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T-C系列机车信号
车载系统设备技术规范(暂行)
铁道部科学技术司
二〇〇六年七月
目次
前言4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设备构成1
4.技术要求3
5.实验方法9
6.检验规则13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5 附录A16
附录B19
前言
本规范主要根据《主体机车信号系统技术条件(暂行)》(科技运函[2004]114号文件)编制。

本规范发布之前的JT1-CZ2000型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都是规范性的附录。

本规范适用范围: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上安装的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运输自动化科研所。

本规范由北京交通大学运输自动化科研所负责解释。

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技术规范(暂行)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构成、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规范适用于设备的设计、改进、制造、检验和维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GJB 2889 XC系列高可靠小圆形线簧孔电连接器规范
GB/T 4942.2-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 19001-2000 质量经管体系要求
TB/T 1484.1-2001 第1部分:额定电压3kV及以下电缆
TB/T 3021-200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TB/T 3034-2002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实验及其限值
TB/T 3058-2002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实验
TB/T 3060-2002 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
IEC62278 铁路应用: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规范和说明
IEC61508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主体机车信号系统技术条件(暂行)》(科技运函[2004]114号文件)
3.设备构成
3.1.设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机车信号主机(含机车信号记录器)、机车信号机、双路接收线圈等。

图3-1为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构成框图。

图3-1 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构成框图3.2.设备名称见表3-1。

3.3.设备代号含义见表3-2
3.4.设备外形尺寸应符合表3-3的规定
4.技术要求
4.1.工作环境
4.1.1.正常使用条件
设备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可靠工作:
a)大气压力74.8kPa~106kPa(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m);
b)机车内部空气温度为-25℃~+45℃,设备应考虑直接邻近电子元件处的空气温度可能在-25℃~
+70℃之间变化。

车外温度为-40℃~+70℃。

设备允许在不低于-40℃的环境中存放;
c)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d)设备应能承受使用时的振动和冲击而无损坏或故障;
e)除接收线圈外,设备应安装在能防止风、沙、雨、雪直接侵入的车体内。

4.1.2.特殊使用条件
当使用条件与4.1.1的规定不符时,应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决定采取特殊措施。

为了验证这些措施的效果,可以按双方商定的方法在实验室或机车上进行实验。

4.2.设备由机车蓄电池供电,标称电压110V,电源波动范围77V~138V。

当机车蓄电池供电额定电压为非110V时,用户应在订货时向制造商提出要求,机车信号主机应明确表明适用的供电电压。

4.3.外观要求
4.3.1.机箱的所有金属表面应有防护层。

a)电镀零件的外观光滑均匀,没有斑点、凸起和起泡现象,边缘和棱角不得有烧痕;
b)涂层外观应光滑,色彩均匀一致,不得有皱纹、流痕和起泡现象。

4.3.2.设备的螺钉连接和铆、焊处不得松动或脱落。

4.3.3.印制电路板焊点应有光泽、圆滑,无假焊、虚焊、短路、堆焊等现象。

4.4.适用的轨道电路制式
4.4.1.设备应能通用的轨道电路制式有:
a)ZPW-2000系列(包括UM71系列,下同);
b)移频(18信息、8信息、4信息);
c)交流计数和微电子交流计数(25Hz、50Hz)。

4.4.2.根据用户需求,可适用UM2000等其他轨道电路制式。

4.5.机车信号输入及输出信息应符合表4-1的规定,其中SD1、SD2、SD3为3位速度等级编码输出。

4.6.设备应提供过绝缘节信息JY,当接收信号载频为750Hz,850Hz,2300Hz,2600Hz或交流计数长周期(1.9s)时,JY为高电平,其余为低电平。

4.7.设备应提供接收的制式信息ZS,当ZS为高电平脉动时表示ZPW-2000系列或UM2000制式,低电平时表示其他制式。

4.8.机车信号灵敏度
4.8.1.设备按表4-2所示的机车信号灵敏度(钢轨短路电流值),应能正确地接收ZPW-2000系列信息,其输出应符合4.5的规定。

4.8.2.按表4-3所示的机车信号灵敏度(钢轨短路电流值),应能正确地接收移频信息,其输出应符合4.5的规定。

表4-3移频钢轨最小短路电流及机车信号灵敏度值
4.8.3.按以下机车信号灵敏度(钢轨短路电流值),应能正确地接收交流计数(含微电子交流计数)信息,其输出应符合4.5的规定。

a)对非电化区段50Hz交流计数的机车信号灵敏度的钢轨短路电流值为0.75A±0.15A;
b)对电化区段25Hz交流计数的机车信号灵敏度的钢轨短路电流值为1.05A±0.1A。

4.9.应变时间
4.9.1.设备接收ZPW-2000系列信息时,应变时间应不大于表4-4所规定的时间。

4.9.2.设备接收移频信息时,其应变时间为:转换为L、LU时的应变时间应不大于2s,其他不大于1.5s;从有信息到无信息的应变时间应不大于4s。

4.9.3.设备接收交流计数信息时,应变时间应不大于7s,从L、U、UU信息到无信息的应变时间不大于9s,从HU信息到无信息的应变时间不大于7s。

4.9.4.接收信息从其他制式转为移频或ZPW-2000系列时,信号显示的应变时间不大于2s;接收信息从其他制式转为交流计数时,信号显示的应变时间符合4.9.3。

4.10.设备的整机返还系数应不小于75%。

4.11.当设备供电电压138V,信号输出动作两架机车信号机时,接收某种制式信息,主机应可靠工作。

4.12.在地面未全面具备由2
5.7Hz信息控制机车信号载频自动锁定或切换的情况下,设备由25.7Hz信息实现的载频自动锁定或切换,按自动锁定或切换和既有手动切换并存的过渡模式工作。

4.12.1.设备在开机后按照载频选择(上下行)开关设定状态工作。

4.12.2.地面提供载频切换信息码时(信息码的时间应不小于2s),设备应自动实现载频锁定或切换,其功能应符合表4-5规定。

表4-5 载频切换信息码使用规定
4.12.3.收到UU/UUS码,可以接收载频切换信息码,并进行相应载频锁定;如果没有接收到载频切换信息码,按照载频选择(上下行)开关进行信息接收。

4.12.4.在接收ZPW-2000系列信息时,如果设备处于载频锁定或自动切换状态,机车信号掉码大于10s 后,恢复按照载频选择(上下行)开关进行信息接收。

4.12.
5.载频切换开关应设载频切换结果指示灯,指示切换后的载频组(1700Hz和2300Hz为1组载频,2000Hz和2600Hz为2组载频),用稳定灯光指示人工操作后的载频切换结果,用闪烁灯光指示自动载频切换后的结果。

4.13.设备应预留《主体机车信号系统技术条件(暂行)》中6.8~6.9规定的主体机车信号载频自动切换功能。

在地面系统条件具备时,通过更改主机设置或更换程序可方便地来实现。

4.14.主机直流输出信息的指标
a)直流电压:35V~60V为高电平(“1”),低于10V为低电平(“0”);
b)输出信息驱动能力:12mA~20mA,内阻不大于200Ω,杂音电压小于5%。

4.1
5.记录器
4.1
5.1.记录器应记录以下信息:
a)从接收线圈收到的机车信号信息的信号波形;
b)机车载频切换装置状态、机车运行方向信息;
c)机车信号输出信息;
d)主机工作状态;
e)设备输入电源电压状态、机箱内工作温度;
f)来自TAX箱通信接口的时刻、线路公里标、车站编号、信号机编号等定位信息;
g)机车信号主机的故障信息;
h)UM71译码模式选择开关状态。

4.1
5.2.累计连续记录时间不低于70h,原始波形累计记录时间不低于8h。

4.1
5.3.记录器地面处理分析系统应具有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

4.1
5.4.记录数据应读取方便,采用移动存储器时应有防止丢失的措施。

4.1
5.5.应具有通信接口扩展功能,此接口可用于机车信号无线远程监测数据传送。

4.16.双面八显示机车信号机(以下简称机车信号机)
4.16.1.机车信号机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为:绿、半绿半黄、黄、黄2(黄色印“2”字)、半黄半红、双半黄、红、白八种。

4.16.2.机车信号机应采用LED显示方式。

4.16.3.机车信号机下部可设有载频切换开关和模式开关及状态显示。

4.17.机车信号双路接收线圈(以下简称接收线圈)
4.17.1.在表4-6所示的钢轨短路电流和频率下,串联后每路接收线圈应达到规定的电压。

当一路接收
线圈开路时,另一路的接收电压变化不大于15%。

表4-6 接收线圈的频率响应
4.17.2.单个接收线圈的每路电感应不小于60mH;直流电阻应不大于8Ω;品质因数应不小于
5.5。

4.18.可靠性相关要求
4.18.1.设备在制造、元器件采购、元器件老化筛选和成品的高温老化等每个环节都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4.18.2.设备使用的接线端子应采用可靠、防振性能好的接线端子,如W AGO接线端子。

4.18.3.设备安装使用的电连接器应符合GJB 2889《XC系列高可靠小圆形线簧孔电连接器规范》要求。

4.18.4.设备安装使用的电缆应符合TB/T 1484.1-2001《第1部分:额定电压3kV及以下电缆》相关要求。

4.18.
5.设备线缆连接应采用压接工艺,参照IEC60352-2的规定。

设备及连接电缆应安装牢固,应有防振、防松动、防磨的措施。

4.18.6.机箱应可靠接地,连接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应单点接地。

4.18.7.记录器开关量采集接口输入阻抗应不小于30kΩ,接收线圈信号采集输入阻抗应不小于200kΩ。

4.19.设备研发、制造环节质量经管应符合GB/T 19001-2000规定。

4.20.主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应不低于106h,车载系统设备使用寿命8年。

4.21.设备采用双套主机热备,工作机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机,切换时间应不大于0.5s。

工作机和备用机都应有工作正常或故障表示。

4.22.主机应具有内部自检及接收线圈断线检查功能,自检正常给出工作正常表示。

当主机双套故障或双路接收线圈双路故障时,控制机车信号机灭灯,表示车载系统设备失效。

4.23.主机应具有良好的可测试性,可通过便携式测试仪对车载系统设备进行系统测试,应可通过自动测试台检测主机各项功能及指标。

4.24.设备应满足“故障-安全”原则,主机采用“2×二取二”结构。

车载系统设备的安全度等级(SIL)要求参照IEC61508规范规定的4级。

4.2
5.在轨道回流为1000A、不平衡系数10%的电气化区段,设备应能正确译码。

对于特殊区段,抗电气化干扰的能力应根据实际要求确定。

4.26.绝缘电阻
设备绝缘电阻应符合以下限值:
a)在规范大气条件下测试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5MΩ;
b)经过交变湿热实验后,潮湿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75MΩ。

4.27.绝缘耐压
实验采用50Hz/1000V有效值的交流电压,漏电流不大于5mA,历时1min。

通过逐渐升压,将实验电压加到引线端子与机壳之间,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本实验只允许一次,重复实验时的电压为原实验电压值的80%。

4.28.低温
车内设备在-25℃、车外设备在-40℃的条件下,机车信号主机工作性能应符合 4.5~4.12、4.15的规定,接收线圈性能应符合4.17.2的规定。

4.29.低温存放
设备在-40℃的条件下存放后,机车信号主机工作性能应符合4.5~4.12、4.15的规定,接收线圈性能应符合4.17.2的规定。

4.30.高温
设备在70℃的条件下,机车信号主机工作性能应符合4.5~4.12、4.15的规定,接收线圈性能应符合4.17.2的规定。

4.31.交变湿热
设备经交变湿热实验后,应符合以下规定:
a)湿热绝缘电阻应符合4.26 b)的规定;
b)绝缘耐压应符合4.27的规定;
c)电镀件镀层腐蚀区域的面积之和占该零件主要表面积5%~25%的零件数,不应超过该设备零件
总数的20%,但允许个别零件的镀层腐蚀区域面积大于25%和个别零件的主要金属出现个别锈点;
d)允许涂漆件有轻微失光,轻微变色,少量针孔等缺陷。

样品主要表面任一平方分M正方形面积
内直径为0.5mm~1.0mm的气泡不应多于2个,不允许出现直径大于1.0mm的气泡;
e)允许热固性塑料件表面有部分白色粉状析出物,轻微填料膨胀。

允许有少量直径为0.3mm~
0.5mm的气泡及个别直径0.5mm~1.0mm的气泡;
f)机车信号主机工作性能应符合4.5~4.12、4.15的规定,接收线圈性能应符合4.17.2的规定。

4.32.振动和冲击
设备按TB/T 3021-2001 12.2.11的规定进行振动和冲击实验后,机车信号主机工作性能应符合4.5~4.12、4.15的规定,接收线圈性能应符合4.17.2的规定。

4.33.防水
接收线圈按GB/T4942.2-93 的IP03 防护等级进行防水实验。

实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17.2的规定。

4.34.盐雾
接收线圈的金属零部件经盐雾实验后,镀锌件的外露主要表面应无白色或黑色腐蚀物;镀镍或高锡青铜件的外露主要表面应无灰色或浅绿色腐蚀物。

4.3
5.浪涌
设备(不含接收线圈)电源端口、输入输出端口应进行浪涌实验,对于平衡方式串行通信端口不进行差模实验。

设备应满足TB/T3034-2002中规定的性能评定A级。

4.36.快速脉冲群
设备(不含接收线圈)电源端口、输入输出端口应进行快速脉冲群实验。

设备应满足TB/T3034-2002中规定的性能评定A级。

4.37.静电放电
设备(不含接收线圈)机箱端口应进行静电放电实验。

设备应满足TB/T3034-2002中规定的性能评定A级。

4.38.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
设备(不含接收线圈)电源端口、输入输出端口应进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实验。

设备应满足TB/T3034-2002中规定的性能评定A级。

4.39.射频场辐射的抗扰度
设备(不含接收线圈)机箱端口应进行射频场辐射的抗扰度实验。

设备应满足TB/T3034-2002中规定的性能评定A级。

4.40.传导发射
设备(不含接收线圈)机箱端口应进行传导发射实验。

设备应满足TB/T3034-2002中表4规定的限值要求。

4.41.辐射发射
设备(不含接收线圈)机箱端口应进行辐射发射实验。

设备应满足TB/T3034-2002中表6规定的限值要求。

4.42.高温老化
机车信号主机进行高温老化实验后,其工作性能应符合4.5~4.12、4.15的规定。

4.43.运行考核
新产品在通过各工程型式实验之后,还应进行运行考核实验。

其工作性能应符合4.5~4.12的规定,记录器功能应符合4.15的规定,接收线圈应符合4.17的规定。

考核里程应不少于100×103 km。

4.44.设备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及方式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4
5.设备的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实验方法
5.1.实验设备见表5-1。

表5-1 实验设备
5.2.设备的外观检查,应检查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布线、印刷板上元器件安装和焊接质量、表面涂覆等是否符合3.4中表3-3的规定和4.3的规定。

5.3.测试4.26与4.27应按TB/T3021-2001中12.2.9规定进行。

5.4.机车信号主机和机车信号机工作性能检查
5.4.1.机车信号主机和机车信号机工作性能检查通过自动测试台进行测试,接线见图5-1。

5.4.2.测试4.8和4.9时,设备的工作电压应调整到77V,测试台输出某种制式的信号,机车信号应可靠工作。

5.4.3.测试4.10时,以ZPW-2000系列中载频2300Hz测得的值进行检查。

5.4.4.测试4.11时,把输入电源电压调整到138V,测试台调整到自动循环检查方式,各种制式分别循
环100次,检查主机接收各种制式信息的正确率,应达到100%。

图5-1 机车信号主机和机车信号机工作性能检查接线图
5.5.接收线圈工作性能检查
5.5.1.接收线圈测试接线见图5-2。

钢轨两根,长度4m,并排放置在地面,轨距1435mm,在两钢轨一端用封线连接。

接收线圈放置在距离测试钢轨封线连接端1.5m处,接收线圈底部距钢轨轨面155mm±5mm,接收线圈中心与钢轨轨面中心为0mm±5mm。

每组接收线圈并接4kΩ电阻一只。

5.5.2.接收线圈在上述条件下测试应符合4.17.1的规定。

5.5.3.测试4.17.2时,除直流电阻外,以1000Hz频率下测得的值进行检查。

图5-2 接收线圈工作性能检查接线图
5.6.低温实验按TB/T 3021-2001中12.2.3的规定进行实验。

a)将通过工作性能实验的设备(车内设备)放入低温实验箱内,不接通任何电源,在等于或大于
0.5h内将箱内温度逐渐降至-25℃±3℃,待温度稳定后,保持2h,按4.28检查其工作性能;
b)将通过工作性能实验的设备(车外设备)放入低温实验箱内,不接通任何电源,在等于或大于
0.5h内将箱内温度逐渐降至-40℃±3℃,待温度稳定后,保持2h,按4.28检查其工作性能。

5.7.低温存放实验按TB/T 3021-2001中12.2.14的规定进行实验。

实验温度应为-40℃且持续时间最少为16h。

实验完毕后,应在箱内温度恢复到室温后再取出被试产品。

然后在环境温度下,按4.29进行性能检测。

5.8.高温实验按TB/T 3021-2001中12.2.4的规定进行实验。

将通过工作性能实验的设备放入高温实验箱内,接通电源,使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在不小于0.5h内将箱内温度逐渐升高到70℃±2℃,待温度稳定后,保持6h,接通电源按4.30检查其工作性能。

5.9.交变湿热实验按TB/T 3021-2001中12.2.15的规定进行实验。

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初始检测按5.4的规定;
b)在实验最后一个周期的低温高湿阶段的最后2h,进行潮湿绝缘电阻值的测试,应符合4.26 b)
的规定;
c)两周期实验结束后,将样品放在正常的实验大气条件下恢复2h,恢复时可以用手摇动,或用室
温空气吹风来去除表面水滴;
d)恢复后,立即进行外观检查、绝缘实验和性能实验。

实验结果应符合4.31的规定
5.10.振动、冲击实验按TB/T 3058-2002中12.2.11的规定进行。

功能性随机振动实验和增强随机振动量级的模拟长寿命实验的严酷等级和频率范围按照车体安装B级进行。

冲击实验严酷等级、脉冲波形和方向按照车体安装B级进行。

功能性振动实验时设备在工作状态下进行,其它实验时设备在断电状态下进行。

实验完成后,应按4.32进行性能检测。

5.11.防水实验按GB/T4942.2-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进行。

5.12.盐雾实验按TB/T 3021-2001中12.2.10,ST2级实验。

按4.34进行外观检查。

5.13.浪涌实验按TB/T3034-2002中表7、表8的规定进行,实验等级为3级。

实验对机车信号车载设备供电电源线、接收线圈输入信号线一组、机车信号点灯输出信号线一组进行。

实验时按4.35进行性能检查。

5.14.快速脉冲群实验按TB/T3034-2002中表7、表8的规定进行。

实验对机车信号车载设备供电电源线、接收线圈输入信号线一组、机车信号点灯输出信号一组进行。

实验时按4.36进行性能检查。

5.15.静电放电实验按TB/T3034-2002中表9的规定进行。

实验时按4.37进行性能检查。

5.1
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实验按TB/T3034-2002中表7、表8的规定进行。

实验对机车信号车载设备供电电源线、接收线圈输入信号线一组、机车信号点灯输出信号一组进行。

实验时按4.38进行性能检查。

5.17.射频场辐射的抗扰度实验按TB/T3034-2002中表9的规定进行。

实验时按4.39进行性能检查。

5.18.传导发射实验按TB/T3034-2002中表4、表5的规定进行,发射限值应按4.40规定进行检查。

5.19.辐射发射实验按TB/T3034-2002中表6的规定进行,发射限值应按4.41规定进行检查。

5.20.高温老化实验
高温老化实验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之一。

将主机放入高温实验箱,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将高温箱温度升至60℃±2℃,待温度稳定后,设备应工作6h,然后按4.42测试其工作性能。

5.21.运行考核
实验目的是检验产品的工作性能。

实验区段应选择在4.4.1规定的区段。

运行考核里程应符合4.43的规定。

考核时间应不少于一年,投入运行考核的设备应不少于两台。

6.检验规则
6.1.设备的检验分为型式实验和出厂检验两种。

6.2.每台设备须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出厂检验工程及其条款见表6-1。

6.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实验:
a)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实验定型鉴定时;
b)生产中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更,可能影响设备性能时;
c)经常生产的产品每隔三年进行一次;
d)停产三年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实验有较大差别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实验的要求时。

型式实验工程及条款见表6-1。

6.4.型式实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抽样规则按GB2829-2002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判别水平Ⅱ;
b)不合格质量水平RQL=50;
c)一次抽样技术方案;
d)判定数组:合格判定数AC=0;不合格判定数RE=1。

6.5.若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型式实验不合格,制造厂应采取措施解决存在问题,直到型式实验合格为止。

6.6.经过型式实验的设备,不得作为合格品出厂。

6.7.用户需要复验时的实验
6.7.1.实验工程与实验方法与出厂检验相同。

6.7.2.复验可在交货的产品中进行抽样或全部检验。

6.7.3.复验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时,应按GB2828.1-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一般检查水平Ⅱ;
b)合格质量水平AQL=2.5;
c)严格性正常检查抽样技术方案;
d)抽样技术方案类型一次抽样技术方案。

6.7.4.检验不合格的批,订货单位可以拒收;或由制造厂进行100%的挑选,挑选后可重新进行复验,但必须按加严检查抽样技术方案进行。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每台产品均应在明显的位置装有标牌,标明下列内容:
a)产品型号和名称;
b)应用制式;
c)重量;
d)出厂编号;
e)出厂日期;
f)制造厂名。

7.2.包装
7.2.1.设备的包装应能防潮、防振、防灰尘和防止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

7.2.2.每台设备出厂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装箱单,对每个用户必须提供用户手册一份,其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安装、使用及维护说明。

7.2.3.设备的包装箱应按GB/T 191-2000的规定,标明“易碎物品”、“怕雨”等标志,并标明产品型号及名称、收发货单位的名称、地址等。

7.3.运输
设备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摔碰,严禁无包装运输。

7.4.贮存
7.4.1.设备应贮存在通风良好,温度为-40ºC ~+70ºC,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无带酸、碱或其他有害气体的库房中。

7.4.2.贮存期超过半年,应开箱通风;贮存期超过一年,应通电进行常温检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JT-C系列机车信号设备安装尺寸及方式规范
1.主机
1.1.主机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应符合图A1的规定。

图中主机尺寸(长×宽×高)335×283×221mm。

图A1 主机外形尺寸图
1.2.安装规定:主机安装在机柜内,采用固定架安装。

机箱底座固定架上有两个安装孔(φ9mm),孔心距140mm。

安装时直接将机箱底座滑入固定架,然后用专用螺母将机箱固定。

1.3.主机箱插板由左至右依次是:记录板、主机板A、主机板B、连接板、电源板I、电源板II。

面板宽度依次是:10R、6R、6R、10R、10R、8R。

2.机车信号机
2.1.双面八显示机车信号机外形及安装尺寸见图A2。

信号机外形尺寸(长×宽×高)446×100×119mm。

图A2 双面机车信号机外形尺寸
2.2. 安装在司机室前挡风玻璃中间或两侧,保证司机方便观察。

信号机下方的开关和指示灯不能被遮挡。

安装孔应与图A2所示尺寸相同。

信号机用GB/T 67-2000螺钉M8×16,GB/T 6170-2000 螺母M8,GB/T 93-1987垫圈8,GB/T 97.1-2002垫圈8各4个安装在机车上。

2.3. 当由于机车司机驾驶室特殊设计而不能按2.2安装时,用户可与制造商协商,由其提供特殊安装方式的信号机。

3. 接收线圈
3.1. 接收线圈外形及安装尺寸见图A3。

96
(a )短杆结构 (b)长杆结构
图A3机车信号接收线圈外型及安装孔、栓规定尺寸
3.2. 机车信号接收线圈安装位置在机车排障器后与第一轮对之间,距第一轮对轴心水平距离大于1.5m 处安装架上,保证接收线圈底部与轨面距离为155±5mm ,接收线圈中心与轨面中心偏移小于±5mm ,安装时必须使线圈外壳上方箭头指向一致,以免同名端接反。

接收线圈固定安装孔相距350±1mm ,固定孔径φ21mm 。

3.3. 考虑到由于轮对的磨损和转向架的下沉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接收线圈偏离规范位置,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