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哨口学习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黄洋界哨口学习总结

《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归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诗是毛主席为纪念黄洋界保卫战胜利而写的一首词。根据《》,我们利用寒假时间奔赴井冈山,开展实践深学。作为实践深学的重要地点之一,我们有幸参观了黄洋界景区。

一、欣赏——黄洋界哨口景区简介

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四周崇山峻岭,万峰竞险:南部山冈星罗棋布,古称“万箩倒米”;北部峭壁深渊,长满松竹杜鹃;气候四季变幻多端,云雾弥漫,故又称“汪洋界”。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

黄洋界哨口工事是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个工事和一个了望哨组成。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毛泽东为此写下了本文开头的《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会剿”,因敌众我寡,哨口失守,工事遭到破坏。1960年哨口工事遗址由当地政府重新修复。1961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哨口营房是红军第四军在黄洋界哨口的营房,为一栋杉皮土木结构的五行一厅九间民房,面积200多平方米。于1928年夏由修建。1929年黄洋界哨口失守后被烧。1964年由当地政府重新修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位于黄洋界哨口工事的山顶上,坐西朝东。是为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而始建于1960年10月,当时为木质结构。1965年冬,重新修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文革”期间,由于朱德受到批判攻击,这座碑被炸毁,在碑的原址上又新建了一座“火炬亭”,上面是林彪写的“黄洋界”三个字。1977年,炸毁“火炬亭”,重新竖起了原来的钢筋水泥纪念碑,现碑高12米,底长4米,宽2.8米,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的题字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同志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字。同时在竖碑的前面增建了一个横碑,横碑高6.96米,底长10.94米,宽2.6米,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大字。

昔日无人烟迹的井冈黄洋界,因当年黄洋界保卫战而闻名天下。而今,黄洋界哨口游者众多。

据介绍,五十多年来,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军事家、军事研究人员等专程登上井冈山,研究井冈山军事斗争史。黄洋界哨口则是他们井冈之行的必访之地。而今,井冈山这座新中国“革命摇篮”,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热点,而每年来黄洋界哨口的海内外游客数都高居井冈山所有景点之冠。井冈黄洋界,可谓英名天下扬!

二、回忆——振奋人心的黄洋界保卫战

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见昔日战旗飘动,听不见昔日杀敌吼声震天,但在黄洋界的旧炮台和横竖两块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历史佳话。

1928年7月,敌人在第一次反“会剿”失利,对井冈山又进行了第二次“会剿。为了对付敌人的这次“会剿”,湖南省委前后发来两封内容完全不同的指示信,前一封信要求红军坚持罗霄山脉中段政权,但后一封信又要求红军部队应杀出一条血路向湘南发展。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指示,毛泽东果断做出决定坚持井冈山的斗争。但是因为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和派任到边界的特委书记杨开明错误执行湖南省委的决定,导扬二十九团湘南农军欲回湘南的思想,导致红军主力在湘

南惨遭失。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毛泽东率红军部队前往湘南迎回我军主力。当红军大队远在湘南、井冈山我军守山空虚之际,1928年的8月下旬,湘赣两省的敌军对根据地北大门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妄图一举捣毁井冈山革命根据。8月30日战斗爆发,黄洋界哨口上,我军官兵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一营营长陈毅安的率领下,充分发挥群众智慧,依靠他们的密切配合,利用黄洋界的天险,最终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仅是红军的胜利,也是工农群众的胜利,是一场军民联合的伟大胜。所以,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黄洋界,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去缅怀、去思考。

当时,井冈山上兵力极少。在井冈山下宁冈县组建仅三个月的红军第三十一团,在团长朱云卿、政委何挺颖的指挥下退守井冈山,以三十一团一营仅两个连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之势与敌决战。他们在通往黄洋界的两条小道上,布下了“竹钉阵”、“竹蓠芭障碍”、“滚木擂石”、“布满竹钉的壕沟”、“石筑的射击掩体”五道防线,与国民党军四个团的兵力展开了多次殊死的血战。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当天下午四时,红军战士把从前缴获后在井冈山红军修理厂修理的一门敌军的迫击炮抬到黄洋界上,向敌军发射了三发炮弹。第三发炮弹正好在敌军的指挥所附近爆炸。敌军原以为红军主力已下山,忽见红军有大炮轰击,便认定红军主力已返回井冈山,吓得魂飞胆丧。当夜,在云雾弥漫之下,敌军全部逃之夭夭,不敢再犯井冈山。

十几天后,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返回井冈山。在得悉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消息后,毛泽东十分高兴,于是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一著名诗篇。

当年,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立下了卓越战功的红军第三十一团,是一个敢打敢拚、英勇顽强、威震敌胆的英雄团。

九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红军团在平型关大战中,成为痛歼日军师团三千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之一,令日寇心胆俱寒。平型关大捷以日军惨败和八路军的胜利而震惊中外,成为当年轰动全球的重大新闻。当时,这支红军团的番号已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

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这支红军团的番号经历了二十多次变动,但其井冈红军英雄团的血统丝毫不变。在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在辽沈战役等诸多的战役、战斗中,屡建战功,成为威震敌胆的英雄团。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这支井冈山时期组建的著名的红军团受中央军委指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步兵旅,从英军手中接管军营,担负起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他们驻防香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深受香港民众的好评,亦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骄傲。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红军战士模仿京剧《空城计》的唱腔编唱《空山计》:“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蒋贼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验;二来是,二十八团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茅坪多侥幸,为何又来侵占我的五井?你既来就该把山进,为何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我准备着南瓜红米,红米南瓜,犒赏你的众三军。你来,来,来!请你到井冈山上谈谈革命。”这首唱词,表达了井冈山军民对敌人的藐视以及胜利后的喜悦,歌颂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三、思考——黄洋界保卫战为什么能够胜利

通过实地查看和导游的讲解,我们不禁思考,黄洋界保卫战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我们看来,这和以下几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一)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

黄洋界保卫战时期,国民党封锁井冈山,井冈山的条件异常艰苦,生活上缺盐少粮,缺医少药。战场上武器枪支弹药奇缺,兵力的对比也远远弱于对方。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我军坚持艰苦奋斗,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粥,自己采集中草药,建立医院,发行解放区货币,自制特色武器,克服了生活和战场上的困难。

(二)改革创新,有克敌制胜的信心

在克服前述困难的过程中,除了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外,改革创新、克敌制胜的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自己采集中草药,发行货币,发明特色武器等无不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