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
摘要: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展示自己的个性,通过独特的教学个性、教学思路、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来达到塑造和张扬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师个性价值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他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具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不仅是自己个性价值的体现与追求,更能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诸多教育专家与学者认为:能够彰显自己教育教学个性并在教学中体现个性价值的教师,才是新课改所需要的教师。
语文学科因其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而使得语文教师展示个性价值的舞台更为宽广,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1]
首先,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
教师要具有独特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利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
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也就越明显,就能更加有效地指导语文的教学。
个性意识越强,教学创新就越强,就更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
独特的个性,是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前提。
[2]
教师要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想要思路新颖,不同凡
响,首先要找准教学的“突破口”。
个体发展和个性的差异都要求教师能因材施教,有目的的、创造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秀的个性。
其次,有超前意识,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注入课堂新的活力。
不拘泥于教学参考资料,用教师自己的独特个性去演绎作品。
教师要寻求个性化的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艺术的个性化,需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应该在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擅长诵读的,可以动情投入地朗读课文,以情动人;善于模仿的,可以惟妙惟肖地演绎课文内容,以观摩传情;善于绘画的,可以绘画课文情节,以图形观情;擅长音乐的,尽可以高亢一曲,让动听的旋律打动学生的心。
甚至还可以将音乐引进课堂,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尝试。
比如在上《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我播放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学生从那忽疾忽缓、时轻时重的乐曲中感受课文的情感,这样学生们就产生情绪体验的高涨,悄然进入乐曲所营造的特定环境,沉醉于乐曲里。
那么学生很快就会由梁祝不幸的遭遇想到课文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不幸遭遇,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这就为品读文本打下了情感的基础。
[3]
教师要展现的个性化的教学品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在教学的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
而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品位高的个性教
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内容的多层次性,问题的多样化,答案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见解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求取同异,明辩是非,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其次,塑造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塑造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会带着自己的知识储备、自己独特经验和情感来感受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
在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呢?
教师要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激发他们的潜能。
课堂上老师常常在不经意间向学生倾销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老师常常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利和自我表现机会,慢慢地他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冷漠,能力越来越差,学生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创造性学习的潜能被扼杀了。
为此,老师们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思索创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该放手时就大胆放手。
课堂上可
以最大限度的在?r间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围绕话题大胆地自由地发表见解,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去解读文本,表扬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们的创造欲望,激励学生们的创新潜能。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不盲从课本及权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活动的主人。
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究文本,这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一种常态方式。
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让他们大敢想,大敢说。
我们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比如课前,先问学生预习时有什么疑惑;课中,允许学生大胆质疑;课后,还要多问学生是否还有未解决的问题。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所需,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这样就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与探索的过程,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培育学生创造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高的发展。
教师要启发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求异性,而我们以往的教师往往过于求同。
求同过多,易形成人云亦云,缺少见解的弊端。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求异情境。
一方面,同一教学任务可以鼓励、启发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去完成。
如:记一个字、理解一个词、背诵一段话,我们不妨问“你是怎样记住的?”“你是怎样理解的?”,允许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另一方面,在讨论问题时,应引导学
生求异,不要讲求所谓的“标准答案”。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开动脑筋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作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课堂不仅是他展示个性体现其独特魅力的舞台,更是塑造和张扬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的熔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卢俊勇,陶青.个性自由:当代教育的价值诉求.现代教育管理[J].2012(02).
[3]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教育学刊[J].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