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曾对800名男生进行了30年的跟踪研究。他发现这些人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而在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发生的中小学生出走、自杀、犯罪现象却屡见不鲜。于是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每位教师的任务。那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更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很难想象,一个自身心理不健康的老师,能教出一群心理健康的孩子。
而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是不容乐观的,据有关资料统计,40%以上的教师存在着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疏导工作,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又一课题。
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恨铁不成钢,有份强烈的“责任心”。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温顺地听从他的教诲,不允许学生个性的发展,更不能容忍学生的顶撞和抵触,学生天经地义就得听老师的,不能平等看待学生,只要学生稍有不敬,听课不认真,成绩不过关。教师立即火冒三丈,心态失衡。学生就会遭到体罚或变相体罚。有关报道:某教师因学生不遵守纪律,要看看学生的脸皮有多厚,就用小刀剐学生的脸。还有的让学生打学生等等。都说明了过于强烈的责任心导致了教师心理失控,带给学生的将是说不尽的伤害。学生还能再信任这样的教师吗?还能愉快学习吗?自尊心、自信心能不受到伤害吗?在他们天真活泼的心灵上能不留下阴影吗?
还有一些老师迁怒于学生。由于与其它教师有矛盾,嫉妒同学科,平行班的教师。或者学校的考核平价不科学,不合理,内心承受不住,于是把成人间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相互抵毁的言行带进了课堂。还有在社会上和家庭中受到的怒气和怨气,都发泄到学生身上,这种内心陕隘的老师怎能教出待人真诚、心胸宽阔的学生,怎能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还有的教师置教学任务不顾,把对社会的不满带进课堂,宣讲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他们个人主义膨胀,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社会,看待他人,看不到社会的光明面,在这样灰暗的心理下,必然言行偏激,甚至把这种不良的言行、思想、看法灌输给学生,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以上所述可能有些是师德问题,但也说明了有些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应对症下药,进行疏导和帮助,根治顽疾。
首先教师要学会自我排解,要认识到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心理不健康将会影响一批批学生。经常开展自我分析,自我检查,“日三省吾身”,时刻提高警惕,战胜自我,培养自己开朗豁达的个性,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沟通,交流,争取大家的理解和帮助。努力工作,多出成绩,用他们的恳定、赞扬来战胜自己的嫉妒心。丰富自己的业余爱好,陶冶情操。做一个心平气和,心胸开阔的人。
其次就懂得宣传。在工作上,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事受委屈是难免的,知识经济加剧竞争工作压力大人人都有。关键是找到正确的途径来宣传。可以和家人、朋友聊天,把心中的怨气说出来,让家人和朋友用爱来安慰自己,还可以适当运动,在运动中让不快随汗水流出来。还可以去旅游,在旅途中放松心情,把坏情绪仍给大自然,把祖国山河的美好带回来。总之只要不伤害、影响他人、社会,适当的发泄,对心理健康是有好处的。
最后,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一些关心和帮助。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父母心、宽厚心,对于孩子没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迟到、早退、做错题、调皮、捣蛋、不听话都是可以理解的,要允许学生犯错。关键是用恰当的方法让其改正。对于心理有问题的老师,其他教师和学校领导不能一味指责、训斥、处
罚,而应运用心理学知识为其想办法、找原因、帮其改正。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而健康的心理又是高尚品德的必备基础。一个心理有问题的教师如何能为人师表,如何能创造性的培养人才。为了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成为有责任感、有信心、有恒心、积极乐观而上的人,就让我们从现在,从自身做起,克服不良心理,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师生之间不了解,缺乏情感基础,既无爱,也无恨,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彼此很少接触,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或师生之间彼此还产生了消极的认识,从而导致不满、敌对情绪的滋长和行为上的对抗,这二者都是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有的教师不热爱工作和学生,或由于工作压力大,对学生态度粗暴,讽刺挖苦打骂学生,造成紧张对抗的师生关系。
不良的师生关系会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良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案例分析:
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学习无兴趣,临近中考,一位教师在上课期间,看到此情景,非常生气,马上发火,和学生发生冲突,并扔了学生的书,甚至还打了该生。这是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体现,如此一来,使学生产生反抗和敌对情绪,造成紧张对抗的师生关系。
相比,另一位教师的做法是,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用身体语言提醒他,如摸摸学生的头等,以微笑面对他,并和学生进行课后心理沟通,还进一步了解造成他上课不认真的原因。
原来该生最近上课老是走神,是因为家中出了事,父母被人追债离家在外,使他心理感到十分担心、恐慌,以至影响了他的学习。这位教师细心地去引导他,并积极地帮助他度过生活难关,还联系他的其他长辈来监督他。因此,该生在思想上学习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对老师也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位教师的做法呵护了一个受伤的心。这不仅是该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体现,而且也是他以自己的健康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
许多教育案例表明,教师良好的性格,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信任、理解、宽容、真诚”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要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以自身健康的人格、气质、素养等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促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代。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表现
目前,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至今尚未引起社会的重视。由于我们对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长期以来教师缺乏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使教师的身心处于各种无法排解的紧张状况和矛盾之中,时刻威胁着身体的健康,加之教师自主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性和自我保健意识较差,致使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应该肯定,我国教师身心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不能否定在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教师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据权威统计显示: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也就是说,有1/5的教师是在病态下走上讲台,走进课堂的。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的现实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角色问题。有些教师虽然在从事教师工作,却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缺乏职业自豪感。另外,社会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教师常常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而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教师产生内心的角色冲突,导致他们工作中缺乏热情,不积极且效率差,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得过且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