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
泊子小学王军平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串讲串问,忽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言,领悟情感,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情境教学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态度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形式活泼、思想健康的文章,也有许多意境深远、蕴含哲理的诗词,以及知识丰富,逻辑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而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只有教师动情、引情,学生才能入情、抒情,语文课堂才会饱含情味,语文学习才会顺利进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窗口入手,把课文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文章中情境的本质内容,并将其化为各种图画、音乐、动画、故事等,让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儿童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境界。
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方位的,如:生活观察法;录像幻灯法;图画再现法;音乐渲染法;表演法;语言描述法等。
下面根据相关的案例,简单地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对语文情景教学法的一些观点。案例:儿童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老师演夏天姐姐,小朋友喜欢演什么就演什么。
(夏天小姐姐走进学生)想变点什么
生: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美丽的花蝴蝶,你好啊!
生:夏天小姐姐,你好!
师:花蝴蝶,你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师选6位同学演三丛花儿,花蝴蝶在花丛中快乐的飞舞着。)
师:花蝴蝶,你快乐吗
生:我真开心。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说说你的愿望吧!
生:(再次动情的扇着翅膀)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想演花蝴蝶的小朋友一起读读这句,体会体会。
片段(二)
(全班学生演荷叶,并配以舒缓悠扬的音乐)
师:可爱的小池塘长满了绿绿的荷叶,开着美丽的荷花,荷叶静静地举着,像一柄柄大伞,小鱼在下面做着游戏,雨点在荷叶上唱着欢乐
的歌。(采访学生)荷叶弟弟,小鱼儿在你脚边游来游去,你不觉得烦吗
生:不烦不烦,我喜欢它们还来不及呢!
师:荷叶妹妹,雨点儿打在你的身上,你不疼吗
生:不疼,雨点儿滴答滴答,好象唱歌一样,我爱听这声音。
师:荷叶妹妹,小鱼儿撞在你身上,你不疼吗
生:不疼,小鱼儿在和我做游戏呢!
师:荷叶妹妹,荷叶弟弟,你们老这么举着,难道不累吗
生: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心里很满足。
生:快乐要与人分享,就变的更快乐了。
……
这个案例,就是语文情景教学法应用的典型。
一、对话交流,让学生领略情境美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篇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老师以夏天小姐姐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让学生感到学习文本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走一趟,用情感驱动了语文知识,使学生学到了“快乐需要与人分享”的含义。
在语文感知活动中对课文的阅读也一样,是师生对话式的感知活动,才照亮了课文;反过来说,课文是通过被感知拓展照亮师生阅读的。言语情境就是这样一个期待着你去参与其中,参与创造的召唤结构,请你进入它呈现的视野,用你的全部内存与之发生一问一答、来来往
往的对话活动。在情境教学中,师生间恰如其分地交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语文就是对话,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它以语言情境的方式提供了充分的快乐学习之可能,老师与学生在生命的共振谐和、沟通对话中,呈现一种真
诚平等的“你——我”关系,使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企及苏霍姆林斯基所期许的那种美妙境界:“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二、鼓励学生表演,创设实践情境
语言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一是扮演角色。“进人角色”即“假如你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案例中这位老师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让学生扮演了荷叶、荷花、蝴蝶等角色,让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在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情景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课文的内涵和感情。
可以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陶行知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嘴、时间和空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及专业特点,适当安排表演实践会收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如教景物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导游词在课堂演示;在学习话剧等时,可以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可以结合单元训练进行模拟应聘、自荐、辩论赛等训练,还可以让学生上图书馆查找资料,电脑上网等。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音乐熏陶,让学生感受意韵美
音乐像文学一样,也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它通过直感式的体验,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想象和联想,心驰而神往之。在以上案例的片段二中,教师在让学生扮演荷叶的时候,配上了舒缓悠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快乐的意境,再进行角色的扮演采访。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对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也体会深更加深刻,用音乐渲染情境,这胜过老师喋喋不休的条分缕析。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而音乐是学生习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音乐的语言是微妙而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驰而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课文内容,播放相关音乐,很容易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从而帮助理解文章的抒发的情感。
除了在课堂过程中运用音乐的感染里,音乐的播放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导入或在课堂结束等各个环节。用学生喜欢的音乐导入具有先声夺人之功效;音乐用在课堂进行中,可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