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哨口(含哨口工事遗址、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等)
黄洋界
黄洋界,位于江西省的原宁冈、遂川和湖南省的炎陵县三县边界的结合部,坐落在井冈山大小五井的西北面,海拔高度为一千三百四十三米,它是茅坪通往井冈山的要隘。
黄洋界上山峰似剑,绝壁悬崖,一边是千仞高山,一面是万丈深渊,四周群峰起伏,地势极为险峻。
山头上常有浓雾缭绕,弥漫山间,大风吹来,云海腾波,卷起一阵阵云涛雾浪,犹如一片汪洋大海,远眺前方,弥漫于云海之中的一座座峰顶,既象似一个个海岛,又象似一艘艘乘风破浪的航船……所以,有人又将黄洋界称为“汪洋界”、“望洋冈”。
黄洋界云海也是现在井冈山旅游的主要景观之一。
黄洋界红军哨口工事遗址1928年4、5月间,红军利用黄洋界的天然地势,建立了三个防御工事:右边一个工事用以控制通往茅坪的小路,阻击从江西永新方向来进犯井冈山的敌军;左边一个工事可控制通往原宁冈大陇的小路,阻击从湖南炎陵县方向来犯的敌人;这两个工事的后山山顶上设立一个了望哨所,用以监视山下敌军的动静,以掩护前面两个工事,三个工事互为犄角之势,作战时可以互相呼应,组成井冈山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黄洋界哨口。
左、右两个工事的前沿,各设有五道防线:第一道为竹钉阵。
在通往大陇方向小路两旁的草丛里插了三华里的竹钉,通往茅坪方向小路两旁草丛里插了四华里的竹钉。
竹钉削好后均在锅里炒干,再放在尿里浸泡过,既坚硬又有毒,一端插在泥土里,一端露在地上。
因为它体积小,不易被人发现,敌人一脚踩上,既会穿破鞋底,又会刺破脚板,不仅流血不止,疼痛难忍,而且伤口会化脓溃烂,不易治愈;第二道是壕沟。
军民们在工事前沿的半山腰中拦山挖断,筑成深五尺,宽四尺左右的壕沟,以延缓敌军进攻的时间;第三道是竹篱笆围栏;第四道是滚木擂石,军民们仿照古人的战法,将大树锯成4-5尺长一段,堆放在工事前沿的悬崖处,树两端用棕绳拴住,树段上再垒上一大堆石块,敌军进攻时,将两端棕绳砍断,木头、石头一齐朝山下翻滚下去,轰隆隆一阵巨响,势不可挡,山民们又称其为“仙女散花”;第五道是用木头、石头及泥土垒筑而成的射击掩体,既有单个地堡式的也有几个掩体连接起来的串通式的,这是红军哨口的最后一道防线。
巍巍井冈山
巍巍井冈山幽深的峡谷、壁立的悬崖、陡峭的尖峰和峻险的隘口,“绿岭千重望眼迷,奇嶂挺立与云奇”,这就是巍巍的井冈山,我一直向往的革命圣地。
11月4日,我们党校进修班的十名学员,利用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这片热土。
一、黄洋界哨口11月5日早晨八点,我们乘车赴黄洋界哨口。
一路我们边听导游小巫给我们讲解井冈山光荣的历史,边欣赏如诗如画的井冈村落,梯田、林海。
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着名的五大哨口之一,毛泽东同志在《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一词中描绘“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的确,黄洋界山势巍峨,峰峦峻拔,四周群山蜿蜒起伏,雄伟壮观。
在黄洋界哨口,“中国红军第四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工事处,炮火、机关枪等武器至今保存完好;毛泽东同志亲手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碑”和朱德亲笔题写的“黄洋界”碑,像通天大柱,威武壮观。
站在黄洋界的了望哨口远眺,五百里的井冈,山峰陡峭,峡谷幽深,山间盆地,错落有致,好一幅壮观的风景画卷。
巫导告诉我们,黄洋界又称“汪洋界”,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放眼望去如同奔腾的汪洋大海,呈现出群山奔涌,绿云翻滚的万千气象。
这里的云海,时而在山腰飘忽,时而在远山若隐若现。
观云海景观最好选择早晚或雨后天晴之时,遗憾我们错过好时机。
二、井冈翠竹踏上井冈山这块红色的土地,就能感觉到革命战争年代的风云在这里重现,当年的炮火仿^***在耳边轰隆作响。
这里保存了红军居住和战斗过的旧居10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
我们参观了红军营房、朱德挑粮歇息处——荷树和红军大本营——茨坪旧居;经过红军造币厂,便可欣赏到井冈翠竹的秀美。
在井冈山革命战争的烽火岁月,井冈翠竹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军民用它做矛、刀、箭、钉等武器,使敌人吃尽了苦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胜利。
深深的竹林更是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的天然掩体,让敌人望而生畏。
井冈山的竹子有百余种,寒竹、四方竹、黑竹、苦竹、紫竹等,如今这些竹子是造纸、制作篾器的好原料,在井冈山景区,我们看到了各种竹子制作的旅游纪念品,如笔筒、筷子、拐杖等,井冈翠竹为繁荣井冈山经济,又立新功。
黄洋界哨口
雄热血靖烽烟。 众志成城功卓著, 炮声 震敌逃潜,西江月》 《 韵颁先贤。
一
雄姿独秀耸江边 , 绝妙风光今古传。 峻 岭云披双 凤 舞 , 崖 日照百花 鲜。 丹
奇 峰 紫气藏 仙洞 , 幽谷 明湖泛客 船 。
耳 际松 涛催劲 发 , 眼前景 物倍 留连 。
咒 潭 潺 布
崖。
恨知青春无再, 叹山高宦道 , 笑寄
茅坪八 角楼
奋起旌 旗上 井 冈 ,会 师龙 市 彩飞 扬 , 茅 坪 星火耀东 方 。 八 角 雄楼 开 慧眼 , 山 象
红叶播 幽香 ,斗 争” 著铸 辉煌 。 “ 名
注 : 角 楼 曾 为 毛 泽 东 居 住 和 办 公 处 . 在 此 八 他
自战存
浣 溪 ・ 冈 山纤 吟 井 茨 坪
李孟书
锦 宣 春 慢 ・ 大 别 山 登
‘ 晨 日山峰 , 烟云 绕影 , 鹃漫野安 家。 杜 彩 笔 神工 , 难状迤 逗 姑 霞。 梁蝶 不知情 意 , 敢 痴 幽致 寻花 。 浩 荡风 过 后 , 了嫣 红 , 归土扶
市 井繁荣 百业兴 ,华灯 万盏 颂 昌明 , 硝 烟碧血焕 新城 。 烈 士陵 园遗 爱在 , 摇篮 胜 迹誉寰瀛 , 丰碑 永远 在人 心。
余一心
桂 林 山 水 览 胜
漓江劁挂万重岗, 一棹扁舟拨数峦。 九马 画 L天 泼 墨, l J 七星 琢 洞笋 为扦 。 古榕横 卧 三围干 , 月 空 明万仞 山。 半 垂鼻饮 江观象 趣 , 人 山水 共谐 欢 天
—
、
张卫生
登 互 老 峰
五老 峰 高耸 碧天 , 白云缭绕 雾漫 漫。 饱 经 人世 沧桑 事 , 雨袭风摧腰 不 弯。
黄洋界保卫战的介绍
黄洋界保卫战的介绍1、事件回顾1928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主力在湘南行动受挫后转移到桂东。
红4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率领第31团第3营由井冈山赴桂东接应主力,第32团和第31团第1营留守井冈山。
8月中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5个团,准备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会剿";。
红4军第31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等得悉敌人即将进攻的情况,根据毛泽东坚守井冈山的指示,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组织部队利用山险,设置竹钉,构筑工事,进行作战准备,等待主力回师,共同粉碎国民党军的"会剿";。
下旬,国民党军趁红4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
30日晨,湘军第8军2个团由酃县(今炎陵)出发,在赣军一部的策应下,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
红军第31团第1营2个连凭险据守,连续打退湘军多次猛烈攻击。
下午,正当湘军重新组织进攻时,红军以仅有的1门刚修复的迫击炮,轰击其在源头的后续部队。
湘军误以为红4军主力回山,惧怕被歼,当夜撤回酃县。
赣军闻讯后,亦停止策应湘军的行动。
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4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
黄洋界保卫战时,毛泽东正在向井冈山回军途中。
这次战斗并非毛泽东直接指挥的。
毛泽东率部下井冈山后,于1928年8月23日在桂东与朱德、陈毅所率队伍会合,并于1928年9月上旬回到位于井冈山南麓的黄坳。
2、主席题诗在此前后,毛泽东获悉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喜讯,诗兴骤起,欣然命笔,写下了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史诗《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主题关键词: 防御战斗分类: 民主革命战争3、纪念碑"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在江西黄洋界哨口,立于1977年。
井冈山黄洋界哨口观后感
井冈山黄洋界哨口观后感你要是没去过井冈山的黄洋界哨口,那可真是亏大了!我这一去啊,就像走进了一本活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震撼。
刚到黄洋界哨口,那股子庄严肃穆的劲儿就扑面而来。
站在那儿,感觉风都在跟你诉说当年的故事。
我往四周一看,这地形可真是易守难攻啊。
那山峰高耸入云,悬崖峭壁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把这一方土地牢牢守护着。
心里就想,当年的红军战士们可太会选地方了,这简直就是大自然赐予的绝佳防御阵地。
遥想当年,国民党军队来势汹汹,想着能把红军一网打尽呢。
可是咱们红军战士哪是那么好欺负的呀!他们在这黄洋界哨口,凭借着简陋的武器,硬是和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我仿佛看到战士们躲在掩体后面,眼神坚定而果敢,手里紧紧握着枪,就等着敌人进入射程。
每一颗子弹打出去,都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革命的忠诚。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那门迫击炮了。
就那么一门炮,在战斗中可发挥了大作用。
我站在那迫击炮的遗址旁边,就像看到当年的炮手熟练地调整角度,然后“轰”的一声,炮弹朝着敌人飞去,那一声炮响,可不仅仅是一颗炮弹的爆炸,那是红军战士的怒吼,是对敌人的警告:想攻占这儿,没门儿!这一炮啊,直接打乱了敌人的阵脚,让他们知道红军可不是好惹的。
在哨口走一圈,我还看到了那些简陋的工事。
几块石头,一些木头,就组成了战士们的防御堡垒。
和现在那些高大上的军事设施比起来,这简直就是“寒酸”得不能再“寒酸”了。
可是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这让我不禁感叹,革命的胜利可不是靠什么先进的装备,靠的是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我在想啊,如果当时我也在那战场上,我能像这些红军战士一样勇敢吗?说不定我早吓得腿软了。
但是这些战士们,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哪怕知道敌人强大,哪怕面临着生命危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革命根据地,为了新中国的未来。
从黄洋界哨口下来,我满脑子都是那些英雄的身影。
这一趟啊,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明白在生活中遇到点困难算什么。
《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
作品原文: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作品注释:1、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2、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3、旌旗(jīng qí)在望:指山下的部分红军和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
这里用“旌旗”是为了增加诗的鲜明的形象感。
作者说,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
4、鼓角:本指古代军中所用的战鼓和号角,此处借指军号。
5、岿(kuī)然: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6、森严壁垒:森严,严整。
壁垒,古代军营中的围墙,也就是防御工事。
指阵容严整,不可侵犯。
7、众志成城:《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
”,意思是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8、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9、宵遁(dùn):指敌人乘夜逃跑。
作品译文:战旗在山下摇荡,战鼓及军号声响彻山头,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岿然不可撼动。
整饬的防御工事已严阵以待,所以更加团结一心如筑成的堡垒。
黄洋界上红军炮火轰鸣,快马报之敌军在渐浓的夜色中逃去。
创作背景:1928年7月,湘赣敌军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会剿”。
为打破敌人“会剿”,在敌前锋逼近永新时,毛泽东率31团在永新附近将敌围困在永新县城30里内达25天之久,而朱德、陈毅则率领红军主力28、29团向敌占区茶陵、酃县进攻,迫使来犯之敌慌忙回援茶陵,因而击破了敌人的首次“会剿”。
井冈山黄洋界哨口观后感
井冈山黄洋界哨口观后感去井冈山之前,黄洋界哨口对我来说只是个存在于历史书上的名词。
可当我真正站在那里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历史突然从书页里蹦了出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一到黄洋界哨口,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那连绵的山峰,一座挨着一座,就像一群忠诚的卫士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的,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我站在当年红军战士们坚守的阵地上,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场激烈的战斗画面。
想象着红军战士们拿着简陋的武器,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却毫无惧色。
他们就靠着坚定的信念,在这儿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我心里想啊,这哪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儿呢?这简直就是一群超级英雄啊!而且他们当时的条件可太艰苦了,没有什么好的装备,没有充足的粮食,却能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真的是太牛了。
看看周围的那些防御工事,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破旧,但在当时那可都是宝贝啊。
那些用石头和木头搭起来的简易堡垒,就像是一个个沉默的战士,见证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
我伸手摸了摸那些冰冷的石头,感觉就像是在和当年的红军战士握手一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沿着山路走的时候,我就在想,当年的红军战士们每天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巡逻、作战,得多辛苦啊。
我这才走了一会儿,就有点气喘吁吁的了,他们可是要在这儿长期坚守的呢。
这时候我突然对“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黄洋界哨口下来之后,我还一直在回味。
我觉得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像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它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年革命的艰辛和红军战士们顽强的意志。
这次来黄洋界哨口,真的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而且这堂课特别酷,没有枯燥的课本,没有老师的说教,有的只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场景和自己内心深深的触动。
我想,以后要是有人问我井冈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一定会拍着胸脯说:“黄洋界哨口啊,那地方你不去可就亏大了,去了保准让你对革命先辈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洋界上炮声隆——老红军战士刘型回忆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
黄洋界上炮声隆——老红军战士刘型回忆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每当读过毛主席歌颂黄洋界保卫战的光辉诗篇《西江月·井冈山》,当年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战斗情景,便一一展现在眼前。
一九二八年四月至七月,由于贯彻执行了毛党代表的正确路线和政策,军事上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割据地区也一天比一天扩大。
可是,那时的湖南省委却采取了错误的冒进政策,要红军离开根据地“毫不犹豫”的向湘南发展,还说这是“绝对正确”的方针。
毛党代表认为,在统治阶级暂时稳定时期,分兵向湘南冒进是危险行动,在永新召开的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和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上,他不同意湖南省委主张的决议。
七月中旬,湘敌第八军侵入宁冈,畏我群众的坚壁清野和地方武装的袭扰,一星期不敢驻进民房。
朱军长率第二十八、二十九团乃绕经攸县、茶陵,十七日攻克酃县。
毛党代表率第三十一团从永新的拿山、遂川的五斗江合击进驻宁冈之敌。
当我军回到宁冈时,敌从龙源口进入永新城,企图与赣军第三、六、九军会师。
毛党代表即率部回永新阻击湘赣两敌的会合,并写信要二十八、二十九团速返永新阻敌。
可是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和省委派充边界特委书记的杨开明,乘毛党代表远在永新的机会,不顾永新联席会议的决议,坚持湖南省委的意见,利用第二十九团要回家乡的情绪,强令红军大队离开酃县开往湘南。
这时,毛党代表率领红军三十一团不足一团之兵力,迫使湘敌第八军撤回茶陵之后,接着阻击从吉安来犯我永新之赣敌十一个团,“在广大群众的掩护之下,用四面游击的方式,将此十一团敌军困在永新县城附近三十里内至二十五天之久。
”但狡猾的敌人得知我红军大队于七月二十四日攻打郴州受挫,永新城里的敌人便向我猛攻。
八月中旬,按毛党代表的部署,撤至永新西部与莲花、茶陵交界的地方集结。
到达九陂村一带的当天晚上,毛党代表便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讨论行动问题,并总结永新阻敌的经验。
井冈山培训现场教学点简介(一)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井冈山培训现场教学点简介(一)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理想基地,是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素质和信念的大熔炉。
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充分利用井冈山“历史红、山林好”的资源优势,通过寓教于游、寓学于行,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模式,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方法枯燥等突出问题.井冈山培训是对革命历史的一次回顾和学习、是心灵的一次净化和洗礼、是增强党性的一次升华和提高。
井冈山保存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有10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都是井冈山的活教材。
通过组织学员到革命旧居、旧址现场进行革命传统教学活动来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奋斗历史。
(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永世长存。
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1985年,井冈山人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民在茨坪北山开始兴建“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于198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
整个烈士陵园坐北朝南,占地约400亩。
(二)黄洋界哨口黄洋界哨口是著名的红军“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因毛泽东同志“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句而闻名。
黄洋界哨口工事是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个工事和一个了望哨组成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
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会剿”,因敌众我寡,哨口失守,工事遭到破坏。
1960年哨口工事遗址由当地政府重新修复。
1961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洋界现场解说词
黄洋界现场解说词大家好!经过一路上的奔波,我们现在来到是井冈山的西北大门——黄洋界哨口。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在此学习、交流。
黄洋界,是井冈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平均海拔1343米,由于常年弥漫着浓浓大雾,像一片汪洋大海,所以又得名为“汪洋界”。
现在,请大家与我一起朗诵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我们知道:黄洋界保卫战,我军是以一个营兵力实际是两个连的主力红军击退了敌人四个团兵力的围攻,以少胜多,以弱敌强,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守住了大小五井、茨坪、井冈山。
而就当年的客观情况来讲,我军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的人数,远远不止这两个连的主力红军。
因为,还有山上、山下群众的参与和支援。
比如说,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当年宁冈县委领导群众进行了坚壁清野;大陇、乔林两个乡的乡政府动员群众连夜赶削竹钉、布置竹钉阵、竹篱笆障碍、滚木礌石、挖壕沟,沟内夜布满了带毒性的竹钉。
我们的部队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原有的哨口工事全面加固、修筑。
在大陇、茅坪通往山上的小路两旁,都设下了五道防线。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黄洋界保卫战打的是一场民心战、人民自己的战斗。
那么,问题是:我们的党,为什么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动员那么多的群众来支援红军从而来赢得这场战斗呢?要进一步探讨,还是离不开深入农村,进行的政治宣传工作。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和红军特别重视宣传工作。
宣传的目的是: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罪恶,揭露土豪劣绅的罪恶,鼓动农民群众起来反压迫、反剥削,启发农民自觉起来革命,以实现毛泽东1927年提出的“红军三大任务”中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任务。
那么,红军三大任务具体是什么呢?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毛泽东还指出,“教育人民要用革命斗争保卫、掌握政权,人民要自己打江山,坐江山”。
黄洋界哨口开头详细
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哨口,它位于井冈山的西北面,把守着井冈山的北大门,这里海拔是1343米,因为地形险要复杂,常年云雾缭绕,因此黄洋界又被称作汪洋界。
黄洋界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在这里。
大家现在看到山边这条羊肠小道便是当年井冈山军民从宁冈挑粮上山时走过的小路,通往山脚下的源头村,3.1公里。
当年战士们有的用箩筐扁担挑粮食,有的用口袋背粮食,实在没有工具的人就把自己穿的长裤两头扎紧往肩上一搭。
就这样靠着肩扛背驮把三十多万斤的粮食送上了井冈山,解决了根据地的给养困难。
这边看完我们顺着石阶往前走。
可以看到黄洋界哨口左边的红军工事,这个工事是为了控制通往宁冈大陇的小路,阻击湖南酃县方向来犯之敌而设置的。
1928年8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外出作战,留下31团一营两个连守卫在井冈山黄洋界上。
此时,湘赣两省敌军纠集四个团的兵力向黄洋界逼近,企图乘红军主力远在湘南之际捣毁井冈山军事根据地。
守山军民得知敌军进犯的消息后昼夜不停地做好战前准备,在各个工事前沿堆积大量的滚木擂石,将竹钉埋布在小路两旁的草丛中,并深挖壕沟、围竹篱笆和构筑射击掩体,形成五道坚固的防线。
这个工事是为了控制通往宁冈大陇的小路、阻击湖南酃县方向来犯之敌而设置的。
工事遗址上仿照当年红军作战时设制的擂石滚木和那门为红军立下汗马功劳的小钢炮。
8月30日清晨,战斗打响,因山上的小路狭窄而陡峭,进攻的敌人虽多但分散不开,他们只好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爬。
当敌人接近红军阵地时,团长朱云卿一声令下,红军战士弹无虚发,滚木擂石,打得敌人鬼哭狼嚎,阵脚大乱,正好又踩上军民埋下的竹钉,顿时两脚鲜血直流,痛得连滚带爬往山下逃命。
下午四点多,敌人又发起了进攻,红军战士把茨坪军械处一门刚刚修好的迫击炮抬上了黄洋界,在仅剩的三发炮弹中,前两发因为受潮没有打响,而最后一发腾空而起在敌人的指挥所炸响,接着军民在煤油桶里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很像机关枪的声音,同时土枪土炮也打响了。
关于吉安的红色故事
吉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吉安的红色故事:
1. 三湾改编:1927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3 日,毛泽东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
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2. 龙源口大捷:1928 年 6 月 23 日,红四军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源口地区,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歼敌近千,取得了井冈山斗争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
3. 黄洋界保卫战:1928 年 8 月 30 日,红四军在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黄洋界哨口,以三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四个团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这些故事只是吉安红色历史的一部分,吉安还有许多其他的红色故事和历史遗迹,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索。
五大哨口
井冈山五大哨口黄洋界哨口黄洋界哨口位于茨坪的西北面,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白茫茫的云雾,好似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故又名:汪洋界。
一九二八年,红军在这里修筑三个工事:左边的工事扼守通往宁冈大陇的小路,阻截湘敌的进攻;右边的工事控制通往宁冈茅坪的小道,抗击赣敌的进犯;后山顶上设有瞭望哨,观察和掩护山下两侧的工事。
一九二八年八月底,正当我主力红军远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湘赣两省敌军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从黄洋界哨口方向进犯井冈山。
当时我守山部队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但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和一营营长陈毅安等指挥下,凭险抵抗,击退敌军多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山下闻讯后,写下了光辉诗篇《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井冈山人民在营房旧地前建造了一座木结构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一九六九年为宣传林彪,炸毁该纪念碑,改建成火炬亭。
一九七七年在小山顶上恢复了原纪念碑,并在碑前竖立了一横碑,刻有毛泽东同志手书《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六一年三月,国务院公布"黄洋界哨口"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砂冲哨口朱砂冲哨口位于茨坪的南面,海拔635米,哨口旁有一洞穴,常有朱砂水溢出,朱砂冲由此而得名。
朱砂冲哨口在五大哨口中海拔最低,但地势最为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一九二八年夏,红军在观音亭前修筑工事,属第一道防线;在凤龙排还筑有三个工事,属第二道防线。
红军选择此处为哨口,进,可以攻取遂川等地,扩大根据地区域,退,能守卫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保证后方机关的安全。
三个工事,层层设防,互为配合,有力地阻挡着从南面进犯革命根据地的敌人。
一九二九年一月,井冈山军民第三次反“会剿”中王佐部坚守在此哨口上,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确保了彭德怀同志率红军主力从南面顺利突围,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一九八八年九月,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朱砂冲哨口”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洋界导游词
黄洋界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黄洋界。
大家来到黄洋界,就会想起毛泽东他们当年在这里生活的场景,也会想起那首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现在我来唱几句,大家跟着来唱后面的咳罗咳,看哪些唱得大声。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罗咳。
唱完了歌我下面来介绍一下黄洋界。
黄洋界位于茨坪西北17千米处,海拔1343米。
因这里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象汪洋大海一样一望无际,故又称:汪洋界。
这里山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两军经一昼夜的激战,红军一不到一个营的兵力打败了敌军4个团的疯狂进攻,创造了我军一少胜多的首个战绩。
毛泽东那首著名的词——西江月,就是为了纪念此次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作的。
我们现在身临其境,我们有没有听到什么?有没有依稀听到当年隆隆的炮火声呢?当年红军利用黄洋界的天然地势,建立了军事防御工程,一个哨所。
用以监视山下敌军的动静。
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当年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座天然屏障。
黄洋界还是井冈山看日出的绝佳地点,从这里看日出景象十分壮观。
黄洋界还多次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佛光。
新闻媒体曾经报道过。
黄洋界地势雄伟险峻,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
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由于地形和山谷环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洋界气候多变,风大、雾多、云奇。
那妖娆的迷雾和翻滚的密云。
一眼望去如同奔腾的大海,呈现出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气象,蔚为奇观,让您不觉是在人间。
现在这里保留黄洋界了哨口工事,黄洋界哨口营房,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
要想感受黄洋界发生过的伟大事件,需要大家细细观看,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
黄洋界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西北面,距茨坪17公里,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
黄洋界哨口工事是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个工事和一个了望哨组成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
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会剿”,因敌众我寡,哨口失守,工事遭到破坏。
1960年哨口工事遗址由当地政府重新修复。
1961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哨口营房是红军第四军在黄洋界哨口的营房,为一栋杉皮土木结构的五行一厅九间民房,面积200多平方米。
于1928年夏由修建。
1929年黄洋界哨口失守后被烧。
1964年由当地政府重新修建。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洋界槲树位于离黄洋界哨口不远的五里排,为四季常青的阔叶乔木。
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带领井冈山军民挑粮休息的地方。
1961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时70多年,那两棵槲仍在那默默地守望,等待着您用“朱德的扁担”来挑粮。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1928年8月底,敌人乘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井冈山守山兵力空虚之际,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妄图乘虚而入,一举攻下黄洋界。
当时,我守山军民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960年10月,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木质结构。
它位于黄洋界哨口工事的山顶上,坐西朝东。
1965年冬,重新修建为钢筋水泥结构。
“文革”期间,由于朱德受到批判攻击,这座碑被炸毁,在碑的原址上又新建了一座“火炬亭”,上面是林彪写的“黄洋界”三个字。
井冈山的黄洋界的介绍
井冈山的黄洋界的介绍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境内,是一个以革命战争遗址和红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景区。
在这里,最受游客欢迎的莫过于黄洋界了。
黄洋界紧靠井冈山东北麓,与井冈山的革命历史紧密相连。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井冈山的黄洋界,向大家揭示其独特魅力。
自然景观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麓,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势较为险峻,悬崖峭壁和溪流萦绕、田园景色交错,形成了迷人的景观。
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山林茂密,植被覆盖率较高,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较为完整的地方。
文化历史
黄洋界是井冈山的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
1927年,毛泽东率领井冈山起义军隊从湖南长沙东下,经过了千山万水,最后在黄洋界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政权。
从此,黄洋界成为了井冈山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光辉而宏大的篇章。
旅游观光
黄洋界景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大门口、纪念馆和旧址。
其中,纪
念馆主要展示了黄洋界的历史,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向游客展示了黄洋界的发展历程。
旧址则是黄洋界革命历史的见证,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氛围,了解那个年代的人民的艰辛和付出。
此外,景区还有一个“井冈山战斗前线指挥所”纪念碑和毛泽东的八英雄纪念碑。
这里的博物馆和雕塑,都反映了人们对黄洋界这个红色环境的信仰和热爱。
黄洋界在井冈山旅游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美丽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价值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谱写了新时代下的红色旅游新篇章。
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岗山》原文、题解、译文与赏析
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岗山》原文、题解、译文与赏析西江月·井岗山一九二八年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威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题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
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
八月三十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
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
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
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
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不但响了,而且恰巧落在敌军指挥部,上山之敌慌忙撤退。
红军在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山下空无人影,原来敌军以为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只有南昌起义的正规军改编的二十八团有炮)已经回到井冈山,因此连夜撤走了。
【注释】在望:在眼前;宵遁:乘夜逃跑。
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鼓角:本指古代军中所用的战鼓和号角,此处借指军号。
岿(kuī)然:高峻独立。
黄洋界(gài):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译诗】战旗在山下摇荡,战鼓及军号声响彻山头,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傲岸不可撼动。
整饬的防御工事已严阵以待,所以更加团结一心如筑成的堡垒。
黄洋界上我军炮火轰鸣,快马报之敌军在渐浓的夜色中逃去。
【赏析】整个60年代,红卫兵徒步长征去井冈山可以说是实现其理想的一大壮举,而那时我没有赶上这趟长征,我年仅10岁,规定不得外出,但我的一个比我大四五岁的堂哥却同几个同学在一个黄昏背上简单的行装和一个我当时觉得非常奇怪而并非必须的军用水壶出发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我被某种美好而激动的远方生活所抛弃了,但那时我并不理解这些,也不懂“生活在别处”的含义,我产生了某种锥心刺骨的疼痛,使痛来自何方,我年龄太小当然不知道,我看见他们在灰蒙蒙的夏末黄昏嬉笑着出发了,而我仍在原地生活踏步。
但痛苦消失得那么快,几乎是几小时之内就无影无踪了,去不了井冈山,但很快那个时代的另外的快乐又涌来了,那些快乐我不需一一列举,那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习以为常的文革时代的各种儿童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上讲解)同学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是黄洋界,参观景点主要有黄洋界哨口工事遗址、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哨口营房旧址、挑梁小道等。
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位于茨坪的西北面,距茨坪17公里左右。
黄洋界海拔1343米,而茨坪的平均海拔为842米。
海拔落差达到500米,所以这17公里基本上都是盘山公路,我们大约需要40分钟到达黄洋界哨口。
黄洋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四周崇山峻岭,万峰竟险:南部山冈星罗棋布,古称”万箩倒米“;北部峭壁深渊,长满松竹杜鹃;这里气候四季变换多端,云雾弥漫,风大、雾多、云奇,故又称“汪洋界”。
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黄洋界哨口: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和群众为了保护这块红色的土地,在井冈山四周高山上一共修建了五个哨口,分别是: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双马石和黄洋界。
当年为什么要建五个哨口呢?那是因为井冈山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五条羊肠小道。
这五个哨口,就是分别扼守这五条小路的工事。
从军事角度来讲,只要控制好这五个哨口工事,就基本上能确保井冈山根据地安然无恙。
1928年夏天,井冈军民在黄洋界的高岭上修筑黄洋界哨口,从山脚下至山顶上层层设防,一共设了五道防线:第一道为竹钉阵。
老百姓和红军战士把山上的毛竹砍下来,削成两头很尖很尖,中间一个卡子,约6寸长的竹钉,放到锅里炒干,再在中草药毒汁及尿里浸过,非常坚硬,然后再插到小路上,草丛中,面上再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敌军踩上去,不死也得脱层皮。
第二道是在半山腰挖一道深5尺、宽4尺的壕沟,延缓敌军进攻时间。
第三道用竹篱笆、竹刺做成围栏,让敌人不好过来。
第四道就是把山上的大石头和大木头堆放在工事前沿的悬崖处,组成了滚木檑石阵。
第五道就是用木头、石头、泥土筑成射击掩体。
修好后,井冈军民还编了一首歌谣来形容它:“山连山来岭连岭,黄洋界是高峰岭,高峰岭上设哨口,好比把守摩天岭。
”
这五大哨口中,我相信各位可能对黄洋界比较熟悉,而对其他四个哨口相对陌生些。
黄洋界的知名度为什么要高得多呢?主要是在这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黄洋界保卫战。
那是在1928年的七八月间,湘赣两省的敌军调集重兵对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第二次“会剿”。
在反“会剿”之初,我井冈山的主力红军因为受湖南省委的错误指示,盲目出兵湘南,造成根据地内部兵力空虚。
当时留守井冈山的红军兵力只有两个连。
敌人以为有隙可乘,于是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偷袭黄洋界哨口,企图一举捣毁井冈山根据地。
守卫哨口的红军战士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的带领下,毫不畏惧,严阵以待。
8月30日,战斗打响,我红军战士凭借着险要的工事和有利的地形,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凶猛的进攻。
敌人不甘心,再次纠集兵力,发动总攻。
这时,红军战士将一
门刚修好的迫击炮抬上哨口。
但只有3发炮弹,而且弹药受了潮,头两发没打响。
眼见敌人就要冲上哨口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第三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在敌人的指挥所炸响。
这时,埋伏在草丛中的赤卫队和革命群众,将红旗举起来迎风招展,并齐声呐喊:“红军主力回来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也在铁皮桶内点燃了,发出清脆的响声,听起来像机关枪扫射一样。
敌人被这个阵势吓懵了,以为红军主力已经回山,于是连夜撤兵,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正率领主力红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的毛委员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在路上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各位请继续随我参观。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黄洋界保卫战的纪念碑。
早在1965年,井冈山人民在营房旧址前建造了一座木结构的纪念碑。
“文革”期间,林彪的死党为了宣传林彪,炸毁纪念碑,改建火炬亭。
1977年,拨乱反正,又重建了今天看到的纪念碑。
主碑高12米,底座长4米,宽2 8米,正面是朱德的题词“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纪念碑对面,还有一块大理石横碑,底座长11米,宽2 6米。
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词《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战壕是当年保留下来的一个工事,是扼守江西宁冈方向的,阵地前的这些树木都是建国后栽种的。
顺着这条小路我们来到了黄洋界哨口的另外一个工事,是扼守湖南方向的。
这些是仿造当年的滚木、檑石、迫击炮,看着它们,我们仿佛回到那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岁月。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批准“黄洋界哨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