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笔记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敏
墨家
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墨翟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表或三法。
他在《非命上》先提出“言有三表”,三表或三法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墨家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
墨翟还特别重视“强说人”的积极教育态度。
墨翟主张教师要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不仅有问必答,并须“不叩必鸣”。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墨翟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
他重视劳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一些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他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他提倡勤劳和节俭,反对“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
参考书目
《墨子》:《修身》、《辞过》、《尚贤上、中下》、《兼爱上、中、下》、《非攻上、中、下》、《节用上、中》、《非命上、中、下》、《非儒下》、《耕柱》、《贵义》、《公孟》、《鲁问》、《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
孙贻让:《墨子闲诂》,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
方授楚:《墨学源流》,中华书局,上海,1937。
沈有鼎:《墨经的逻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儒家:孔子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政》),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德治具有感化力,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又有鉴于贵族道德的败坏和贵族世袭制度的腐朽,主张举用“贤才”,吸收平民中的“士”参与政权。
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必须经由教育培养,故提倡“学而优则仕”(《子张》)。
为此而创办私学,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孔子的世界观有唯心主义倾向,相信“天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
又说“有生而知之者”(《季氏》)。
但在教育实践中,则重视“学而知之”。
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教学特点:
1.注意个性差异。
经常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智能性格的差异。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
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
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
2.善于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
不能”(《子罕》)。
孔子就是这样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循序渐
进,引导他们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追求远大
理想;由“知之”到“好之”,由“好之”到“乐之”,形成习惯系统,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则是道德自觉性的高度体现。
3.学习与思考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这已经接触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4.学习与行动结合。
“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参考书目
《论语》
《史记》中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 1982。
陈景磐著:《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1981。
儒家:孟子
孟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為基础,孟子既主张性善说,故其教育思想,皆以性善為出发点,必须存性扩性,保存善端,顺乎自然;更须注重教育环境,重视感染作用,一切以居仁由义為依归,从事品德之涵养,鼓励学者振奋志气,向上发展,以臻完善之境地。
如此,教育之效果始能见效。
孟子的教育方法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
孟子既主适应个性,因材施教,故其教授方法亦採分类法,而不是採普遍法。
教学并不是一味地灌输学生知识,应是培养学生能自我觉醒,自我检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不能轻信书本上的知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强调教育要有计划、有规划。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强调要对得来的知识加以验证,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能轻信。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匀速进行。
“其进锐者,其退速”--强调学习要有节奏,不要忽快忽慢。
儒家:荀子
《荀子》:“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业,然而可化也。
情也者,非吾所有野,然而可为业。
”(《荀子儒效》)从荀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荀子所说的教育就是以“善”去教导人,倡导人,使之向善,向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方面转化。
荀子非常重视学习,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荀子认为,学习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没有学习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修养品德是学习的目的。
在教育思想上,他十分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发达,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即以身作则。
首先,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
”。
“天地君亲师是礼之本,”“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其二,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
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
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
其三,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
他说“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
因此,荀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
其四,作为教师条件,荀子有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首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荀子还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善喻的讲解能力,“臂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
此外还要善于辩论,批评不仁之言,做到“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
这些思想均为《学记》继承与发挥,成了对封建社会教师的教授能力的基本要求。
参考书目:
梁启雄的《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章诗同的《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的《荀子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杨柳桥的《荀子诂译》(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张觉的《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董治安和郑杰文的《荀子汇校汇注》(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法家:商鞅、韩非子
在教育内容方面,商鞅发对给人民阅读诗书礼仪,反对儒家以“礼、乐、诗、书” 教育学生,反对向学生灌输“仁”、“ 义”、“礼”、“智”等道德准则。
他认为“儒学”不过是一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 浮学”。
为了培养“耕战之士” 和厉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张学习法令和对耕战有用的实际知识。
为了使“法治”教育能够贯彻执行,商鞅实行“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定分》),把教育的权力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官吏的手中。
如果遇到“主法令之吏”有迁徙、死亡的情况,得立即选派接替者“学读法令”,可见商鞅对树立法家对教育的领导是十分重视的。
在教育途径方面,商鞅重视在通过农战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增长人们的才干。
并认为人们的智谋是在长期的作战中成长起来的。
这些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参考书目
《商君书》:“赏刑”、“靳令”、“君臣”、“定分”、“慎法”、“农战”、“错法”等篇。
《韩非子》:“显学”、“五蠹”、“诡使”、“□劫弑臣”、“孤愤”等篇。
道家:老子、庄子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
他们的学说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
老子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
①文化堕落论。
老子以“道” 为本体。
“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
有任何规定性。
“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
“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创作。
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标志。
教育既以传授文化为任务,因被看作是促使人类堕落的工具。
②人性“复归”论。
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的,认为从“无
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教育则加速了这种背叛的趋势。
于是老子提出人性的“复归”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幻想人们回到婴儿般的天真,对一切都漠然无动于衷。
他认为:这样,既没有任何作为,也就没有任何争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就都会感到自我满足。
③“绝圣弃智”论。
老子认为,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即毁灭文化,
取消教育。
老子说“为学”与“为道”的方向途径正相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意思是“为学”是追求知识,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技能。
“为道”是回到“无知无欲”,要
求把知道的东西忘掉,把学到的技能抛弃,而且要忘掉得干净,抛弃得彻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
总的来说,贯穿老庄学派的文化教育思想的是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
但是在另一个侧面,它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以幻想的形式表达了个性自由的企望,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