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如何从会计升职到财务总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后如何从会计升职到财务总监

近期,Linedin发布了一份报告,对所有从职场菜鸟到总监级别的升职时间做了一个统计,其中,90后升职时间最短,平均只需要4年。

90后口里喊佛系,身体却很诚实,在职场上真够拼的。

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CEO、CFO等各种C“X”O中,占比最高的是90后。

领英透露,在中国3900万用户中,职位为总监及以上的用户,54%为千禧一代(即80后、90后)。而在全球5.46亿用户中,这一数字为28%。

领英中国平台上的千禧一代商业决策者

在我们之前的观念里,做会计没有别的路径,只有熬资历,只有按部就班地来,从出纳——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这是一个明确的晋升路线,而完成这个晋升路线起码要10年的时间,不到35岁,财务人绝不敢触碰财务总监这个职位。

但是来势汹汹的90后打破这一规则,职场靠能力说话,而不再靠资历说话,所以小会计一跃成财务总监,数据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4年升到财务总监,为什么是90后?

领英的报告指出:90后升职快的原因是他们跳槽多!

跳槽多被认为是90后晋升加快的一个原因。报告显示,千禧一代决策者的平均跳槽周期约2.5年。凡普金科人力资源副总裁徐益峰表示,职场里的年轻人跳槽频率变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谋求更高的职位,另一方面是当认为供职的企业池塘太小时,会向往更大的空间。

和父辈不同,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将毕业后的工作视作稳定的开始、唯一的归宿。

求职更像是“尝试”。有调查显示,62%的2017级应届毕业生认定自己需要“先就业,再择业”。六成以上90后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不满1年。其中,38%的人不到半年就会另谋高就。

如今的职场,谈稳定已经越来越另类了,在大部分人的眼里,跳槽才是升职加薪的最好方式。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财务岗的基层岗位的平均工资都比较低,而90后的目标很明确,钱如果给不到位,那还不如跳槽。

业内一直流传着一个“专业”的说法,“同城跳槽,涨幅区间是10%-30%,20%的涨幅就很理想了,30%非常难得和少见,一般是15%;那么异地跳槽,涨幅区间是20%-50%,30%就很理想了,50%非常难得和少见,一般20%”。

另外,千禧一代决策者很多供职于中小企业,这被认为是他们晋升快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现在的创业公司增加,Title(职位)印得比较高。”供职于国内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王烁表示,创业公司的增加提高了90后晋升的平均速度。“创业者增加了,当然创业公司也越来越多,而且创业的主力应该是80后、90后,他们雇的中层应该也差不多年纪。”

报告显示,在商业决策者的公司规模分布上,相较于前人的“大公司情结”,90后商业决策者更加趋向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

在大公司有明确的晋升路线,比如在四大,从审计助理到合伙人,有着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路线,基本上入职之后,你就能看到10年后的高度。但是90后财务人相对来说不在乎是否是大公司,他们更愿意闯,更有挑战精神。因此他们选择规模不大的小公司或创业型公司。在这里,公司一般实行扁平化管理,他们的权限更大,职位当然更高。

从小会计到财务总监,鬼知道90后经历了什么?

上述提到了90后能在4年期间从小会计升到财务总监的原因,但是我们都应该

清楚,有的人在4年甚至3年期间不断加薪,升职为财务总监,但有的人可能10年还是个会计。每一个快速升职加薪,当上CFO的90后,背后都有一些共通的规律:

清楚未来的目标:初心是什么

这是几乎所有初入职场的朋友都会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会在步入职场的1-3年之内最明显。

如果不及早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你就会荒废这3年的时间,而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这3年至关重要,是锻炼能力、积累资本的黄金3年。一旦错过,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头再来,重新弥补。

一旦超过3年,你将为每一次改变付出巨大的代价。

没有目标,便没有了追求,于是,所有的行动只是为了挣一口饭吃,许多人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应该端什么饭碗。

能力不是全部:处世更难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财务专业技能。步入职场后你会发现,专业能力其实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重要。

你会发现一个能力不太强的人做了你的上司,只因为他在这个公司干了10年——这说明“资历”是你高升的本钱。

你会发现能力并不怎么强,但是与老板关系好的人通常能够得到提拔——这说明“关系”也是本钱。

外圆内方,用在人际交往上就是说要学会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但不可因此而失去了内心的准则,否则就变质了。尤其在中国这种注重人情的,这种人际交往的能力一定要好好练练。

资本靠积累:资源从哪里来

有的大学生常说,毕业之后一定要找到一份月工资多少多少的工作,争取做到什么什么职位。这时候我总是会耐心听完他们的“远大蓝图”,然后问一句:“你通过什么样的资源达到你的目标?你的资本是什么?”然后得到的就只是哑口无言。

对于职场上的朋友而言,你“亮剑”的资本又在哪里?你的业绩提升了吗?你的能力提升了吗?你在一年内看过多少本对自己的职业有益的书籍?你参加过几次培训班来为自己充电?如果没有,又凭什么加工资?靠抱怨么?

慎重对待第一次:决定命运

第一步错了,以后就会经常犯错。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为什么第一份工作这么重要呢?

1、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

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这一观念同样会影响你以后的发展。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对你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跳槽时,新雇主也会通过你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来判断你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2、职场中不允许从头再来

如果公司招聘的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一定要求“有相关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样的员工一般不需要培训,直接上岗,会很快为公司带来效益。

如果是工作几年以后再打算转行的人,一般不会受到重视,一是不会给公司直接带来效益,二是培训起来也比较困难,思维已经固化。与其这样,倒不如招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