须给学生需要的东西, 如果他不需要,那教学就没有意义。那些学生已经会了的 、较宏观的东西是不需要的,教师不可教;那些学生不会 的、具体的东西是学生需要的,教师便可教(记叙文)。
• 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后,教学内容还应在学生“能”接 受的范围之内,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 可超出学生可承受的范围(描写)。
缺乏生活体验
• 我最想感谢的人(除了父母、老师、同学、义工) • 二年级看图写话(大雨中,小女孩淋着雨在前面跑,小男
孩撑着伞在后面追)
内容生成困难
• 学生不是没有生活体验,而是不会从生活中抽取有价值的 东西
案例一:育英老师的《监考老师》
• 丁零零,考试的铃声响了。 • 随着铃声,进来一位男老师,他的个子很高,四十多岁。
就如同样是发烧,不同的人可能是由于不同的 原因造成的,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根治。学生写 作中的困难现象也是如此,只有找到“病痛”的 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治愈”。
这些“病象”是什么造成的?
• 作文写不长 • 记流水账 • 虚构故事平淡无趣
作文写不长
• 缺乏生活体验 • 内容生成困难 • 缺乏写作动力 • 缺乏写作内容知识 • 缺乏生动的描写 • 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 记忆力的限制 • 态度和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