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好在”的词汇化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词“好在”的词汇化过程
“好在”出现较晚,直至宋代才较频繁使用。

“好在”有两种语法功能,一是时间副词,直接来源于表示“依旧”义的动词“好在”;二是语气副词,来源于表示“好在……地方”的跨层结构“好在”。

本文主要探求副词“好在”的词汇化过程,分析其词汇化的机制。

标签:好在词汇化机制
一、前人研究综述
关于副词“好在”,没有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在一些副词研究的语法专著中,也只是略微提到。

如: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未收录“好在”一词,这可能与它所收语料的范围有关。

另一方面,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提及到语气副词“好在”,认为它是评注性副词,将其与“亏、幸、幸亏、幸而、幸好、幸喜、多亏、亏得”并列,传达侥幸情态功能,但没对其进行细微描写。

从这两本关于副词研究专著对“好在”一词的收录和描写情况可以看出,副词“好在”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丁杰(2007)大致描写了语气副词“好在”的词汇化过程,指出了表示客观化陈述的“好在……地方”的“好在”,由于主观化程度的提高,逐渐表达了一种说话人由于避免某种不如意之事而具有的庆幸情态。

对“好在”如何词汇化未做细致描写。

时间副词“好在”没有研究材料。

本文从历时角度出发,详细地描写副词“好在”的产生过程,并寻求其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二、近代汉语副词“好在”的功能
(一)现代汉语中副词“好在”的功能和性质
对副词“好在”历时过程的探求必然会涉及共时分析。

《现代汉语八百词》主要从连接的角度阐释“好在”的功能。

释副词“好在”为: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多用在主语前。

“好在”在条件和结果之间充当联系纽带,具有衔接话语片段、篇章组织的功能。

(二)近代汉语副词“好在”的功能
本文将近代汉语副词“好在”的功能主要分两大类: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

1.时间副词“好在”
时间副词“好在”,相当于“依旧”“始终”。

表示尽管外界发生变化,但在一段时间内,人物或事件仍维持原状,表达一种持续的状态。

例如:
(1)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

俯人间、
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刘将孙《满江红》)
2.语气副词“好在”
语气副词“好在”相当于“幸亏”。

表示存在某种有利的条件,可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例如:
(2)(仙赐)身子好似风吹败叶一般,轻飘飘地一点做不得主,好在左右不离三姐,总不飘到别处去。

(清·无垢道人《八仙得道》)
三、时间副词“好在”的产生
(一)初期“好在”的意义和用法
“好在”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但为短语结构。

最初指“喜欢在……(地方)”,表示生活习性或个人爱好。

表“喜欢”义的“好”读hào。

例如:
(3)鼫鼠……好在田中食粟豆。

(唐·徐坚《初学记》)
(4)对曰:“伯有侈而愎,子皙好在人上,莫能相下也……”(《春秋左氏传·襄公》)
例(4)谓语动词“好”与介宾短语“在人上”组合成动宾结构,“在”和“好”只是在线性顺序上邻近,没有直接句法关系。

表“喜欢在……”的“好在”不是副词“好在”的直接来源。

(二)时间副词“好在”的词汇化机制
1.词义演变
第一,表“好么”义的动词“好在”。

“好在”作问候之辞,问候对象不仅用于人,也可用于拟人化的物。

如:
(5)镜中颜鬓今如此,幕下朋俦好在不?(《陆游诗全集》四,《无题》)
(6)松菊秋来好在无?寄声猿鹤莫情疏。

(毛滂《浣溪沙》)
“好在”表达对对方关心的问候之辞,用于疑问句中。

“好在无”连用,“无”是疑问信息的焦点,相当于“是否”的“否”。

当确切知道对方状态很好时,这种疑问就消失了,“好在”转而陈述对方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无恙”。

例如:
(7)喜故人好在,水驿寄诗筒。

(周密《甘州灯夕书寄二隐》)
《说文》:“好,美也。

从女、子。

”段玉裁注:“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

”《汉语大字典》列“好”有“健康”义。

笔者认为用“好”表问候的原因主要是词语意义发展的缘故。

“好在”最初是个短语,可以分析为状中结构,即“健康地存在,安然无恙地存在”;后来由于经常使用,它的整体意义更加凸显,或表问候“好么”,或直接表达对方现在的状态“无恙”,功能相当于一个词语,于是凝结成词。

第二,表“依旧”义的动词“好在”。

关于动词“好在”的来源问题,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认为,表示问侯的“好在”,经常使用后重点不再表示疑问,而是直接陈述存在状态即“安好”,然后再引申,义为“依旧”,但其中如何转化并未提到。

宋代存在大量表示“依旧”义的动词“好在”。

例如:
(8)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

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

(陈人杰《沁园春》)
表“依旧”义“好在”直接来源于表“无恙”义“好在”的转化过程,可以通过一些两解的例子中得出信息。

例如:
(9)期年初去国,度宿即还家。

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

石帆村好在,重理旧桑麻。

(陆游,《予以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门癸亥五月十四日去国而中有闰月盖相距正一年矣慨然有赋》》
这里既可以将“石帆村”拟人化,向其问好,或者直接陈述对方现在无恙、安好,也可以解释为“石帆村”依旧像过去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例如:
(10)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东坡词·满庭芳》)
例(10)同样可以有三种解释,将“堂前细柳”拟人化,向其问好,或者直接陈述对方现在无恙、安好,表达了作者离别之后对它们的思念之情;也可以解释为它们依然像从前一样,想念我。

这种多解性反映了从“无恙”义到“依旧”义的过渡。

如果现在的无恙状况和过去一样的话,那么过去和现在就具有了相同的事件基础,于是就存在这样一条时间线,从过去到现在依然如此,词义引申就发生了。

诗词这种语体也为语义的多解性提供了可能,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作者的文意,经过重新分析后,促进了词义的发展。

第三,时间副词“好在”。

从动词“好在”到时间副词“好在”,意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语法功能发生
了变化。

例如:
(11)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

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后。

(晁补之《蓦山溪》)
时间副词“好在”的用例不多,似乎也并没有延续下来,于宋后语料中未见。

因为当时与之功能相当的时间副词“依旧”使用频繁,最终导致“好在”表示时间的功能消失。

2.句法结构的复杂化
第一,句法位置的自由化。

(12)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

(《稼轩词·水调歌头》)
(13)西厢恍记旧游处,素壁好在寻春诗。

(陆游《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
(14)恨无羯鼓打梁州。

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叶梦得《临江仙》)
“好在”的位置较灵活,可以像现代汉语中那样位于句首、句中和句末。

位于句首更普遍些,这样就形成了动词位于小句句首的特殊格式,和时间副词的功能不谋而合。

因为时间副词并不是特定限制修饰谓语动词的,而是对整个事件的修饰,所以位置相对灵活。

第二,句法结构的复杂化。

a.好在+名词短语
(15)他日登楼句,好在孤吟处。

五年拚落醉魂中,试觅酒垆陈迹、问黄公。

(吴则礼《虞美人》)
b.好在+动词短语
(16)重阳景物凄清,渐老何时无事,当歌好在多情。

(晁补之《八六子》)
从形式上看,“好在”位于谓语性成分前,这是副词出现的典型位置,为动词向副词转变提供了可能。

c.好在+名词短语,动词短语……
(17)便桥烟雨,鹤表相望。

好在后庭桃李,应记刘郎。

(贺铸《风流子》)
(18)湖上送残春,已负别时归约。

好在故园桃李,为谁开谁落。

(黄公度《好事近》)
笔者认为“应记刘郎”包含着时间因素,后庭桃李依然像从前一样,仍然记着刘郎;故园桃李为了谁这样开开落落。

“好在”本来是和名词短语搭配,但是后面小句中也包含有时间因素,那么“好在”就成为连接二者的纽带,两个小句就联系在一起,逐渐地由后一个动词承担起谓语动词的功能,“好在”逐渐变为表示时长、持续的时间副词。

四、语气副词“好在”的产生
(一)语气副词“好在”产生的词义基础
1.好处在……地方
(19)曰:好僧堂。

对曰:极好工夫。

曰:好在甚处。

对曰:一梁一柱。

(宋·惠洪《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五)
(20)须知花意如人意,好在双心同一心。

词共唱,酒俱斟。

(杨无咎《鹧鸪天》)
例句中“好在”译为“好处在地方”,是主谓宾结构。

例(19)中“好在”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好[在[甚[处]]]],“好”与“在”只是线性顺序上靠近,但不构成一个句法单位。

例(20)的句法结构较复杂化,宾语由小句充当,为语气副词的产生提供句法基础。

2.幸好有……
(21)故人相见易阻,花事从今堪数。

片帆无恙,好在一篙新雨。

(赵端彦《蕊珠闲》)
例(21)中,“好在”当作“幸好有……”解。

幸好有一支船桨、才使得孤帆好好的,没有什么大碍;幸好有一场新雨,才使得花事渐渐多了起来。

“好在”仍是跨层结构,表示“幸好”义的副词“好”修饰动宾结构“在……”,两个词语的实词义较明显,还没有成词。

上例中“好在一篙新雨”的直接受益者虽然是客观事物“片帆”和“花事”,但是“花事从今堪数,片帆无恙”间接也使得赏景人有景可赏,担心也随之消失。

所以,“好在”仍传达出说话人的内心感激之情,但主观化程度还不够高。

3.语气副词“好在”
宋代,“好在”用于语气副词的例子较少。

(22)一堆红雪媚青春,惜别须教泪满巾。

好在明年莫憔悴,校书兼是爱花人。

(王禹偁《量移后自嘲》)
(23)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

(梅尧臣《寄达观禅师》)
例句中的“好在”之后直接跟的就是有利结果,条件单独成句,不同于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好在”后有什么条件,才带来有利的结果。

此时“好在”主观化程度提高,凝结成词,表示“幸好……”义。

语气副词“好在”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从而避免了不良的后果或影响。

当事物具有某种好处时,就会产生对人有利的影响。

如果只是客观陈述什么地方有什么好处,与说话人没有任何关系,便无主观化色彩。

如果该事物具有使说话人摆脱不良影响的有利条件时,说话人会将内心的感激之情用言语传达出来。

那么,伴随着主观化程度加深从表示“幸好有……”的“好在”过渡到语气副词“好在”是自然而然的,“好在”的整体意义更加突出。

在白话文盛行的清代,“好在”的语气副词地位更加突出,这是有深刻原因的,与它的语气副词的性质有关。

第一,语气副词所传达的是说话人对事物或事件的主观感受和态度,主要用于人物对话中。

诗词篇章小,字数少,句式短,难以容纳大量的信息内容,同时语体限制“好在”的使用和发展。

第二,清代白话小说盛行,句式长,人物对话丰富,通过前后句可以将“好在”联系的条件和结果很好地说明。

“好在”的篇章连接功能也得到凸显。

(24)沉思了一下,又说道:“好在我们山脚下有的是渔船,何不驾一只去,将那几个驾驶的人打死,换上几个?岂不救了一船人的性命?”(清·刘鹗《老残游记》)
(二)语气副词“好在”的连接功能
从篇章角度看,语气副词具有衔接的功能,是话语片段、篇章组织的粘合剂。

《现代汉语八百词》也主要是从“好在”的连接功能进行阐释的,“好在”在条件和结果之间充当联系纽带,这在现代汉语中较普遍。

例如:
(25)兰仙父母知李玄特来点度女儿,自是无可如何。

好在这几年间他们又生了几个孩子,因也不把兰仙放在心上,由她自去修道。

(清·无垢道人《八仙得道》)
“好在”在连接篇章的同时也具有转化功能。

将不利条件、结果经过有利条件转化成有利结果。

虽然有时这种有利条件只是客观情况,但由于“好在”的连接,使得这种客观化状态也具有主观情态,包含了说话人的庆幸、感激,从而具有情态效果。

五、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副词“好在”的词汇化过程。

表问候之辞的“好么”经过词义引申,发展出动词“依旧”义,进而产生时间副词的用法。

跨层结构“好在”,由“好
处在……地方”引申出“幸好有……”,经过重新分析词汇化成表“幸好”义的语气副词“好在”。

时间副词“好在”发展不充分,只保留在宋代诗词中,后代语料中并未出现。

语气副词“好在”也是萌芽于宋,盛行于清代白话文小说时代,意义、功能和现代汉语差不多。

参考文献:
[1]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丁杰.现代汉语“幸亏”类语气副词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7.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刘小钦浙江温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3250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