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农业推广学重点
《农业推广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大众宣传、集体指导、个别指导的推广方法。
掌握娴熟的农业推广试验示范技能、教育培训技能、经营服务技能、信息服务技能、写作演讲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
绪论(4.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4.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弄清创新的概念和特性,理解和认识农民在创新采用过程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掌握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并能够针对创新扩散的时效性规律和交替规律在创新扩散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
重点:创新的采用过程各阶段农民的心理特点,创新扩散过程的特点以及创新采用过程不同阶段推广方法的选择。
难点:农业创新扩散曲线形成,S理论。
第二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0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及几种形态,转化的评价指标,转化条件、途径与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三级效益形成过程及其分配,提高成果分布的措施。
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形态,转化的评价指标,转化条件、途径与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三级效益形成过程及其分配,提高成果分布的措施。
难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
第三章农业推广心理学原理(3.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掌握农民群体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农业推广人员的思维训练和个性培养,能够通过心理互动,利用农民的心理定势为农业推广服务。
重点:农民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定势的类型及特点难点: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极其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第四章行为改变原理(4.0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行为改变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和农民行为改变的特点,能够利用行为改变理论指导农业推广活动。
2023年现代农业农村科技信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3年现代农业农村科技信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是()。
A.短期投资B.银行存款C.应收款项D.库存物资正确答案:B2、村务监督机构成员由()人组成,其中应有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人员。
A.3-7B.5-7C.5-9D.3-5正确答案:DE.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可用()评价A.转化率B.转化模式C.转化体系D.转化途径正确答案:A4、农业部根据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的综合评审意见在评审结束后()日内作出是否颁发肥料临时登记证或正式登记证的决定。
A.10B.15C.20D.25正确答案:C5、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一节本增效指()。
A.节省成本即增加了效益B.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节省了成本C.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生态效益D.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社会效益正确答案:A6、()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国家级或省级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点或设立保护标志。
A.县B.市C.省D.乡(镇)正确答案:A7、推广成效率是()除以适宜推广面积。
A.推广后的总收入B.推广总经济效果C.实际推广面积D.推广总面积正确答案:C8、型农业创新扩散曲线的纵坂标指的是()。
A.采用农民数B.采用农民的百分数C.当地所有农民数D.创新者数量正确答案:B9、在二十世纪90年代,四川农民采用创新的第一信息来源是()A.大众媒介B.亲朋邻居C.乡镇推广站D.集市贸易正确答案:C10、成果产出以后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A.成果扩散系统B.成果采纳系统C.目标团体系统D.推广服务系统正确答案:B11、村集体经济组织当月发生一笔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2000元,应当计入()账户A.经营支出B.管理费用C.其他支出D.财务费用正确答案:C解析:利息支出通过“其他支出“账户来核算。
12、生态系统结构有。
组成部分。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一、基本概念1、狭义、广义、现代农业推广2、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技术推广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二、简答题1、广义农业推广与狭义农业推广的比较2、农业推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1、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2、农业推广的作用第一部分:导论第二部分:推广心理一、基本概念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发散性思维;4、心理定势;二、简答题1、简述农民群体的特征2、简析农民对采用农业科技的一般心理3、举例说明发散性思维4、举例说明侧向思维5、简析影响人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条件6、农业推广人员的非智力心理因素三、论述题1、农民群体的特征是什么。
推广工作者如何认识农民的心理。
2、为什么说农业推广活动中引起农民兴趣是最重要的。
3、如何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
4、农业推广者怎样对农民心理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推广行为一、基本概念1、人的行为;2、需要;3、动机二、简答题1、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
2、需要层次论主要有那些内容。
3、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4、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5、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那些。
6、我国农村的农民交往行为的特征三、论述题1、论述行为改变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2、现阶段我国推广对象的需要第四部分:推广沟通一、基本概念1、人际沟通;2、农业推广沟通二、简答题1、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程序2、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原则3、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4、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三、论述题1、试论述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2、试述影响农业推广沟通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创新采用一、基本概念1、创新扩散;2、进步农民策略;3、波浪式扩散方式;4、跳跃式扩散二、简答题1、简析农民采用创新的一般心理行为过程2、简析进步农民策略的缺陷3、简述s扩散曲线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三、论述题1、分析论述当前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2、试述农业创新扩散的一般过程第六部分:推广方法一、基本概念1、大众传播法;2、集体指导法;3、个别指导法;4、参与式农业推广二、简答及论述题1、简述大众传媒推广法的特点2、简述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3、简述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4、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步骤5、如何选择和综合应用农业推广的方法第七部分:推广写作1、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关于垦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思考
关 键 词 : 业 科 技 成 果 ; 术转 移 ; 果 转 化 ; 农 技 成 限制 因素 ; 策 对
1 农 业 科 技 成 果 的 概 念
农 业科 技成 果是 指在农 业领域 所取 得 的科学技 术 研究 成果 。从 大农 业 的角度 来 讲 , 农业 领 域所 包 涵 的 方 面涉及 到 了种植 业 、 养殖业 、 农业 机 械 、 林业 、 水利 以及 渔业 等 。因此 , 广义 的 “ 业科 技成 果 ” 该包 括种 农 应
“ 技术转移 ” 这个术语使用较早 的是美 国, 后来在 一些西方 国家 的科 技管 理领域 广泛使用 。他们 对“ 技术 转 移” 的定义是 : 将来 自大学 、 研机构或 政府 实验室 的基 本知识 、 科 信息 与创新 , 向私人及 准私 人部 门 的个体 或 流 公 司的任何过程 ; E E T S H 和 F R E T 认为基于知识 资产 的技术 转移是 将技术 、 R B N IC ER T I 操作程 序及组 织结 构 等物化知识资产 在组 织问进行转移 , 括转 移范 围、 包 转移方 法 、 知识 结构及 组织适应 能力 4个 方 面 ; 合 国《 联 国 际技术转 移行动守则 草案》 把技术转移定义 为 : 关于制造 产品 、 “ 应用生产方法 或提供服务 的系统 知识 的转移 。 ”
2 3 成 果 具 有 明 显 的 区域 性 、 对 性 和 时 效 性 . 针
农 业科 研成 果 , 特别是 农作 物品种 及其 与之 配套 的栽 培技 术 , 一般 只适 用 于一 些 特定 的 区域 , 的推些农业 技术 成果 , 往往 又是 针对某 些地 区 出现 的生 产 问题而 立题研究 , 有针 对 具
黑龙江省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
足于本省优势 , 因地制宜 , 结合实际做好农业高新 技术成果转 化工作 。
一
、
黑龙江省农 业高新 技术成果 转化 的现状
般来 说 , 农业 高新技 术 包 括农 业高 技 术 和 农业新技 术 。农业 高技术是 指其基 本原理及 概念 主要建立 在农业最 新科学成 就和 当时农 业科技 发 展最高水 平基础 上 的 , 处于 发展 前沿 的农业 科 学 技术 。农业 新技术 是相对原 有的传统 技术和 旧技 术而言 的 , 是在现 代 科学 发展 过 程 中对 原技 术 进 行创新 、 发展 、 而产生 的农 业科学 技术 。农 业 替代 高新技 术的 内涵非 常丰富 , 产业角 度看 , 涉及 从 它 种植业 、 业 、 林 畜牧 业 、 水产 业 、 农产 品加 工业等 领 域; 从技术 构成 的内容看 , 分为现代 生物高新 技 可 术、 现代工 程高新技 术和现代 管理高新 技术 , 中 其 现代生物高 新技术 是农业高新 技术 的核心 。 “ 三农 ” 问题 是我 省 国 民经 济 发 展 的 重 中之 重 。而且 作 为 国 家重 要 商 品粮 基 地 和 畜 牧 业 基 地, 黑龙 江省非 常重 视农 业科 技 进 步和农 业 高 新 技 术成果 的推 广应 用 。另 外 , 省 在 《 省 老 工 我 全
[ 关键 词 ] 黑龙江 ; 农业高 新技 术 ; 术成果 转化 技 [ 中图分类号 ] 333 F 2.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6230 (09 0 4 5 4 17 — 5 20 )2) 13 8 0 4 展规划纲 要 》 , 将 农 业科 技 列 为 重 要组 成部 中 都 分 。“ 五” 十 以来 , 围绕 农业 科 技 进 步 、 产 品竞 农 争力增强 和现代 农业 建 设 , 我省 共组 织 实施 农业 科 技计划项 目 5 3项 , 中国家级项 目 1 3项 , 3 其 4 省 级项 目30项 , 得农 业 新 技术 、 成 果 36项 , 9 获 新 8 提供新 产品 、 材料 16种 , 装 置 4个 , 设计 新 2 新 新 3项 , 中试生 产线 1 4条 , 建 设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 为 提供 了大批 先进适 用的农业 高新技术 成果 。我 省 农业科技研 发 已形 成 了国家农 业科技 研发 主力 阵 容, 承担 了科 技部 实施 的 l 重大科技 专项 中大 2个 豆、 奶业 、 节水农业 等 3个重 大科技专项 的专题研 究任务 , 是全 国唯一 的 同时参 与 国 家 3个农 业 重 大科技专项 实施 的 省份 , 同时还 争 取到 了联 合 国 开发计划 署重点 支持项 目2项 。 在农业 高 新技 术方 面 , 重点 支 持 了如 “ 致 高 病性禽 流感防治 ” 一 系列科 技项 目。哈尔 滨 兽 等 医研究所在 国 际上 首次研制 成功 H N 亚 型禽 流 51 感 灭活疫 苗 , 有效 阻断 了禽 流感 向人 的传播 , 生 产 了重要 的社会经 济及 公共卫 生意 义。该项 目也 因 此荣获 20 05年 国家科 技进步一 等奖 , 填补 了我 省 7年来 科技 项 目一 等 奖 的空 白, 我 国在 此 领 域 使 保 持着世 界领先地 位 。该项 技术 同哈药集 团生 物 制品一厂合作 并 迅速 产业 化 ,0 5年 H N 20 5 1亚 型 禽流感灭 活 疫 苗 产值 超 过 1亿 元 ; 5 2亚 型 禽 HN 流感灭 活疫 苗产值 400万 元 ;5亚 型禽痘 病 毒 0 H 活载体疫 苗产 值 200万元 。H N 0 5 I亚 型禽 流 感
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重构研究——以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随 着 农 业 现 代 化 进 程 的 快 速 推 进 ,镇 江 市 已 进 入 更 多 依 靠 科 技 进 步 和 创 新 推 动 农 业 经 济 发 展 的 历 史 阶 段 。十二 五 ” 间 , 江 市能否 在促 进农 业科 技进 步 , “ 期 镇 提
合作组织 和协会通过 自身传播优势的发挥 , 与农 民共 同建 立 了 以市 场 为 导 向 ,能 满足 专 业 化 、区域 化 、 产
业 化 要 求 的农 业科 技 社 会 化服 务 体 系 。
富 民工程 ” 科技 帮扶整村推进工作 相结合 , 强力 推进
农 业 科 技 服 务 1作 , 造 出 一 个 个 科 技 服 务 的 工 作 二 打
过将信息化手段 注入农业科技服务 , 不但 提升了农业
科 技 服 务 的 能力 , 且 还 为 开 展 农 民 技 术 培训 提供 了 而 新的机遇l 3 】 江 市 利 用 自身 信 息 化 发 展 的优 势形 成 。镇
图 1 镇江 市农 业科技 服务途径
1 农 业科 技 支 撑 途 径 。在 农 业 科 技 服 务 的 产 业 ) 化 传 播 过 程 中 ,镇 江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和 镇 江 市 数 所
T kn h ni g I si t f rc l r l ce c sa a e a i gZ e j i n a n tt eo iu t a in e saC s u Ag u S We al hn u n nXi i Z a gY j on u (h ni gIstt o cl r cecs Z ej n , 14 0C ia Z ej n tue fA ut a Si e, hni g 2 2 0 hn ) a ni ul n a Ab ta t T kn hni gIst eo A r utrl c ne sa xmp ,h ne a ad et n l ni n etf gi l rl c ne sr c: aigZ ej n ntu f g cl a Si csa n ea l tei r l n xe a ev o m n o ar u ua si c a it i u e e tn r r r ct e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做法与成效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做法与成效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果。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十分注重对科技成果的转化。
并因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也使得我国的科技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
本文先概括了科技成果概述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的意义,并从多方面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的做法与成效,从而使得科技成果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做法与成效引言:在我国新时代的背景下,科学技术是影响着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的成果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逐渐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由于我国科技成果的转换与创新起步较晚,在实际的开展工作当中还会存在许多问题。
这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确定相应的科技成果转换创新的做法,也方便向人们展示我国科技的价值。
这就有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科学技术,这就有利于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储备。
因此,一定要运用合理的做法,将科技成果成功进行转化与创新。
1.科技成果概述科技成果就是指我国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价值的成果。
之所以能够产生科技成果,也是由于科研人员在这一方面付出了真实的劳动。
结合自己的智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创建出了公认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学术或产品等。
目前,我国的科学院对科技成果具有明确的定义,将其看作为是某一科学技术研究的课题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结果。
科技成果也因此被分为了不同的种类,分别是研究成果、工作成果和应用成果。
且目前科技成果已经被我国的法定机关所认可,因为它能够为我国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是我国无形资产中的核心部分。
2.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的意义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创新,能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还能为我国今后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为我国今后研究新产品或新工艺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转换,也能够对我国的科技成果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开发,使其价值最大化。
农业推广学整理
第二讲: 农民心理的基本特点 1、“农本思想”开始动摇,农民出现分化。 2、渴望科学技术,但苦于没有文化。 3、守旧心理强烈,生产只凭自己经验。 4、直观现实、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 5、惧风险和从众心理依然强烈。 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心理心态类型 两方面看法: 推广活动与推广人员 1、自我安宁型 2、唯推广者型 3、推广防卫型 4、采用技术型 5、采用导向型 农民行为产生的机理
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
在农业各个领域内, 通过调查、 研究、 试验、 推广应用, 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具有较明显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转化与转移的概念
转化 是指科技成果从产生到发挥出效益的运作过程
。
转移 是指将不同来源的科技成果由某一领域或行业向另一相关领域或行业的移植,
精品文档
绪论: 农业美学: 田园景观化、村庄民俗化、自然生态化 现代农业:
1. 提供充足优良的农产品(数量、质量) 2. 提供优质的服务。 3. 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 农业经营的目标: 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经营管理
第一章: 农业推广的涵义 定义: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象自愿改变行为、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
(一)采用者特征
1、农民的基本素质 2、农民的社会学特征 3.创新采用的动机 4.农户的生产经营条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PPT文档演模板
• 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
• 内因 • 生理因素 • 心理因素 • 文化因素 • 外因 • 自然环境因素 • 经济环境因素 • 社会环境因素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PPT文档演模板
• 农民行为的改变 • 面向行为主体的策略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四、大众传播
•1、视听媒体的主要种类与特性 • 2、不同媒介特性的比较 l 参与程度 l 时间和空间 l 速度 l 保存性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 五、农业推广的基本技能 • • 农业推广写作技能 • 农业推广演讲技能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会的目标。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
•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
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
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愿改变行为、提
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 第二章 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
•
• 一、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三、群体指导 •群体指导方法的主要种类 •——成果示范、方法示范、技术培训、专题 讲座、座谈会、小组讨论、现场参观、科技竞 赛、科技信息发布会等。 •群体指导方法的特点 •——指导范围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推广效 率; •双向沟通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利于信息反馈; •有利于展开讨论或辩论,达到意见一致; •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要。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基地示范,通过示范,让群众对农业技术看得见、摸得着,其示范辐射作用尤为显著。
欢迎阅读这篇关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文章,更多精彩内容还在应届毕业生报告网等你哦!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一:一、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全县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现有农技推广机构50个,专业技术人员184人。
在县委的安排部署下,县乡农技推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作的投入,狠抓科技兴农工作,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成绩,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较强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1、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通过推广一糸列新品种、适用技术和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总量的提高。
2011年全县粮棉油总产分别达到38.3万吨、3.2万吨和6.06万吨,分别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9.7万吨、持平和3.07万吨。
生猪出栏45万头、家禽出栏800万只,分别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15.5万头、592万只。
肉蛋总产5.7万吨,比2005年增长2.3万吨。
2、农产品品质稳步提升。
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规范生态健康种养操作规程,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
水稻推广种植符合部颁二级米标准的优良品种,优质双低油菜种植、优质抗虫棉种植基本实现普及。
畜禽产品走绿色品牌之路,其产品进入周边城市和长三角地区。
全县已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达28个。
3、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调整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业沿江沿湖高产优质高效棉花种植稳中有升,中部丘陵和沿湖优质单双晚水稻面积保持稳定,且随着农机化推广,规模化种植迅速扩大;丘陵和山区林下立体生态种养发展较快,畜牧业沿湖水禽养殖、中部生猪和蛋鸡养殖初步形成。
用科技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四、 建立健垒农业人才教 育、 培枷体 系。 采用多种 形式 、多种渠道培 养造就一大批学科
带 头 人 、 级 管理 专 家 、 术 专 家 、 高 技 科技 型 企 业 家 和
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做好 农业 中专学校改革与发展
的 调 研 工 作 , 好 农业 教 育 管 理 体 系建 设 。 步 建立 抓 逐 农 业 教 育规 划 、 策 调研 、 查 督办 、 核 评 估 、 结 政 捡 考 总 推 广等 一 套 管 理 运行 机制 、 组织 机 构 和 规 章 制 度 , 使
农业教 育走向正规化 、 珐制化 、 制度化 。以跨世纪青 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 , 植业结构调整 肿 和优化 ;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的运
销 、 藏 、 鲜 、 工 , 主 导 产 业和 支柱 产 业 建 设 增 贮 保 加 为 加 必 要 的 科技 储 备 ; 积极 吸 收 国 内 外 、 内外 先进 要 区 实 用 的 农 业 技术 , 过 }进 、 通 I 消化 、 收和 创新 , 终 吸 最 提 高我 区 的 科技 水平 ; 要加 快 农 业 科 技体 制改 革 , 建 立 适 应社 会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农 业 科技 创 新体 系 ,通 过 技 术创 新 ,增 强 广 大 农业 科技 工 作 者 的积 极 性 与 创造性。 争到 20 力 0 5年农 业 科技 在 农业 增长 中贡 献 率 接近 4 % , 技 成 果 转 化 率 达 到 4 % ; 2 l 年 0 科 5 到 05
农业推广计划的实施 , 加快农业适用技术推广; 以提高 单产 , 改进品质 , 增加效益为核心 , 着重推广应甩优良
品种 及 综合配 套的模 式 化 栽培 技 术 ;在项 目管理 上要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农业推广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农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关系密切。
该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性质和作用,农业推广的发展史,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等.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学习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认识、掌握农业推广的本质和规律,主要是农民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改变规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
2、掌握农业推广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农业推广体系的变革趋势。
3、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推广素质与技能。
4、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方法与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4 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2.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以及目前国内农业推广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1、中国古代的农业推广活动2、清末至明初时期中国的农业推广活动3、新中国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4、欧、美的农业推广活动第二节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1、农业推广的涵义2、与农业推广有关的几个概念第三节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农业推广学的性质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3、农业推广学的内容4、农业推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四节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习题要点:(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4 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2.掌握行为改变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3.掌握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的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创新的采用1、创新的概念和特性2、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3、创新采用者分类4、信息来源对创新采用者的影响5、采用过程中推广方法的选择第二节农业创新扩散1、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2、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3、S 扩散理论及其应用4、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习题要点:(1)创新和农业创新的基本概念。
农业科技培训班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全体学员,发表一篇关于农业科技培训班的发言。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同时,也要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辛勤付出,为我们传授了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
一、农业科技培训班的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耕地资源减少、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
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科技培训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次培训班旨在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观摩、互动交流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培训班的学习成果1. 提高了学员的农业科技素养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对现代农业科技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
我们学习了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掌握了农业科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这些知识为我们今后从事农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学员的实践能力培训班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地观摩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这些实践活动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农业科技的魅力,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拓宽了学员的视野在培训班中,我们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工作者,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这些交流使我们拓宽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4. 增进了学员之间的友谊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种友谊将成为我们今后共同为农业事业奋斗的动力。
三、对今后工作的展望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深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我们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农业科技素养,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乡镇科技工作总结6篇
2024年乡镇科技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2024年乡镇科技工作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乡镇科技工作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各地乡镇科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2024年乡镇科技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农产品生产创新2024年,乡镇科技工作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各乡村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特别是在果蔬、畜牧、水产等领域,采用了现代化管理和科技养殖技术,产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农民收入得到了有效增加。
二、农业科技服务普及乡镇科技工作在2024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服务。
各地组织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班、科技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农民掌握了更多的耕作知识和科技技能。
乡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乡镇科技工作在2024年大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各地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科技创新,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帮助农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加强了科技成果在乡村的示范推广工作,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乡村科技文化建设2024年,乡镇科技工作在乡村科技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如科技节、科技文化展等,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养。
推动了科技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增强了农民对科技的认知和信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乡镇科技工作在2024年进一步推动了乡村信息化建设。
各地加大了对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促进了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覆盖和完善。
推动了乡村电商、农业大数据等新业态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化服务和发展机遇。
2024年乡镇科技工作在农业生产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普及、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文化建设和乡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推广问答题
农业推广学第一章绪论1、试述农业推广的概念和性质。
农业推广是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观念(5新)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交流、引导、咨询等方法,传授传播给农民,使其自愿改变概念及行为。
从而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活环境,增产增收,提高自我决策及管理能力。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达到提高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这一最终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从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实际工作经验在其早期发展历史上占有主要成分,在后期的发展历程中,其他社会学科渗透又有重要贡献。
尤其是20世纪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农业推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其工作内容来讲,主要是农业信息、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应属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
从其工作过程及形式来看,是研究如何采用干预、试验、示范、教育、沟通等手段来诱发农民自愿改变其行为。
2、试述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
一、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二、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3、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产生和发展特征。
(一)原始农业推广模仿推广(二)奴隶社会农业推广农师推广(三)封建社会农业推广“劝农” 、“课桑” 、“教稼”(四)清末农业推广(19世纪末)创办农务学堂(高等、中等、初等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农会”(五)国民党政府时期农业推广(1927——1949)(基本停滞状态)(六)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推广4、晏阳初为中国近代农村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晏阳初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为“愚、穷、弱、私”四端,主张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分别医治之。
这一教育主张和他们所实施的工作包括:以文艺教育救“愚”。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
(一)转化率 (二)推广度 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1、平均推广度 有效推广期内各年推广度的平均 2、群体推广度 成果群体中各成果推广度的平均值
(三)推广率 已推广的科技成果总数占总的成果项数 的百分比。 (四)推广指数 (五)平均推广速度=推广度/成果使用年 限
3、技术上限 不计成本而取得的每公顷最高产量。 4、三者的关系 ∆技术上限往往高于经济上限 ∆经济上限和技术上限之比较是每年每公顷 的物质产量,经济上限与成果分布之间的比 率是每年每公顷的增值
∆技术上限是提高成果分布的基础 ∆技术上限和经济上限反映潜在的生产能力, 成果分布反映实际的生产能力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形态
1、物化产品 2、技术性形态成果 3、技能和技巧 4、服务性知识产品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特点
1、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2、一项投入,多方收益 3、当年投入,当年产出,一年投入多年产 出 4、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比优于其他科技投入 产出比
3、大众传播途径 4、农业技术市场 5、中试生产基地建设 成果产出单位与成果应用单位结合建立 中试基地,进行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成果 推广。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
1、经营服务方式 把物化形态与知识形态的技术商品结合 起来,一起转移给农民,将良种方法、良方 良药送到农民手中。 2、技术承包方式 3、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资料等服务 方式。
2、提高经济上限 (1)提高技术上限 (2)改善和提高本地服务条件 3、提高成果分布 (1)有效的推广服务 (2)有效的支农服务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构成要素
1、转化主体:转化机构和人员 2、转化客体:被转化的具体项目 3、转化受体:农村组织或农户 4、转化环境 5、转化手段 6、转化结果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产出成果→扩散成果→采纳成果 成果产出系统(研究系统)→成果扩散系统 (推广系统) →成果采纳系统(生产系统) 第一阶段:基础理论转化为生产上可以利用 的硬件和软件 第二阶段:硬件和软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阶段:科学技术转化为人的内在因素
4、建立技术与生产联合体 技术成果与生产联合,把知识形态的技 术商品转化为物化形态的技术商品,共担风 险、共沾利益的一种商品交换方式。 5、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
第四节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 制
一、科研、教学、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1、以推广项目为粘合剂的合作推广 2、以生产指标为主线的集团承包 3、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联合公关 4、推广部门建立技术依托单位 5、以聘请顾问为主的技术咨询服务
二、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1、区域适应性 2、综合性及相关性 3、自然扩散性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概念及评价 指标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一)含义 1、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 科技成果的转移是指科技成果由某一领 域、行业、地区、国家向其他领域、行业、 地区、国家的移植。
(二)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
1、按研究的性质分 (1)基础性研究成果 以认识自然现象或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 而取得的成果。 (2)应用性研究成果 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新 品种等方面的成果
(3)开发性研究 解决应用性成果在不同条件下遇到的技 术难题。
(六)农业科技成果投资效益的形成过程 及其分配
1、三级效益的形成 技术效益→产品效益→经济效益 ∆三级效益的形成有严格的顺序性:不可逆 转;不可超越;不可替代。 2、三级效益的归属范畴 一级效益属科技范畴;二级效益属生产 范畴;三级效益属经济工作范畴。
3、三级效益的分配 一级效益为科技成果转化部门获得,表 现为推广成果,可受国家承认和奖励;二、 三级效益归属成果采用者或采用部门。 ∆各部门分享经济利益,唯独成果转化部门 不能从中获利,因此,成果转化部门创造的 是社会经济利益。
(六)新增总产值=新增单位产值﹡计算期 有效推广面积﹡0.7 0.7为经济效益计算中的缩值系数 (七)新增纯效益=新增总产值-新增生产费用 -推广费用 (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 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第三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途径 和方式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1)转化系统是否健全,转化系统的管理 体制是否合理 (2)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是否脱节,反馈 回路是否畅通 (3)技术储备是否雄厚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1、农业开发研究 (1)联合股份型开发 (2)独立企业型开发 (3)综合基地型开发 (4)区域治理型开发
2、农业推广机构进行科技推广 (1)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 务中心 (2)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推广渠道 (3)农业科研单位的推广渠道
2、根据专业管理范围分类 (1)种植业成果 (2)林业成果 (3)畜牧业成果 (4)水产业成果 (5)副业成果
3、根据科技成果的职能作用分类 (1)具有经济职能作用的成果 (2)具有社会职能作用的成果 (3)具有认识职能作用的成果
4、根据表现形式和商品化难易程度分类 (1)物质形态成果 (2)技艺形态成果 (3)知识形态成果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1)依据市场需求信息,推广应用农业科 技成果 (2)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调动科研、 推广两方面积极性 (3)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 质
(4)增加投入,实行技、物、政三结合 (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 社会服务,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功能 (6)制定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 法规
第十讲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式 第四节 第五节 农业科技成果的概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农业科技成果转高推广对象的成果分布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概述
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及分类 (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 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 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 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 方法或方案
1、单一的技术服务型 2、专业技术经济实体 3、商业、企业化经济联合实体型
四、经营咨询、技术推广、经营服务三结 合的运行机制
∆服务内容综合化 ∆推广经营一体化 ∆技术与物资配套规范化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系列化
第五节 提高推广对象的成果分布
一、成果分布、经济上限、技术上限的概念 及其关系 1、成果分布 不同农民取得的实际成果的差异,可解 释为不同农民的成果分布不同。 2、经济上限 是指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 源存在着固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 公顷增值的总值。
二、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在行政领导的干预下及物资供应部门的 支持下,实现技、政、物结合,科技与经济 相结合向农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领导是关键,专业技术人员是核心,物资 供应是保证。 ∆“三个系统”:领导决策指挥系统,专家 技术指导系统,物资供应服务系统。
三、政府、专业机构、民办机构三结合的 运行机制
2、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把技术成果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 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大面 积的推广应用,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形成 新的生产力的过程。 ∆狭义的转化: 科研单位在试验场、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应用 性、开发性科技成果,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被 农民认识、采纳、应用,使其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 形成生产能力并取得规模效益。
二、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
1、交通运输、农业服务 2、集镇 ∆物质生产的最高限度是由技术上限决定的, 农民每年每公顷的增值同他所在地方的经济 上限密切相关,同时也决定他在成果分布中 所处的地位。
三、提高技术上限、经济上限和成果分布 的途径
1、提高技术上限 (1)通过农业科学研究获得最高产量的技 术措施 (2)通过农田基本建设和改良土壤、改善 作物生长条件 (3)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 (4)有效的推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