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式厌氧反应器有什么特点

合集下载

原理 ABR反应器是一种高效新型厌氧反应器

原理    ABR反应器是一种高效新型厌氧反应器

原理ABR反应器是一种高效新型厌氧反应器,ABR反应器内设置若干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统(简称USB),废水进入反应器后沿导流板上下折流前进,依次通过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废水中的有机基质通过与微生物充分的接触而得到去除[4]。

借助于废水流动和沼气上升的作用,反应室中的污泥上下运动,但是由于导流板的阻挡和污泥自身的沉降性能,污泥在水平方向的流速极其缓慢,从而大量的厌氧污泥被截留在反应室中[5,6]。

由此可见,虽然在构造上ABR可以看作是多个UASB的简单串联,但在工艺上与单个UASB有着显著的不同,ABR更接近于推流式工艺[4]。

ABR反应器独特的分格式结构及推流式流态使得每个反应室中可以驯化培养出与流至该反应室中的污水水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微生物群落[4,6],从而导致厌氧反应产酸相和产甲烷相沿程得到分离,使ABR反应器在整体性能上相当于一个两相厌氧处理系统[5]。

一般认为,两相厌氧工艺通过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两大类厌氧菌群可以各自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充分发挥厌氧菌群的活性,提高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7]。

2.2开发ABR工艺的理论基础微生态系统理论厌氧处理实际上是借助于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协同作用并通过水解酸化(产酸及产乙酸)产甲烷等一系列生物反应将有机无底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图2)。

在此过程中,不仅各类型的微生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而且它们通过对不同底物的利用而形成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营养关系,即微生态系统。

因而,为使厌氧处理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需创造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种群生长的环境条件,使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及能量的流动顺利地进行。

因而,两相及多相厌氧反应器(SMPAR,可由一个反应器或多个反应器串联实现,因而它并非特指某个反应器)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开发新型厌氧反应器技术的生态学基础。

2.3 ABR反应器的类型ABR反应器自从80年代初诞生以来,科研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它的性能或者处理某些特别难降解的废水,对它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优化改造。

浅析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现状及应用

浅析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现状及应用

浅析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现状及应用本文通过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现状、有机废水处理技术、QIC厌氧反应装胃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几种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标签:高浓度;有机废水;反应器一、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现状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浓度高,难降解,色度高。

不仅会使水体缺氧,导致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还会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物化和生物三种。

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变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有焚烧法、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

物化处理技术是通过相转移变化实现净化,以萃取法应用较为广泛。

最近又开发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该法简单易行,适于处理有回收价值的有机物,但只能用于非极性有机物,而且萃取只是一种物理转化过程,不是真正的降解。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作为自身的营养和能源,同时使废水得到净化。

有好氧生物、厌氧生物、酶生物处理技术与发酵工程几种。

具有处理能力强、经济可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其中以厌氧处理法应用最广,该法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随着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开发利用,厌氧反应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内循环(IC)反应器是荷兰PAQUES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主要工艺思想是污泥颗粒化、污泥回流、分级处理,具有容积负荷率高、处理容量大、投资少、占地而积小、启动快、运行稳定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中。

QIC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是蚌埠市清泉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以IC厌氧的技术原理为基础研发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相对于IC,QIC主要技术创新在于:在厌氧反应装置前端增设了水解酸化池;在厌氧罐顶部的气、水分离器后添加了安全措施水封装置;采用太阳能供热,维持厌氧反应的最佳温度;在QIC厌氧反应装置后端增加泥水分离措施气浮或沉淀装置,用于分离厌氧出水的絮状污泥;将沉淀的污泥部分返回水解酸化池。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 应器类型总结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    应器类型总结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总结1厌氧生物滤池(AF)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装填有微生物载体(即滤料)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滤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滤料空隙间悬浮生长。

污水流经挂有生物膜的滤料时,水中的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表面,并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设备排至池外,所产生的沼气被收集利用。

厌氧生物滤池值所以能够成为高速反应器,是在于它采用了生物固定化技术,是污泥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SRT)极大的延长。

1.1构造(1)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的污水有底部进入,向上流动通过滤层,处理水从滤池顶部的旁侧流出,沼气则通过设于滤池顶部的收集管排出滤池;(2)降流式厌氧滤池降流式厌氧滤池中,布水系统设于池顶,污水由顶部均匀向下直流到底部,生物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流动可起一定的搅拌作用,因而无需复杂的配水系统,微生物附着在定向排列的滤料上,起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1.2反应器特点(1)是一种内部填充有微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填料空隙间处于悬浮状态。

废水流过被淹没的填料,污染物被去除并产生沼气;(2)AF能承受较高的有机物体积负荷[生产性使用装置的最大有机负荷通常在10~16kgCOD/(m3·d)之间];(3)AF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较能承受水质或水量的冲击负荷。

(4)出水可不回流,但如果出水回流,可降低进水浓度,减小堵塞的可能性,使填料中生物量趋向于均匀分布;(5)反应器内污泥产率低,运行启动快。

(6)AF具有生物浓度高、微生物停留时间长、耐冲击负荷;停止运行后,再启动容易;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便等优点。

1.3 存在的问题①反应器放大设计的相似理论问题;②加强反应器颗粒化规律及生物膜附着过程机理的研究,以缩短启动时间;③加强填料技术的研究,以开发性能更好、价格低廉的新型填料;④从生态学角度深入研究AF 中微生物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明了AF性能的本质因素等。

常用厌氧反应器优缺点比较

常用厌氧反应器优缺点比较

常用厌氧反应器优缺点比较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和有机废物的生物处理设备。

与传统的好氧反应器相比,厌氧反应器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首先,厌氧反应器的优点之一是能够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厌氧反应器可以容纳高浓度有机废水,因为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相对较慢,而有机废水在厌氧条件下可以被更有效地降解。

这使得厌氧反应器成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对于含有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废水。

其次,厌氧反应器比好氧反应器更适合处理含有硫化物和氮化物等物质的废水。

厌氧微生物可以在缺氧条件下将硫化物和氮化物转化为硫或氮气,从而减少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这对于一些特定的废水处理过程非常重要,如含有硫化物的工业废水和含有氨氮的养殖废水。

此外,厌氧反应器还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低的污泥产生量。

由于厌氧反应器不需要通过通风等方式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生长,因此其能耗较低。

此外,由于厌氧微生物生长速率相对较慢,厌氧反应器产生的污泥量也相对较少,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成本和后续处理过程的负担。

然而,厌氧反应器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厌氧反应器对于温度和营养物质的要求较高。

良好的温度控制对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效果至关重要,而一些较低温度下的工业废水处理会受到限制。

此外,厌氧微生物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如氮、磷等元素,如果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厌氧反应器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厌氧反应器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较慢,并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

这意味着厌氧反应器在处理厌氧废水时可能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营养物质变化、pH变化等,导致处理效果不稳定。

此外,厌氧反应器处理速度较慢。

由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较慢,厌氧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速度相对较慢,处理效率较低。

这对于一些处理要求较高、处理效率要求较高的废水来说可能不太适用。

综上所述,尽管厌氧反应器具有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含有硫化物和氮化物的废水、能耗较低和污泥产生量较少等优点,但对温度和营养物质要求高、稳定性较差以及处理速度较慢等局限性也需要注意。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及其运用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及其运用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及其运用1 新型厌氧反应器及新工艺理念实践表明,一个成功的反应器必须是:①具备良好的截留污泥的性能,以保证拥有足够的生物量;②生物污泥能够与进水基质充分混合接触,以保证微生物能够充分利用其活性降解水中的基质。

同时,研究人员基于对各类化合物厌氧降解机理研究的进展,从厌氧底物降解途径和动力学两方面入手,分析提高和保持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的可能措施,并与反应器的设计相结合,全面提高反应器的性能。

厌氧过程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的底物、各类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类似于宏观生态中的食物链关系,各类微生物间通过营养底物和代谢产物形成共生关系 (symbiotic) 或共营养关系 (symtrophic) 。

因此,反应器作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微型生态系统,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高效顺畅是保持该系统持续稳定的必要条件。

如何培养和保持相关类微生物的平衡生长已经成为新型反应器的设计思路。

Lettinga 教授[1]在展望未来厌氧反应器发展动向时指出,现有的各类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上流式污泥床(USB)系统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系统在全球范围的风行可以作为例证。

USB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反应器内水流方向与产气上升方向相一致,一方面减少堵塞的机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污泥床层的搅拌作用,有利于微生物与进水基质的充分接触,也有助于形成颗粒污泥。

关于新型高效反应器,Letti nga在推荐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的同时,提出了另一个极有前途,同时也是极富挑战性的新工艺,即分阶段多相厌氧反应器技术 SMPA(Staged Multi-Phase An aerobic Reactor) ⑴。

实际上SMPA并非特指某个反应器,而是一种新工艺思想。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
它 可 以 截 流 更 多 的生 物 量 提 高 了 反
,
,
应 器 的 容 积 负荷 和 处 理 效 率
地面 积
.
A BR
也 可 以 设计 为
圆形 结 构 中 部 可 设 为 二 沉 池 或初 沉池 以 减 少 占
合 折 流 板 式厌 氧 反 应 器 (
a n a e r o
HABR
,
Hyb r id
摘 要 阐述 了折 流 式 厌 氧 反 应 器 的原 理 和 设 计 原 则 A B R 的推 流 特 性 使 反应器 的 运 行 也 更 加 稳 定 对 冲击 负
:
.
荷 以 及进水 中 的 有 毒 物质 具有 更好的 缓 冲 适应能力
应器 内 的流径 从 而 促 进 废水与 污 泥 的接 触 关键 词 复合 ; 折流式 厌 氧 反应器 ; 设 计
,
:
l @x i c c mf x h a n
g
.
n c
.
增刊
,
马 珑玲 等 折流式 厌 氧 反 应 器 的设 计
,
:
3 79
。 处 理 效 率 但结 果 仍 不 够 理 想 ; 图 1 ( ) 用 于 处 理 高 浓 度废水 隔 室 加大且 放 置 了 填料 在 最 后 一 个 隔
, ,
截 流更 多 的 生 物量 提 高 了 反 应 器 的 容 积 负荷 和
g
x
.
, X ie h a n g 6 1 5 0 1 2 C h i n a
2 C
o
f Ch mi
e
y
a n
d Ch mi
l E
gi
i g G
u a n

几种常见的沼气厌氧反应器

几种常见的沼气厌氧反应器

几种常见的沼气厌氧反应器(一)常规厌氧反应器 (2)(二)全混式反应器 (2)(三)塞流式反应器 (3)(四)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 (4) 1.UASB的特点 (4)2.UASB的优缺点 (5)3.三相分离器 (5)(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12)(六)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 (13) (七)折流式反应器 (13)(八)附着膜型消化器 (14)1.厌氧滤器(AF) (14)2.厌氧流化床和膨胀床反应器(AFBR) (15) (九)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 (17)1.EGSB的优点 (17)2.EGSB的缺点 (17)(十)单元混合塞流式厌氧消化器(RPR) (17)1.TS浓度的提高及酸化的预控 (18)2.除砂效果的加强 (18)3.单体容积的加大 (18)4.降低投资 (18)(十一)厌氧接触消化器 (18)(十二)纤维填料生物膜消化器 (19)几种常见厌氧反应器(一)常规厌氧反应器也称为常规沼气池,是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的工艺类型,其结构如左图所示。

该消化器无搅拌装置,原料在消化器内呈自然沉淀状态,一般分为4层,从上而下依次为浮渣层、上清液层、活性层和沉渣层,其中易于消化活动旺盛的场所只限于活性层,因而效率较低。

多余常温条件下运行。

我国农村最常用的施压是沼气池属常规消化器。

(二)全混式反应器全混式消化器是在常规消化器内安装了搅拌装置,使发酵原料和微生物处于完全混合状态,与常规消化器相比,使活性区遍布整个消化区,其效率比常规消化器有明显提高,故又名高速消化器(如下图所示)。

全混合式消化器示意图该消化器常采用恒温连续投料或半连续投料运行,适用于高浓度及含有大量悬浮固体原料的处理,例如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的厌氧消化过去多采用该工艺。

在该消化物也一起被排出,所以,出料浓度一般较高。

该消化器具有完全混合的状态,其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停留时间、微生物停留时间完全相等,即HRT=SRT=MRT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摘要:在当今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 Reactor,ABR)作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阐述了ABR系统的一些基本特性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结果表明,ABR系统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低污泥产量等特点,并且在COD(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水平。

同时,本文还对ABR系统的调控研究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包括回流比、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ABR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以及控制BOD(生化需氧量)、COD和氨氮的策略。

综上所述,ABR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技术特性和调控性能,并且在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已成为当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往往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差、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的污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ABR系统的特性ABR系统,即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系统,是一种采用厌氧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新型装置。

该系统由反应器本体、进水管、出水管、折流板等组成。

ABR系统具有以下特性:1. 体积小:ABR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来说,体积更小。

这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占地面积较小,特别适用于场地有限的情况。

2. 能耗低:ABR系统的能耗远低于传统的曝气池等处理设备。

这主要是因为ABR系统采用了厌氧生物技术,无需额外供氧。

3. 低污泥产量:ABR系统处理废水时,产生的污泥量明显低于传统的处理设备。

这不仅节省了后续处理的成本,还有利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4. 较好的处理效果:ABR系统在污染物去除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水平。

目前相关研究已证实,ABR系统在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方面有着较高的去除率,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处理设备。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刘冰,陈辅利大连水产学院(116023)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ABR处理各种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总结出ABR的独特优点。

分析了ABR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今后对ABR进行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ABR 工业废水处理研究进展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废水的排放负荷日益加大,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日趋复杂化,给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70年代以来,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以其具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反应器主体大致经过了三个时代[1]:第一代反应器以厌氧消化池为代表,属于低负荷系统;第二代反应器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滤池(AF)、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等为代表,该类反应器实现了将污泥停留时间(MC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分离,能够保持大量的活性污泥和足够长的污泥龄,属于高负荷系统;第三代反应器以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和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为代表,该类反应器在将污泥停留时间(MC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分离的前提下,使固液两项充分接触,从而既能保持大量的活性污泥又能使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属于高负荷系统。

2.ABR简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ted Reactor简称ABR)是美国Stanford大学的Bachman 和McCarty等人于1982年前后开发、研制的一种高效新型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2]。

ABR综合了多种第二代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优点,属于分阶段多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技术,被认为具有第三代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特征。

它适应了厌氧处理过程中不同种群微生物对基质利用的不同生理和生态原理,具有比传统的两级(或两相)厌氧处理工艺更灵活、易管理的特点,反应器易高效、稳定地运行。

其构造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反应器中使用了一系列垂直安装的导流板(或导流墙),将反应器分隔成几个串联的反应室(图1中为5个),每个反应室又由左右两个体积不等的区域组成,所以每个反应室都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统(USB)。

厌氧ABR与UASB

厌氧ABR与UASB

厌氧ABR与UASB实践表明,一个成功的反应器必须是:①具备良好的截留污泥的性能,以保证拥有足够的生物量;②生物污泥能够与进水基质充分混合接触,以保证微生物能够充分利用其活性降解水中的基质。

同时,研究人员基于对各类化合物厌氧降解机理研究的进展,从厌氧底物降解途径和动力学两方面入手,分析提高和保持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的可能措施,并与反应器的设计相结合,全面提高反应器的性能。

厌氧过程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的底物、各类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类似于宏观生态中的食物链关系,各类微生物间通过营养底物和代谢产物形成共生关系(symbiotic)或共营养关系(symtrophic)。

因此,反应器作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微型生态系统,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高效顺畅是保持该系统持续稳定的必要条件。

如何培养和保持相关类微生物的平衡生长已经成为新型反应器的设计思路。

Lettinga教授在展望未来厌氧反应器发展动向时指出,现有的各类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上流式污泥床(USB)系统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系统在全球范围的风行可以作为例证。

USB 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反应器内水流方向与产气上升方向相一致,一方面减少堵塞的机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污泥床层的搅拌作用,有利于微生物与进水基质的充分接触,也有助于形成颗粒污泥。

关于新型高效反应器,Lettinga在推荐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的同时,提出了另一个极有前途,同时也是极富挑战性的新工艺,即分阶段多相厌氧反应器技术SMPA(Staged Multi-Phase Anaerobic Reactor)。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是Bachman和McCarty等人于1982年前后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_ABR_的水动力学及污泥特性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_ABR_的水动力学及污泥特性

4 郑元景等1污水厌氧生物处理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15~281第一作者 周晓东,女,1967年11月生,1989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学工程系,环境工程学学士,现任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工程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污染治理工程研究与设计。

2000-08-30收稿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水动力学及污泥特性3赵丹 王承武(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苏州215011)沈濯良 王惠民(河海大学水力环境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南京250000)摘要 ABR 作为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工艺,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水力条件及抗冲击能力、简单的构造、良好的生物种群分布及处理效果等。

目前,其在不同废水处理中运行效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在此就该工艺的水力流态及污泥性能作了探讨。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水动力特征 颗粒污泥 废水处理3江苏省“青蓝工程”及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

1 概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是McCarty 等人在对厌氧生物转盘改进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厌氧处理工艺。

与其它工艺相比,具有许多优点,见表1。

近几年来,在美国和英国等正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日渐增多的实际应用。

表1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优点工艺构造生物体操作设计简单污泥无须特殊沉降性能HRT 短无运动部件污泥产率低可间歇运行无须机械混合泥龄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造价及运行费低无须用填料或沉淀池抗有毒物能力强不易堵塞不需专门的三相分离器可长时间不排泥 ABR 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由于上下折流板的阻挡和分隔作用,使水流在不同隔室中的流态呈完全混合态(水流的上升及产气的搅拌作用),而在反应器的整个流程方向则表现为推流态。

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这种完全混合与推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十分利于保证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率、提高处理效果及促进运行的稳定性,是一种极佳的流态形式。

ABR 工艺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在反应器中设置了上下折流板而在水流方向形成依次串联的隔室,从而使其中的微生物种群沿长度方向的不同隔室实现产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在单个反应器中进行两相或多相运行。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原理是什么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原理是什么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原理是什么?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结构示意如图6-9)中使用了一系列垂直安装的折流板使被处理的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流板做上下流动,借助于处理过程中反应器
内产生的沼气,反应器
内的微生物固体在折流
板所形成的各个隔室内
做上下膨胀和沉淀运动,
而整个反应器内的水流
则以较慢的速度做水平
流动。

由于污水在折流板的作用下,水流绕折流板流动而使水流在反应器内流经的总长度增加,再加之折流板的阻挡及污泥的沉降作用,生物固体被有效地截留在反应器内。

该工艺流程如图6-10所示。

工艺方法——厌氧生物反应器及其原理

工艺方法——厌氧生物反应器及其原理

工艺方法——厌氧生物反应器及其原理工艺简介1、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UASB是(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Blanket)的英文缩写。

名叫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方法,又叫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由荷兰Lettinga教授于1977年发明。

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

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

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

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2、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GSB)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lanket Reactor),中文名膨胀颗粒污泥床,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荷兰Wageingen农业大学的Lettinga等人率先开发的。

其构造与UASB反应器有相似之处,可以分为进水配水系统、反应区、三相分离区和出水渠系统。

与UASB反应器不同之处是,EGSB 反应器设有专门的出水回流系统。

EGSB反应器一般为圆柱状塔形,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3-5,生产装置反应器的高度可达15-20米。

颗粒污泥的膨胀床改善了废水中有机物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强化了传质效果,提高了反应器的生化反应速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个反应室内驯化培养出与该处环境条件 相适应的微生物群落,在各个反应室中的微 生物相是流程逐级递变的。

• 微生物相的递变规律与底物降协调一致,从 而确保相应的微生物相拥有最佳的工作活 性。
• 反应器的流态是以推流为主的流动特性,保 证系统的出水水质,对冲击负荷及进水中的 有毒物质具有更好的缓冲适应能力,并有利 于掌握有机物的降解规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程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有什么特点
• 大家在听到折流式厌氧反应器这个名字的 时候是不是很陌生呢?那看到这篇文章的 朋友幸运了。
•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 ABR) 是Bachmann 和McCarty 等人于1982 年前后提出的新型的高效厌氧 反应器。
• 好了,大家看到以上内容是不是明白什么 是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呢。

• 反应器内设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 串联的几个室,每个反应室都是相对独立的 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 系统
• 水流由导流板引导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 反应室内污泥床层,进水中的底物与微生物 充分接触而得到降解去除。
• 该反应器实现了分相多阶段厌氧的思路,运 用挡板构造在反应室内形成几个独立的反 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