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4fc3e82e67ec102de2bd89be.png)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作者:宋宇皎葛长银来源:《财会学习》2013年第11期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企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始终起着龙头的带动作用,但其会计核算也一直处于薄弱环节。
随着城镇化、家庭农场化政策的推开,会有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涉足农业企业或涉农经营。
规范经营,提高效益,公平竞争,防范风险,将会成为农业企业的经营原则,而规范其会计核算,将是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的重要举措。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特点、重点和难点就是生物资产的核算。
为了给农业企业财会人员以清晰、规范的会计核算思路,笔者不揣浅陋,对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全面探讨。
一、会计核算前提搞好生物资产这种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前提是了解下列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农产品与生物资产的关系《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意味着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而农产品附着在生物资产上时,作为生物资产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进行会计处理,当其从生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应当采用规定的方法,从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中转出,确认为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的成本;而收获时点之后的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会计处理,应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二)生物资产的分类及区别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收获农产品之后,该资产就不复存在,具有存货的特征,应当作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农产品之后,该资产仍然保留,可以继续产出农产品,具有固定资产的特征。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探讨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f05aa89b9d528ea81c7795e.png)
允价值 的采用有 严格的限定 ,但 是公 生物资产 的增值 ,而避免 只在 出售 时 本就难以计量 ,用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 本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 ,更能准确反映 允价值 带有一定 的主观性 ,而且我 国 才体现 价值 ,导致财 务报表 的失真 : 目前各类生物资产 尚缺乏成熟的市场 , 公益 性生物 资产 ,在客观的情 况发生 企业 的财务 状 况和 经营成 果 。口
途 做 出 变更 ,是 作 为消 耗 性 生 物 资 产 ,还 是 作 为 生产 性 生 物 资产 ,企 业 经 常 把 握 不 准。 这 两 类 生 物 资产 在 会 计 核 算 上 存 在较 大 差异 ,从 而
对 企 业 财 务 状 况 和 经 营 成 果 产 生 较 大 的影 响 。
目前 会计准 则对生物资产计 量 的 摊都应制定 明确的标准 ; 对 于生长 周 资产现存条件下的市场价值 ,企业也能 规 定实际 上是 “ 以历史 成本 为主 ,公 期长 的生物 ,能否在 出售前 的各个会 通过估算 未来现金流量 的现值 来确 定
允 价 值 为 辅 ” 的 方 式 。 虽 然 准 则 对 公 计年度 内 ,结合公允价值 ,逐步体现 公允价值。并且像生物资产历史成本原
的公允价值得 到可靠计量和评 估 ,推
为企业 带来经济利益 ,但是 具有服务 和公 益的作 用,有 助于企业从相 关资 产 中获得利益 。在 后续计量 中,公益 性 生物 资产 不计 提折 旧和减 值准 备。
3
完 善 农 业 企 业 生 物 资 产
会 H- 核 算 的 方 向
广使用公允价值反映生物资产的价值
置 公益性生物 资产 时也容 易对企业利 易,- f q  ̄ E ] - , j - 作 为消耗 性生物资产 ,何 时 润产生突然的影响。 2 . 4 按公允价值计量难以实现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https://img.taocdn.com/s3/m/4b10f6c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2.png)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一、总说明(一)为了统一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特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下简称“本办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执行本办法。
(三)本办法所称农业活动,指农业企业对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的管理。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繁殖的过程.(四)本办法所称生物资产,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生物资产应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如玉米和小麦等庄稼、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畜、养殖的鱼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外的生物资产,如产畜、役畜、经济林木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应进一步划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收获产品或连续提供劳务(服务)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于同时具有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将其划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暂时无法区分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待能够明确确定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时,再将生产性生物资产转出,单独进行核算和管理.(五)企业应分别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企业应增设“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增设“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
企业应增设“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
浅议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账务处理
![浅议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855f84a0116c175f0e486c.png)
处理为 :
的、 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 包括生长 中的大 田作
物、 蔬菜 、 用材林 以及存 栏待售的牲畜等。理解 消耗性生物资
产 定 义 的关 键 是 持 有该 资 产 的 目的是 出售 或 在 将 来 收 获 为 农
处在于它们是有生命的资产 。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 、提供 劳务或 出租等 目的而持有 的生物资产 , 包括经济林 、 薪炭林 、 产畜和役畜等。 生产. 洼生物资产具备 自我生长性 , 属于有生命的劳动手段 , 类 似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例如 , 果树可生产果品 , 产畜 能提供仔 畜, 役畜可供人使用进行 田间和运输作业 。与消耗性生物资产
100 60 元。入库时其账务处理为: 借: 原材料 ( 玉米种子 ) 贷: 银行存款 种子出库用于种植时 , 其账务处理为 : 借: 消耗性生物资产( 玉米 ) 贷: 原材料( 玉米种子 ) 10 0 6 0 10 0 60 10 0 6 0 10 0 60
售 的牲畜可 以屠宰。消耗性生物资产与企业一 般存货不 同之
奶牛 )或者是长期役用( , 如役畜 ) 。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 以防护 、 环境保护为主要 目的的生物
资产, 包括防风固沙林、 风景林 、 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 等。
在对生物资产进行确认时 , 必须 区分生产性生物资产 、 消
的必要支出共计 10 0 元。入库时的账务处理为: 0 00
补 了生物资产定义的不足 ,这样既保证了生物资产 的定义在 理论上的完整性 , 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
二 、 关 的账 务 处理 相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分析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bd45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3.png)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分析一、概述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特有的一类资产,通常指的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具有生命特征的生长过程中产出的活物,如农作物、林木、鱼类等。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在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特点1.长期投资:生物资产具有长生命周期的特点,投资期限往往较长,从种植、养殖、生长到收获一般需要数个月到数年的时间。
因此,农业企业在决策投资时需要考虑到长期的投资回报。
2.高度依赖自然因素:生物资产的生长过程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气候、水源、土壤等。
这使得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了经营风险。
3.过程成本较高:生物资产的生长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耕种、施肥、灌溉、杀虫等。
其中,农作物和养殖会计核算小组将会议贯穿于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核算,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投资回报。
4.价值较不稳定:由于生物资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价值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发生较大的波动。
农业企业需要根据生物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估价,以便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1.投资决策:农业企业在决策是否投资生物资产时,需要对潜在的投资回报进行评估。
评估的指标包括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市场价格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与自然因素相关的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
2.成本核算: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应包括各个生长阶段的成本核算,包括耕种成本、施肥成本、灌溉成本、杀虫成本等。
成本的核算可以帮助农业企业合理评估生物资产的经济效益,并进行决策。
3.估价:生物资产的估价需要根据市场价格、经济环境、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
估价的目的是准确反映生物资产的价值,为农业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收益核算:农业企业在完成生物资产的生长过程并进行销售时,需要对销售收入进行核算。
收入的核算应考虑到市场价格、销售数量、销售成本等因素,并与成本核算进行比较。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探讨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cb5020ccc17552707220856.png)
农 业 企 业 生 物 资 产 会 计 核 算 甥 讨
◎章 洁倩
摘 要: 本文根据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特性 , 生物资产概念的提 出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的历史演变、 国新准则中对生物 资产 从 我
会计核 算的具体规定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 对农业企业按新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探讨。
、农业 生产成本” 等会计科 目对生物资产进行核 算。在统 在财政 部 2 。 年发布生物 资产具体准则 以前 ,农业企 金”“ O6
业所涉及的生物资产的核算经历 了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的逐
一
规 范的资产负债表 中,幼畜及育肥畜 ” “ “ 、 幼畜及育肥畜跌
、农业生产成本” 目余额在 “ 科 存货” 目中列示 ;生 项 “ 渐完善的过程 。 9 年 7 13 9 月以前 , 适应指令 『计划经济管理模 价准备 ” “ 生 、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成熟生产性 生物 资产 式 ,农业企业进行会计活动基本上是按照农业部 门的有关行 产 陛生物资产”“ 科目余额在“ 固定 资产 ” 目下增设相应项 目列示 ; 项 业会计制度规定执行 , 对于 目前定义的生物资产的核算 , 设置 减值准备 ”
、生物 资产累计折旧”“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 、 产所特具 的生物特征决定了对它进行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和复 产”“
杂性 。
一
“ 生物性在建工程 ” “ 、生物性在 建工程减值准 备” “ 、 消耗性林
、
生物 资产会 计 核算 制度 演变
木资产” “ 、消耗性林木 资产跌价准备 ” “ 、 公益 林” “ 、 公益林基
科目进行核算。 会计科目设置更加精练 , 把生物资产划分为流
政部颁布的新《 业会 计制度》开始取代各行业会计制度 , 企 , 实 行更高层次的统一 ,但 由于农业企业与其他企业相 比在会计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研究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9fa6ae0975f46527d3e148.png)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研究作者:聂万芝来源:《财会学习》2019年第29期摘要:众所周知,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立国根基,发展之本。
而农业企业中的生物资产更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随着我国农业不断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关于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相关的工作经验,就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展开细致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生物性资产;生物投资;会计核算;分析与探究所谓生物资产,其实就是指从事养殖或者种植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生命特征的动植物。
自我国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农业企业虽然发展得十分迅猛,但是产业发展的背后,往往都潜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负面因素,生物资产的核算问题便是其中颇为关键的重点课题。
实际上,小型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
对此,下文以种植苗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为核算案例,从中分析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解决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算一般情况下,小型农企业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都是采取历史成本法。
恰如我们种植的苗圃,从2012年开始租地、开垦再到种植,第一年仅有少量的苗木可以用作出售,而到第二年便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苗木可以出售,不过其市场价格却销售总量表现的极不稳定。
为此,本文根据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实际情况,对苗木的销售与种植、折旧核算以及培育等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核算:(一)初始种植的会计处理在2011年的时候,相关的苗圃基地定值、地租以及开垦等经费共计503448.32元。
其中,借取生物资产与向银行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均为503448.32元;到2012年的管理發生肥料、基地养护、地租以及人工等费用共计421799.06元,借取生物资产与银行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均为421799.06元;2013年所产生的管理发生肥料、基地养护、地租以及人工等费用共计521411.20元,借取生产性生物资产与银行应付账款或存款均为521411.20元。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4e44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a.png)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包括土地、植物和动物等,这些资产具有自然增殖特性,其价值增值与时间和外界环境相关。
因此,农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进行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以明确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就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探究。
一、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方法(一)货物成本法货物成本法适用于生物资产产量稳定、年销售金黄金字塔不变的情况。
该方法认为生产及销售成本在销售收入发生时与现金收入匹配。
因此,在收获时,将生物资产以成本方法计算,即将生产成本均摊到每个成本单位上,再计算出销售收入所占的成本比例,以此来确定生物资产的销售收入。
(二)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法适用于生物资产存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
该方法认为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动应该在相关时间点记录,记录方式为公允价值减去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费用。
公允价值的确定可以通过市场价格等外部因素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因素评估而得。
前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运用。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应结合国家税收政策和企业自身情况,将货物成本法与公允价值法相结合,从而达到精确反映企业生物资产价值的目的。
二、应收账款及预提费用(一)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由于销售生物资产而应收的款项,其处理方式为借账款(应收账款)、贷销售收入。
因农业生产的滞后性,应收账款的管理应强化,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避免高额应收账款的产生。
(二)预提费用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未发生,但已经支付或应计入会计报表的费用。
农业企业中,应提前计提的费用包括土地租赁费、碾米费、施肥费、种苗费等。
预提费用的处理方式为借相应的费用科目,贷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旨在均衡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因此应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并及时进行清算。
三、生物资产检测与调整(一)生物资产检测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需对生物资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正确的账面价值。
检测内容包括生长状态、品种、质量、数量等,采用现场检测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生物资产的正确计价。
关于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
![关于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4af817a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a.png)
浅谈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其适用范围主要是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而不适用于收获后的农产品和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笔者就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生物资产的概述一生物资产的概念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这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对不同类别生物资产进行区别确认与计量,便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羊等;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如桃林、梨林等、薪炭林、产畜如种牛、种马等和役畜如耕牛等;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保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等;二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该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三生物资产核算应增设的会计科目为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农业企业应分别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2、“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3、“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暂难以明确生产性或消耗性特点的林木资产实际成本,也在本科目核算;4、“公益林”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公益林的实际成本;5、“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6、“幼畜及育肥畜”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幼畜禽的实际成本;实行分群核算的企业,其幼畜禽或育肥畜禽的饲养费用,在“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7、“农产品”科目,核算企业从事农业活动所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农场上交的农产品的实际成本,包括种植业产品、畜牧养殖业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8、“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9、“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10、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11、“存货跌价准备—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企业提取的幼畜或育肥畜跌价准备;12、“存货跌价准备—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13、“存货跌价准备—农产品跌价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农产品跌价准备;14、“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核算企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15、“公益林基金”科目,核算企业营造和按规定划转郁闭成林后的公益林所形成的基金;16“应收家庭农场款”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暂付家庭农场的各种款项,如企业应向家庭农场收取的劳动保险费、福利费、管理费、利润、代购农用生产资料款等;17、“应付家庭农场款”科目,核算企业应付、暂收家庭农场的各种款项,如企业收购家庭农产品尚未结算的款项、代存家庭农场的其他收入等;18、“待转家庭农场上交款”科目,核算企业待结转的应收家庭农场款,如家庭农场应上交的劳动保险费、福利费、管理费、利润等;二、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及有关账务处理一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以成本计量,由于生物资产的取得情形不同,所以其成本形成情况也不一样;具体分析如下:1、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保险费、相关税费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2、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下列规定确定:1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按照其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2自行营造的林业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按照其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及其他管护费等必要支出确定;3自行繁殖的育肥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的成本,按照其在出售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4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按照其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3、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下列规定确定:1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按照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及其他管护费等必要支出确定;2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的成本,按照其达到生产经营目的成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4、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5、投资者投入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6、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成本,由于其并没有实际发生成本,例如,林场中天然起源的林木,其成本为零,如果对其不进行计量将不能反映林场的实际价值,因此,企业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并分类反映;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取得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二有关账务处理:购入的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按购买价格、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相关税费,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银行存款等自行营造的具有生产性特点的林木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时转入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借: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生物性在建工程自繁幼畜成龄转为产畜或役畜,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借:存货跌价准备—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贷:幼畜及育肥畜、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自行营造的生物性在建工程,按发生的实际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生物性在建工程贷: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等科目消耗性林木资产郁闭成林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消耗性林木资产贷:农业生产成本郁闭成林后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发生的管护费用,作如下会计分录:借:营业费用贷: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消耗性林木资产采伐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农业生产成本借: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贷:消耗性林木资产公益林郁闭成林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公益林贷: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借:专项应付款—国家拨款或育林基金借:资本公积贷:公益林基金—国家拨款或育林基金三、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及有关账务处理一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1、生物资产后续支出和生物资产后续计量的概念生物资产后续支出是指生物资产形成后所发生的支出,如果因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林木类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应当计入林木类生物资产的成本,如果生物资产的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是指生物资产按成本计量之后,如何对其成本进行分摊或折旧;2、生产性生物资产后续计量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和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或者有关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调整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或者改变折旧方法;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当期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3、消耗性生物资产后续计量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即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并确认为当期损失;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计入当期损益;4、公益性生物资产后续计量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5、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公允价值计量应满足的条件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取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2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二有关账务处理:企业按月计提的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贷: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生物资产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作如下会计分录: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计提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贷: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贷: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贷: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四、生物资产的收获、处置、披露及有关账务处理一生物资产的收获、处置和披露1、收获的概念及生物资产的收获后进行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收获是农产品从生物资产上分离,或生物资产的生长过程的结束,生物资产收获后,根据其不同用途对其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1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在收获或者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结转成本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2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成本,按照产出成本或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计算确定,并采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方法,将其账面价值结转为农产品成本;2、生物资产的处置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3、生物资产的披露企业为了更准确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生物资产相关的信息,按本准则的规定应披露下列有关信息:1生物资产的类别以及各类生物资产的实物数量和账面价值2各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跌价准备累计金额,以及各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3天然起源生物资产的类别、取得方法和实物数量;4用于担保的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5与生物资产相关的风险情况与管理措施;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披露与生物资产增减变动相关的信息,如增加、盘亏或死亡等信息;二有关账务处理:清查盘点中发现的农产品盘盈、盘亏和毁损,作如下会计分示:盘盈:借:农产品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经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盘亏和毁损: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农产品经批准后: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幼畜禽或育肥畜禽因死亡造成的损失,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存货跌价准备——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贷:幼畜及育肥畜经批准后:借:管理费用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因死亡、出售、毁损等原因减少的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借: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借: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理发生的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处置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净收益处理发生的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处置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净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收获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记入“农产品”科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农产品贷:农业生产成本将农产品出售并结转成本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等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农产品。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3be0e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b.png)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是指对农业企业所拥有的生长期较长的生物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
生物资产是指农业企业所拥有的具有生长能力的生物性质的资产,包括农作物、果树、森林、鱼类等。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需要确定生物资产的成本。
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公共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成本,比如种子、饲料、化肥等。
间接成本是指间接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成本,比如农田使用费、农机使用费等。
公共直接成本是指与多种生物资产相关的成本,比如灌溉系统费用、农业科研费用等。
将这些成本加总,就可以得到生物资产的总成本。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需要确定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动。
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动包括生物资产的增值和减值。
增值是指生物资产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增加,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成熟以及果树的结果等。
减值是指生物资产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减少,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减少以及果树的凋谢等。
农业企业需要根据生物资产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价值的变动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需要确定生物资产的摊销。
摊销是指将生物资产的成本在生长期内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农业企业需要根据生物资产的预计寿命以及生长期的情况,确定其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常用的摊销方法有产量法和线性摊销法。
产量法是指根据生物资产的预计产量来确定摊销金额,即根据产量来分摊成本。
线性摊销法是指将生物资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生长期的每个会计期间。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确定生物资产的成本、价值变动以及摊销情况。
准确的会计核算能够提供给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对生物资产的价值和情况的了解,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d488eef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2.png)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非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例如,公司拥有一些用于观赏或
保护的植物和动物,这些资产属于非生产性生物资产。
其会计核算
方法包括:确认和登记、初始成本的确认、衡量和确认期末余额。
2.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如养殖或农业生产中的动植物资产。
其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确认和登记、初始成本的确认、生物资产的
减值测试、生物资产的增值测试、衡量和确认期末余额。
3. 生物资产的减值测试:当生物资产的可实现价值小于其账面
价值时,需要对生物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的方法包括直接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4. 生物资产的增值测试:当生物资产因为生长和发育等原因而
增加其可实现价值时,需要对生物资产进行增值测试。
增值测试的
方法包括直接法和收益法。
5. 期末余额的核算:核算生物资产的期末余额时需要考虑资产
折旧、资产损耗、资产升值等因素,保证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准确
反映其实际价值。
以上是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公司需要按照规定的
会计准则和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操作。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109c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8.png)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物资产是指农业企业持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包括种植作物、养殖动物、林木和微生物等。
这些生物资产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农产品的来源,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由于生物资产的特殊性质,其会计核算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需要农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生物资产的特点1. 增长期:生物资产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种子到成熟的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资产会受到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价值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有很大的波动。
2. 可变性:生物资产的数量和品质是变动的,受到外部环境和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价值和成本也是不断变化的。
3. 无可分性:生物资产不同于一般的资产,它们是无法分割成相互独立的部分进行买卖和交易的。
基于生物资产的特点,其会计核算需要考虑到生长周期、可变性和无可分性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反映生物资产的价值和成本。
1. 成本模型成本模型是最常用的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方法。
按照成本模型,农业企业在取得生物资产时,将其确定的购入成本作为其账面价值,并在随后的会计期间以其成本作为计量基础。
在生长过程中,农业企业不会通常不会调整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直到其获得收获或产出。
成本模型并不总是能够准确地反映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
在生物资产的增长过程中,其数量和品质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其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成本模型在反映生物资产的价值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公允价值模型与成本模型相比,公允价值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模型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确定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需要考虑到市场行情、外部环境、品质变动等因素,难以进行准确的测定。
公允价值的变动也可能会带来较大的会计处理压力。
三、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1. 品质变动生物资产的品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品质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其价值。
做账实操-农业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
![做账实操-农业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eeffc5c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a.png)
做账实操-农业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一、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1. 初始计量外购生物资产: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根据生物资产的类别确定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若为一般纳税人)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自行培育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确定: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直接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确定: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种苗费、饲料费、人工费等必要支出。
例如,农业公司外购一批果树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价款为10万元,增值税1.3万元,款项已支付。
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性生物资产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 贷:银行存款113,0002. 后续计量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收获或出售时,将其账面价值结转至农产品成本。
借:农产品贷: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折旧和进行减值测试。
计提折旧:借:农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根据生物资产的用途确定科目)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减值测试:若发生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例如,农业公司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果树)计提折旧,当月折旧额为1,000元。
会计分录为:借:农业生产成本1,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1,000二、农产品销售的会计处理1. 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若为一般纳税人)例如,农业公司销售一批农产品,收入为5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9%。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54,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5002. 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农产品三、农业生产成本的会计处理1. 归集农业生产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灌溉费用等直接成本,以及应分摊的间接成本。
借:农业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种子、化肥、农药等)应付职工薪酬(人工成本)银行存款(灌溉费用等)例如,农业公司购买种子花费20,000元,支付人工成本15,000元。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0d28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1.png)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摘要】农业企业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接着详细探讨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披露和监管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结论部分强调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总结,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确认、计量、报告、披露、监管、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重要性农业企业生物资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物资源,包括种植作物、林木、牲畜等。
这些生物资产在农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是生产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
种植作物和牲畜等生物资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它们的种植、养殖和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产出量和质量,进而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财务支撑。
作为企业的资产,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
对于很多农业企业来说,生物资产占据了企业资产的主要部分,只有充分发挥生物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才能维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持续经营。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对农业企业生物资产进行科学、规范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以期为相关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会计核算的背景会计核算是指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总结和报告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在农业企业中,生物资产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其会计核算相较于其他行业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对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对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f3b37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4.png)
852023年24期 (8月下旬)财务管理摘要: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农业生产仍是支撑国家运转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将拥有一定规模的生物性资产,但受到长期传统财务核算模式的束缚,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仍十分薄弱,需要进一步规范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本文将以《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生物性资产相关规定为基础,在对农业企业生物性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的区别及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措施一、前言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资产使用情况,为管理层、主管部门了解企业、制定决策提供宝贵的依据。
以农业企业为例,生物性资产是农业企业中重要的资产,国家也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单独对其会计核算加以明确、阐述,这也正是农业会计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但是由于生物资产自身具有的自我再生长和劳动再生长的双重特性,也使这些资产成为了会计核算中的难点。
而长期以来生物资产相关的会计核算准则、规范的缺失,造成了生物资产公司无章可循。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存在的差异所谓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农业企业为了继续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用于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这种资产主要包括役畜、产畜、特用林等,它具有反复生产、使用,价值随之转移且长期持有等特点。
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将在未来一定时期后,通过灌溉、饲养后,才能为农业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具体又可分为已经成熟的生物资产和尚未成熟的生物资产两大类。
前者主要是指林木生长到可以砍伐阶段、畜牧可以繁殖、产出相关农产品的阶段,并且可以在未来若干年内持续地为企业产出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而后者是指处于成长期且暂时无法为农业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目前,农业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与传统固定资产具有如下区别及相同点:(一)两者之间的相同点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都是企业持有后,通过在长期持有与反复使用中,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它在创造经济价值时不会付出减少自身价值的代价。
方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分析
![方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fa319fbb68a98271fefa99.png)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分析'企业生物资产的核算分析生物资产的核算是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由于生物资产的特殊性,使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复杂性。
生物资产与农业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它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因此也使它在会计核算、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正确认识这些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情况,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核算的相关规定(一)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应当按其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费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支出;自行培育的生物资产成本,应按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进行确认;无偿获得的天然起源生物资产成本则应当按照名义金额1元确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取得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可按相关准则确定。
(二)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非常重要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它主要涉及生物资产的管护、饲养等后续支出,涉及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计提及跌价、减值准备的计提。
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则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只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必须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
(三)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在对生物资产的处置过程中,收获后的农产品应当作为存货处理。
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收获或出售时应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应按照产出或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支出计算确定结转其成本;而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则必须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生物资产的及信息披露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列示,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中列示。
浅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浅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0e34c411227916888486d7f3.png)
15 0 .9 423 5
1 7 58 6 3 .4
8 6 09
生 产 性 生物 资 产 累计 折 扣 1 8 3 0 72. 6
③ 发生育牛间接费用时
借 : 造 费用 制 16 96 03. 5
本— — 饲 料 ” 归 集 , 末 按 照 系 数 分 配 法 ( 按 产 出 比 例 确 定 中 期 如
获后 直接 对 外 出 售 , “ 产 品 ” 目中 核 算 。 在 农 科
科 目, 相应 成本_ 结转应通过 “ 的 其他业 务成本 ” 目。为 核算淘 科
汰 的 成 母 牛 销 售 价 款 与 其 账 面 价 值 的 差 额 , 设 置 “ 业 外 收 应 营 入 ” “ 业 外 支 出 ” 目。 或 营 科
牛 之 间 分 配
借 : 产 性 生 物 资 产— — 未成 熟 ( 牛 ) 37 1 6 生 犊 63 . 2
— —
④ 豆饼 、 豆油完工入库 时
借: 原材 料 — — 豆 饼
— —
未成熟( 成牛 ) 25. 育 5 331 2 未成 熟 (r 牛 )2 303 J年 48.
36 0 8 8
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等标准在产畜与鲜奶之间进行分配, 分
别 记 入 其 成 本 。奶 牛 产 出 的 牛 奶 是 乳 牛 业 的 最 终 产 品 , 核 算 为 其 实 际 成 本 , 设 置 “ 存 商 品 ” 目。 为核 算 消 耗 性 生 物 资 产 应 库 科
过 程 和 育 牛 生 产 过 程 。在 对 养 牛 业 发 生 的 经 济 业 务 进 行 核 算 时 , 以 结 合 其 生 产 过 程 进 行 账 户 设 计 , 完 整 反 映 其 生 产 经 可 以 营过程 。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6ee3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c.png)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摘要】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是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特点,包括生物资产的生长周期长、价值难以确定等特点。
接着探讨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如价值变动、成本核算等。
然后对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成本法、公允价值法等。
在具体处理步骤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会计核算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结合会计报表的体现,强调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关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农业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核算生物资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特点、问题、方法、处理步骤、会计报表、重要性、发展趋势、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生物资产作为农业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其会计核算问题备受关注。
生物资产是指具有生命特性,可以生长和繁殖的资产,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中的农作物、树木、家畜等。
由于生物资产的特殊性质,其会计核算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生物资产的价值难以确定、生长周期较长、易受自然灾害和疫病影响等,这些都给会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探讨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研究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动和经营情况,进而为农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就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特点、会计核算问题以及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理解,为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当前全球范围内,农业领域正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化。
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农业企业对生物资产的管理和核算越发复杂和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
JSRE 鲁晓峰/南京邮电大学财务处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探讨
生物资产的核算是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
由于生物资产的特殊性,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也表现出复杂性。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核算、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生物资产进行正确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情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目前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核算的相关规定
1.1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自行培育的生物资产成本,按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进行确认;无偿获得的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名义金额1元确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取得的生物资产的成本,按相关准则确定。
1.2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生物资产的管护、饲养等后续支出,以及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计提以及跌
价、减值准备的计提。
(三类生物资产的后续核算对比见表1)
应当注意,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
1.3 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收获后的农产品应作为企业的存货处理。
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收获
或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按照产出或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计算确定结转其成本;而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1.4 生物资产的报告及信息披露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列示,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中列示。
企业还应当在企业报表附注中披露生物资产的类别、数量、价值、相关风险,增减变动等有关信息。
2 目前农业企业生物资产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
2.1 实际操作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划分不明确
许多动物资产,类别很容易中
表1 三类生物资产后续核算对比
JSRE
公允价值很难可靠取得,造成部分企业利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节企业利润。
因此目前的核算并不能真正准确反映生物资产价值的变动和对利润的影响。
3 完善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方向
3.1 在目前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制定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行业具体的生物资产的确认、划分和计量标准
对于生物资产而言,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转化比较容易,何时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何时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核算,以及发生的共同成本(如饲养成本等)如何分摊都应制定明确的标准;对于生长周期长的生物,能否在出售前的各个会计年度内,结合公允价值,逐步体现生物资产的增值,而避免只在出售时才体现价值,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公益性生物资产,在客观的情况发生变化是,可以考虑计提折旧或者减值,从而客观的反映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
3.2 与国际接轨,健全生物资产市场,建立生物资产评估体系,使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得到可靠计量和评估,推广使用公允价值反映生物资产的价值《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规定,企业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能确认生物资产:(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结果拥有或控制该资产;(2)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企业的公允价值或成本能可靠地计量。
此外,可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进行生物资产的确认,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取得生物资产现存条件下的市场价值,企业也能通过估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确定公允价值。
并且像生物资产历史成本原本就难以计量,用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途做出变更,是作为消耗性生物资
产,还是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企
业经常把握不准。
这两类生物资产
在会计核算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
大的影响。
2.2 对于生长周期长的生物,不
能及时体现资产价值
对于生长周期长的生物,一个
会计期间常常不能包括整个周期历
史成本,不能确认生物资产的持有
损益,只在销售实现时才计算收益,
这不能及时体现生物资产的价值。
如母体生下一个幼崽,幼崽的价值
是否应该按名义价格1块钱计量?
当幼崽长成大动物后是有价值的,
而增值部分一直到动物转让时才体
现出来,在饲养过程中的消耗全部
计入了当期损益,但小动物的账面
价值一直是维持在一块钱,这显然
是不合理的。
2.3 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折旧
和减值不利于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不能直接
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具有服务
和公益的作用,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
产中获得利益。
在后续计量中,公益
性生物资产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价值也会随着时
间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
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不利于反映它
的真实价值,虚增了企业的资产。
处
置公益性生物资产时也容易对企业利
润产生突然的影响。
2.4 按公允价值计量难以实现
目前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计量的
规定实际上是 “以历史成本为主,公
允价值为辅”的方式。
虽然准则对公
允价值的采用有严格的限定,但是公
允价值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我国
目前各类生物资产尚缺乏成熟的市场,
邳州市四户镇农民回收秸秆 栗振国摄
67
2013/07 总第 33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