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磁共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因为人体各种组织如肌肉、脂肪、体液等,各自都具
有不同的T1和T2弛豫时间值,所以形成的信号强度 各异,因此可得到黑白不同灰度的图像
.
MRI技术的优势
无辐射、对人体无害, 成像参数多、直接多方位成像 不使用造影剂可进行血管或流体成像,无创性 脑、脊髓、椎间盘检查中具有其他任何影象检查
不能取代的优势 骨关节系统显示病变敏感,软骨及软组织分辨好 MR的生理、功能成像突破了影象学以形态学
强血管成像(CE-MRA)。 血管成像用于血管畸形、动脉瘤、血管狭窄或闭塞。
但目前仍不能代替DSA。 特点:简便、无创伤
.
水成像
胆道成像( MRCP ) 不使用造影剂,利用胆 汁(水)进行成像。用于胆道梗阻检查。
.
尿路成像( MRU ) 不使用造影 剂,利用尿液进行成像。
.
硬膜囊成像( MRM ) 不使用造 影剂,利用脑脊液进行成像。
造影剂入血行——病变组织间隙—— 与病变组织大分子结合——T1驰豫接近脂肪或 Larmor频率———T1缩短——强化(白),(称间接增强)
影响因素:病变区的血流;灌注;血脑屏障。与血液内的药浓度不绝对成正比,达一定 浓度后不起作用
.
特殊检查:血管成像(MRA)利用流动的血
液进行血流的直接成像 可用于动脉或静脉的检查,若同时使用造影剂,称增
.
• 核磁共振成像(N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而
产生影像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因为“核”字涉嫌核
辐射,所以业内将其改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 人体——进入磁场——磁化——施加射频脉冲、H核 磁矩发生偏转,产生能量——射频脉冲停止、弛豫过 程开始,释放所产生的能量(形成MR信号)——信 号接收系统——计算机系统
假肢、眼球内金属异物,颅内动脉瘤银夹者 严重不合作者,精神病,危重病人,幽闭恐怖症
.
我院1.5T磁共振成像优点
1. 超导容积磁共振Biblioteka Baidu,是目前最先进的磁共振系统之一。真 正实现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各项同性扫描。
2. 装备了最先进的硬件和软件,除了对正常及组织病变的大 体解剖和形态的显示外,还可用于脑灌注成像、波谱成像、
骨皮质、脑膜、韧带:均为低信号 黑色素瘤:短T1、短T2
.
: MR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采用不同脉冲序列、不同方位,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包括脂肪或水抑制)。
.
增强检查: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进行扫描,用于鉴别诊断等。
MR所用造影剂与CT的造影剂不同,除不是碘剂不存在过敏之外,其作用的原理也不同 。 MR造影剂 (顺磁性物质)是改变病变部位磁环境,缩短H质子的T1、T2弛豫 (但 T2的缩短不如T1明显)
.
内耳膜迷路成像 - MRL
不使用造影剂利用迷路内的淋巴 液进行成像。
.
•临床应用
.
神经系统
• 脑梗死 首选MRI • 脑血管畸形:首选MRI • 脑出血 首选CT • 癫痫 首选MRI • 脑外伤 首选CT,部分病例需做MRI •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首选磁共振 • 脑瘤 CT及MRI互相补充,但早期肿瘤性
.
类PET成像、乳腺MR成像(弥散、灌注、波谱成像)前列 腺检查波谱成像、心脏心肌功能检查等组织生理和 生化学的功能成像,以及上腹部胆道系统水成像 (MRCP),肾脏尿路水成像(MRU),内耳水成像, 全脊 柱成像,三维增强血管造影成像等。
.
3、最成熟的临床应用型机器,扫描速度与图像质量较 3.0T毫不逊色, 4、噪声小、病人检查的舒适度及婴幼儿等检查的相对安全 性以及腹部等部位的运动伪影方面优于3.0T。
.
缺血性脑梗塞
敏感性优于CT; 表现随时间改变: 30分钟有改变;17小时脑回状强化,第3天最明显; 7~14天易出血;14天后恢复。
.
脑内血肿
.
AVM(T1,T2,2D-PC,3D-TOF)
.
动脉瘤
无信号 血栓形成混杂信号
.
小动脉瘤(DSA与3D-TOF)
.
中枢神经系统
• 2·外伤 脑外伤。脑挫裂伤明显优于CT,尤其是 颅底部小灶性出血。磁共振的弥散成像 (DWI) 和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显示有绝对优势, 颅骨骨折和超急性脑出血不如CT。
病变首选MRI • 脊髓内炎症、肿瘤、出血、发育畸形等
.
• 1.血管性疾病 脑缺血 脑出血 动静脉畸形
.
1.血管性疾病
• 急性脑出血首选CT,主要是由于CT扫 描速 比MR快;亚急性脑出血首选MRI; 脑梗塞明显优于CT,发现早、不容易漏 病灶,DWI(弥散加权成像)极具特异 性。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明显优于CT
.
.
1.5T磁共振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
▪1973年英国学者Lauterbur首次报道了核磁共振成像 技术 ▪近年来磁共振迅猛发展,他在影像学上是继1895年伦 琴发现X线及1970年Hounsfield发明CT以来的第三个 里程碑。 ▪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 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 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他们的成就是 医学诊断和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
.
硬膜下血肿
.
• 3.脑肿瘤。 多方向切层有利于定位,无骨及气体伪影。 尤其在颅底后颅窝、脑干病变优势更明 显。多种扫描技术结合对良、恶性肿瘤 的鉴别及肿瘤的分级分期有明显的优势。
.
-
一星 级形
胶 质 细 胞 瘤
.
--
三 四 级
星 形 胶 质
为诊断依据的传统模式 MRI增强扫描时所用的顺磁性造影剂钆喷酸葡铵(GD-DTPA)
无毒性反应,无须过敏试验。
.
MRI技术的限度
•
MR成像时间相对较长(主要是限于信号采集) 运动伪影 某些病变定性困难 某些部位的血管成像尚需DSA、如冠脉,某些血 管性病变术前的金标准仍借助DSA 禁忌症多:带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体内金属
.
人体不同组织的M R I信号特点
黑白灰度对比:X光片、CT均以密度高低为特征,MR图象是以信号高低/强弱为 特征
• 水: 长T1(黑)、长T2(白) 气体、 完全性的钙化:黑(无信号) • 脂肪:短T1(白)、稍短T2(暗灰) 血流:常规扫描为流空(黑) • 肌肉:长T1(黑)、短T2(黑) 大多数肿瘤:长T1、长T2
有不同的T1和T2弛豫时间值,所以形成的信号强度 各异,因此可得到黑白不同灰度的图像
.
MRI技术的优势
无辐射、对人体无害, 成像参数多、直接多方位成像 不使用造影剂可进行血管或流体成像,无创性 脑、脊髓、椎间盘检查中具有其他任何影象检查
不能取代的优势 骨关节系统显示病变敏感,软骨及软组织分辨好 MR的生理、功能成像突破了影象学以形态学
强血管成像(CE-MRA)。 血管成像用于血管畸形、动脉瘤、血管狭窄或闭塞。
但目前仍不能代替DSA。 特点:简便、无创伤
.
水成像
胆道成像( MRCP ) 不使用造影剂,利用胆 汁(水)进行成像。用于胆道梗阻检查。
.
尿路成像( MRU ) 不使用造影 剂,利用尿液进行成像。
.
硬膜囊成像( MRM ) 不使用造 影剂,利用脑脊液进行成像。
造影剂入血行——病变组织间隙—— 与病变组织大分子结合——T1驰豫接近脂肪或 Larmor频率———T1缩短——强化(白),(称间接增强)
影响因素:病变区的血流;灌注;血脑屏障。与血液内的药浓度不绝对成正比,达一定 浓度后不起作用
.
特殊检查:血管成像(MRA)利用流动的血
液进行血流的直接成像 可用于动脉或静脉的检查,若同时使用造影剂,称增
.
• 核磁共振成像(N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而
产生影像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因为“核”字涉嫌核
辐射,所以业内将其改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 人体——进入磁场——磁化——施加射频脉冲、H核 磁矩发生偏转,产生能量——射频脉冲停止、弛豫过 程开始,释放所产生的能量(形成MR信号)——信 号接收系统——计算机系统
假肢、眼球内金属异物,颅内动脉瘤银夹者 严重不合作者,精神病,危重病人,幽闭恐怖症
.
我院1.5T磁共振成像优点
1. 超导容积磁共振Biblioteka Baidu,是目前最先进的磁共振系统之一。真 正实现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各项同性扫描。
2. 装备了最先进的硬件和软件,除了对正常及组织病变的大 体解剖和形态的显示外,还可用于脑灌注成像、波谱成像、
骨皮质、脑膜、韧带:均为低信号 黑色素瘤:短T1、短T2
.
: MR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采用不同脉冲序列、不同方位,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包括脂肪或水抑制)。
.
增强检查: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进行扫描,用于鉴别诊断等。
MR所用造影剂与CT的造影剂不同,除不是碘剂不存在过敏之外,其作用的原理也不同 。 MR造影剂 (顺磁性物质)是改变病变部位磁环境,缩短H质子的T1、T2弛豫 (但 T2的缩短不如T1明显)
.
内耳膜迷路成像 - MRL
不使用造影剂利用迷路内的淋巴 液进行成像。
.
•临床应用
.
神经系统
• 脑梗死 首选MRI • 脑血管畸形:首选MRI • 脑出血 首选CT • 癫痫 首选MRI • 脑外伤 首选CT,部分病例需做MRI •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首选磁共振 • 脑瘤 CT及MRI互相补充,但早期肿瘤性
.
类PET成像、乳腺MR成像(弥散、灌注、波谱成像)前列 腺检查波谱成像、心脏心肌功能检查等组织生理和 生化学的功能成像,以及上腹部胆道系统水成像 (MRCP),肾脏尿路水成像(MRU),内耳水成像, 全脊 柱成像,三维增强血管造影成像等。
.
3、最成熟的临床应用型机器,扫描速度与图像质量较 3.0T毫不逊色, 4、噪声小、病人检查的舒适度及婴幼儿等检查的相对安全 性以及腹部等部位的运动伪影方面优于3.0T。
.
缺血性脑梗塞
敏感性优于CT; 表现随时间改变: 30分钟有改变;17小时脑回状强化,第3天最明显; 7~14天易出血;14天后恢复。
.
脑内血肿
.
AVM(T1,T2,2D-PC,3D-TOF)
.
动脉瘤
无信号 血栓形成混杂信号
.
小动脉瘤(DSA与3D-TOF)
.
中枢神经系统
• 2·外伤 脑外伤。脑挫裂伤明显优于CT,尤其是 颅底部小灶性出血。磁共振的弥散成像 (DWI) 和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显示有绝对优势, 颅骨骨折和超急性脑出血不如CT。
病变首选MRI • 脊髓内炎症、肿瘤、出血、发育畸形等
.
• 1.血管性疾病 脑缺血 脑出血 动静脉畸形
.
1.血管性疾病
• 急性脑出血首选CT,主要是由于CT扫 描速 比MR快;亚急性脑出血首选MRI; 脑梗塞明显优于CT,发现早、不容易漏 病灶,DWI(弥散加权成像)极具特异 性。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明显优于CT
.
.
1.5T磁共振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
▪1973年英国学者Lauterbur首次报道了核磁共振成像 技术 ▪近年来磁共振迅猛发展,他在影像学上是继1895年伦 琴发现X线及1970年Hounsfield发明CT以来的第三个 里程碑。 ▪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 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 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他们的成就是 医学诊断和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
.
硬膜下血肿
.
• 3.脑肿瘤。 多方向切层有利于定位,无骨及气体伪影。 尤其在颅底后颅窝、脑干病变优势更明 显。多种扫描技术结合对良、恶性肿瘤 的鉴别及肿瘤的分级分期有明显的优势。
.
-
一星 级形
胶 质 细 胞 瘤
.
--
三 四 级
星 形 胶 质
为诊断依据的传统模式 MRI增强扫描时所用的顺磁性造影剂钆喷酸葡铵(GD-DTPA)
无毒性反应,无须过敏试验。
.
MRI技术的限度
•
MR成像时间相对较长(主要是限于信号采集) 运动伪影 某些病变定性困难 某些部位的血管成像尚需DSA、如冠脉,某些血 管性病变术前的金标准仍借助DSA 禁忌症多:带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体内金属
.
人体不同组织的M R I信号特点
黑白灰度对比:X光片、CT均以密度高低为特征,MR图象是以信号高低/强弱为 特征
• 水: 长T1(黑)、长T2(白) 气体、 完全性的钙化:黑(无信号) • 脂肪:短T1(白)、稍短T2(暗灰) 血流:常规扫描为流空(黑) • 肌肉:长T1(黑)、短T2(黑) 大多数肿瘤:长T1、长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