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平)论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夏立平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侧重于揭露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的侵

略政策—重点转到为实现现代化争取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为实现“和谐世界”目标而努力。总结新中国60年来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研究的经验教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的优秀成果,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范式,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中国外交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09)04-0001-04

[收稿日期]2009-06-23

[作者简介]夏立平,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009年第4期

总第110期

No.4,August 2009

Seq.No.110

Peace and

Develo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外交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应对中国外交理论进行创新研究,使之成为具有整体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完整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中国特色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的主要来源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有四个主要来源。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经典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现代和当代西方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精华。前两者是指导性的理论来源,对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方向性和基础性的理论指导;后两者是借鉴性的理论来源,对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借鉴。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主要来源。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念、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国际关系和外交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并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理论的高度。中国特色外交理论

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关系和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需要发掘,需要经过概念上和理论上的提炼加工。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与当今的世界观念体系不相符合的东西,应该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扬弃的基础上,将其合理的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提炼出来,并应用到中国外交理论中去。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化和现代化的过程。

现代和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精华对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提供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方面的借鉴。应该在对现代和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扬弃和吸收的基础上,很好地借鉴其精华用于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应具有多层次、宽领域、大纵深的基本框架。

(一)多层次指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可分为理念、制度、政策三个层次

1.理念层次是这一理论的最高层次。它是由马

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以及“以人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与“和而不同”等思想决定和构成的,是在与西方的“丛林法则”、“零和”理论、冷战思维等斗争中丰富和发展的。理念层次的内容规定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根本方向。

2.制度层次是这一理论的骨干层次。它由对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制度、国际战略格局等的理论思考与战略分析所构成,分为全球、跨地区、地区、次地区、双边等5个层面。在全球层面上,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性组织在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和国际制度中发挥重大作用;在跨地区层面上,亚欧会议、中非论坛、中阿论坛、中欧机制等跨地区机制的影响在增加;在地区层面上,东盟+中日韩、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作用日益重要;在次地区层面上,上海合作组织、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成为区域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双边层面上,双边关系机制化趋势明显,国家之间战略伙伴关系作用上升。制度层次的理论思考与战略分析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基本路径。

3.政策层次是这一理论的体现和运作层次。理论对政策制定有指导作用,政策的实施和运用又反过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理论研究需要政策研究作为有机组成部分。从这方面来说,政策研究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主要内涵之一。

(二)宽领域指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具有宽广的内涵和外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世界事务,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事情与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安全,而且与中国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密切相关。这样一来,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大。

(三)大纵深指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既具有厚重的历史积累和深邃的历史眼光,又与时俱进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独特的“天下观”和深刻的外交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关系与外交实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现在的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际关系与外交的思想和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现代和当代西方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从而使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研究更加丰富多彩。这都使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研究得以在吸收历史和外来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三、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主要特点

(一)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走和平发展的新型道路,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

世界处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根本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可能性。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具有极大的时代意义,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通向实现和谐世界的目标将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序状态下的国际体系,“权力均势”理论在这一阶段的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正在逐渐超越这一阶段。第二阶段是相互依存状态下的国际体系,绝大多数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将更多地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世界正在逐渐进入这一阶段。第三阶段是一体化条件下的国际体系,世界将逐渐实现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实现从区域一体化到全球一体化。

(二)法治与协商相结合的新国际秩序观

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长期历史演变的产物,既有合理的因素,也具有很多不公正、不合理、不平等的因素。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不能采取先摧毁旧的再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方法,而只能在加入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之后,再根据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逐步改变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规则,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转变,并逐步加以完善。这将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国际秩序观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内涵。要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转变,必须促进国际关系法制化,各国遵守公认法理,承担国际义务。而且各国应当通过加强协商来解决争议和问题,增强合作和协调。当前,多边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