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
开放分类:文化、哲学、教育、心理、国际政治
认知发展领域的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棽黄胶鈼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
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国际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当时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之间的论战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理论争论的重心,他们各自的代表人肯尼斯·沃尔兹和罗伯特·基欧汉都致力于将国际政治的理论建成高度科学化的理论,两者在方法论个体主义、物质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认识论等方面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产生所谓“新—新合成”(neo-neo synthesis).随着论战的深入开展,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争论的范围越来越集中于相当狭窄的范围内,甚至局限于对个别问题的经验检验。
面对这种“新—新合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非主流学派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流地位继续发起挑战。
在挑战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迅速崛起。
建构主义的古典根基可以追溯到格劳秀斯、康德、黑格尔的理论以及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著作中。
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已经涌现了三种建构主义学派:以约翰·鲁杰和弗雷德里克·克拉托奇维尔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学派,以理查德·阿什利和罗布·沃克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学派,以斯派克·彼德森和安·蒂克纳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学派。
这三个学派之间和内部都存在巨大的分歧,但他们都认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大派理论没有足够重视世界政治中的行为体是社会建构而成的。
(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4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1989年,尼古拉斯·奥努弗在《我们造就的世界》一书中,把“建构主义”这一术语引用到国际关系研究中。
但此时建构主义仍处于非主流的边缘地位。
冷战的结束加速了建构主义的兴起。
虽然冷战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各派学者始料未及的,尤其使主流国
际关系理论处于尴尬的地位,许多学者认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问题来自于其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重视理念和整体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可能更具解释力。
1992年,亚历山大·温特在《国际组织》上发表了《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利政治的社会建构》一文,质疑的目标直指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共同前提——国际无政府状态,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开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包括:
(1)国际体系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物质结构是行为体的实力分配及其相对位置;社会结构则是指行为体占支配低位的信仰、规范、观念和知识等文化因素。
国际体系的物质结构只有在观念结构的框架内才能具有意义。
(2)认同是利益的基础,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
决定和改变国家行为、认同和利益的不是体系的物质结构,而是在国际政治互动中不断产生的社会结构。
(3)国际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互为构成关系。
社会结构不仅确定单个行为体的含义及认同,而且确定这些单个行为体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及文化活动的模式。
同时社会结构又是行为体实践的结果。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
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
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
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後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
德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
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
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阅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阅读成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
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
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
而这个的通常结论就是,这些分类实际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解构主义在学术界与大众刊物中都极具争议性。
在学术界中,它被指控为虚无主义、寄生性太重以及根本就很疯狂。
而在大众刊物中,它被当作是学术界已经完全与现实脱离的一个象征。
尽管有这些争议的存在,解构主义仍旧是一个当代哲学与文学批评理论里的一股主要力量。
解构在建筑上: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一一,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这种简单集合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结果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德里达本人对建筑非常赶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是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即:
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
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很多解构主义建筑家甚至连完整的工程图也没有仅仅以草图和模型来设计,完全依靠电脑来归纳);
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
建筑理论家伯纳德-屈米的看法与德里达非常相似,他也反对二元对抗论,屈米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引入建筑理论,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建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构新的建筑理论构架。
他是建筑理论上解构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人物,起到把德里达,巴休斯的语言学理论,哲学理论引申到后现代时期的建筑理论中的作用。
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了建筑的解构主义理论的人是埃森曼。
他认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建筑设计实践上,建筑仅仅是“文章本体”(TEXT),需要其他的因素,比如语法,语义,语音这些因素使之具有意义。
他是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重要奠定基础的人物。
他与德里达保持长期的通讯联系。
大量的书信往来,加深
了解构主义在建筑中的发展,应用的理论探讨水平,奠定了重要的应用基础。
他们所研究的中心意义是如何通过建筑构件之间的关系,通过符号来传达的。
他们认为,通过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意义是根本没有可能完全充分地表达的。
因此他们对于理论研究,对于评论在建筑发展中的作用表示怀疑。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中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筑的主要问题是意义的表达,而表达意义的建筑有时候是不可信赖的,有时候是会误解误译的。
因此,建筑传达的意义并不可靠,一个符号有时候会传达不同的好几个意义,这样,建筑家如何能够使他所希望传达的意义表现出来,如何能够代表社会社区表达意义呢?根据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语言是不可靠的,那么如何建立所谓的“建筑语言”呢?对于历史的态度,对于历史建筑的立场,由于语言的不可靠性,也出现了问题,那么在建筑中有什么是真正可靠,可以传达意义的呢?这一系列问题,都是解构主义建筑家经常考虑的。
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一方面被某些设计家所厌恶,另一方面被商业主义滥用,因而没有办法对控制设计三,四十年之久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起到取而代之的作用时,作为一个后现代时期的设计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
在建筑上最先开始,重要的代表人物有Frank Gehry,Bernard Tschumi,Peter Eisenman,Zaha Hadid,Daniel Liberskind,Coop Himmelblau等人。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Frank O Gehry,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