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地区:伏耕和秋耕优于春耕。(西北地区 农谚: 伏雨深耕田,赛过水浇园;华北地区 农谚:庄稼要收成,田地得秋翻;隔冻划地 印,等于上道粪;秋天翻地如雨浇,春天无 雨也出苗;东北地区:七金八银,九铜十铁 。)
南方地区:多在秋、冬进行。
(3)深度:黏质土、盐碱土,翻耕可深些; 沙质土或有石砾的土壤不宜深耕;在干旱、 多风地区不宜深耕,否则会造成失墒严重 。 翻耕20-25 cm。
并可使肥土与瘦土混合,使耕层形成 均匀一致的营养环境。
(四)平整地面
地面平整,减少耕层表面积,减少土壤与外界环 境的接触面,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墒。
地面平整,便于播种机作业,提高播种质量,使 播种深浅一致,下种量均匀,从而使种子发芽出苗整 齐,达到苗齐苗壮,为作物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
通过耕翻将耕作层土壤上下翻转,改变土 层位置,改善耕层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翻埋肥 料、残茬、秸秆和绿肥,调整耕层养分的垂直 分布,培肥地力。
同时可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消除土壤有毒 物质。
(三)混拌土壤
采用有壁犁和旋耕犁耕地,圆盘耙或 齿耙耙地,可以混拌土壤,将肥料均匀地 分布在耕层中,使土肥相融,成为一体, 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特点 沿等高线垂直于坡向进行横向耕作。
耕作方向
水流方向
水流方向
顺坡耕作
耕作方向
横坡耕作
等高耕作
20°坡地横坡与顺坡耕作效益的对比
-30%
-29% -45% -75% -51%
26%
等高耕作
作用
能有效地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率,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等高耕作是坡耕地实施 其它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的基础,一切水土保持耕 作措施都要在此基础上 进行。
地面平整,对盐碱地可减轻返盐,有利于播种保 苗,同时也可以提高盐碱地洗盐效果。
水浇地更为重要。
(五)压紧土壤
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土壤经过耕作, 造成土壤过于疏松,甚至垡块架空,耕层 中出现大孔洞。
在土壤过松的情况下,就要采取镇压 的措施。
(六)开沟培垄、打埂作畦
也是土壤耕作措施的重要作用。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可提高地温。 在多雨高温地区开沟培垄做高畦,其目的主要是为 了排水。 在种植块根、块茎类作物的地上开沟培垄,可以使 耕层土壤相对加厚。 水浇地上打埂做畦,便于平整地面,有利于浇水。 风沙严重地区挖沟做垄,可以减轻风蚀。
播种前如遇土块较多,则播前镇压可 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 密接,引墒返润,及早发芽。冬小麦越冬 前也常用镇压,防止漏风,引墒固根,提 高越冬率。
正确镇压。在盐碱地或水分过多的粘重 土壤不宜镇压。
5、起垄(ridging)
作用:可以增厚耕作层,利于作物地下部分生长 发育,也利于防风排涝、防止表土板结、改善土 壤通气性、压埋杂草等。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沟垄耕作
概念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并种植作物,以蓄 水、保土的农业耕作方法。
沟垄耕作改变了坡地小地形 ,增加了耕作层;
作 使地面受雨面积增大,减少 用 了单位面积上的受雨量,减少
了径流量和冲刷量,减少了土 壤养分的流失,有较好的保水 、保土保肥和增产的效果。 调节地温作用。
较粗糙等。
(3)方法:只松不翻、不乱土层 (4)时期:可以分散在各个适当时期进行, 做到耕种结合和耕管结合。 (5)深度:耕深可达25 ~ 30cm ,最深为 50cm。可逐年变化深度,以免形成犁底层。
犁底层(由于常年在同一个层次耕作) 不利于水分下渗及上下层气体交换, 并有造成耕层渍水的危险。还会影响 根系生长发育。 耕作目标:土壤耕作要重视防止犁底 层的形成和消除已有的犁底层。
分层翻垡法:它是采用复式犁将耕层上下分 层翻转。
在主犁铧上前沿要装一个小铧,耕深约 为主犁铧的一半,耕幅为主犁铧的2/3。
作业时小前铧先将上层约10cm的表层土 翻到犁沟中,翻转180°,然后再由主铧将 10—25cm的土层翻转135°,覆盖到小前铧 耕翻的土垡上面。
(2)翻耕时期
伏耕、秋耕、春耕。
一、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种类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2 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 3 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少耕、免耕法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等高耕作
概念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进行犁耕和作物种植,以保持 水土,提高抗旱能力的农业耕作方法。
有先起垄后播种、边起垄边播种及先播种后起垄 等作法。
6、作畦(bedding)
北方水浇地上种小麦作平畦,畦长10—50m 不等,畦宽2—4m,为播种机宽度的倍数。四周 作宽约20cm、高15cm的畦埂。
灌水时由畦的一端开口,水流至畦长80%位 置即关水闭口,让余水流到畦的另一端。
第二节、水土保持耕作 措施的种类
1、翻耕(plowing)
翻耕是世界各国采用最普遍的一种耕作措 施。主要工具是有铧式犁,有时也用园盘犁。
作用: 翻土 可将原耕层上层土翻入下层,下层土翻
到上层; 松土 使原来较紧实的耕层翻松; 碎土 犁壁有一曲面,犁前进的动力使垡片在
曲面上破碎,进而改善结构。
(1)翻耕方法
因犁壁的形状不同,翻耕所起的效果也不 一样。
二、土壤耕作措施
包括土壤初级耕作(primary tillage)和次级 耕作(Secondary tillage)。
(一)初级耕作措施
初级耕作措施,又称基本耕作措施(basic tillage),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 变耕作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 措施。包括翻耕、深松耕和旋耕。
(二)、次级耕作
次级耕作或称表土耕作,是配合 基本耕作措施使用的入土较浅、作用 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土地、 消灭杂草为作物创造良好的播种出苗 和生产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表土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0cm。
1、耙地(harrowing)
为收获后、翻耕后、播种前甚至播后出苗前、幼苗 期的一类表土耕作措施,深度一般5cm左右。
第三章、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主要内容 第一节、耕作措施的作用 第二节、耕作措施的种类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
“纵有良田千万顷,收成多少 在于耕” 。
“一年犁出病十年没收成”。
我国农民历来十分重视土壤耕 作。《齐民要术》把耕田放在首 篇,一来说明种植业从耕地开始, 二来也反映出作者对土壤耕作的 重视。
一、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含义
就是通过外界的机械力量来改变土壤 的物理性状,调节土壤松紧度、土壤表 面状态和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创造适 宜作物生长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 从而控制水土流失,调节土壤肥力,提 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措施。
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松碎土壤 (二wenku.baidu.com翻转耕层 (三)混拌土壤 (四)平整地面 (五)压紧土壤 (六)开沟培垄、打埂作畦
等高耕作
顺坡耕作
等高耕作技术要点
1、适当的土地整平; 2、测定等高基线(自上而下); 3、等高畦的犁筑,坡度改变时需重新测定等 高线,重新犁筑等高畦; 4、梯田的配合使用。
顺坡改横坡时,应注意的问题
1、改为横坡耕作之前,应确定改垄后的道路和 排水沟的位置; 2、时间应在秋季作物收获后,结合翻耕进行; 3、在改造前2-3年内种植密生早播作物,提前改 变小地形; 4、由下而上地进行翻耕; 5、应在缓坡地上进行。
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丘陵地区,以及耕层 土壤瘠薄 、不宜深耕的盐碱土。
1)优点:
(1)分层松耕,不乱土层。打破犁底层。 (2)可以分散在各个适当时期进行,间隔 松耕,节省动力; (3)保持地面残茬覆盖,防止风蚀,防旱 防涝。 (4)特别是盐碱地松耕,可以保持脱盐土 层位置不动,减轻盐碱危害。
(2)缺点: 不能翻埋肥料、残茬和杂草,地面比
3-5 m
土垱
水平
作用
犁沟
作物带
拦蓄径流
防止暴雨冲刷
增产
水平犁沟
山地水平沟种植法
(1)播种时沿坡地等高线开沟,陡坡行距 50-60cm,缓坡行距40cm;
(4)耕翻后效 耕翻有一定的后效期,即翻耕创造的
疏松层能保持一定的时间。 北方旱作农田有2-3年后效,灌溉
农田有1-2年后效。 水田连年翻耕仍属必要。
(5)缺点:土壤水分易蒸发跑墒,易形成犁 底层。
2、深松耕
以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层进行全田的 或间隔的深位松土,不翻转土层。
耕深可达25—30cm,最深为50cm。
中耕还可以调节地温,尤其在气温高于地 温时,能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因为中耕松土 改善了水分、温度和空气状况,从而改善了土 壤养分状况。
4、镇压(packing)
以重力作用于土壤,具有压紧耕层、压碎土块、平 整地面和提墒的作用。一般作用深度3—4cm,重型镇 压器可达9—10cm。
镇压器种类很多,简单的有木磙、石磙,大型的有 机引V型镇压器、环型式网型镇压器。
(一)松碎土壤
作物种植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作用,使 土壤逐渐下沉,耕层变紧,总孔隙减少,特别 是大孔隙所占比例降低,土壤容重加大。影响 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分解,影响作物根系 下扎。
据测定,降雨一次能使耕后松土容重加大 0.1g/cm3 左右,灌水一次则加大0.12~ 0.16g/cm3 。
(二)翻转耕层
全翻垡:将垡片翻转180°,使耕层土壤上 下层完全颠倒。
这种翻法,覆土严密,灭草作用强,但碎 土差,消耗动力大,只适合开荒,不适宜熟耕 地。
半翻垡:将垡片翻转135°,翻后垡片彼此相 叠覆盖成瓦状,垡片与地面呈45°夹角。
翻、碎土兼有,适用于一般耕地。但 是半翻垡法垡片覆盖不严,垡片接触处常 露出杂草和根茬。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区田
方法
就是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犁成水平的沟 和垄,将作物种在垄的半坡上,在沟中 每隔一定距离作一土挡,以蓄水保土。
作用 表土、肥料可集中使用; 改变了小地形,暴雨时拦蓄地表径流,保持水 土; 实行密植,可提高产量。
作用
集中表土、集中施肥; 改变了小地形,保持水土; 实行密植,可提高产量;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水平犁沟
做法
在坡耕地或休闲坡地上,在伏耕以前,或在 进行伏耕的同时,用套犁方法,每隔一定距离 ,沿等高线犁成水平截水防冲沟。
圆盘耙耙地应用较广,可用于收获后浅耕灭茬,耙 深可达8—10cm;用于水旱田翻耕后破碎垡块或坷垃; 用于旱田早春顶凌耙压,耙深5—6cm。
钉齿耙作用小于圆盘耙,但它常用于播后出 苗前耙地,破除板结。
常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的苗期耙地, 杀死行间杂草。也用于冬小麦越冬前后的 耙地。冬前耙地增强麦苗抗性,冬后耙地 清除田间枯枝落叶。
3、旋 耕
(1)作用:利用犁片的转动起打碎、搀和 土壤的作用,同时切碎残茬、秸秆和杂草。
(2)优点:既能松土又能碎土,地面也相 当平整,集犁、耙、平三次作业于一体。
(3)缺点:只耕深10—12cm,耕层过浅; 多年连续单纯旋耕,易导致耕层变浅与理 化性状变劣,旋耕对土壤的破坏严重,削 土,甩土,碰撞粉碎 ,故旋耕应与翻耕轮 换应用。
2、耱地
是指耙地之后, 起到平土、碎土,耱 严播种沟、防止透风 跑墒等作用。多用于 半干旱地区的旱地上 和干旱地区灌溉土地 上,多雨地区或土壤 潮湿时不能采用。
3、中耕(cultivate)
是在农田休闲期或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的 表土耕作措施,能使土壤表层疏松,形成幂层, 能很好地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地面蒸发。在湿 润地区,或水分过多的地上,还有蒸散水分的 作用。
区田
区田
步骤
A、起垄作档; B、中耕和培修。
要求
A、垄作前必须精心整地;
B、垄作应当密植; C、垄作的工具; D、配合田间工程; E、适宜的地区条件;
F、适宜的坡度 G、适宜的作物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圳田
做法
在20°以下坡地上,宽约1米的水平梯田,沿坡耕地等高线 做成水平条带,每隔50cm,挖长、深各50cm的沟,并结合分 层施肥,把生土放在沟外拍成垄,将上方表土填入下方沟内 ,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
南方地区:多在秋、冬进行。
(3)深度:黏质土、盐碱土,翻耕可深些; 沙质土或有石砾的土壤不宜深耕;在干旱、 多风地区不宜深耕,否则会造成失墒严重 。 翻耕20-25 cm。
并可使肥土与瘦土混合,使耕层形成 均匀一致的营养环境。
(四)平整地面
地面平整,减少耕层表面积,减少土壤与外界环 境的接触面,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墒。
地面平整,便于播种机作业,提高播种质量,使 播种深浅一致,下种量均匀,从而使种子发芽出苗整 齐,达到苗齐苗壮,为作物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
通过耕翻将耕作层土壤上下翻转,改变土 层位置,改善耕层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翻埋肥 料、残茬、秸秆和绿肥,调整耕层养分的垂直 分布,培肥地力。
同时可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消除土壤有毒 物质。
(三)混拌土壤
采用有壁犁和旋耕犁耕地,圆盘耙或 齿耙耙地,可以混拌土壤,将肥料均匀地 分布在耕层中,使土肥相融,成为一体, 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特点 沿等高线垂直于坡向进行横向耕作。
耕作方向
水流方向
水流方向
顺坡耕作
耕作方向
横坡耕作
等高耕作
20°坡地横坡与顺坡耕作效益的对比
-30%
-29% -45% -75% -51%
26%
等高耕作
作用
能有效地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率,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等高耕作是坡耕地实施 其它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的基础,一切水土保持耕 作措施都要在此基础上 进行。
地面平整,对盐碱地可减轻返盐,有利于播种保 苗,同时也可以提高盐碱地洗盐效果。
水浇地更为重要。
(五)压紧土壤
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土壤经过耕作, 造成土壤过于疏松,甚至垡块架空,耕层 中出现大孔洞。
在土壤过松的情况下,就要采取镇压 的措施。
(六)开沟培垄、打埂作畦
也是土壤耕作措施的重要作用。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可提高地温。 在多雨高温地区开沟培垄做高畦,其目的主要是为 了排水。 在种植块根、块茎类作物的地上开沟培垄,可以使 耕层土壤相对加厚。 水浇地上打埂做畦,便于平整地面,有利于浇水。 风沙严重地区挖沟做垄,可以减轻风蚀。
播种前如遇土块较多,则播前镇压可 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 密接,引墒返润,及早发芽。冬小麦越冬 前也常用镇压,防止漏风,引墒固根,提 高越冬率。
正确镇压。在盐碱地或水分过多的粘重 土壤不宜镇压。
5、起垄(ridging)
作用:可以增厚耕作层,利于作物地下部分生长 发育,也利于防风排涝、防止表土板结、改善土 壤通气性、压埋杂草等。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沟垄耕作
概念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并种植作物,以蓄 水、保土的农业耕作方法。
沟垄耕作改变了坡地小地形 ,增加了耕作层;
作 使地面受雨面积增大,减少 用 了单位面积上的受雨量,减少
了径流量和冲刷量,减少了土 壤养分的流失,有较好的保水 、保土保肥和增产的效果。 调节地温作用。
较粗糙等。
(3)方法:只松不翻、不乱土层 (4)时期:可以分散在各个适当时期进行, 做到耕种结合和耕管结合。 (5)深度:耕深可达25 ~ 30cm ,最深为 50cm。可逐年变化深度,以免形成犁底层。
犁底层(由于常年在同一个层次耕作) 不利于水分下渗及上下层气体交换, 并有造成耕层渍水的危险。还会影响 根系生长发育。 耕作目标:土壤耕作要重视防止犁底 层的形成和消除已有的犁底层。
分层翻垡法:它是采用复式犁将耕层上下分 层翻转。
在主犁铧上前沿要装一个小铧,耕深约 为主犁铧的一半,耕幅为主犁铧的2/3。
作业时小前铧先将上层约10cm的表层土 翻到犁沟中,翻转180°,然后再由主铧将 10—25cm的土层翻转135°,覆盖到小前铧 耕翻的土垡上面。
(2)翻耕时期
伏耕、秋耕、春耕。
一、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种类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2 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 3 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少耕、免耕法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等高耕作
概念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进行犁耕和作物种植,以保持 水土,提高抗旱能力的农业耕作方法。
有先起垄后播种、边起垄边播种及先播种后起垄 等作法。
6、作畦(bedding)
北方水浇地上种小麦作平畦,畦长10—50m 不等,畦宽2—4m,为播种机宽度的倍数。四周 作宽约20cm、高15cm的畦埂。
灌水时由畦的一端开口,水流至畦长80%位 置即关水闭口,让余水流到畦的另一端。
第二节、水土保持耕作 措施的种类
1、翻耕(plowing)
翻耕是世界各国采用最普遍的一种耕作措 施。主要工具是有铧式犁,有时也用园盘犁。
作用: 翻土 可将原耕层上层土翻入下层,下层土翻
到上层; 松土 使原来较紧实的耕层翻松; 碎土 犁壁有一曲面,犁前进的动力使垡片在
曲面上破碎,进而改善结构。
(1)翻耕方法
因犁壁的形状不同,翻耕所起的效果也不 一样。
二、土壤耕作措施
包括土壤初级耕作(primary tillage)和次级 耕作(Secondary tillage)。
(一)初级耕作措施
初级耕作措施,又称基本耕作措施(basic tillage),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 变耕作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 措施。包括翻耕、深松耕和旋耕。
(二)、次级耕作
次级耕作或称表土耕作,是配合 基本耕作措施使用的入土较浅、作用 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土地、 消灭杂草为作物创造良好的播种出苗 和生产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表土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0cm。
1、耙地(harrowing)
为收获后、翻耕后、播种前甚至播后出苗前、幼苗 期的一类表土耕作措施,深度一般5cm左右。
第三章、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主要内容 第一节、耕作措施的作用 第二节、耕作措施的种类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
“纵有良田千万顷,收成多少 在于耕” 。
“一年犁出病十年没收成”。
我国农民历来十分重视土壤耕 作。《齐民要术》把耕田放在首 篇,一来说明种植业从耕地开始, 二来也反映出作者对土壤耕作的 重视。
一、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含义
就是通过外界的机械力量来改变土壤 的物理性状,调节土壤松紧度、土壤表 面状态和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创造适 宜作物生长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 从而控制水土流失,调节土壤肥力,提 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措施。
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松碎土壤 (二wenku.baidu.com翻转耕层 (三)混拌土壤 (四)平整地面 (五)压紧土壤 (六)开沟培垄、打埂作畦
等高耕作
顺坡耕作
等高耕作技术要点
1、适当的土地整平; 2、测定等高基线(自上而下); 3、等高畦的犁筑,坡度改变时需重新测定等 高线,重新犁筑等高畦; 4、梯田的配合使用。
顺坡改横坡时,应注意的问题
1、改为横坡耕作之前,应确定改垄后的道路和 排水沟的位置; 2、时间应在秋季作物收获后,结合翻耕进行; 3、在改造前2-3年内种植密生早播作物,提前改 变小地形; 4、由下而上地进行翻耕; 5、应在缓坡地上进行。
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丘陵地区,以及耕层 土壤瘠薄 、不宜深耕的盐碱土。
1)优点:
(1)分层松耕,不乱土层。打破犁底层。 (2)可以分散在各个适当时期进行,间隔 松耕,节省动力; (3)保持地面残茬覆盖,防止风蚀,防旱 防涝。 (4)特别是盐碱地松耕,可以保持脱盐土 层位置不动,减轻盐碱危害。
(2)缺点: 不能翻埋肥料、残茬和杂草,地面比
3-5 m
土垱
水平
作用
犁沟
作物带
拦蓄径流
防止暴雨冲刷
增产
水平犁沟
山地水平沟种植法
(1)播种时沿坡地等高线开沟,陡坡行距 50-60cm,缓坡行距40cm;
(4)耕翻后效 耕翻有一定的后效期,即翻耕创造的
疏松层能保持一定的时间。 北方旱作农田有2-3年后效,灌溉
农田有1-2年后效。 水田连年翻耕仍属必要。
(5)缺点:土壤水分易蒸发跑墒,易形成犁 底层。
2、深松耕
以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层进行全田的 或间隔的深位松土,不翻转土层。
耕深可达25—30cm,最深为50cm。
中耕还可以调节地温,尤其在气温高于地 温时,能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因为中耕松土 改善了水分、温度和空气状况,从而改善了土 壤养分状况。
4、镇压(packing)
以重力作用于土壤,具有压紧耕层、压碎土块、平 整地面和提墒的作用。一般作用深度3—4cm,重型镇 压器可达9—10cm。
镇压器种类很多,简单的有木磙、石磙,大型的有 机引V型镇压器、环型式网型镇压器。
(一)松碎土壤
作物种植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作用,使 土壤逐渐下沉,耕层变紧,总孔隙减少,特别 是大孔隙所占比例降低,土壤容重加大。影响 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分解,影响作物根系 下扎。
据测定,降雨一次能使耕后松土容重加大 0.1g/cm3 左右,灌水一次则加大0.12~ 0.16g/cm3 。
(二)翻转耕层
全翻垡:将垡片翻转180°,使耕层土壤上 下层完全颠倒。
这种翻法,覆土严密,灭草作用强,但碎 土差,消耗动力大,只适合开荒,不适宜熟耕 地。
半翻垡:将垡片翻转135°,翻后垡片彼此相 叠覆盖成瓦状,垡片与地面呈45°夹角。
翻、碎土兼有,适用于一般耕地。但 是半翻垡法垡片覆盖不严,垡片接触处常 露出杂草和根茬。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区田
方法
就是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犁成水平的沟 和垄,将作物种在垄的半坡上,在沟中 每隔一定距离作一土挡,以蓄水保土。
作用 表土、肥料可集中使用; 改变了小地形,暴雨时拦蓄地表径流,保持水 土; 实行密植,可提高产量。
作用
集中表土、集中施肥; 改变了小地形,保持水土; 实行密植,可提高产量;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水平犁沟
做法
在坡耕地或休闲坡地上,在伏耕以前,或在 进行伏耕的同时,用套犁方法,每隔一定距离 ,沿等高线犁成水平截水防冲沟。
圆盘耙耙地应用较广,可用于收获后浅耕灭茬,耙 深可达8—10cm;用于水旱田翻耕后破碎垡块或坷垃; 用于旱田早春顶凌耙压,耙深5—6cm。
钉齿耙作用小于圆盘耙,但它常用于播后出 苗前耙地,破除板结。
常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的苗期耙地, 杀死行间杂草。也用于冬小麦越冬前后的 耙地。冬前耙地增强麦苗抗性,冬后耙地 清除田间枯枝落叶。
3、旋 耕
(1)作用:利用犁片的转动起打碎、搀和 土壤的作用,同时切碎残茬、秸秆和杂草。
(2)优点:既能松土又能碎土,地面也相 当平整,集犁、耙、平三次作业于一体。
(3)缺点:只耕深10—12cm,耕层过浅; 多年连续单纯旋耕,易导致耕层变浅与理 化性状变劣,旋耕对土壤的破坏严重,削 土,甩土,碰撞粉碎 ,故旋耕应与翻耕轮 换应用。
2、耱地
是指耙地之后, 起到平土、碎土,耱 严播种沟、防止透风 跑墒等作用。多用于 半干旱地区的旱地上 和干旱地区灌溉土地 上,多雨地区或土壤 潮湿时不能采用。
3、中耕(cultivate)
是在农田休闲期或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的 表土耕作措施,能使土壤表层疏松,形成幂层, 能很好地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地面蒸发。在湿 润地区,或水分过多的地上,还有蒸散水分的 作用。
区田
区田
步骤
A、起垄作档; B、中耕和培修。
要求
A、垄作前必须精心整地;
B、垄作应当密植; C、垄作的工具; D、配合田间工程; E、适宜的地区条件;
F、适宜的坡度 G、适宜的作物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 沟垄耕作 区田 圳田 水平犁沟
圳田
做法
在20°以下坡地上,宽约1米的水平梯田,沿坡耕地等高线 做成水平条带,每隔50cm,挖长、深各50cm的沟,并结合分 层施肥,把生土放在沟外拍成垄,将上方表土填入下方沟内 ,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