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孟德尔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课时

一、课标解读

本章是《遗传和进化》(必修2)的开篇,集中描述了孟德尔对生物性状遗传的规律的研究。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按照孟德尔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探索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孟德尔生平介绍和实验材料——豌豆介绍;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发现问题);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分离定律是学生学习的三大遗传定律中第一个定律,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微观数量化的定律,是学习《家系分析》《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及《生物的进化-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基础。所以,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遗传学中的相关概念,也能为学好其它相关内容作好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

三、学生学情分析

我此次上公开课的学校是广州市第四中学,班级是高一的一个平行班,该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是相对重点班的学生执行力以及理解力都稍弱。本节蕴含了很多有关遗传的概念和科学术语,学生虽然初中有学习过,但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这些关键概念遗忘率很高,所以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适当补充关键概念对学生本节学习乃至遗传学的后续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课本淡化了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文字书写,笔者认为在逐层深入讲述中补充杂交实验过程的规范文字书写,扎实学生遗传学根基也是必要的。再次,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假说的推理和理解是难点,需要通过教师的具体引导和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帮互助完成。

四、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基于对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杂交、自交、正交、反交的含义及人工杂交的基本方法。

(2)识记并会写遗传学的各种基本符号。

(3)能够辨别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实际例子。

(4)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能力目标:

(1)通过孟德尔从“实验现象→假设→验证→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和知识形成的经过,学会“假说—演绎法”这种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思考方式。

(2)让学生体会科研成果之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耐挫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

1、辨别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实际例子。

2、杂交、自交实验的规范书写。

3、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难点:

1、杂交、自交实验的规范书写;

2、结合减数分裂,从本质上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运用预习学案,让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去熟悉一些初中曾经讲过的概念,比如自交、杂交、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等。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和发现身边有趣的遗传现象及孟德尔的生平简介是激发学生求知的很好教学资源。

3、简介孟德尔遵循“学习-实践-创新”的科学思路。

4、在讲课过程中逐步引入相关概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避免概念与实验脱离的教学模式。

5、让学生随着科学的实验程序,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想象成孟德尔,观察现象,提出假说,进行推理。

五、教学过程

(边讲述边在投影上呈现杂交实验遗传因子的遗传图解)

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

(答:D或d。)

讲述:由于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F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1(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

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

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I。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

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交流中体验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

用遗传因子解释分离现象,学习配子交叉线图法规范书写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