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研究进展1前沿根据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 1, 由孔径的大小, 把孔分为三类:微孔 (孔径小于 2nm 、介孔(2~50nm 、大孔(孔径大于 50nm ,如图 1所示。

同时,孔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pore type和形状(pore shape ,分别如图 2, 3所示。

在一个真实的多孔材料中, 可能存在着一类, 两类甚至三类孔了。

在这片概述中, 我们把多孔材料 (porous materials 分为微孔材料 (microporous materials、介孔材料 (mesoporous materials、大孔材料 (macroporous materials ,将分别对其经典例子、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予以讨论。

Figure 1 pore size Figure 2 Pore typeFigure 3 Pore shape2 多孔材料2.1 微孔材料 (microporous materials典型的微孔材料是以沸石分子筛为代表的。

在这里我们要举金属 -有机框架化合物 MOF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的例子来给予介绍。

MOF-52是这类材料中的杰出代表, 是 Yaghi 小组在 1999年最先合成出来的。

以 Zn (NO 3 2·6H 2O 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非常稳定(300℃,在空气中加热 24小时,晶体结构和外形保持不变、具有很高孔隙率(0.61-0.54 cm3 cm-3 、密度很小(0.59gcm 3的多孔材料 MOF-5。

如图 4所示分别是 MOF-5的结构单元及其拓扑结构。

在MOF-5中, Zn 4(O(BDC3构成了次级构筑单元 SBU(second building unit, SBU通过苯环形成了无限三位孔道结构,如图 Figure 5 所示。

MOF-5是这一领域研究最多的典型例子之一,其合成方法也多种多样, 2008年时 Yaghi 小组又提出了室温下合成MOF-5的方法 3,如图 Figure 6 所示。

多孔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多孔石墨烯材料同时结合了石墨烯和多孔材料的优点,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及优异的理化性质,是一种具备巨大应用潜力的新型纳米碳质材料。

然而单一的石墨烯材料很难充分满足各个领域的应用需求,且石墨烯片层容易堆叠和团聚,制约了其实际应用的发展。

通过掺杂、改性、组装和复合等手段制备石墨烯衍生物及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等石墨烯基材料可以丰富并优化石墨烯的性质,拓展并提升石墨烯的性能,对于促进石墨烯的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一种新型石墨烯衍生物,多孔石墨烯以其二维片状结构、超高比表面积、开放的能带间隙、丰富的活性位点等特性吸引了研究者的很大关注。

关键词:石墨烯;杂化;石墨烯衍生物引言如果以化学家的视角将人类和世界写成一本书,碳元素必将会跻身关键词之列:从碳基生命到无机碳素,从史前壁画到太空天梯,从钻木取火到蒸汽革命,再从笔墨纸砚书酒花到柴米油糖酱醋茶,碳的身影无处不在,不可替代。

作为世界上最为普遍和奇妙的元素,碳变化多端的魅力归因于其电子轨道杂化方式的多样性及其特殊的成键能力和成键方式。

碳原子含有四个价电子,往往以sp,sp2和sp3等杂化形式构成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以碳单质为例,碳元素存在多种结构、性质迥异的同素异形体。

其中sp杂化形式的卡宾碳异常活泼,不易单独稳定存在;sp3杂化的金刚石稳定、超硬、价高,化学修饰较困难;sp2杂化的石墨、石墨烯化学修饰较易且具有独特的电子共轭体系,此外还存在杂化形式介于sp2杂化和sp3杂化之间的富勒烯及包含多种杂化形式碳原子的无定形碳等等。

碳家族的众多成员极大丰富了碳质材料的性质,为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1]。

1石墨烯及石墨烯基材料石墨烯即单层或少层石墨薄片,是sp2杂化碳原子按照蜂窝状六元环结构排列而成的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的Novoselov和Geim教授研究组利用机械剥离法成功得到独立存在的单原子层石墨烯,两位物理学家因这一开创性的发现在2010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报告

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报告

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摘要:多孔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传感等领域。

本研究报告综述了多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了多孔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然后详细讨论了合成多孔材料的常见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其制备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接着,综述了多孔材料在催化、吸附、分离和传感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挑战。

最后,展望了多孔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1. 引言多孔材料是指具有孔隙结构的材料,其孔隙可以是纳米尺度的介孔、微孔,也可以是宏观尺度的多孔材料。

多孔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成为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节介绍了多孔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并概述了多孔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多孔材料的合成方法本节综述了多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模板法、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法、气相法等。

针对每种方法,详细介绍了其原理、步骤和优缺点,并比较了它们在合成多孔材料中的应用情况。

此外,还讨论了合成条件对多孔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控合成过程以获得所需的孔隙结构和性能。

3. 多孔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本节综述了多孔材料在催化、吸附、分离和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具体包括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吸附材料的选择和改性、分离膜的制备和性能调控,以及传感器的构建和检测原理等。

同时,还分析了多孔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研究思路。

4. 多孔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本节展望了多孔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预测了多孔材料在催化、吸附、分离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其中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其次,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如多孔材料的可控合成、功能化改性、多尺度结构设计等。

最后,强调了多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的重要性,以推动多孔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结论:本研究报告综述了多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用于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用于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用于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多孔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在催化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能够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更好的环境可控性和更高的催化活性,因此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多孔材料用于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1. 介绍多孔材料的定义和特点多孔材料是指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材料,其孔隙大小通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

与传统催化剂载体相比,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均匀的孔隙分布。

这些孔隙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并且能够提高催化反应的质量传递效率。

因此,多孔材料在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2. 不同类型的多孔材料及其在催化剂载体中的应用2.1 介孔材料介孔材料具有孔径在2-50 nm之间的孔隙。

常见的介孔材料包括硅胶、氧化铝和硅酸盐等。

这些材料在催化剂载体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吸附和催化反应。

例如,将金属催化剂负载在介孔材料上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负载量和活性。

2.2 纳米孔材料纳米孔材料具有孔径小于2 nm的孔隙。

常见的纳米孔材料包括纳米碳管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可调控的孔隙结构,可用于催化剂的精确调控和纳米级催化反应。

例如,纳米碳管可以作为载体载入催化剂,并通过调控孔隙结构来提高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2.3 多孔金属材料多孔金属材料是指具有金属骨架结构和孔隙的材料。

常见的多孔金属材料包括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的导电性和较好的机械性能,可用于催化剂在电化学催化和催化剂材料的制备中。

3. 多孔材料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3.1 催化剂负载催化剂负载是指将催化剂负载到多孔材料上,以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孔隙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可活化位点和增加反应物的吸附量,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3.2 反应物分子筛选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可用于筛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分子。

通过调节多孔材料的孔隙大小和结构,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和催化不同大小的反应物分子,从而实现对催化反应的精确控制。

我国生物基质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我国生物基质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我国生物基质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第一章引言生物基质多孔材料是一类以生物可降解材料或生物来源材料为基础制备的多孔结构材料。

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使得它在医学、环境、能源和化工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本文旨在对我国生物基质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制备方法2.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制备生物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等多孔材料可通过溶液共混、熔融挤出、溶剂挥发或溶液共混等方法制备。

其中,溶剂挥发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生物可降解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挥发掉有机溶剂,得到多孔结构材料。

2.2 生物来源材料的制备生物来源材料如海藻酸钙、骨基质等多孔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模板法、海绵法和冻结干燥法等方法实现。

模板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生物来源材料浸渍入模板材料中,然后通过煅烧或酸洗等方法去除模板材料,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

第三章物理性能3.1 孔隙结构与孔径分布生物基质多孔材料的性能主要与其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有关。

研究表明,适当的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有助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吸附性能等方面的提升。

目前,通过调节不同制备方法和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不同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的多孔材料。

3.2 物化性质生物基质多孔材料的物化性质包括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孔容、固定水化学等方面。

研究表明,这些性质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吸附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

因此,在制备生物基质多孔材料时,需要对这些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和控制。

第四章应用领域4.1 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基质多孔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例如,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用于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可以用于药物缓释系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还可以用于修复骨缺损等方面。

4.2 环境领域生物基质多孔材料在环境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吸附和分解有毒有害物质;可以用于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还可以用于生物过滤系统,净化空气和水等方面。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多孔材料是指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材料,其中孔隙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这些材料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吸附、催化、分离、传感、生物医学和能源。

本文将介绍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多孔材料分类存在许多分类多孔材料的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按照它们产生的方式划分。

1. 石墨烯氧化物石墨烯氧化物(GO)是一种具有丰富氧含量的碳材料,除了非常窄的孔隙,GO还具有大量的表面官能团。

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特性和表面性质,GO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传感、吸附、分离等领域。

2. 金属有机骨架金属有机骨架(MOF)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晶体材料,它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隙大小和形状以及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MOF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分离、传感、电子和能源等领域。

3. 介孔材料介孔材料是具有孔径大于2纳米低于50纳米的材料,具有与微米尺度结构类似的高表面积和离散的微孔结构,这使得它们在许多领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生物医学、吸附、分离、传感和能源。

二、多孔材料在吸附中的应用多孔材料在吸附方面的应用因其高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隙结构而备受关注。

吸附是将气体或液体分子吸附到材料表面的过程。

制备多孔吸附剂的目标是获得高吸附容量和选择性。

1. 分子筛分子筛是一种介孔材料,具有网络结构和各种孔隙尺寸,可用于高效分离和处理气体、水和液态混合物。

分子筛通常是由硅酸盐或铝酸盐等无机化学物质制成的,其孔径可以控制在2-50纳米之间。

2. 金属有机骨架MOF在气体吸附和分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这些材料通过晶格控制孔径和孔隙配位,从而使其性能具有高度的可调性。

MOF 在指示剂、传感、药物分离等领域也有应用。

三、多孔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催化是指利用催化剂促进反应速度的过程。

多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可控孔隙结构使其具有出色的催化效果。

多孔材料在催化反应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剂本身。

纳米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纳米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废水处理:纳米多孔材料可 以用于吸附和去除废水中的 有害物质
土壤修复:纳米多孔材料可 以用于吸附和去除土壤中的
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环境监测:纳米多孔材料可 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
质和污染物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纳米多孔材料在药物输送中的 应用
纳米多孔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 的应用
纳米多孔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 应用

环境影响:如何降 低纳米多孔材料生 产和使用过程中的
环境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展望
纳米多孔材料的应 用领域不断扩大
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如分子模拟、实验 研究等
面临的挑战包括提 高材料的稳定性、 降低成本等
展望未来,纳米多 孔材料将在能源、 环保、医疗等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发展方向
添加标题
应用领域
生物医学:药物输送、细胞 培养和组织工程
能源储存:储氢、储碳和储 热
环境净化:吸附有害气体和 颗粒物
催化领域:催化反应和光催 化
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生物 传感器
电子设备:电池、超级电容 器和太阳能电池
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模板法
概念:通过模板控 制纳米多孔材料的
结构和形态
优点:可以精确控 制孔径、孔隙率和
热学性能
热导率:纳米多孔材料的热导率通常较高,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散热性能。
热稳定性:纳米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能。
热膨胀系数:纳米多孔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通常较低,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热传导机制:纳米多孔材料中的热传导机制主要包括固体热传导和气体热传导,其中气体 热传导起主要作用。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多孔材料是一类具有许多孔隙结构的材料,其孔隙大小、形状和分布可以通过制备方法进行调控。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多孔材料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能源存储、环境治理、催化剂、吸附剂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多孔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首先是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模板法、溶胶-凝胶法、气溶胶法等,但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等。

近年来,一些新的制备方法被提出,为多孔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近几年催化剂领域使用的溶胶凝胶法、杂化材料的研究中使用的水热法等。

这些新的制备方法能够快速、简单地制备出多孔材料,并且可以控制其孔结构的大小和形状。

其次是多孔材料的结构优化。

传统的多孔材料具有均匀的球状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和孔容量有限。

为了提高多孔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非球状孔结构的多孔材料。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调控制备条件和添加特定的添加剂,制备出了片状、纤维状等非球状孔结构的多孔材料。

这些非球状孔结构的多孔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大的孔容量,有望在能源存储和吸附分离等领域发挥更好的性能。

第三是多孔材料的功能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孔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始将其功能化。

例如,改性多孔材料可以通过在孔结构中引入各种功能性基团或添加剂来赋予其特定的性能,如可控释放、光催化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多孔材料的优异吸附性能,将其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等环境治理领域。

通过对多孔材料进行功能化,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并提高其在各个领域的性能。

最后是多孔材料的应用拓展。

多孔材料在能源存储和催化剂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多孔材料可以用作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能源存储器件的电极材料,其高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可以提高能量密度和电荷传输速度。

此外,多孔材料在催化剂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支撑材料等方面。

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多孔材料是一类具有高度开放孔隙结构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量。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材料学的发展,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成为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就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方法1. 模板法合成模板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可以在其表面或内部形成均匀分布的孔洞结构。

常用的模板包括硬模板、软模板和空气泡模板等。

在制备过程中,首先将模板与所需材料相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烧结等方法去除模板,最终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

2. 溶胶-凝胶法合成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热法,通过溶胶的凝胶化和热处理制备多孔材料。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溶液的浸渍或浸泡使得溶胶在基体材料上沉积,然后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溶胶发生凝胶化反应形成凝胶,最后通过烧结或煅烧等步骤得到多孔材料。

3. 气相沉积法合成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多孔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将前驱体气体引入高温反应室中,在气相中,前驱体经过热解、氧化等反应得到固相材料的析出。

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调控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孔径大小。

二、新型多孔材料的应用研究1. 介电应用新型多孔材料的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使其在介电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通过调控孔隙结构和孔径大小,可以实现电介质材料在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等性能上的优化。

同时,多孔材料还可用于超级电容器、介电隔热材料等领域。

2. 吸附分离应用多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孔容量使其在吸附分离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气体吸附、分离和储存等方面显示出优异的性能。

此外,多孔材料还可应用于污水处理、气体捕捉等环境领域。

3. 催化应用多孔材料在催化反应中起到载体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通过调控孔隙结构和孔径大小,可以调节反应物的扩散和催化活性中心的分布。

因此,多孔材料在催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有机合成、环境净化等领域。

多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多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多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多孔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和特定的孔径分布。

由于其特殊性质,多孔材料在吸附、分离、催化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回顾当前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相关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多孔材料的性能研究。

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自组装法、溶胶-凝胶法和高温煅烧等。

其中,模板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制备方法,它使用固体、液体或气体模板体来导向孔的形成。

模板可以是有机物、无机物或生物分子,通过控制模板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结构和特性的多孔材料。

自组装法则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相互作用,使分子或颗粒自组装形成有序的排列,进而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

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制备多孔材料的途径。

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形成溶胶状态的前驱体,然后凝胶化形成凝胶来制备多孔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凝胶的形成过程,从而控制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

高温煅烧是将预先制备的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煅烧,通过物质的扩散和相变来形成多孔结构。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无机材料的多孔结构。

随着多孔材料制备方法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对其性能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多孔材料的性能与其孔径、孔隙和比表面积密切相关。

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多孔材料具有很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

例如,利用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同时,多孔材料还可以用于催化反应中的催化剂载体。

通过控制多孔材料的孔径和孔隙结构,可以调控催化剂的分散度和反应活性,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此外,多孔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

通过调控多孔材料的孔径和孔隙结构,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分子或颗粒的选择性分离。

例如,利用纳米孔材料可以实现对特定大小颗粒的高效分离和过滤。

此外,多孔材料还在能源存储、传感器和光催化等方面展示了出色的应用潜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孔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和改进现有方法。

新型多孔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新型多孔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新型多孔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多孔材料是指存在着一定规则、有机/无机结构和空隙结构的材料。

这种材料的种类繁多,例如泡沫塑料、活性炭、硅藻土、沸石、无机纳米多孔材料等。

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多样化的孔径大小、可控的结构和组成、温度、光致等物化性质等特点。

多孔材料具有重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应用价值。

本文将较为详细地探讨新型多孔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现状。

1.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常规模板法、自组装法、溶剂挥发法、水热法、微波法、气相沉积法、分子筛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也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一直不断完善。

(1)常规模板法常规模板法是制备多孔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选定一种具有孔形状的模板,将其浸入到溶液中,然后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骨架材料在模板孔道上成长形成孔道结构,再通过高温或其他方法将模板材料去除,从而得到多孔材料。

常用的模板材料有聚苯乙烯微球、硅胶、膜、胶体粒子等。

(2)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控制表面化学位点的排布而产生孔洞的方法。

它基于可高度控制的相互组装阶段,由自发或导向的高分子聚集而形成的,具有规范的孔洞和结构的纳米模板合成孔洞结构的材料。

它的优点是低成本、无需大量模板,材料表面光滑,孔结构均匀等。

(3)溶剂挥发法溶剂挥发法是一种通过溶液蒸发、挥发、升温等过程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通俗地说就是将低沸点挥发性溶剂加入高沸点失水剂中,通过挥发失水剂,再将低沸点的挥发性溶剂快速挥发,从而形成大量小孔洞。

该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但现在主要用于研究型材料。

(4)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通过高温、高压水蒸汽在有机、无机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溶解度异常变化,沉积物形成有规律微、纳米尺度孔道结构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水分为反应溶剂,同步完成了制备多孔材料和烘干的目的,但其操作条件要求严格,而且额外付出较高成本。

(5)微波法微波法是一种较新的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引言固体材料所包含的空间和表面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该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具有大量的空间和表面积的固体多孔材料已经成为了当代科学研究的热点,在各式各样物理化学过程中显示出极为突出的优势。

根据孔径的大小,可以将多孔固体材料分为三类:孔径小于2nm的归为微孔材料;孔径在2-50nm之间的归为介孔材料;孔径大于50nm的归为大孔材料。

多孔材料在化工石油催化、气体吸附、药物输送、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海洋深潜装备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是当今时代一种很重要的材料。

1. 纳米多孔材料相比于传统的纳米颗粒材料,具有可调结构和性能的纳米多孔材料有着非凡的特性。

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材料具有极快的传质过程和蛋白分子吸附固定速率,在蛋白质组学分析及酶反应研究中有巨大的潜力。

在当今组学的前沿,蛋白质的酶解严重缺乏效率,影响后续的分析测试,而目前发展的快速酶解技术需要较为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和过量的蛋白消耗;另一方面酶解技术难于联合应用于后续的肤段富集之中[1]。

因此,多孔纳米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合成及其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这种纳米多孔材料的典型就是大孔二氧化硅泡沫材料,它可以作为催化剂极大的提高酶解反应速率。

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高孔性、比表面积大、合成方便、骨架规模大小可变以及可根据目标要求作化学修饰、结构丰富等优点,在气体吸附、催化、光电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MOFs又名配位聚合物或杂合化合物,是利用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间的金属配体络合作用自组装形成的具有超分子微孔网络结构的类沸石材料。

MOFs由于能大量进行氢气的可逆吸附,因此被认为是最具有储氢前景的材料之一;它可以存储和运载药物,也可以用于生命科学领域。

MOFs的合成过程类似于有机物的聚合,以单一的步骤进行,其合成方法一般有扩散法和水热(溶剂热)法。

3. 仿生壳聚糖泡沫材料壳聚糖是一种极好的有机废物或金属离子去除材料。

多孔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a n d me t a l , wa s s u mm a r i z e d . Al s o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s e ma t e r i l a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 Th e mo d i i f c a t i o n o f ma t r i x s t r u c t u r e wi l l b e t h e ma i n
吸收材料来 降低 电磁 波的反射率 ,从而降低可探测性达 到 隐身的 巨的 …。在 实现隐身 的过程 中,由于 目标物 的外形 设计受到诸 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往往难 以达到预期 目的 ,
因此高性能 吸波材 料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决定隐身技术发展
的 关 键 因素 之 一 。
根据 电磁波在介质 中的传播 特性 ,当入射 电磁波 由 自 由空 间进入吸波材 料表面 时 ,由于二者之间 的波阻抗差 异
( 北 京工 业大 学材 料科 学与 工程 学院 ,北 京 1 0 0 1 2 4 )
摘 要 :在 阐述 阻抗 匹配和 电磁 波介质吸收 的机理基础上 ,说 明多孔结构型吸波材料的 高效吸波的优势和发展动力。 系
统的归纳 了 目前 无机 多孔 结构型、有机 多孔结构 型、多孔金 属结构型吸 波材料 的研 究现状 ,并提 出了不同种类吸波材料存
在 的问题 ,指 出基体 结构 的改性将会是 多孔结构型吸波材料 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微 波吸 收 ;多孔 结构 ;吸 波机理 ;研 究现状
Abs tr a ct: The a dv a n t a ge s o fg oo d i mp e da nc e ma t c h i ng a n d e l e c t r o ma g ne t i c wa ve a b s or pt i on p ut t he por o us s t r uc t u r a l ma t e r i l a de v e l o p a nd p r og r e s s .I n t hi s pa pe r ,t he r e c e n t r e s e a r c h o f d i fe r e nt por o us s t r u c t u r l a wa ve a b s or bi n g ma t e ia r l o f i nor g a ni c ,or g a n i c

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引言多孔材料是指具有空隙或孔道结构的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多孔材料可以用于催化反应、气体吸附、分离纯化、储氢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二、制备方法1. 溶剂挥发法溶剂挥发法是制备多孔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溶剂的挥发性,通过调节溶剂的挥发率来控制材料的孔隙结构。

通常,先将材料的前体物溶于挥发性溶剂中,然后通过溶剂的挥发使前体物固化并形成多孔结构。

2. 硬模板法硬模板法是一种将特定模板溶于材料前驱体中,然后通过固化、热解等方式,使得材料沿着模板的结构进行生长的方法。

硬模板法制备出的多孔材料通常具有较规则的孔隙结构。

3. 软模板法软模板法是指通过聚合物自组装或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等方法,形成多孔结构。

该方法的特点是适用范围广,能制备出多种形态的孔隙结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三、应用研究进展1. 催化反应多孔材料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常用于催化反应。

例如,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可以应用于脱氯等反应。

2. 气体吸附多孔材料能吸附气体,例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可以吸附二氧化碳、甲烷、氨气等气体。

这种特性使得多孔材料在二氧化碳捕捉和处理、空气净化、废气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3. 分离纯化多孔材料具有大小分离特性,例如,分子筛材料具有强大的分子筛分离能力,可以应用于同分异构体分离、膜分离等领域。

4. 储氢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大比表面积,使其成为储氢材料的有力竞争对手。

目前,研究者们通过设计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储氢性能,为将来的储氢技术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结论多孔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其重要性意义不容忽视。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技术的需求,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而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调控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玉米芯制备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玉米芯制备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玉米芯制备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玉米芯作为一种廉价且易得的农业废弃物,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科学的利用和综合开发,可以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贵重物质。

在多孔材料的制备中,玉米芯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源材料。

本文将对玉米芯制备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一、玉米芯做多孔碳材料的原理玉米芯中的纤维素、赖氨酸和天然油脂等成分,都可以用于制备多孔碳材料。

其中,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多糖,是多孔碳材料制备的主要成分。

在氧化过程中,纤维素被氧化成为含有羧基、酮基等官能团的物质,这些官能团与金属离子配对形成的化合物是多孔碳材料制备的有效前驱体。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玉米芯原料中的纤维素可以被转化为多孔的碳材料。

而多孔碳材料的介孔和微孔结构,也可以通过控制碳化条件、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参数来实现。

此外,玉米芯中的赖氨酸和天然油脂的添加,可以提高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

二、玉米芯做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玉米芯做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热解法在高温下,玉米芯中的天然油脂和纤维素进行热解,生成碳化物和气体。

气体的流失会形成多孔结构,从而形成多孔碳材料。

这种方法不需要添加任何外源性材料,成本低廉。

但是,由于碳化程度不同,孔径大小和分布不均匀。

(二)化学活化法化学活化是指在玉米芯原料中加入化学活化剂,如盐酸、磷酸等,在高温下进行反应。

化学活化剂会引起纤维素的部分脱羧和脱水,从而形成孔洞。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孔径大小、孔洞分布和比表面积。

此外,还可以在化学活化的基础上,引入不同的气氛,如氮气、空气、二氧化碳等,以形成不同性质的多孔碳材料。

(三)物理活化法物理活化法也称为炭黑活化法,是指在高温下,将玉米芯原料中的纤维素表面和内部吸附了物质的碳吸附剂进行脱附作用,形成多孔结构。

这种方法在保留原材料性质的同时,可以得到亚浓缩的多孔碳材料。

三、多孔碳材料的应用多孔碳材料作为一种高比表面积的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可以应用于环境治理、电化学储能、分离纯化等领域。

多孔材料研究进展PPT课件

多孔材料研究进展PPT课件
8
1997年—— 出现大孔材料的合成。(孔径>50nm, 次微米范围。 以胶体微粒、细菌菌丝为模板。)
近几年—— 出现以配位聚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无机-有机 杂化材料为骨架的多孔材料。(孔结构易调节、 易于表面修饰、功能化)
9
3 有序介孔材料研究概况
1992年,美国Mobil公司首先采用表面 活性剂为模板合成出 M41S系列介孔材料:
型功能材料的制备等方面。
18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采用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以其形成的超分子结构为模板, 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在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引导作用下, 无机物种在模板的表面发生水解和缩聚,形成形状规则、排列 有序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再通过溶剂萃取或焙烧去除表面活 性剂,从而得到有序多孔材料。
12
MCM-48
13
SBA-8
14
SBA-15
15
16
TEM images of calcined JLU-30 taken in the (100) and (110) direc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rier diffractogram (inset).
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2005的分类简介 • 多孔材料发展简史 • 有序介孔材料研究概况 • 多孔网络高分子的合成 • 多孔材料的表征方法 • 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
2
1 多孔材料的分类
按孔径大小分 :
微孔材料(microporous materials) :< 2 nm 介孔材料(mesoporous materials) : 2~50 nm 大孔材料(macroporous materials) :> 50 nm
(美国 Linde, Union Carbide, Mobil, Exxson等公司); • 1959年—— 中国合成出A型、X型分子筛;(大连化物所)

多孔有机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多孔有机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多孔有机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多孔有机材料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多孔有机材料由于其高表面积、可调控的孔径以及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能源存储、分离纯化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多孔有机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多孔有机材料的合成方法多孔有机材料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包括自组装法、模板法和共价有机框架法。

自组装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自发组装过程形成多孔结构。

例如,利用氢键、范德华力或π-π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形成自组装结构,进而形成多孔有机材料。

自组装法具有操作简单、合成条件温和等优点,但对于控制孔径和孔隙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

模板法是通过使用模板分子,在模板分子的作用下合成具有孔道结构的有机材料。

常用的模板分子包括有机小分子、聚合物和无机纳米颗粒等。

模板法可以实现对多孔结构的精确控制,但模板去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影响孔隙结构的可能性。

共价有机框架法是通过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或簇状物质等反应生成具有孔隙结构的有机框架。

共价有机框架法具有高度可调性,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来控制多孔结构的性质和性能。

然而,共价有机框架的合成过程相对复杂,合成条件、配体设计等方面要求较高。

以上介绍的合成方法只是多孔有机材料的一部分合成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合成方法。

二、多孔有机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催化是多孔有机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由于多孔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和吸附介质,因此多孔有机材料在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包裹和反应环境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以多孔有机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多孔结构为催化剂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并能够调节反应环境,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例如,将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在多孔有机材料上,可以提高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散度和稳定性。

多孔材料在警用防护领域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在警用防护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 、多子 L 材 料在 防护领域 的研究现状
( 一) 多子 L 材 料在 抗弹 领域 的研 究现 状
子弹高速侵彻装 甲时会在装甲中产生极强的应力波。
在弹丸尚未到达的区域,装甲就可能由于应力波的作用而发 生破坏。因此需要设法降低子弹侵彻防弹装备时防护层 中应 力波的幅值。目前使用的防弹衣结构虽然能够较好抵御子弹
P o l i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3 年 第4 期
6 3
_ J 警 用 装 备

而提高。学者 同时发现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多孔材料也是应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敏感材料 ,而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应变率敏感性随着密度
的增加而提高。由于多孔材料具有 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 , 因此多孔材料在受到子弹冲击过程中的强度比其静态时的强
减应力波的 目的。多孔材料还具有一定的抗侵彻能力 ,并且 已经广泛应用于防爆震等领域。在保持与均质装甲具有相同 的防护能力的情况下 ,常规防护材料 ( 如金属 、陶瓷、防弹 纤维等 ) 与多孔材料构成的复合防护结构更易实现轻质化。
本文分析 了多孑 L 材料在防护领域的研究现状 ,同时探讨 了多
防护层在受到子弹冲击或爆炸冲击波作用过程中 ,会
多孔材料基本都具有 明显的应 变率强化效应。大量学
发生动态压缩的情况 ,因此本文先对多孔材料在动静态压缩 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探讨。多孔材料的动静态压缩应力应变曲
者对泡沫铝动态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泡沫铝具有 明显 的应变率强化效应 ,多孔材料的流动应力随着应变率的提高
警用防护装备是 警察面对威胁 时保护 自身安全和提高
战斗力的必备装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常规攻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多孔金属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在科研领域和工业应用中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多孔金属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良好的透气性、优良的导热导电性能以及可调节的孔径和孔结构等特点,使得它们在催化剂载体、能源存储与转换、分离与过滤、生物医学以及声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性能表征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所需的孔结构、孔径大小、孔形貌、孔分布以及金属材料的类型。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主流的多孔金属材料制备方法。

粉末冶金法:这是一种传统的多孔金属材料制备方法。

它首先通过压制或烧结金属粉末形成多孔结构,然后经过高温烧结,使粉末颗粒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多孔金属材料。

粉末冶金法可以制备出孔径分布均匀、孔结构稳定的多孔金属材料,但制备过程需要高温,且制备周期较长。

模板法:模板法是一种可以精确控制多孔金属材料孔结构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孔结构的模板(如聚合物泡沫、天然生物模板等),将金属前驱体填充到模板的孔洞中,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热处理将金属前驱体转化为金属材料,最后去除模板,得到具有模板孔结构的多孔金属材料。

模板法可以制备出具有复杂孔结构、高比表面积的多孔金属材料,但制备过程需要复杂的模板设计和制备,且模板的去除过程可能会对孔结构产生影响。

熔体发泡法:熔体发泡法是一种通过在金属熔体中引入气体来制备多孔金属材料的方法。

它首先将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向熔体中引入气体,使气体在熔体中形成气泡。

随着气泡的长大和上浮,金属熔体在气泡周围凝固,形成多孔结构。

熔体发泡法可以制备出孔径较大、孔结构开放的多孔金属材料,且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但制备出的多孔金属材料孔径分布较宽,孔结构稳定性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序多孔材料 如无定型的氧化硅凝胶、氧化铝凝胶、氧化钛凝胶、 微晶玻璃等 。
有序多孔材料 是一类在三维空间上高度有序的多孔材料, 它具有孔道排布规则有序、孔径均一、分布很窄等特点。
2 多孔材料发展简史
• 1756年——发现天然沸石 (硅铝酸盐,zeolite); • 19世纪末——发现菱沸石 能吸附水、甲醇、乙醇、甲酸等, 但不能吸附丙酮、乙醚、苯等。天然沸石开始被用作干燥 剂、吸附剂; • 1940s —— 实现沸石分子筛的实验室合成(低温水热合成); • 1954年—— A型、X型分子筛开始工业化生产 (美国 Linde, Union Carbide, Mobil, Exxson等公司); • 1959年—— 中国合成出A型、X型分子筛;(大连化物所)
• 1950s —— 沸石分子筛主要用于各种气体的干燥、分离、 提纯; • 1960s —— 沸石分子筛开始作为石油加工的催化剂和催化 剂载体,从此成为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领域最重要的吸附 和催化材料; • 1950s-1980s —— 是硅基沸石分子筛发展的全盛时期,人 工合成出多种类型的分子筛:A型(Na, K, Ca), X型( Na, K, Ba), Y型(Na, Ca, NH4), L型(K, NH4), F型(K), W型(K);
4 多孔网络高分子的合成
采用一种分子模板定向合成技术,直接合成孔道均匀、 规则的多孔网络高分子材料。 即采用具有明确三维空间结构的多官能团单体为结构导 向剂,利用模板周围的官能团与其它有机小分子单体间的定 向聚合反应,直接合成出多孔网络高分子。
以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简称POSS)为结构导向剂:
(3) Choi, J; Harcup, J; Yee, A F; Zhu, Q; Laine, R M.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mposites from Cubic Silsesquioxanes[J]. J. Am. Chem. Soc. 2001, 123: 11420-11430
有序介孔材料的优点
(1)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基于微观尺度上的高度孔道 有序性; (2)孔径呈单一分布,且孔径尺寸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1.330 nm)调控,孔洞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3)具有高的比表面和高的孔隙率; (4)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 (5)应用前景广泛,可用于大分子催化、选择性吸附分离及新 型功能材料的制备等方面。
液晶模板(Liguid Crystal Template, LCT)机理 机理认为: 液晶模板 机理
当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当浓度很低时,生成理想 溶液,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开始生成胶束, 随着浓度逐步提高,依次形成球状胶束、棒状胶束、六方液 球状胶束、棒状胶束、 球状胶束 晶相、立方液晶相,最后形成层状液晶相 层状液晶相。这些液晶相(即 晶相、立方液晶相 层状液晶相 模板)是在无机物种加入之前就已形成了,当加入无机物种 后,无机离子或分子通过与液晶模板相互作用力(主要为静 电力或氢键)的引导,使无机物种在反应过程中沿着模板定 向排列,形成有序的介孔材料的孔壁,经脱除模板剂后,即 得到有序介孔材料。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采用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以其形成的超分子结构为模板, 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在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引导作用下, 无机物种在模板的表面发生水解和缩聚,形成形状规则、排列 有序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再通过溶剂萃取或焙烧去除表面活 性剂,从而得到有序多孔材料。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Beck------------液晶模板机理; Vartuli ---------协同作用机理 ; Monnier--------电荷密度匹配机理; Huo-------------广义液晶模板机理; Inagaki---------层状折皱机理。
N2 吸附测试结果: 吸附测试结果: 比表面积: 382~529 m2/g, 孔体积: 0.194~0.242 mL/g,
孔径分布: 1~50 nm,主要集中于1~10 nm范围。
(2) Morrison, J J; Love, C J; Manson, B W; Morris, R 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sed porous network silsesquioxane polymers [J]. J. Mater. Chem., 2002, 12: 3208–3212
CnH2n+1NH2 NH2CnH2nNH2 CnH2n+1NH (CH2)2NH2 (C2H4O)m(C2H3CH3O)n(C2H4O)mH
(长链伯胺) (双胺) (双子胺,Gemini型) (PEO-PPO-PEO, Pluronic型 )
(xu: p600)
表面活性剂 S+ S+ S+ SSSo So No
无机物种 II+ Io I+ IIo I+ Io
相互作用方式 S+ I 静电力
合成举例 MCM-41 MCM-48 FSM-16 SBA-2 SBA-1 SBA-2 SBA-3 SiO2 (六方) 多种氧化物 ZnO (层状) HMS (六方) SBA-15 (六方) MSU-X (六方)
S+X-I+ 静电力 S+F-Io 静电力 S -I + 静电力
MCM-41
MCM-48
SBA-8
SBA-15
TEM images of calcined JLU-30 taken in the (100) and (110) direc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rier diffractogram (inset).
模板法合成有序介孔材料的影响因素
(1) 表面活性剂类型
阳离子型 CnH2n+1N+(CH3)3X-; X=Cl,Br或OH (长链季胺盐) (双子铵,Gemini型)
CnH2n+1 (CH3)2 N+ (CH2)s N+ (CH3)3 阴离子型 CnH2n+1SO3-Na+ 非离子型
(长链磺酸盐)
• 1982年—— Union Carbide 公司合成和开发出一个全新的 分子筛家族---AlPO4-n(磷铝分子筛)。 是一个重要的里 程碑。 从此人们开始将各种元素(主族金属、过度金属、非金属) 引入微孔骨架,得到200种以上的微孔化合物。 • 1988年—— Davis M E 等合成出十八元环孔道结构的磷酸 铝分子筛---VPI-5,是多孔材料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从 此出现超大微孔材料。 • 1992年 —— Mobil公司的Kresge C T等合成出有序介孔材料 ---M41S系列(MCM-41, MCM-48, MCM-50), 是多孔材料 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按化学组成分: 按化学组成分
硅基多孔材料 是指其骨架的化学组成为氧化硅或硅铝酸盐的材料 。
非硅基多孔材料 主要包括: 金属氧化物:Al2O3、TiO2、ZrO2、MnO2、Fe2O3 磷酸盐: 硫化物: AlPO4、Ti3(PO4)2、Zr3(PO4)2、Fe PO4 CdS、ZnS
按孔洞的有序程度分: 按孔洞的有序程度分:
MCM-41的两种形成机理 (1) 液晶模板机理 (2) 协同作用机理
协同作用机理(Cooperative Formation Mechanism)认为: 协同作用机理
表面活性剂的液晶模板是在加入无机反应物之后形成的。 表面活性剂介观相的形成是胶束与无机物种协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协同作用表现为胶束加快无机物的缩聚过程以及无机物 种的缩聚反应反过来促进胶束形成液晶相结构。胶束加速无 机物种的缩聚过程主要是出于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的相互作 用(如静电引力、氢键或配位键作用)导致无机物在界面的 浓缩而产生。
S-M+I- 静电力 So I o 氢键
(SoH+)X-I+静电力 NoIo 氢键
不同g 不同 值下的介观结构
g值 < 1/3 表面活性剂形 状 单链、极性头 较大 单链、极性头 较小 单链、极性头 较小 双链、极性头 较小 双链、极性头 较小 胶束形状 球型 介观结构举例 SBA-1 (Pm3n立方相), SBA-2 (P63/mmc 三 维 六 方相) MCM-41 (P6mm 二 维 六 方相) MCM-48 (Ia3d立方相)
=
Si
O Si O O Si
举例
(1) Zhang, C X; Babonneau, F; Bonhomme, C; Laine, R M. Highly porous polyhedral silsesquioxane polymers.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J]. J. Am. Chem. Soc, 1998, 120: 83808391
M41S系列介孔材料的结构简图
著名品牌包括: 著名品牌包括:
MCM系列 ( MCM代表Mobil Composite Material): MCM-41 (p6mm), MCM-48 (Ia3d) , MCM-50 (层状) SBA系列(SBA表示Santa Barbara,USA): SBA-1和SBA- 6 (Pm3m)、SBA-2和SBA-12(P63/mmc)、SBA-11 (Pm3m)、SBA-16(Im3m)、SBA-8(C2mm); MSU系列(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KIT系列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DU系列(Fudan University) JLU系列 (Jilin Univers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