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精谨 格调高雅读文徵明小楷《庄子南华经》册

笔法精谨 格调高雅读文徵明小楷《庄子南华经》册
笔法精谨 格调高雅读文徵明小楷《庄子南华经》册

笔法精谨格调高雅——读文徵明小楷《庄子南华经》册

《南华经》本名《庄子》,是我国道教的一部经典著作,相传为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大师庄周及其后学的作品。全书现存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亲自所作,基本统一连贯,文风也比较一致;外篇和杂篇则主要为庄周后学的作品,同时还掺杂了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内容略显庞杂,文风也不尽一致。《南华经》的思想博大深邃,“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南华经》在唐代天宝(公元742-756年)年间,被朝廷诏封为《南华真经》。之后历代都有传刻,都有人详注,成为专门的学问。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的文徵明楷书《庄子南华经》册(见图),是作者用小楷工工整整书写出来的。该册书录的为“内篇”部分,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世间》、《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计7篇。之后自题跋云:“余昨岁为世程书,原道自念髦衰多病,不知明岁尚能小楷否?或笑八十老翁,旦暮人耳,何可岁年期邪!不意今复书此,然比来风湿交攻,臂指拘窘,不复向时便利矣。乙卯(嘉靖三十四年,即1555年)十月八日徵明识。”钤有朱文“徵”、“明”两方单字印。

小楷《庄子南华经》,笔画坚挺刚健,结构匀称端庄。整册作品近17000字,从头至尾,字字匀称端庄,无一笔苟且。其用笔干净果断,决无拖泥带水,点画坚挺刚健,如同硬笔书,极富力度;横瘦竖壮,如其横画,几乎都是露锋落笔,尖利无比;捺首纤细,

布白疏朗,结体匀称,总体上显得神采奕奕,挺然秀出而有创意,阅读起来,令人有恬淡灵秀、心悦醒目的感受。而此时的文徵明已是八十六岁的高龄,况且手还患有风湿病,“臂指拘窘,不复向时便利”,尤能写出如此精美的小楷,真可谓人间之奇迹。由此可见其书法功力之精深。清代钱泳认为:“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①文徵明正是深谙其理,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小楷,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在各类书体中,文徵明以小楷最著称,时有“小楷名动海内”之誉。他的小楷清劲秀雅,“深得智永笔法”②。其子文嘉评云:“公少拙于书,刻意临学,亦规摹宋、元,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其小楷虽自《黄庭》、《乐毅》中来,而温纯精绝,虞(世南)、褚(遂良)而下弗论也。隶书法锺繇,独步一世。”③作为文徵明的次子,文嘉对其父学书过程是比较了解的,因而他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乐毅论》传为王羲之的著名小楷法帖,褚遂良谓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黄庭经》也是著名小楷法帖,笔势雄秀,有大字气概。所以,文徵明将其作为法名贤、以求晋人风韵的范本。当时的明代书坛,比较盛行“台阁体”。“台阁体”,是明代科举取士用于答考卷的统一字体,要求写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律。在明代此种楷书叫“台阁体”。因当时台阁官署中的官僚,擅写这种字体,故名。后来把写得拘谨刻板的字,也贬为“台阁体”。为了彻底摆脱“台阁体”笼罩的明中叶所形成的时代积习,文徵明在总结自己小楷书法学习的经验中体悟到,从赵孟頫上溯晋唐法书仍然是他的学书之路。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他于赵孟頫及晋唐小楷用力尤多,终于使其开阔了小楷书法学习和追求的视野。这与此前略似“台阁体”的小楷相比,虽端庄华丽的外貌相似,但精工之中饶有尖峭的笔意,所以显得活泼而有生气,使内在的精神于细微处得以展现。“法”的内涵已从单一的工整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在不失传统法度的前提下,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具有出乎规矩之外的意趣。这便使他的小楷,师法右军,温纯精绝,笔端

多变而不失规矩,尽量完美凸显小楷的特点。在结体上,由内紧外松演变成外紧内松,从而展示了其小楷书法体势的重要转变,使其书法水平骤然跃上了一个更高的新台阶。进而,又使他脱去宋元藩篱,直逼晋唐。这又使他的小楷宽展舒和,大得《黄庭》、《乐毅》的章法,具有温和雅遒的丰神,从根本上改变了前期的板滞、紧密峻峭的书风,充分体现出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一改“台阁体”所形成的沉糜板滞的风气,笔力劲健,笔法秀雅和劲,结字自然洒脱而超逸,形体端正方整,呈现出自己的独家风格。例如,文徵明的传世墨迹中,小楷《上吴愈尺牍》(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于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年),年30岁,是他早期的楷书代表作。该作笔法精谨,略带欧体,款署“壁”字。其俊秀的外表与“台阁体”确有几分相似。而小楷书《前后赤壁赋》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书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年78岁。小楷《真赏斋铭》(附画作《真赏斋图》卷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于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年)作,年88岁。这两件小楷,法度谨严,笔锋劲峭,体态端庄,风格清和俊雅,都是晚年精心杰作。在这里,再也看不到“台阁体”的踪影,所能感受到的只有笔法苍厚的文氏风格。

文徵明为什么以小楷最著称呢?因素应是多方面的,与他出生的家庭、所受的教育及人生的阅历有很重要的关系,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也取决于他个人的品性,但更主要还是由他个人的兴趣和在艺术上的认识与追求所决定的。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祖籍湖南衡山,故自号衡山。他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一个官宦之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苏州。在《明史》本传中,说他是文天祥的后代。其祖父文洪(字功大,号希素),成化年举人,担任过涞水县教谕。其父文林(字宗儒),成化年进士,曾一度任过温州太守,是当地有名的清官。其叔父文森,成化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文徵明就是在这种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中长大。祖辈、父辈们在传授经、史、诗文和书法的同时,更注重对他进行立身处世、道德思想方面的培养。受家庭的熏陶,他不仅从小学文习书,并且养成了严格自律和勤奋习性。这种使他受益终身的家庭的熏陶,造就了他一生品行端正,为人表率,艺德双馨。

据史所载,文徵明儿时天资平钝,八九岁时连话都说不清,“既长,就外塾,颖异挺发,日记数百千言”④。这说明他并非生下来就是一个天才,他的成功完全是后天的努力。因他出生于官宦之家,青少年时代有优裕的生活学习条件,曾拜当时一些很有名望的文人、画家学习诗文、绘画和书法。如他先从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学画,后从博学好古的书法家李应祯学书,再又从学识渊博的名宦重臣吴宽学文。这三位老师,既才学好,又品行高洁、性情刚正、待人仁厚,对文徵明的影响是全面的。如书法老师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字体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有一天,

李应祯在批阅文徵明的书法作品时,看到有摹仿苏体字的笔法,对他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⑤业师的从严要求和教导,使文徵明受益极深,这对他日后逐步理解楷书的本质规律、创造自家书法风貌至关重要。

由于其父辈的关系,文徵明的老师们都在当时的书画文学界极负盛名。所以,他那时期的学业和名声与日俱增。他早年十分注重功名,希望能在仕途上大有作为,“交游数人,并以义气相得,以志业相高,以功名相激昂”⑥。然而,自其26岁起,至53岁止,先后九次赴应天府乡试,皆屡试不第。人之将老,壮志未酬,这对文徵明精神上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然而,因当时考试所流行的是类似楷书的“台阁体”,这近三十年的“台阁体”书法磨砺,在某种意义上又成就了文徵明的小楷书法。此时的文徵明尽管在科举试场方面不顺利,但在诗、文、书、画方面声望与日俱增,故五十四岁(1523年)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克诚)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参与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因他的书画为时人所称道,当时求其书画作品的人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他深感党争丑陋、仕途险恶,再加上身在宫中,要受朝廷礼仪的约束,这更使他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3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尽管在此次赴京任期,人微言轻,又时常遭人算计,终日烦闷压抑,但总算还是踏入了仕途,圆了多年的“晋京入朝”梦,了却一生中

的一个重要心愿。这与当时文人士大夫倡导的风尚,即在朝为官,衣锦还乡,才能光宗耀祖是密切相关的。至此致力于其倾心的诗文书画创作,不再谋求仕晋,以戏墨弄翰自遣,鬻画卖字,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文徵明曾作诗《马上口占谢诸送客》道:“功名原不到书生”、“一出都门百念休”⑦,正是他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有了这段经历,便促成他在以后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中,能经常保持平和的心态。而这种平和的心态,与晋唐小楷的那种字体严谨、章法舒展的体例相宜,便使之在书法方面,对晋唐小楷书法的追求更加执着,乃至痴迷。据记载,文徵明90岁时还为他人作墓志铭,书未竟,而“置笔端坐而逝”。可见其对小楷的追求,是多么的诚挚,令人肃然起敬。

文氏自辞官以后,从事着他倾心的诗、文、书、画艺术创作,并以此为生,成为了一位职业书画家。在诗文上,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被誉为“吴中四才子”;书法上,精擅各体,尤以小楷见长,与祝允明、王宠号称“吴中三大家”;绘画上,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以诗、书、画专长而论,祝允明之书、唐寅之画、徐祯卿之诗似均在文徵明之上,而文徵明则三者均兼长。所以王世贞在《文先生传》中曾这样评价:“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文先生盖兼之也。”⑧

文徵明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艺术的完美,更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年),文徵明三十岁时,其父文林正在滁州做官,得了重病。待文徵明得知消息后请医生一同赶去时,文林已去世三天。据史料所载,他还是一位比较清廉的官,以致他去世时,家人连像样的葬礼都办不起。当地的官吏士绅因文林生前为官清廉,自发地凑了一笔可观的钱给文徵明作为赙金,被其坚决地谢绝。当地人都很敬佩他的人格,称赞道:“廉官则吾见之矣,未有为公子而廉者也。”⑨文氏无论对自己,还是弟子,要求都是极其严格的,不仅强调书品,而且十分看重人品和人格。他的入室弟子陈淳(1483——1544年),字道复,号白阳山人,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官宦之家,精通经学诗词,颇有文才。早年从文氏学书画,自其父去世后,性格大变,开始厌弃尘俗,焚香度日,读书玩古,狎妓嗜酒,放荡不羁。陈淳所作所为,从而在性格和伦理道德上与严格自律的文徵明不合,当然也是文氏所不能容忍的。故两人情谊渐疏,后陈淳自立门户。但陈淳始终与文氏后人及其弟子保持着深厚的友谊。正是陈淳在生活上的放纵,才造成他们师生的感情破裂。至于陈淳虽出于文氏,却不为师囿,也许正是性格上的放任,中年后书风为之一变,使他在书法与绘画都自创新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画家,是文氏弟子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就另当别论。

在人品方面,文徵明堪称时代楷模。他认为书家要心正才能笔正。他的书画在当时(从京城回苏州之后)的市场,比沈周在世

时还要好。但他自戒书画“生平三不肯应,宗藩、中贵、外国也”⑩。虽说他以鬻画卖字为生,却是有一定原则的。唐王曾以重金求文徵明的画,文徵明坚拒不纳,就连严嵩这样的高官拜访他,也不回拜。外国贡使途经苏州,都以得不到其书画而愤恨无奈。这一方面是他崇尚气节、为人耿介刚直的个性的体现,表明他对藩王皇族、达官显贵和不怀善意的外国人的鄙视;另一方面又说明书画出售的主要对象除一般在野的文人士大夫之外,更多的可能还是各类附庸风雅的商人。但他的作品,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绝无迎合时人喜好的习气,从其传世作品来看,品位都很高,可见当时人所崇尚的正是他那种气节高尚的人品和格调儒雅的作品。文氏就因人品高、学问深、书艺精加上寿命长,追随者甚众,致使文家笔法风靡江南,书法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祝允明等同辈大家,大有笼罩一时之势。

在众书体中,文徵明对楷书情有独钟,所下的功夫也最深。楷书形体方正,笔法平直,可作楷模,故名。这正好与文氏性情相符,这大概是文氏喜好楷书的原因之一吧。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他认为楷书是书法的“本”。他在评论祝允明的《赤壁赋》中说:“昔人评张长史(张旭)书‘回眸而壁无金粉,挥笔而气有余兴’,盖极其狂怪怒张之态也。然《郎官壁记》则楷正方严,略无纵诞。

今世观希哲书,往往赏其草圣之妙,而余独爱其行楷精绝。盖楷法既工,则稿草自然合作。若不工楷法,而纵以草圣名世,所谓无本

之学也。”正因如此,文氏在书法中的用笔结体,都严守法度。但这种“法”并非刻板的法,而是既讲规则又充满活力的法。他正是在这种法度之下,集晋唐宋元诸家小楷之长,创作出一种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新意韵的小楷体。尤其是其书法作品中重视人品与书品的统一,主张“心正笔正”,使之作品格调高雅,意韵纯正,不论是当世还是后世,都能为人敬仰。《庄子南华经》就是这类小楷,其清劲秀雅,温纯精绝,笔势多变而不失法度,尽量完美呈现小楷的特征。

由《庄子南华经》这类精心之作,可见文徵明晚年的小楷笔画劲健,起笔不忌露锋;结构质朴端谨,以典雅自然之姿独树一帜,严守前贤法度而风神独运。尤其是晚年,在体弱多病且“风湿交攻,臂指拘窘”的情况下,尚能做到笔笔精工,字字有神,格调高雅,神理超妙,浑然天成,实属世所罕见,真不愧为一代书坛巨擘。从其人品到书品,我们方能真正感悟其小楷书法的深邃内涵。无怪清代朱和羹称“明楷以文衡山第一”⑾。

注释:

①清钱泳《履园丛话》。

②朱谋《续书史会要》。

③文嘉《先君行略》,见《文徵明集·附录》。

④明王世贞《文先生传》,见《文徵明集》附录。

(作者:刘刚)

选自2009年第1期《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文征明小楷

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

本《醉翁亭记帖》小楷,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征明(1470-1559),长洲人。初名璧,字征明,后以字行,又字征仲,号衡山、停云生。书与祝允明齐名,诗书画三绝,为明四家之一。是幅为八十二岁时所书,精整挺秀,如世人评王羲之书《铁画银钩》者。《醉翁亭记帖》小楷,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钩。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於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於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於负者歌於涂,行者休於树,前者呼,後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角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特别的美。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山势曲直,路也跟着弯转,于是就可以看见在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的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字的是这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饮酒,而在于山山水水之间。这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中,寄托在酒里的。 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走累了在树下歇歇脚,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回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我们在溪水边上捉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做酒,泉水香,酒色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着这就是太守的宴会。宴会欢畅尽兴,不在乎有没有音乐。投壶的中了,下棋的赢了,于是旧杯和筹码递过来递过去,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坐了

楷书《千字文》鉴赏

赵孟頫楷书千字文赏析 写一手好字,无论升学就业,还是其他,都能为自己加分。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快捷的方法莫过于模仿书法大家。今天,我便推荐给书法爱好者们——赵孟頫楷书千字文。 《赵孟頫楷书千字文》,是一本书的名字,齐鲁书社出版,收集的就是赵孟頫的《千字文》,里面不仅有楷书的形式,也有行书的形式。后来,作者为了弥补不足,又对此书进行了扩充,加上了楷书大家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的墨宝字帖。 《赵孟頫楷书千字文》这本书汇聚了楷书四大家,四种不同风格的楷书《千字文》,填补了图书出版在这一块的不足,给了读者一种视觉享受。能够同时欣赏楷书四大家的作品,对于喜爱书法的读者来说,是非常的幸福的。 《千字文》是中国珍贵的古典文化,是在梁武帝时期,采集王羲之的1000个字,由侍郎周兴嗣编写而成,全文都是四字一句,读起来韵味十足,朗朗上口,非常的便于记忆,是古代着名的儿童启蒙读物。 赵孟頫的楷书是其最擅长的书法字体,他是古代的“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的《千字文》有两个版本,分别是行书版和

楷书版,所以说《千字文》是赵孟頫书法的代表之作,其楷书的版本也是其中的名作。赵孟頫曾经提出书法要注重笔法和字形,意思就是说书法要注重笔法的应用,然后也要注重字形的构造。 赵孟頫楷书千字文,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楷书字体不但外在非常的圆润秀美,内在也是非常的注重文字的内涵的塑造,韵味十足。另外,赵孟頫的楷书,也是非常的适合初学者来进行学习的,因为他的楷书非常的注重书法的基础构造,能够为初学者打好坚实的基础。 更多:文科考研书,考研工具书文科类,考研教辅书文科类,文科考研教辅书,文科考研工具书

文征明小楷研究

文徵明小楷 1小楷《醉翁亭记帖》,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2《小楷离骚经九歌卷》(局部)纸本纵23.0厘米横263.0厘米小楷前后赤壁赋86高龄 3《小楷归去来兮辞》 4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8行,正文每行18字。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首页为工笔水墨老子像,题蝇头小楷一行:“长洲文徵明写像。”《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凡37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时年68岁。《老子列传》凡34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时年69岁。均钤“徵”、“明”朱文连珠小印。 5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 6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7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23.2、横28.4厘米。故宫博物院 这件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此件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横二十八点四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考 从小楷书法产生到臻于完善,在历史上形成了几个发展高峰.魏晋时期由钟繇和王羲之等书家推动形成的魏晋初创高峰,将小楷书法正式引入书法艺术的大家庭中,并且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隋唐时期有大唐众书家和抄经高手形成的唐代成熟高峰,在这一时期中,小楷书法与楷书的成熟同时完成,达到了"法"的完备;元代赵孟糖等书家形成的元代中兴高峰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书家形成的明代复兴,承传高峰,在这两个时期,小楷书法已经很难再像魏晋,隋唐时期那样辉煌和壮美, 但是,小楷艺术自身的魅力和审美意味依然吸引着大批书家拼其全力,奋斗终生去开拓小楷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这些小楷书法发展高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小楷书法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书体的发展,承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和民族艺术灵魂的血脉.有明一代是书家辈出的时代,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唐寅,仇英,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等等都是大书家. 在书法史上都闪着耀眼的光辉.在小楷的技艺上,这些书家大都有着不俗的建树,当然明代小楷书法执牛耳者首推文徵明.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言:"明楷以文衡山第一."的确,文徵明的小楷成就直接延续了元代赵孟颊小楷高峰的成就和影响,亦发扬了魏晋,隋唐小楷的古朴天真和谨严法度.在文徵明以后的时代,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和书家风范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后学,直至现在和将来.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授翰林院待诏,故又称"文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堪称我国古代书坛画界的老寿星,德高望重,影响颇大.

(明)文征明书法 小楷全集(文徵明小楷一共有多少本字帖都是什么名字)

(明)文征明书法小楷全集(文徵明小楷一共有多少本字 帖?都是什么名字?) (明)文征明书法小楷全集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一、文徵明小楷评价1.文徵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佚名2.文徵明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小楷和行书。他的小楷师承晋唐各家,主要学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不仅精细工整、法度严谨纯熟,且笔锋劲秀、风格俊雅。至八十岁后的小楷尤见功力。——佚名3.古无真正楷书,即锺、卫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自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国朝文征仲先

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明·谢在杭4.文徵明在小楷书法上的造诣为明代中后期的书法“中兴”开启了先河,并有推波助澜之功,其从赵孟頫远窥晋唐神韵,一改“台阁体”束缚 的时代积习,在痴守法度的前提下,于绳墨中寻求书法的逸趣,以此追寻小楷书法至真至纯的神化的境界。——齐观闪《以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为鉴—谈毕业创作(小楷书法)体会》5.高远《文徵明小楷书风及价值研究》:文徵明小楷书法于统一风格中又有微妙变化。以其为官为界:早期:泛学众家,风格多样,但却牢守法度。用笔尖利外露,较多棱角。中期:少波磔,多温润。一面受“台阁”时风的影响尚工整。一面受欧体影响,谨严劲健,却又失之紧密板滞。晚期:回归晋唐,主宗二王,在对“法”的实践认识中升华:用笔从板滞工整趋于超逸灵动;章法布白由紧密峻峭趋于宽展舒和,于方正平稳中寓多变体势;温润精良的文氏书风至此独立与成熟。6.赵岩《文徵明小楷研究》:纵观其(文徵明)小楷艺术的发展可分为前后四个时期:第一阶段(50岁前),属于广博学习的时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第二阶段(50-60岁),为风格渐成的时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第三阶段(60-80岁),是日臻成熟的时期,书写风格趋于稳定;第四阶段(80-90岁),乃炉火纯青的阶段,达到人书俱老的最高境界。二、文徵明小楷图谱

军旅书法家刘利华先生小楷书法赏析

刘利华先生小楷书法赏析 当下书法评论家们在一起品评某家书法时,习惯用寥寥几字概括某一书家作品的特点,亦如古人评王羲之云:“潇洒飘逸”、“挺拔瘦劲”、“如簪花仕女”!评米芾云:“如风樯阵马”、“沉着飞动”!评颜真卿云:“如忠臣正色立朝”等等,但看过刘利华先生的小楷书法让人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其风貌,这表明刘利华先生的书法内涵之丰富,笔法、布局、线条变化之多端,在军旅书家中,其书作能具有刘利华先生这样雄浑峻拔、刚柔相济、严婉并兼的风格特色者、真力弥满而又不呆不匠者,实为屈指可数也。 幸会刘利华先生是美好和快意的,这种美好来自那独具魅力的楷书及其作者。之前,朋友瞩我为刘利华先生的楷书写评,曾上网浏览过他的书法——清丽、劲健、端和、优雅。想必书家定是淡泊从容、学养丰厚之雅士。癸巳年初春幸得一唔,果不出所料。适逢先生《卜算子·咏梅》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本当是春风得意,侃侃而谈。然先生竟是那样的淡定,仿佛不曾有过什么殊荣。更令人感慨的是先生的谦逊和真诚,这在书画朋友圈里显得是那么别样,佩服之余,凭添了几许敬意。 刘利华先生之楷,写得古意雅静,赏其作品也需远离尘嚣、静下心来。您不妨净手、秉“烛”、让《梅花三弄》之古曲萦绕在耳畔,然后轻展书卷,正襟危坐。在墨香的沁润中,把每个字的魅力探究。随之而来的况味,或许是清风拂面;或许是静若秋泓;或许是从容简当;或许是剑拔弩张。您可领略《郑文公碑》的风骨;亦可见识《雁塔圣教序》的规整;您可品读《金刚经》的意趣;还可觅得《兰亭集序》的神采。 纵观刘利华先生之楷,整体布局疏朗有致,气韵生动。清雅中不失劲键,工稳中不乏张力。细品刘利华先生之楷,则可见其用笔、结字,皆法于古法,深得唐人之遗风。笔意来往,精劲严谨,神气内敛,法度坦然。真乃好字!故而,喜之,叹之,品之,赞之! 宋代欧阳修说:“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以小字为难”。的确,所谓蝇头小楷,小似蝇头,大则莫过于指甲。最能体现沉密精雅的功底,最能磨砺坚韧不拔的毅力,刘利华

千字文楷行草书法集

千字文楷行草书法集 辽宁王卫

千字文南朝梁代周兴嗣编纂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简)1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繁)2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简)2日月盈昃辰宿列張(繁)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简)3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繁)4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简)4閏余成歲律呂調陽(繁)5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简)5雲騰致雨露結為霜(繁)6金生丽水玉出昆冈(简)6金生麗水玉出昆岡(繁)7剑号巨阙珠称夜光(简)7劍號巨闕珠稱夜光(繁)8果珍李柰菜重芥姜(简)8果珍李柰菜重芥薑(繁)9海咸河淡鳞潜羽翔(简)9海鹹河淡鱗潛羽翔(繁)10龙师火帝鸟官人皇(简)10龍師火帝鳥官人皇(繁)11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简)11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繁)12推位让国有虞陶唐(简)12推位讓國有虞陶唐(繁)13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简)13弔民伐罪周發殷湯(繁)14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简)14坐朝問道垂拱平章(繁)15爱育黎首臣伏戎羌(简)15愛育黎首臣伏戎羌(繁)16遐迩一体率宾归王(简)16遐邇一體率賓歸王(繁)17鸣凤在竹白驹食场(简)17鳴鳳在竹白駒食場(繁)18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简)18化被草木賴及萬方(繁)19盖此身发四大五常(简)19蓋此身發四大五常(繁)20恭惟鞠养岂敢毁伤(简)20恭惟鞠養豈敢毀傷(繁)21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简)21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繁)22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简)22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繁)23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简)23罔談彼短靡恃己長(繁)24信使可复器欲难量(简)

24信使可複器欲難量(繁)25墨悲丝染诗赞羔羊(简)25墨悲絲染詩贊羔羊(繁)26景行维贤克念作圣(简)26景行維賢克念作聖(繁)27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简)27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繁)28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简)28空穀傳聲虛堂習聽(繁)29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简)29禍因惡積福緣善慶(繁)30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简)30尺璧非寶寸陰是競(繁)31资父事君曰严与敬(简)31資父事君曰嚴與敬(繁)32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简)32孝當竭力忠則盡命(繁)33临深履薄夙兴温清(简)33臨深履薄夙興溫清(繁)34似兰斯馨如松之盛(简)34似蘭斯馨如松之盛(繁)35川流不息渊澄取映(简)35川流不息淵澄取映(繁)36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简)36容止若思言辭安定(繁)37笃初诚美慎终宜令(简)37篤初誠美慎終宜令(繁)38荣业所基籍甚无竟(简)38榮業所基籍甚無竟(繁)39学优登仕摄职从政(简)39學優登仕攝職從政(繁)40存以甘棠去而益咏(简)40存以甘棠去而益詠(繁)41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简)41樂殊貴賤禮別尊卑(繁)42上和下睦夫唱妇随(简)42上和下睦夫唱婦隨(繁)43外受傅训入奉母仪(简)43外受傅訓入奉母儀(繁)44诸姑伯叔犹子比儿(简)44諸姑伯叔猶子比兒(繁)45孔怀兄弟同气连枝(简)45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繁)46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简)46交友投分切磨箴規(繁)47仁慈隐恻造次弗离(简)47仁慈隱惻造次弗離(繁)48节义廉退颠沛匪亏(简)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 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 估价:¥380,000至¥480,000 款识:徵明。钤印:征仲(朱文)、玉磬山房(白文)鉴藏印:毕氏家藏(朱文)录文:传呼曲苍使君来,树底柴门懒自开。老病迂疏非傲客,直愁车马破苍苔。 行书“鹤林玉露语” 立轴 估价:¥220,000至¥280,000 钤印:文徵明印(白文)鉴藏印:侯宫严群铭心之品(朱文)录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吾家深山之中,每喜夏日之交,苍藓盈落花满庭。门无剥硺,松影参差,禽群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枯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散篇。……无事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徵明。说明:△吴家题诗堂。钤印:玉题(朱文)△严群题签。钤印:严(白文)、群(朱文)

小楷琴赋册页(十二开) 估价:¥1,200,000至¥2,000,000 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朦,无足观者。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停云(朱文)、悟言室印(白文)、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录文:琴赋(文略)。说明:△周天球跋。△步月题签。 隶书千字文手卷绢本 估价:¥100,000至¥200,000 小楷南华经册页(十五开) 估价:¥12,000,000至¥18,000,000 款识:嘉靖壬辰七月上浣,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钤印:徵明(朱文)、停云主(白文)题跋:松坪孙如仅借观于通隐室,同治丙寅仲春三日识。 钤印:如仅(白文)、松坪(朱文)录文:南华经(文略)。著录:《书法1》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月。 书画合璧册页(十开) 估价:¥80,000至¥120,000

文徵明小楷书法欣赏剖析-共21页

文徵明小楷书法欣赏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徵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文徵明享年90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后来文徵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在文徵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身。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待诏(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滕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 文徵明的处世思想,导致他为人、治学、从艺等方面部有一种较为明显的特征。他的为人可谓高风介行,时时举止端庄,处处风流儒雅。这种处世思想多少影响了他的书法审美观。他的书法审美属于“优美”的美学范畴,主要体现出“法”“精”“润”“雅”“清”等方面的特征。 文徵明认为书法的好坏,首先得合乎法度,不可任笔漫书。他在《跋李少卿帖}中一再肯定书法中“法”的存在,他说:“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大小、

柳公权精美书法作品欣赏

柳公权精美书法作品欣赏 柳公权,唐朝著名的书法家,那么柳公权的作品有哪些?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柳公权精美书法作品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刚经》是柳公权于公元前824年所刻立,当时柳公权四十七岁。《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体现佛法精神和内涵的一部作品。 1908年,有人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唐拓孤本,被认为是十分珍贵的作品。发现的时候,《金刚经》没有丝毫的损毁,上面的字形和字体依然清晰可见。 《金刚经》是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早期作品,从他的字体中可以看出借鉴的成分。早年间,柳公权临摹和研习了王羲之、钟繇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认真学习了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柳公权的柳体作品也成为“唐书尚法”的代表之一。后来柳公权的字体展现了字瘦而硬的特征,以此说明下笔的力度很足;除此之外,书法作品干净秀丽,一幅作品一气呵成,比较连贯流畅;以及书法作品的结构很严谨,字体之间充满整体性和力度美。和颜真卿的颜体相比,柳公权的柳体均匀瘦硬,后人称俩人的作品特点为“颜筋柳骨”。在《金刚经》中,可以看出柳公权的字体和颜体有几分相似,但是,柳公权加以改革和创新,融入了魏晋和唐朝初年的楷书书

写技巧,在碑文上,字体苍劲而有力。仔细观察字体,会发现每一个字体都有不同的变法,极富动感之态。 柳公权楷书三字经介绍《柳公权楷书三字经》是后人所编著的一部图书,齐鲁书社于2010年出版发行,全书为16开本,共有93页,旨在帮助书法爱好者学习了解柳公权的字体形式。 《柳公权楷书三字经》将我国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融于其中,书法初学者和启蒙者在练习字体的时候,可以感受中国文化的礼仪之美,品德之美。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经典书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发重视它的教育作用。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愿意从《三字经》教学,通俗易懂的道理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做人处事的基本规范和规则。 将柳公权的书法艺术融入其中,学生在临摹之时,既可以学习楷体的写作技巧,又可以从中感受国学之美。现在倡导的方块汉字,从一定角度上来说和楷体十分相近,学习柳公权的楷书作品,也有助于写好汉字。对柳公权书法感兴趣的书法爱好者,他们长期临摹和研习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总结出了柳体在书写方面的技巧。 随后,著有字帖一书,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柳公权楷书的书写步骤和书写技巧,比如一撇一捺怎样写才会有“柳体”的形态。通过学习《柳公权楷书三字经》,在长期的练习和临摹过程中,可以日益提升书法写作技巧。而《柳公权楷书三字经》也受到各个阶层的书法爱好者的欢迎,成为学习书法必备书籍之一。 柳公权书法字帖鉴赏《柳公权书法字帖》是后人为了学习柳公权

大器晚成的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最美小楷书法《琴赋》欣赏

大器晚成的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最美小楷书法《琴赋》欣赏 文征明(1470-1559),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非常擅长行书和小楷,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生于一个武官家庭。文征明小时候生性迟钝但是为人忠厚。7岁的文征明还不能说话,但父亲文林认为他会大器晚成。11岁开始能说话,于是就读外塾。曾经宗师批评文征明其字不佳,评价为三等。因此文征明开始精研书法。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槛,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

积”。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是一个大器晚成型的我国署名的大书法家。 今天咱们就来欣赏这位大器晚成的明代文征明三大小楷代表作之一:《琴赋》

《琴赋》是嵇康的作品。内容为:主要描述了梧桐的生长环境的的不平凡,集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光,任凭风吹雨打依然茁长成长;同时描述了七弦琴的制作的讲究程度和琴曲的复杂程度。嵇康的《琴赋》有1900余字,嵇康是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竹林七贤"之一。

在书法史上,文征明最初是师从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温润秀劲,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代表作《琴赋》为文征明74岁时所作:文征明《琴赋》中题款道:“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文征明一生都非常的谦逊,做人当学文征明。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 乾隆《三希堂法帖序》代序 钟繇《荐季直表》墨迹 钟繇《荐季直表》碑刻 钟繇《宣示表》碑刻(秦文锦藏本) 钟繇《宣示表》碑刻(唐翰题藏本) 钟繇《宋拓孝女曹娥碑》黄文宽藏本 钟繇《孝女曹娥碑》(贞观本) 钟繇《孝女曹娥碑》碑刻(天籁阁本) 卫铄《奉敕书急就章》(卫夫人书)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秋碧堂原拓磊翁跋)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汪由敦藏本)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唐翰题考藏本)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褚遂良临本)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包、孔、吴、叶四家藏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异僧本) 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唐翰题考藏本) 王羲之《乐毅论》碑刻(褚遂良奉敕排定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小型碑刻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补字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缺字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施孝长考跋本) 王僧虔(刘伯宠陶瑾)碑刻 萧敷《王氏墓志铭》碑刻(吴湖帆考跋本) 智永《千字文》墨迹 晋唐人《敦煌?晋唐人写经》六种墨迹 隋代:《大般涅盘经》墨迹 欧阳询《千字文》碑刻 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虞世南摹《洛神赋十三行》碑刻 冯承素摹《兰亭序》墨迹(行楷) 冯承素《兰亭序》墨迹(行楷?放大) 钟绍京《灵飞经》精选字方格版本 钟绍京《灵飞经》(王惕甫启功跋本) 柳公权临《洛神赋十三行》碑刻 王行满《周护碑》碑刻(局部) 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赞》小楷 唐人《唐贤写经》墨迹(吴湖帆考藏本) 苏轼《祭黄几道文》墨迹 苏轼《问养生于吴子》、《与可画竹赞》碑刻 蔡襄《海隅陇亩之人》墨迹(李书楼本) 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乾隆御览本) 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御书房鉴藏宝本)

智永楷书技法(千字文)

智永楷书千字文技法讲解 讲解人:毕云扬 第一讲:笔法训练 一、文房四宝的认识 二、如何执笔 三、线条训练 1、笔肚画线与笔尖画线 2、中锋与侧锋 3、露锋与出锋 4、提按与粗细 5、手腕的运动训练 6、手指的运动训练 四、笔毫的运动方式 1、直入法与切入法 2、侧入转中锋 3、几种收笔的方式 4、翻笔 5、圆转 6、折笔 第二讲:智永千字文八个基本笔画训练 横、竖、折、撇、捺、点、钩、提 第三讲:笔画归类与分析(拓展训练) 1.横与横变化 2.竖与竖的变化 3.折与折的变化 4.撇与撇的变化 5.捺与捺的变化 6.点与点的变化 7.钩与钩的变化 8.提笔 第四讲:如何读贴与临帖 第五讲:集字联句创作

一、文房四宝的认识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学习书法不但是工具要选择好,而且要选择与古人性能相近的工具。 一、笔:古人对笔有不同的称呼,特别在战国时期,如楚国称“聿”,吴国称“不律”,燕国称“弗”,只有秦国称做“笔”。秦始皇统一了列国,才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做笔,一直沿用到现在。 毛笔是由笔杆、笔头、笔套三部分组成,其中笔头最为关键,决定了毛笔性能的优劣。古人比喻好的毛笔具备“尖、齐、圆、健”四德。也是判断毛笔好坏的四个标准, 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 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 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 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 、“透”、“亮”,要“一点如漆”、“湛入小儿目睛”。初学者可选用厂家生产好的墨汁,因为实惠、方便。 三|、纸:上古无纸,直接书刻在兽骨、金石之上。汉以后,纸张才逐渐推广,多为麻纸张,唐宋以后都用宣纸,清人多用生宣。初学,临摹可用毛边纸或元书纸,写作品可用半生熟的宣纸。 四、砚:俗称砚台,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古代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阅读答案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阅读答案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阅读答案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未尝苟且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①随便马虎②有时 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 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 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 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 12月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 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 xx- 20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 .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 三月份:、组织理论学习。 、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四月份:、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 、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会。 五月份:、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 六月份:、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工作目标 、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 、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学习质量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 、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教研组将围绕“探索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低段(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探讨。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更成熟、有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新教师迅速成长,—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期上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研讨课。上模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观看名师的关盘、视频或者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据个人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模仿,从而使新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2019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 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习工作。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③提出教学任务: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武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结合本身项目去了解一些武术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加强研究性的学习,去讨论与研究技能的实用性,加强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的环节。 ()教学目标: ①总体目标: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在必修田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初级长拳”、“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保证学生在高一年田径必修基础上再加上“长拳”来引导男女生学习体育模块的积极性,再结合高二年的“剑”选项课的学习中修满学分。加强学习“长拳”以及“剑”的基本套路,提升学习的的兴趣,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特别是武德的培养。 ②具体目标: 运动参与:养成良好的练武的锻炼习惯。根据科学锻炼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运动技能:认识武术运动项目的价值,并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赛事。有目的的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学习并掌握社会条件下活动的技能与方法,并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身体健康:能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了解一些疾病等有关知识,并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和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心理状态,并努力获得成功感。在武术练习活动中表现出调节情绪的意愿与行为。在具有实用技能练习中体验到战胜困难带来喜悦。 社会适应: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创新精神。具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教学措施: 采用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讨论,练习,教师评价,再进行个别指导,后进行学生练习,最后进行展示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行培优扶中辅差,,采用学习小组的建立,加强学习小组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研究的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加强多边学科的整合,特别是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进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剑”、“平山初级长拳”的开发与教学;做好“趣味奥运会进入校园”课题的开题准备。做为“青春期健康教育进入校园”课题组的成员,协助课题组进行研究,开展活动。 ()校本教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体育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做为备课组长的我与其他老师加强讨论校本的研究与开发,本次校本开发重点放在“剑”、“初级长拳”、“花样篮球”三个项目上,有所侧重。 ()论文撰写: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撰写。 ()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做为晋江市兼职中学体育教研员及校际组成员,积极参加校际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加强提升在校际组的教研水平,做好兼职教研员的本职工作,协助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提升教研水平;做为备课组长的我,我计划是积极组织本组老师一起提高高中的课改力度与水平,集中老师的备课时间与讨论在备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选项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加强学习过程的评价,协调选项内容的评价标准及认证过程。 高二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二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X学年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X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二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1课时) 、混合运算课时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18课时) 、十进制计数法课时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减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除法的意义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三、量的计量(课时) 、常用的计量单位课时 、名数的改写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7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时 、小数和复名数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时) 小管家课时 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0课时) 、角的度量课时 、垂直和平行课时 、三角形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七、总复习(课时) XX年月26日 向纵深发展。 、做好论文的撰写、参评工作。 活动安排: 二月份:课例展示交流。王钧、李汪俊、罗建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三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程中华、戴辉文、孙小娟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四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刘华波、曹辉、钱芸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五月份:课题研究小结 、组织年轻教师开展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同构异教活动,有效,切实提高我校年轻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获得快速成长。 、选拔教龄——年新教师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区新生代课堂教学比赛,并做好指导、培训工作。 (三)教研形式稳中有变,踏实而生动。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