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机设计需求(BSG电机)

新能源电机设计需求(BSG电机)
新能源电机设计需求(BSG电机)

阻力系数:A:89.947 B:0.388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电气自动化专业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与作用 (一)课程定位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二)课程的作用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电工电子、电力拖动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的设计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的设计以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案例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注重实用性,坚持以实为本,避开高深理论推导和内部电路的过细研究,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注重外部特性及连线技能,同时兼顾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做到既为后续课程服务,又能直接服务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电机驱动技术》课程,使学生能掌握机电设备常使用的几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交流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驱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熟悉电机调速、分析及控

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解决专业技术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知识目标】 掌握驱动电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掌握功率变换器电路及其应用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及新型电机的结构特点与选用。 【能力目标】 能对对驱动电机各种控制电路进行选择、应用和设计,能够准确描述各种电机控制技术的控制原理及特点,并针对不同电机选用不同的控制方式。 【素质目标】 能整体把握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在日后的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学院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按照职业教育理念,本课程设计了三个教学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设计与选型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设计与选型 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量的逐日增大,世界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电动汽车方向逐渐出现并在汽车领域占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罗伯特就发明了一种将电动机、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融为一体的轮毂装置。该轮毂于1968年被通用电气公司应用在大型的矿用自卸车上。 相对与传动汽车、单电机集中驱动的汽车,轮毂电机式电动汽车具有以下优点:动力控制通过电子线控技术实现对各电动轮进行无级变速控制,以及各电动轮之间的差速要求,省略了传统汽车所需的波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在电机所安装的位置同时可见,整车的结构变得简洁、紧凑,车身高降低,可利用空间大,传动效率高。容易实现各电动轮的电气制动、机电复合制动和制动能量回馈。底盘结构大为简化,使整车总布置和车身造型设计的自由度增加。若能将底盘承载功能与车身功能分离,则可实现相同底盘不同车身造型的产品多样化和系列化,从而缩短新车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若在采用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四轮电动汽车上导入线控四轮转向技术(4WS),实现车辆转向行驶高性能化,可有效减小转向半径,甚至实现零转向半径,大大增加了转向灵便性。(说起来很轻松,但是如果真正实现起

来,上面那段话恐怕十年之内都没办法产业化,比如机电复合制动,比如制动能量回馈,原理不难,难的是在技术、成本、产业、供应商等等条件都成熟起来之后......)1.电动汽车基本参数参数确定1.1 该电动汽车基本参数要求,如下表:1.2 动力性指标如下: 最大车速X;在车速=60km/h时爬坡度5%(3度);在车速=40km/h时爬坡度12% (6.8度);原地起步至100km/h的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16度);0到75km/h加速时间;具备2~3倍过载能力。2.电机参数设计一般来说,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能指标中最高车速对应的是持续工作区,即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而最大爬坡度和全力加速时间对应的是短时工作区(1~5min),即电动机的峰值功率。2.1 以最高车速确定电机额定功率根据虽高车速计算电机功率时,不考虑加速阻力和坡道阻力,电机功率应满足:式中:电机输出功率,kw;传动系效率,取0.9;最大车重,取1400kg;滚动摩擦系数,取0.014;风阻系数,取0.33;迎风面积,取2.50㎡;最高车速,取100km/h。根据(1)(2)式,可以计算出满足最高车速时,电机输出额定功率为21.023kw[3]。2.2 根据要求车速的爬坡度计算 根据公式(4),其中在车速=60km/h时爬坡度5%可得:根据公式(4),其中在车速=40km/h时爬坡度12%可得: 根据(4)式,可以计算出满足车速为60km/h时,爬坡度为

《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课程标准

《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课程标准 (120学时)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任务 《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电设备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结合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较为完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把握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的规律,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体现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学生针对项目的各项任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实施项目以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手段上,本课程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面要完成的任务,实现的目的,带着问题学习,启发式、互动式、交互式教学方式并存,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实践,进而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了实践的知识含量,使学生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最后根据多元化的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常用电机控制和调速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设计要点

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设计要点 一、变频器运行时对变频电机工作的影响 在变频电机调速控制系统中,采用电力电子变压变频器作为供电电源,供电系统中电压除基波外不可避免含有高次谐波分量,对外表现为非正弦性,谐波对电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磁路中的谐波磁势和电路中的谐波电流上,不同振幅和频率的电流和磁通谐波将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著的是转子铜(铝)耗。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降低。同时,这些损耗绝大部分转变成热能,引起电机附加发热,导致变频电机温升的增加。如将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电源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同时这些谐波磁动势与转子谐波电流合成又产生恒定的谐波电磁转矩和振动的谐波电磁转矩,恒定谐波电磁转矩的影响可以忽略,振动谐波电磁转矩会使电动机发出的转矩产生脉动,从而造成电机转速(主要是低速时)的振荡,甚至引起系统的不稳定。谐波电流还增加了电机峰值电流,在一定的换流能力下,谐波电流降低了逆变器的负载能力。对于变频电机,如何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或减小应用变频器所带来的影响,以求得系统最佳经济技术效果,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变频电机设计特点 对于变频电机,其设计必须与逆变器、机械传动装置相匹配共同满足传动系统的机械特性,如何从调速系统的总体性能指标出发,求得电机与逆变器的最佳配合,是变频电机设计的特点。设计理论依据交流电机设计理论,供电电源的非正弦以及全调速频域内达到满意的综合品质因数是变频电机设计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两个问题,设计中参数的选取应做特别的考虑。与传统异步电机相比,一般变频电机设计有如下一些特点: 1.用于变频调速的异步电动机要求其工作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所以设计电机时不能仅仅考虑某单一频率下的运行特性,而要求电机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时均有较好的运行性能。如目前大多调速异步电动机的工作频率在5Hz~100Hz内可调,设计时要全面考虑。 2.变频电机在低速时降低供电频率,可以把最大转矩调到起动点,获得很好的起动特性,因而在设计变频电机时不需要对起动性能作特别的考虑,转子槽不必设计为深槽,从而可以重点进行其它方面的优化设计。 3.变频电机通过调节电压和频率,在每一个运行点都可以有多种运行方式,对应多种不同的转差频率,因而总能找到最佳的转差频率,使电机的效率或功率因数在很宽的调速范围内都很高。因而,变频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可以设计得更高,功率密度得以进一步提高。现有数据表明:在额定工作点,逆变器供电下的异步电机效率比普通电机高2%~3%,功率因数高10%~20%。 4.变频电机采用变频装置供电,输入电流中含有较多的高次谐波,产生电机局部放电和空间电荷,增大了介质损耗发热和电磁振动力,加速了绝缘材料的老化,所以应加强电机绝缘和提高整体机械强度,变频电机的绝缘强度一般要达到F级以上。 5.变频供电时产生的轴电压和轴电流会使电机轴承失效,缩短轴承使用寿命,必须在设计上要加以考虑。对较小的轴电流,可以适当增大电机气隙和选用专用润滑脂;另外,增加轴承的电气绝缘或者将电机轴通过电刷接地,可以有效解决轴承损坏问题;对过高轴电压,应设法隔断轴电流的回路,如采用陶瓷滚子轴承或实现轴承室绝缘。同时,在逆变器输出端增加滤波环节,降低脉冲电压dU/dt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电磁设计

电机设计计算常用公式

电机设计计算常用公式 1.输出功率2P 2P 2.外施相电压1U 1U 3.功电流KW I 1 13 210U m P I KW ??= 4.效率η' η' 5.功率因数?'cos ?'cos 6.极数p p 7.定子槽数1Q 1Q 转子槽数2Q 2Q 8.定子每极槽数 p Q Q P 1 1= 转子每极槽数 p Q Q P 2 2= 9.定转子冲片尺寸见图 10.极距P τ p D i P 1 ?= πτ 11.定子齿距1t 1 1 1Q D t i ?= π 12.转子齿距2t 2 2 2Q D t ?= π 13.节距y y 14.转子斜槽宽SK B SK B 15.每槽导体数1Z 1Z 16.每相串联导体数1φZ 1 11 11a m Z Q Z ??= φ 式中: 1a =

17.绕组线规(估算) ?η' ?'= ' ' ??'= ' ?'cos 11 11 11KW I I a I S N 式中:导线并绕根数·截面积 '?'11S N 查表 取' ?'11S N 定子电流初步估算值 ?η' ?'= 'cos I I KW 1 定子电流密度' ?1 '?1 18.槽满率 (1)槽面积 2 2221R h h b R S S S S π+ ??? ??-'+= (2)槽绝缘占面积 ?? ? ??+++' =122S S i i b R R h C S π (3)槽有效面积 i S e S S S -= (4)槽满率 e f S d Z N S 2 11??= 绝缘厚度i C i C 导体绝缘后外径d d 槽契厚度h h 19.铁心长l 铁心有效长 无径向通风道 g l l eff 2+= 净铁心长 无径向通风道 l K l Fe Fe ?= 铁心压装系数Fe K Fe K 20.绕组系数 111p d dp K K K ?= (1)分布系数 2sin 2sin 111 αα???? ???= q q K d 式中: p m Q q ?= 11 1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匹配设计.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匹配设计 目录 1 概述 (1) 2 世界电动汽车发展史 (2) 3 电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5) 3.1电驱动系统结构 (5) 3.2电机的基本性能要求 (6) 4 电动汽车基本参数参数确定 (7) 4.1电动汽车基本参数要求 (7) 4.2 动力性指标 (7) 5 电机参数设计 (7) 5.1 以最高车速确定电机额定功率 (7) 5.2 根据要求车速的爬坡度计算 (8) 5.3 根据最大爬坡度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 (9) 5.4 根据额定功率来确定电机的最大功率 (9) 5.5 电机额定转速和转速的选择 (9) 6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的设计 (10) 7 电机的种类与性能分析 (11) 7.1 直流电动机 (11) 7.2交流三相感应电动机 (11)

7.3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11) 7.4 开关磁阻电动机 (12) 8 电机的选择 (13) 9 电机其他选择与设计 (15) 9.1 电机形状位置设计 (15) 9.2 电机冷却设计 (15) 10 总结与展望 (17) 10.1 总结 (17) 10.2 问题与展望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概述 汽车工业在促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又展现出了其双刃剑的另一面,它将能源与环境问题推到了日益尴尬的处境。“能源、环境和安全”成为了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3大主题。其中,能源与环境问题作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制约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更成为重中之重。电动汽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能源,而电能具有来源广、清洁无污染等特点。电动汽车被公认为21世纪重要的交通工具。 电动汽车是指汽车行驶的动力全部或部分来自电机驱动系统的汽车,它主要以动力电池组为车载能量源,是涉及机械、电子、电力、微机控制等多学科的高科技技术产品。按照汽车行驶动力来源的不同,一般将电动汽车划分为纯电动汽车(Pure Electric Vehicle,P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4种基本类型。 自1881年法国电气工程师Gustave Trouve制造出首辆电动汽车开始,电动汽车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的决定因素就是动力电池技术和人们

直流电机参数术语一览(精)

1、 Assigned power rating 。标称功率。或额定功率。只该电机系统设计设计 时的理想功率也是在推荐工作情况下的最大功率。 POWER RATING 为功率。 2、Nominal voltage 。额定电压 (或工作电压,推荐电压。由于一般电机可以工作在不同电压下, 但电压直接和转速有关, 其他参数也相应变化, 所以该电压只是一种建议电压。其他参数也是在这种推荐的电压下给出的。 NOMINAL 名义上的。 3、 No load speed。空转速,或空载转速。单位是 RPM 。 revolutions per minute 此处的 R 不是 RATE 速度的意思,是 REVOLUTION 旋转的意思。空载转速由于没有反向力矩,所以输出功率和堵转情况不一样,该参数只是提供一个电机在规定电压下最大转速的作用。一般外面给出的 6000转啊, 12000转啊,多指这个参数。 4、 Stall torque 堵转转矩。这个是很多要带负载的电机的重要参数。即在电机受反向外力使其停止转动时的力矩。如果电机堵转现象经常出现, 则会损坏电机,或烧坏驱动芯片。所以大家选电机时,这是除转速外要考虑的参数。堵转时间一长,电机温度上升的很快,这个值也会下降的很厉害。 5、 Speed / torque gradient 速度 /转矩斜率。这个参数在一般的电机介绍中很 少出现。如果将转速为 Y 轴,力矩为 X 轴,一般,电机先是有一个和 X 轴平行的线,随后有点像 E 的负指数形式那样下降。即转速和力矩的乘积,随力矩的上升而下降。电机制造商都推荐电机在那条和 X 轴平行的线范围内工作。在这个范围内,电机的电流不至于导致电机过热和烧机。 6、 No load current。空载电流 (或空转电流。前面说过,电流和转矩密切相关。空载电流肯定存在, 其和电压的乘积形成的能量, 主要分为势能和热能消耗。热能就是电机线圈的发热,越好的电机,在空载时,该值越小,而势能指克服摩擦力, 和转子自身惯性的能量还有转子自身的转动势能。而一般转速一定时, 转子的惯性能量增加几乎没有, 而这个势能主要还是克服摩擦力的问题, 而最终以热能形式耗散, 所以空载电流越小, 电机的性能越好, 特别是加上减速箱的电机,空载电流越小,说明减速箱做的越好,当然,减速比越大,同样的设计方式下,阻力越大。

变频调速技术课程标准

- “变频调速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开设时间:第四学期 一. 课程性质 变频调速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必修课,是针对电气维修工艺员、电气设备安装维护工从事的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和试验、故障排除及维护管理工作等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交流变频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机械特性、运行特点及适用场合,使学生在掌握本课程的基础上,经过实验环节有能力分析和设计交流变频系统。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对交流变频系统的安装、调试、电气控制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及故障检修等能力。 《变频调速技术》是3年制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变频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变频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运行特性;熟悉变频器电气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的科学态度、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在对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后,设定了认识变频器、变频器的的基本运行、变频器与继电器组合控制、变频器运行与分析、变频调速应用五个学习情境。 这五个学习情境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用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对每一个情境进行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岗位能力等各项素质。 二. 培养目标 根据3年制高职电类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事实就是、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看。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控制方法和机械特性。, ●变频器的分类与特点。 ●晶闸管变频器、脉宽调制型变频器。

电机计算公式

序号 名称 公式/代号 单 位 备 注 1 负载电流 H H H H U P I ?ηcos ??= A 2 转子绕组线规 2 `2 d d mm ` 2 d 绝缘导线外径,2d 铜线直径 3 转子绕组截面 S 2= 2m m 4 转子绕组电密 2 22S I = ? 2mm A 2?间歇工作取10~14 5 转子线负荷 A= A/cm A=100~160(P88) 6 转子总导线数 I A D N 22π= 7 转子每槽线数 z N N S = 8 转子槽满率 ()()()2 12 2 `257.12222110?-+?--?? ?????-+?= -R h h R b d N f i S s Δ=槽绝缘厚度+间隙(cm) 一层槽绝缘的间隙为0.005cm s f 不大于0.76,自动绕线机不 大于0.65 9 转子绕组平均 22D K L l e += cm e K =0.95 当2D 小于4cm 时;e K =1当2D 小于4cm 时 10 转子绕组电阻 52 2 21035.5-?= S Nl r Ω 11 损耗比例系数 H H H P I r I a ηη-???? ? ?++=1034.04.23.222 仅用于初算内功率 12 内功率 ()[]H H H i a P P ηη--= 11 W 13 旋转电势 I P E i = V 14 电机常数 i H P Ln D C 22= 15 极距 2 2 D πτ= cm 16 极弧系数 a=极弧长度/极距 a=0.6~0.7 17 计算极距 ττa =0 cm 18 实槽节距 ε-=2Z y s Z 为单数时ε=0.5 Z 为偶数时ε=1 19 短矩系数 ?? ? ???=?180sin z y K s P 20 磁通 N n K E H p d 260= φ Wb 21 虚槽节距 ε?-= z K K y 21 Z 为单数时ε=0.5 Z 为偶数时ε=1 22 前节距 112-=y y

电机型号参数大全

电机型号参数大全,再也不怕看不懂型号了电动机型号是便于使用、设计、制造等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和简化技术文件中产品名称、规格、型式等叙述而引用的一种代号。下面为大家介绍电动机型号含义等信息。 一、电动机型号组成及含义? 由电机类型代号、电机特点代号、设计序号和励磁方式代号等四个小节顺序组成。 1、类型代号是表征电机的各种类型而采用的汉语拼音字母。 比如:异步电动机?Y?同步电动机?T 同步发电机?TF?直流电动机?Z 直流发电机?ZF 2、特点代号是表征电机的性能、结构或用途,也采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比如:隔爆型用B表示?YB轴流通风机上用?YT 电磁制动式?YEJ ?变频调速式?YVP 变极多速式?YD?起重机用?YZD等。 3、设计序号是指电机产品设计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对于第一次设计的产品不标注设计序号,对系列产品所派生的产品按设计的顺序标注。 比如:Y2?YB2 4、励磁方式代号分别用字母表示,S表示三次谐波,J表示晶闸管,X表示相复励磁。 如:Y2--?160?M1?–?8 Y:机型,表示异步电动机; 2:设计序号,“2”表示第一次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产品; 160:中心高,是轴中心到机座平面高度; M1:机座长度规格,M是中型,其中脚注“2”是M型铁心的第二种规格,而“2”型比“1”型铁心长。 8:极数,“8”是指8极电动机。 如:Y?630—10?/1180 Y表示异步电动机; 630表示功率630KW;

10极、定子铁心外径1180MM。 二、规格代号主要用中心高、机座长度、铁心长度、极数来表示? ? 1、中心高指由电机轴心到机座底角面的高度;根据中心高的不同可以将电机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种,其中中心高 H在45mm~71mm的属于微型电动机; H在80mm~315mm的属于小型电动机; H在355mm~630mm的属于中型电动机; H在630mm以上属于大型电动机。 2、机座长度用国际通用字母表示:S——短机座 M——中机座 L——长机座 3、铁心长度用阿拉伯数字1、2、3、 4、、、由长至短分别表示。 4、极数分2极、4极、6极、8极等。 三、特殊环境代号有如下规定: 特殊环境代号 “高”原用G 船(“海”)用H 户“外”用W 化工防“腐”用F 热带用T 湿热带用TH 干热带用TA 四、补充代号仅适用于有补充要求的电机? 举例说明:产品型号为YB2-132S-4?H的电动机各代号的含义为: Y:?产品类型代号,表示异步电动机; B:?产品特点代号,表示隔爆型; 2:?产品设计序号,表示第二次设计; 132:电机中心高,表示轴心到地面的距离为132毫米; S:?电机机座长度,表示为短机座;

《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 二、建议学时及学分 建议学时:32 学分:2 三、先修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PLC应用技术》 后续课程:《过程控制技术》《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四、课程性质 《变频器应用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变频器操作能力,变频器选用、安装、维护能力,运用PLC技术控制变频器运行能力,简单变频器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变频器技术资料阅读与利用能力。 五、教学目标 1、变频器操作能力 通过学习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具备正确操作变频器的能力。 2、变频器的选用、安装与维护能力 通过了解变频器控制方式的性能特点、变频器的防护等级、容量选择原则,使学生具备正确选择变频器的能力;通过训练以及故障分析与处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安装、维护变频器的能力。 3、运用PLC技术控制变频器运行的能力 通过具体项目实践,使学生具备运用PLC技术控制变频器运行的能力。 4、简单变频器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通过学习变频器典型工程应用实例,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能设计简单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能力。 5、变频器技术资料阅读与利用能力 在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变频器技术资料、从而利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六、能力要求 1、变频器操作能力 具备熟练操作MM420变频器的能力。 (1)熟练MM420变频器键盘操作; (2)熟知MM420变频器控制功能,熟悉其参数代码,平均10秒设定一条参数; (3)熟悉变频器接线端子,能根据控制任务接线图快速完成接线。 2、变频器的选用、安装与维护能力 (1)能够根据负载特性、安装环境准确选用变频器; (2)能够正确布线,特别是屏蔽线和接地线; (3)能够根据干扰源及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实施适宜的抗干扰措施。 (4)能够根据变频器故障现象,分析出故障原因并实施维修。 3、运用PLC技术控制变频器运行能力

电动机的选择及设计公式

一、电动机的选择 1、空气压缩机电动机的选择 1.1电动机的选择 (1)空压机选配电动机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P=Q(Wi+Wa) ÷1000ηηi2 (kw) 式中P——空气压缩机电动机的轴功率,kw Q——空气压缩机排气量,m3/s η——空气压缩机效率,活塞式空压机一般取0.7~0.8(大型空压机取大值,小型空压机取小值),螺杆式空压机一般取0.5~0.6 ηi——传动效率,直接连接取ηi=1;三角带连接取ηi=0.92 Wi——等温压缩1m3空气所做的功,N·m/m3 Wa——等热压缩1m3空气所做的功,N·m/m3 Wi及Wa的数值见表 Wi及Wa的数值表(N·m/m3) 1.2空气压缩机年耗电量W可由下式计算 W= Q(Wi+Wa)T ÷1000ηηiηmηs2 (kw·h) 式中ηm——电动机效率,一般取0.9~0.92 ηs ——电网效率,一般取0.95 T ——空压机有效负荷年工作小时

2、通风设备电动机的选择 (1)通风设备拖动电动机的功率可按下式计算 P=KQH/1000ηηi (kw) 式中K——电动机功率备用系数,一般取1.1~1.2 Q——通风机工况点风量,m3/s H——通风机工况点风压轴流式通风机用静压,离心式通风机用全压,Pa η——通风机工况点效率,可由通风机性能曲线查得 ηi——传动效率,联轴器传动取0.98,三角带传动取0.92 (2)通风机年耗电量W可用下式计算 W=QHT/1000ηηiηmηs 式中ηm——电动机效率, ηs ——电网效率,一般取0.95 T ——通风机全年工作小时数 3、矿井主排水泵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的选择 排水设备拖动电动机的功率可按下式计算 P=KγQH/1000η (kw) 式中K——电动机功率备用系数,一般取1.1~1.5 γ——矿水相对密度,N/m3 Q ——水泵在工况点的流量,m3/s H ——水泵在工况点的扬程,m

课程标准现代变频器技术

三峡职业学院 《现代变频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 64 适用专业:机电类专业 一、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技术专业的一门应用性主干专业课程。结合变频器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使学生具备应用和维护维修各种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技术资料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应用技术资料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1.2设计思路 课程容设计针对课程核心容: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选择恒压供水系统、变频风机系统和生产线传送带调速系统等典型变频调速系统作为教学载体进行基础性和综合性学习情景的设计。以"变频器设备为主、变频调速工程为辅"设计基础性学习情境设计;以"变频调速工程为主、变频器设备为辅"进行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基础性学习情境容重点是变频器的操作与认识、变频器的基本功能;综合性学习情境容重点是通过简单到复杂的3个典型工程和变频调速系统的维护,逐步提升变频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维修技能,实现学习工作的一致性。

1.3典型任务

二.课程目标 1.1专业能力 (1)能根据要求熟练设置变频器的参数并运行变频器,熟悉变频器的主要应用场合;(2)能根据工程要求选用变频器,并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3)会按规要求安装、调试、维护变频器; (4)能按功能模块分析变频器工作过程,对典型故障能进行分析,掌握通用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5)会使用变频器的常用维修仪器仪表及工具,掌握变频器维修、维护的常见方法,具备一般故障的检测、分析、维修能力; (6)变频器集成设计的能力; 1.2学习能力 (1)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技术手册等获得信息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3)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具有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电动汽车电动机设计与选择结课论文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电机选择与设计 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指导教师: 宋长森 专业: 08车辆工程时间:2011.5.23-27 姓名:何蔚明学号:080403021023 中国·珠海

电动汽车电机选择与设计 何蔚明 080403021023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广东珠海) 摘要:介绍了轮毂电机相对于燃油汽车和单电机集中驱动系统的优势,比较了各种电动汽车用电机的基本性能,选择不同性能的电机满足现状电动汽车的性能、结构需要,并对电动汽车的动力驱动——轮毂电机、以及涉及动力模块上结构、功能上的设计。 关键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轮毂电机 概述 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量的逐日增大,世界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电动汽车方向逐渐出现并在汽车领域占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传统汽车的技术成熟,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在对于电动汽车普及方面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发展是必然的,应当冲破旧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将电动汽车的优势充分体现是如今比较重要的一步。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罗伯特就发明了一种将电动机、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融为一体的轮毂装置。该轮毂于1968年被通用电气公司应用在大型的矿用自卸车上。相对与传动汽车、单电机集中驱动的汽车,轮毂电机式电动汽车具有以下优点: (1)动力控制通过电子线控技术实现对各电动轮进行无级变速控制,以及各电动轮之间的差速要求,省略了传统汽车所需的波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在电机所安装的位置同时可见,整车的

结构变得简洁、紧凑,车身高降低,可利用空间大,传动效率高。 (2)容易实现各电动轮的电气制动、机电复合制动和制动能量回馈。 (3)底架结构大为简化,使整车总布置和车身造型设计的自由度增加。若能将底架承载功能与车身功能分离,则可实现相同底盘不同车身造型的产品多样化和系列化,从而缩短新车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4)若在采用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四轮电动汽车上导人线控四轮转向技术(4WS),实现车辆转向行驶高性能化,可有效减小转向半径,甚至实现零转向半径,大大增加了转向灵便性。 1.电动汽车基本参数参数确定 1.1 该电动汽车基本参数要求,如下表: 参数 数值 参数 数值 整车正装质量(kg ) 1200 滚动阻力系数f 0.014 最大总质量(kg ) 1400 轮胎半径(m ) 0.33 迎风面积(㎡) 2.50 传动效率 0.90 风阻系数 0.33 最高车速(km/h ) 100 最大爬坡度(%) 28 1.2 动力性指标如下: (1)最大车速m ax 100a u km ≥; (2)在车速a u =60km/h 时爬坡度i ≥5%(3度); (3)在车速a u =40km/h 时爬坡度i ≥12% (6.8度); (4)原地起步至100km/h 的加速时间35t s ≤; (5)最大爬坡度max 28%i ≥(16度);

变频技术课程标准

《变频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6142 课程名称:变频技术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教学模式:“教、学、练”一体化教学 计划学时:56 一、课程性质 《变频技术》是机电专业的一门应用性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发展很快、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以研究变电力电子器件和频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重点介绍了变频技术的分类和综合应用,变频调速技术以其精度高、性能好、内部软硬件齐全等优势在工业设备和消费类产品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变频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变频器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使学生具备应用和维护维修各种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机电类教育人才的要求,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变频技术和变频器的概念和类型,了解变频技术的发展方向。

(2)掌握常见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 (3)了解变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类型的变频技术特点,重点掌握脉宽调制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掌握SPWM逆变电路的变压、变频原理。 (4)从交直流环节的滤波形式、控制方式、功能、用途方面掌握变频器的分类,了解变频器容量的计算和选择,并能合理选用变频器。 (5)掌握施耐德变频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4至5种类型变频器的功能参数特点和参数设置方法。 (6)具有变频器控制系统日常维护及故障诊断的基本能力,能够诊断出故障类型(软件设置故障、主电路硬件故障、控制电路故障),能对软件类故障进行修复,能对主电路故障进行准确判断并分析故障原因,能对控制电路的故障范围进行诊断。 (7)熟悉变频器和变频技术的综合应用,具有根据实际设备搜索、查阅变频器相关技术资料,并利用技术资料学习相应变频器知识和操作、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电工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原理”等课程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分析和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法。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毕业设计”等课程打下基础。 四、课程理论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基于课程在机电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由变频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到变频技术和变频器在整个电力电子行业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从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到基本回路的分析与应用,最后到构成变频电路及变频技术具体实际生产生活中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应用。

浅谈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设计与分析

浅谈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设计与分析 【摘要】地球上能源的进一步枯竭,促使人们寻找节能的各种途径。异步电机消耗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电能,异步电机的合理使用是节能问题的重中之重,使用变频器驱动是异步电机节能的最主要手段,其主要节能的原理是调节电机的转速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况,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本文就异步电机的概况、设计的重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变频器驱动异步电机设计与分析 近年来,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变频调速状态下异步电机的性能。变频电源供电与传统的电网供电不同,在变频供电的状态下,电流、电压中会有高次谐波的产生,影响了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效率等性能。异步电机在以往的设计中对低电源谐波考虑很少,因此,传统的异步电机在变频状态下虽然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但是无法达到理想的运行性能,因此,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对异步电机设计的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变频器驱动下异步电机概述 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成为电气传动的研究重点,因其众多优点如:调速和起制动性能优良、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应用广泛等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电器传动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有机地将各种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广泛运用于机械、冶金、化工等行业。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的优点有以下几个:第一,制造方便。因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中的转子不需要绕线,所以与传统的异步电机相比,变频调速的异步电机省掉了电刷、集电环等装备,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也非常方便。第二,性能稳定。由于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优良的起制动性极大地促进了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变频器驱动的异步电机实现了电机的无级平滑调速,调速效果非常好,性能也更加稳定。第三,起动特性良好。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运用了变压变频的电源进行供电,在电机起动时,起动转矩很大,起动电流较低,保证了其良好的起动性能。第四,显著的节能效果。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能根据负载的变化进行自动平滑的调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一般来说,调速范围越广的异步电机节能的效果也越显著。 虽然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并没有完全的成熟,但是半导体技术和电力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的需求量急速上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已达到适应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的目的。 2 变频器驱动下的异步电机设计重点 2.1 变频器驱动下异步电机转子槽的设计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的设计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80课时,本课程的总学分为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分知识模块来实施。 1、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开设是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新能源汽车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2、目标确立 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依据《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所对应工作的基本内容,将本课程划分为驱动电机基础知识、常用驱动电机、功率变换器、功率变换器应用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和新型驱动电机等几大部分,在设计上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内容上以任务为导向,强化知识与信息的应用,弱化知识的了解与背诵;教学指导上合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享,让学习者在享受成就感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单元学习目标。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掌握新能源汽车中主要使用的几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交流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熟悉对上述调速、分析及控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解决专业技术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电机设计知识点公式总结材料整理 陈世坤

电机设计陈世坤版知识点、公式总结整理

目录 第一章感应电动机设计 (1) 第二章 Y132m2-6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 (4) 附录参考文献 (27)

第一章感应电动机设计 一、电机设计的任务 电机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用户提出的产品规格(如功率、电压、转速等)、技术要求(如效率、参数、温升限度、机械可靠性要求等),结合技术经济方面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生产实际情况,运用有关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正确处理设计是遇到的各种矛盾,从而设计出性能良好、体积小、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制造和使用维修方便的先进产品。 二、感应电机设计时给定的数据 (1)额定功率 (2)额定电压 (3)相数及相间连接方式 (4)额定频率 (5)额定转速或同步转速 (6)额定功率因数 三、电机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1、准备阶段 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熟悉相关打国家标准,手机相近电机的产品样本和技术资料,并听取生产和使用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其次是在国家标准及分析有过资料的基础上编制技术任务书或技术建议书。 2、电磁设计 本阶段的任务是根据技术任务书的规定,参照生产实践经验,通过计算和方案比较来确定与所设计电机电磁性能有关的的尺寸和数据,选定有关材料,并和算其电磁性能。 3、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的任务是确定电机的机械结构、零部件尺寸、加工要求与材料的规格及性能要求,包括必要的机械计算及通风和温升计算。 结构设计通常在电磁设计之后进行,但有时也和电磁设计平行交叉的进行,以便相互调整。

第二章 Y132m2-6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 一、额定数据及主要尺寸 1、输出功率 N P =5.5kW 2、外施相电压 N U φ=N U =380V (?接) 3、功电流 KW I =1N N P mU φ =35.5103380??=4.82A 4、效率 N η=85.3% 5、功率因数 cos N ?=0.78 6、极对数 p=3 7、定转子槽数1Z =36。2Z =33 8、定转子每极槽数 1p Z = 12Z p =366=6。 2p Z =22Z p =336=51 2 9、定转子冲片尺寸 1D =210mm 。1i D =148mm 。 2i D =48mm 。 2D = 1i D -2δ=148-2?0.35=147.3mm 定子采用梨型槽,尺寸如下:11b =6.8mm 、21r =4.4mm 、01h =0.8mm 、 11h +21h =11.5mm 、 01b =3.5mm 定子齿宽计算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