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培训讲学
《电网规划概述》课件
![《电网规划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a71d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2.png)
电网规划是指制定和实施电力系统的发展方案,旨在优化能源供需、确保电 网运行稳定。本次课件将介绍电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与发展趋势。
电网规划概述
电网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它涉及能源供需预测、电力系统设计和电网运行优化等多个方 面。
1
能源供需预测
通过分析能源需求和供给来预测未来的能源需求,并制定相应的电网发展方案。
电力系统设计方案制定
基于总量平衡和分区平衡 的电力系统设计,确保电 网能够满足不同区域和负 荷需求。
电网运行模拟
确定电网运行参数,分析 电网的弹性和抗灾能力, 为扩建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电网扩建方案制定
根据资源分配和前期评价,制定可行的扩建 方案,确保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电网规划实施
编制投资计划,进行施工和验收工作,确保 电网规划的顺利完成。
2
电力系统设计
基于总量平衡和分区平衡的电力系统设计,确保电网能够满足不同区域和负Hale Waihona Puke 需求。3电网运行优化
通过模拟和分析电网运行参数,优化电网的弹性和抗灾能力,并制定适当的扩建方 案。
电网规划的步骤
电网规划包括五个主要步骤,每个步骤都对电网规划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详细考虑。
能源情况分析
分析能源需求和供给情况, 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 况,为电力系统设计提供 基础数据。
电网规划将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指导,并为新兴技术的推广和 应用创造更多机遇。
电网规划的未来发展
电网规划将与数据和智能技术紧密结合,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应用
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实现电网的智能化运 行和管理。
新兴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电动化、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兴技术将给电 网规划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电力工程与电网建设技术培训ppt
![电力工程与电网建设技术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0b75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d.png)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
通过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实现 对电网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快速控制 ,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网建设中的新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技术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电网的全面监测、控制和优化 ,提高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电网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 析,为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采用节能设备,优化施工方案,节约 能源,降低能耗。
电力工程安全与环保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监控技术
绿色能源利用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电 力工程建设安全与环保的智能化监控和管 理。
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传统能源 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标准化建设
人才培养与引进
制定更加严格的电力工程பைடு நூலகம்设安全与环保 标准,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环保水平。
物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 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03
电力工程安全与环保
电力工程建设安全规范
施工安全防护
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围栏、警示标识,确保 施工安全。
安全检查与评估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 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 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05
电力工程与电网建设发 展趋势
未来电力工程建设方向
01
02
03
清洁能源发电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未来电力工程建设将更 加注重清洁能源发电,如 太阳能、风能等。
智能电网
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 ,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和运营,提高电网的可靠 性和效率。
配电网规划PPT学习教案
![配电网规划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488c80066f5335b8121c6.png)
变电站的站址选择基本原则
接近负荷中心 使地区电源布局合理。 高低压各侧进出线方便。 站址地形、地貌及土地面积应满足近期建设
和发展要求。 确定站址时,应考虑其与邻近设施的相互影
响。 交通运输方便。 其他。所选站址应具有可靠水源,排水方便,
并且应满足施工条件方便等。
第5页/共24页
变电站数量的确定
第1页/共24页
3配电网规划流程
配电网络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负荷预测。 (2)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
(3)效益评估。
配电网规划的流程可简化如下: (1)原始资料的收集准备。
用户用电需要、用户电压要求、用户供电可靠 性要求、用电负荷分布、变电站站址要求、地区环 境要求、现有配电网的改造计划、输电网规划。 (2)确定可能的配电规划方案。 (3)经济性评价。
具有中介点的放射状接线
该接线使离电源点比较远的变电站可 以通过 中介点 获得电 源,减 少了电 源的出 线仓位 。
第16页/共24页
一、高压配电网接线模 式
三回路全放射状接线
因为采用了三回电源对某一个变电站 供电, 考虑到 现在的 电月设 备本身 可靠性 较高, 因此该 接线模 式的可 靠性可 以满足 城市供 电。
该接线的供电可靠性满足n-1原则,设 备利用 率为50%。
单环形接线
第17页/共24页
一、高压配电网接线模 式
4×6网络接线
双侧电源单断路器手拉手接线
第18页/共24页
二、中压配电网接线模 式
单电源辐射状接线
单侧电源双T接 线
第19页/共24页
二、中压配电网接线模 式
不同母线电源连 接开关站接线
第11页/共24页
(4)网络运行费最小原则
电力工学院课件:电网规划
![电力工学院课件:电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8bb8f86caaedd3382c4d324.png)
损
耗
提高电压等级可以减少电
能损失,减少电网的运行
费用。但电压等级升高将
使得电网电气设备的价格
相应增加,因此需要进行
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总费用
设备费用 损耗费用
电压等级
§6.2 电压等级与输电方式选择
(3)输电距离
输
当输电距离较大时,线路输 送 容
送能力受电力系统静态稳定 量 的限制,其输送能力与输送
2.输电网络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为了使目标函数能更好反映新建线路回数对计算 费用的影响,将新建线路投资及年损耗费用分开计算, 除考虑已有线路和新建线路的输送功率为规划变量外, 并引入新建线路回数的整型变量,以全网年计算费用 最小为目标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考虑的约束条件有: (1)各节点功率平衡约束
(2)线路输电能力约束
§6.4 电网规划的优化方法
约束条件包括决策变量的建设条件约束、状态变量的 上下界约束及应满足的制约关系,如节点电压除满足 合格约束外,还应满足受电路定律制约的潮流方程。 目标函数是决策变量和状态变量的函数,一般表示费 用,包括投资费用和电网运行费用,有时也加入一些 惩罚项,优化的目的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 总的费用最小。
一、电压等级选择
1.电压等级选择的基本原则
(1)电压等级要与国家的电压标准相一致 10kV、35kV、110kV、220kV、500kV、750kV、1000kV
(2)一个电网电压等级应尽量少 (3)电压等级选择要从电力系统或地区整体出发 (4)考虑与其它系统的联网
§6.2 电压等级与输电方式选择
§6.3 电网规划的启发式方法
二、启发式方法的规划步骤
启发式方法步骤:过负荷校验、灵敏度分析、方案形成 1.过负荷校验
(电力系统规划讲课)第10章 配电网规划
![(电力系统规划讲课)第10章 配电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44b7aeef7ec4afe05a1df37.png)
一、配电网规划特点
➢接线模式多样,呈辐射状结构运行。
➢电源供应的不确定性。
➢环境对配电网络的要求,如外形协调、电磁干扰、 入地化等。
➢政策法规的变化如用电制度的规定,利率的调整 及变化,规程、导则的变化,各种运行参数的调整 等。
二、配电网规划流程
配电网络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负荷预测。 ➢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 ➢效益评估。
确定可能的配电 规划方案
经济性评价
确定最优配电 规划方案
用户负荷分布 变电站选址条件 地区环境要求 现有配电改造计划
配网规划的流程
7.2 配电网的接线模式
选择何种网络接线模式一般需要考虑如下一此因素: ➢安全可靠性。 ➢经济性。 ➢灵活性。 ➢延续忡。 ➢可发展性。 ➢运行管理的方便及操作的简单。 ➢其他。
一; ◦ 地区:面积较大,在地理上行政管理上相对独立的区域
,如城镇,开发区等。
➢ 功能块和地块是负荷统计的基础, 规划至少应细
化到地块。
27
负荷预测
➢ 按地块或功能块进行负荷预测,形成相应的负荷点。
分割供电区域
➢ 根据各负荷点的情况,将他们划分到不同的供电区域中, 并规划相应的变电站。
28
4.4 配电网规划
一、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
单侧电源3T接线 主要优点是简单、投资省,有较高的可靠性。设备利用率 比较高,变电站可用容量为67%。变压器高压侧为线路变 压器组接线,架空线和电缆线均适用。
具有中介点的放射状接线 该接线使离电源点比较远的变电站可以通过中介点获得 电源,减少了电源的出线仓位。
三回路全放射状接线 因为采用了三回电源对某一个变电站供电,考 虑到现在的电月设备本身可靠性较高,因此该 接线模式的可靠性可以满足城市供电。
配网规划设计培训.pptx
![配网规划设计培训.pptx](https://img.taocdn.com/s3/m/14fa08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3.png)
6、五年规划成果应根据制定的10KV网络结线方案绘制10KV网络一次 结线图及10KV线路沿布图,并确定每段10KV线路的长度和路径;
7、五年规划成果应根据制定的10KV网络结线方案进行电力负荷计算和 预测(微观预测),对辖区负荷发展进行宏观预测,为电源布局提供依据;
第19页/共21页
第20页/共2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第15页/共21页
第三部分:配网规划的步骤和深度
配网规划的深度
3、应对预计下一年度实施规划项目的现场勘查,确保规划项目的可实 施性。列入下一年度配网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将成为下一年度配网实施项目 的主要来源;
4、年度规划形成的规划项目表及项目初步方案说明,应包含配电网现 状、存在问题、项目必要性、项目方案描述、估算投资规模、预计实施后效 果等内容。
第11页/共21页
第三部分:配网规划的步骤和深度
步骤二(第二阶段工作任务):根据现状分析存在问题 制定解决方案
3、确定供电小区电房接电方式; 对供电小区的现状电房进行分析,主要考虑该电房的负荷性质大小、 设备状况、位置空间等,确定该电房是作为环网节点电房,还是作为终端 电房,制定现状电房改造方案; 4、选择中心开关房(枢纽电房或网架联络电房)位置; 5、将供至小区的N回10KV线路按N-1原则设计网架,绘制网架一次 结线方案图; 7、按网架一次结线方案制定每条电缆路径方案;
第16页/共21页
第三部分:配网规划的步骤和深度
配网规划的深度
一、五年规划编制深度要求 1、五年规划工作开展前要明确规划目标和原则,要根据所规划区域的 供电分区类别及地区级别,因地制宜的制定本地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总体 规划思路; 2、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应按地区级别,根据规划区的布局、行政区划、 地理条件、负荷密度和供电电源分布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3、五年规划编制必须在统筹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的基础上开展,保障配网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课程设计电网规划(b)
![课程设计电网规划(b)](https://img.taocdn.com/s3/m/d0d9f6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4.png)
课程设计电网规划(b)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网规划。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技术和工具;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的基本分析和计算,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网规划的辅助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电网规划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电网规划的基本技术和工具,电网规划的辅助设计等。
具体来说,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网规划的原则和方法,电网规划的辅助设计技术和工具,电网规划的计算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的实际分析和计算;通过实验法,使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网规划的辅助设计。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电网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电网规划的相关内容,实验设备用于进行电网规划的实验和辅助设计。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包括课后习题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40%。
考试主要包括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占总评的3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
教学地点为教室。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教学安排还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学生的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本课程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讲座5_电网规划
![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讲座5_电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bfae717d5bbfd0a78567315.png)
方案形成
【任务】 根据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拟定几个可比的网络方案。
【步骤】 ➢ 送电距离的确定。一般是在有关的地形图上量得长度,再
乘以曲折系数1.1~1.15(这只是经验数字,具体情况还应 具体分析,一般不超过1.4)。
➢ 送电容量的确定。对待规划电网进行分层分区域的电力电 量平衡计算,观察各区电力余缺,从而确定各地区间的送 电量。
电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① 输,变、配电比例适当,容量充裕,在各种运行方式下 都能满足将电力安全经济地输送到用户,并有适当的裕 度。
② 电压支撑点多,能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保证电力系统的 安全运行及电压质量。
③ 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④ 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⑤ 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⑥ 便于运行,在变动运行方式或检修时操作简便,安全,
对通讯线路影响小等等。
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技术原则
(1) 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并适当超前。 (2) 必须坚持统一规划,以安全可靠为基础,突出整体经济效
益,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加强电网结构,提出合理的电网方 案。 (3) 应重点研究目标网架,目标网架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合理,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②潮流流向合理,避免网内环流; ③网络结构简单,层次清晰,贯彻“分层分区”的原则: ④适应大型电厂接入电网。 (4) 应重视受端网络规划,建成坚强的受端网架。 (5) 送端网络规划应根据送端电源所能达到的最终规模,远近 结合统筹考虑。对于大型电源基地,路口、港口电厂集中的 地区应作出战略性安排。
电网电压等级选择
应根据线路送电容量和送电距离选择电网电压
电网电压等级选择
【注意】 ➢ 由于负荷密度的增加,提升配电等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国内已出现20kV配电电压。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5a892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c.png)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一、引言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旨在提供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流程,以确保电网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指导书适合于各类电网规划设计项目,包括输电网、配电网和综合能源电网。
二、规划设计目标1. 实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
2. 提高电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优化电网结构和布局,提高电网的灵便性和适应性。
4. 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5. 推动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三、规划设计流程1. 调研和分析阶段- 采集并分析电网相关数据,包括用电负荷、电源供应情况、路线布局等。
- 调研电网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了解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应用情况。
- 分析电网的现状和问题,确定规划设计的重点和目标。
2. 规划设计方案制定阶段-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制定电网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和目标。
- 设计电网的结构和布局,确定电源供应方式和路线连接方式。
- 确定电网的容量和负荷分布,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承载能力。
- 考虑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和智能电网的建设。
3. 详细设计和优化阶段- 设计电网的具体参数和技术要求,包括路线电压等级、变电站容量等。
- 优化电网的结构和布局,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便性。
- 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和技术方案,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性能指标。
- 进行电网摹拟和仿真,评估电网的运行情况和可行性。
4. 技术经济评价阶段- 进行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成本估算,包括设备采购、施工和维护等费用。
- 评估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 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确保电网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5. 编制规划设计报告- 汇总整理规划设计的各项内容和数据,形成规划设计报告。
- 报告中应包括电网规划设计的目标、方案、技术要求和经济评价等内容。
- 报告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详细的技术说明,便于相关部门和人员理解和实施。
00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
![00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5799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4.png)
00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一、引言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旨在为电网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参考。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网规划设计的目的、范围、原则以及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流程。
二、目的电网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满足电力供需平衡和电力质量要求。
同时,电网规划设计还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因素。
三、范围电网规划设计的范围包括新建电网、扩建电网以及电网改造升级等方面。
设计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网布局、线路规划、变电站布置、设备选型等。
四、原则1. 安全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包括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能、用电安全等方面。
2. 可靠性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确保电网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满足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求。
3. 经济性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在满足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4. 灵活性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未来的电力负荷变化和技术进步。
五、设计要求1. 电网布局:根据供电区域的特点和电力负荷需求,合理划分电网区域,确定主干线路和支线路的布置。
2. 线路规划:根据电力负荷需求和地理条件,确定线路的走向、长度和容量,并考虑到线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3. 变电站布置:根据供电区域的电力负荷需求和线路规划,合理布置变电站的位置和容量,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设备选型:根据电力负荷需求和线路规划,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5. 电网保护:设计电网保护系统,确保电网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切除故障,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六、设计流程1. 调研和分析:对供电区域的电力需求、用电负荷、地理条件等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设计的基础数据。
2. 规划设计: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进行电网布局、线路规划、变电站布置等方面的设计。
3. 设备选型:根据电力负荷需求和线路规划,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并进行设备的选型和参数设计。
城市配电网规划讲义
![城市配电网规划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a1c4646daef5ef7bb0d3cc1.png)
• 中低压配网损耗约占整个城网线损的60%
以上。主要原因包括高损变份额重,线路 截面小,负荷重。
• 不少城网电压合格率低(90%-95%)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步骤
A. 电网现状分析
1. 整体运营指标如何?
2. 主要问题在那里?应从以下方面评估:
•
高压电源布点是否合理,供电半径是否满足要求
•
网架结构是否合理,有无事故转供能力
城市配电网规划理论和方法 培训讲义
广州供电分公司配电网规划研讨会 二00三年七月
目录
1. 配电网规划分类 2. 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目标 3. 我国配电网运行指标现状 4.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步骤 (A、B、C、D、E) 5. 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6. 中低压配电网 规划方法
配电网规划分类
按电压等级
(1)电量总量预测 (2)最大负荷预测 (3)分区负荷预测
4. 电力电量平衡 5. 电网规划原则 6. 网架结构及优化规划 7. 电气测算 8. 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略)
一、电网现状分析
1. 分析高压电源分布情况
带35kV-110kV母线的220kV以上变电站分布、 最大供电半径、容载比(见下页)现状
根据广电【2002】5号文:
•广州市应力争对用户供电可靠率达99.96%,电压合格率
达98.5%,配网线损率<5%
我国配电网运行指标现状
• 全国综合线损率,高于发达国家(5%左右)
年份
1990 1995 1996 1997 2000 2001
线损(%) 8.06 8.77 8.53 8.2 7.7 7
• 高压配电网规划
(35kV-110kV)
• 中压配电网规划
(10kV)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