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标题: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规范一、引言岩溶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特殊要求。
为确保岩溶地区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以指导和规范相关建设活动。
二、基本规定1. 地质勘查:在岩溶地区进行建筑设计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岩溶地质勘查,查明溶洞、落水洞、地下河等特殊地质体的分布、规模及发育程度,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准确依据。
2. 设计原则: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岩溶地质特性,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下水突变带来的安全隐患。
3. 地基处理:对于存在溶蚀空洞的地基,应采取填充密实、灌浆加固、桩基支撑等方式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 基础形式选择:根据岩溶地貌特点,优先采用能分散荷载且适应性较强的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或桩基础,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基础埋深。
三、施工技术要求1. 施工前应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编制详细的岩溶地基处理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材料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2.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监控地基处理效果和地下水动态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3. 桩基础施工时,应对溶洞区域进行专项探测,确保桩基穿透溶洞并达到稳定持力层;同时,加强桩身完整性检测,防止因溶蚀作用导致的桩基质量问题。
四、验收与维护完成地基基础施工后,须按照国家相关验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的工程质量验收。
在建筑使用期间,要定期进行地基监测和维护,防范可能出现的地基变形、地下水渗漏等问题。
总结,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的技术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科学严谨地对待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岩溶地质环境下,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溶洞地区基础设计及溶洞处理方案
溶洞地区基础设计及溶洞处理方案摘要:岩溶地区多位于丘陵和山地,地形陡峭、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类型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
在岩溶地区,溶洞较为常见。
岩溶其实属于可溶性岩层地带出现的特殊形态,存在较多的高度不等、重叠分散、规模较大、复杂程度高的溶洞。
当对桩基础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溶洞处理的好坏,对桩基础的施工效果及成桩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介绍岩溶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工艺以及处理溶洞的技术,确保桩基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并有效减低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类似岩溶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和溶洞处理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溶洞地区;基础设计;处理方案引言在岩溶强烈发育的地区,由于地下存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分布不均匀的溶洞,溶洞桩基在钻进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比较多,给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了解桩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溶洞的各种情况,根据不同溶洞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桩基施工的可靠性。
1岩溶地区溶洞基础的特点岩溶地貌也称为喀斯特地貌,指的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后,通过冲蚀、潜蚀、崩塌等地质变化所形成的独特地貌。
基于此,岩溶地区溶洞基础普遍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特征:(1)可溶性岩石多为强度较高的石灰岩,因此,进行路桥桩基施工时具有较大的成孔难度。
若成孔作业的冲击力过大,不仅会增大溶层突然击穿的几率,还会使桩体周围的溶洞区域产生负压,导致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黄泥、片石等填塞物进入混凝土中,发生断桩问题;(2)岩溶底层钻孔施工时,若遇到溶洞或裂隙,则会导致护壁泥浆迅速流失,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补浆处理,就会因护壁泥浆液面下降而引发埋钻、扩孔、塌孔等施工问题,甚至会使整个孔位遭到破坏,引发极为严重的地面塌陷问题,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很多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存量丰富,导致钻孔施工时,容易出现涌水量较大的情况,不利于对孔底沉渣的控制和清理,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后续桩基施工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难度和质量控制难度;(4)岩溶地区,基岩纵横起伏波动较大,很多岩石结构存在部分溶蚀的情况,导致基岩半边露头。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案及实例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案及实例摘要:岩溶地区在我国广泛分布,最为发育的地区位于西南、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南部、广东等地,岩溶对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影响较大,如果设计不够合理,就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隐患。
同时,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与此相关的特殊水文地质情况使得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问题多、困难大。
因此,选择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的基础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围绕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展开分析和讨论,同时以实际项目经验来阐述岩溶地区的基础选型设计要点。
关键词:岩溶地区;基础设计;选型引言:近年来,岩溶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工程建设总造价。
因此,在岩溶地区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对岩溶地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岩溶地区的地质特点岩溶地区上的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情况的复杂性、不均匀性、不确定性等,给基础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我们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了解基底下的岩溶埋藏和分布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很有必要了解岩溶地区的地质情况特点,只有在了解其地质特点和性质,才能对症下药,通过各种比选,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岩溶地区地质情况虽复杂,但还是可以梳理其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不均匀性。
在岩溶地区的建设场地,基岩面的埋藏起伏较大,时长遇到土岩结合的地基持力层。
在基底下常有石芽、土洞、溶洞、溶沟、溶槽等工程地质,其分布无规律,不均匀,给基础设计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
(2)长期变化性。
一个地区的岩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岩溶根据组成的岩石不一样,气候水分条件等影响着岩溶的发育程度。
岩溶的发育是一个缓慢的地质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岩溶形态特征。
(3)地域差异性。
岩溶地区地域特点鲜明,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等,造成千差万别的岩溶情况,往往这种特殊的地域差异性也会给基础选型带来不同的结论。
浅谈岩溶地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及处理方法
浅谈岩溶地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及处理方法摘要:在岩溶地区进行高层建筑建设,其基础造型是非常重要的。
岩溶地区在国内的分布非常的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岩溶地区进行高层建筑建设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如何使建设在岩溶地区的条高层建筑的基础更加的牢固、可靠,成为当前建筑工程师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对岩溶地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处理方法Abstract: in the karst area in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ts basic modelling is very importan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karst area in China is very extensive,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 in the karst area in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unavoidable. Therefore, how to make construction in the karst area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 article more solid and reliable, becom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s urgent issue to consider. This paper will in karst area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 design,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our country build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Keywords: karst region; High-rise buildings; The foundation design; Processing method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岩溶地区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建筑拟建地区的选择目标。
建在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法
建在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方法研究摘要:在岩溶地区建设高层建筑,基础选型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冲孔灌注桩桩复合地基结合筏板基础,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溶基础沉降1 概述岩溶地区上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难点。
由于岩溶地区存在土洞和溶洞,岩面起伏大,地下水多,各种桩基都有应用,但一般施工都较困难,因此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一直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
岩溶地区建筑物基础设计选型时,设计人员的首选基础形式当然是大直径灌注桩,桩端嵌入稳定的灰岩层内不少于500mm,且要求桩端以下稳定岩层的厚度不少于3~4 倍桩径。
大直径桩可采用人工挖孔或冲孔桩,但当地下水较丰富时,一般采用冲孔桩,这样设计本身无安全隐患,但实际控制难度较大。
根据以往岩溶地区的施工经验,当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时,岩溶较发育,存在葫芦窜似的溶洞且岩面高差变化较大时,采用冲孔桩方法施工,其施工工期、施工质量、工程造价甚至包括结构安全几乎无法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桩的垂直度难控制因设计桩位的周边岩状分布不均匀,冲孔施工时锤端反力不均匀,虽然通过往桩孔抛石处理,亦很难控制桩的垂直度。
如笔者处理过这样一个桩,桩位施工前超前钻反应,该桩的设计桩长为16m,9~16m之间存在3个葫芦状的溶洞,洞内均有冲洪积粘土。
设计采用冲孔桩,但在施工到16m时,冲绳断,4t的冲锥落入桩孔中,无法取出冲锥,更不可能继续冲孔施工。
现场施工人员决定,原孔填砂,再采用原位人工挖孔桩施工。
事实上在挖孔到13m时,在9~13m 之间原桩位的垂直偏差已到500mm,孔周边岩分布不对称且存在滚石现象,无法继续人工挖孔施工。
最后结果是修改设计,采用梁托柱的方法,选两个桩位,通过超前钻确认桩端持力层后再采用大直径桩施工。
就处理这一个桩前后施工工期为6个月,相关的工程造价是预算的6倍。
总之,岩溶地区的冲孔桩,桩的垂直度很难控制,且桩越长越难控制。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对于建筑的安全与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岩溶地区地基设计、地基处理以及地基评价等方面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标签: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岩溶地区岩溶地区普遍存在漏斗、暗河、溶槽、溶洞等地质情况,存在形式十分隐蔽。
岩溶作用指的是流水对岩石造成腐蚀与冲击,部分情况下表现为机械式的侵蚀,使岩石形态发生变化。
岩溶不良地质所构成的岩溶地基普遍存在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地基塌陷或地基滑动。
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岩溶地区兴建高层建筑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设计单位需要对岩溶地基建设房屋时所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的解决,做好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工作,对岩溶地基基础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所制定的地基处理方案更具合理性与经济性。
1、岩溶地基相关方面的评价设计单位需要重点设计好岩溶地区的房屋基础,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工程的造价与施工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区域或周围所存在的岩溶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安全,需要对岩溶进行勘察,综合性地对岩溶地基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科学客观地制定地基处理方案。
计算方法、数学模型以及力学模型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步骤,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岩溶地基分析评价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尤其是在稳定性分析方面已经可以由以往十分繁琐的定量分析转化为直观、简化的定性分析。
定性评价法通常应用于常规工程地基稳定性分析与初勘阶段的场地选择,具体包含经验比拟法与综合分析法两种。
依照对洞体稳定性造成影响的有关因素与与洞隙边界条件做出合理的评价与综合性的分析。
半定量评价法是定性评价法的延伸与补充,具体包含顶板厚跨比法和顶板安全厚度计算法。
其中顶板厚跨比法不需要考虑顶板性质、荷载和大小,选取顶部最薄处厚度和水平投影跨度两项数值,能够计算出厚跨比,该数值能够用来对顶板厚度的安全性做出评价。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方小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问题的提出岩溶地区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是工程师们常感困惑的难题。
多年来的工程实践,有机会接触不少此类问题,有成功的心得,也有对失败的思考。
本文拟通过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的简要介绍分析,来探讨岩溶地区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
例1、广州市景泰坑某住宅小区工程概况:建筑物九层,局部十层,首层层高5.6m,其余2.8m,总建筑面积6.5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人工填土,耕植层厚0.8-2m,坡洪积层(粘土及粉质粘土)厚4~8m,标贯数3~10击;残积层(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厚3~12m,标贯数5~15.5击。
下伏基岩为石炭系壶天群灰岩,灰色、深灰色,岩质坚硬,岩石上部裂隙发育,有三个钻孔发现溶洞,洞深分别为0.2、1.3、1.55m,有填充物。
场地内,发现钻孔8#、9#、12#、13#、14#一带灰岩顶面标高特别低,与周围钻孔的灰岩顶板标高相差3~10米不等,该地段区域存在一个以8#、13#为中心的溶蚀漏斗。
基础型式: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条形基础,基底置于坡洪积粉质粘土层上,设计估算最大沉降6-7㎝,竣工验收时实测5.7㎝。
建成后效果良好。
例2、肇庆市某办公楼工程概况:十四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一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2万㎡。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耕植土层0.3~1m,淤泥及淤泥质土层7~10 m。
粉质粘土,粘土层4~7 m。
下伏基岩为灰岩,岩溶发育,溶洞高0.5~3.1m不等。
基础型式:采用桩筏基础(混凝土灌注桩加筏基)。
考虑到淤泥层的透水性很差,桩距较密的沉管灌注桩将造成地面隆起,桩的质量难以保证,故以挤土桩(沉管灌注桩)与排土桩(钻孔灌注桩)相间,桩端支承于残积层上。
建成后效果良好。
例3、韶关某办公-住宅楼工程概况:二十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一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3万㎡,柱最大轴力约2000t。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冲洪积软可塑粉质粘土,粘土8~20 m,其中卵石层平均厚3~4 m,下伏基岩为灰岩,灰色,岩质坚硬,岩溶发育,钻孔见洞率约28%,溶洞深0.5~3m不等。
滨江岩溶地区的基础设计方法
滨江岩溶地区的基础设计方法广州滨江地区长伴随岩溶的发育,特别是灰岩地区,发育强烈。
本工程溶洞的见洞率90%以上,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同的基础处理方法。
本工程整体的溶洞见洞率43%,局部超前钻揭露的溶洞见洞率90%以上,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不同基础处理方法。
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主要的土层有10~15的杂填土、3~5米的砾石层以及10~15的粘土层灰岩层(岩溶强发育)。
本文主要采用灌注桩,处理方案有2个,一是钢套筒跟进穿越溶洞法,二是对于临近河流的楼栋,溶洞见洞率达到90%以上的楼栋,先采用地基加固(注浆法,高压旋喷法),然后采用摩擦桩加筏板的基础形式。
标签:岩溶地区;灌注桩;基础形式广州滨江地区伴随着岩溶的发育,属于碳酸盐溶洞,不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还形成了当地重要的旅游风景区。
浅层岩溶洞穴充填物较多,深层岩溶充填物较少,通常为流动塑性至软塑性的填充材料处于完全填充,半填充或非填充状态,岩溶洞穴容易在构造破裂和地下水活跃的部分发展。
地下水多产,甚至存在地下河道和通道,岩石表面起伏并且岩石露头在较大的高度上,呈现出没有连续性或规律性的特征,表层岩层通常会破裂。
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桩基的类型,施工质量和桩基安全[1]。
1、岩溶地区桩基的工程特性在广东省滨江地区,桩基操作过程存在很大困难,并且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隐藏质量问题。
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下:在打孔(钻孔)桩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漏浆、漏水、钻孔塌陷、钻头卡死、钻头埋入、钻头掉落,钻孔倾斜的情况。
一个坐垫帽的桩长差异很大,从几米到十多米不等质调查中的岩石表面深度与钻孔(打孔)桩或人工开挖桩的深度不一致,超长的桩可能会出来,同时人工开挖桩时可能会发生注水、倒砂、掉入土洞的情况[2]。
目前在岩溶地区,桩基的类型主要是人工开挖桩、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等方式。
从承载特性来看,嵌岩端承桩是最常见的类型,并且相对安全。
在成功降低地下水的条件下,人工开挖桩是最经济的一种,而与冲孔桩相关的钻探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在我国,岩溶地区所占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广西全境则均有岩溶分布,其地基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上部建、构筑物的安全性。
文章对岩溶地质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对岩溶地区的基础类型和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标签: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基础设计1、岩溶地基的性质和特征1.1岩溶的性质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盐酸盐类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岩溶的发育和形成致使建设场地和地基的地质工程条件大为恶化,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对岩溶地质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能够预测并及时解决因岩溶而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1.2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基本表现是:(1)自上而下的发展,溶蚀程度先强后弱。
(2)浅处溶洞中的填充物较多,深处溶洞中的填充物略少。
(3)地下水活动越活跃的地区溶洞较发育。
(4)溶洞发育在空间上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岩溶场地岩面起伏变化大,溶沟、溶槽、石芽、石笋等发育,有的溶洞呈串珠状。
1.3岩溶地区地下水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地下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按照地下水存在的介质把它分为三类:(1)存在于断裂带中,这类型的地下水具有很强的连通性。
(2)存在于残积层和冲洪积层的孔隙中,这种类型的地下水渗透性很强。
(3)存在于下覆溶洞,暗河,溶蚀裂隙中,这种类型的地下水的水量巨大,连通性也很大。
1.4岩溶地基的危害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塌陷、承载力不足、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基础滑动等地基变形乃至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兴建在岩溶地区,加强岩溶地基的准确分析和评价,采取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选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均具有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2、岩溶地区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式2.1岩溶地区的基础形式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形式可为采用天然地基的浅基础、地基处理后的浅基础以及深基础(桩基础)等。
复杂岩溶地基的基础设计选型
多的地质情况 ,冲击钻所造成的桩孔垂直度好。
12  ̄ 7 桩  ̄L 3
钻 孔 桩 的 成 孔 直 径 大 ,一 柱 一 桩 ,受 力 清 楚 ,施 工 方 便 ,适 用于 单 桩 荷 载 大 、地 下 有 孤 石 、 夹 层 分 布 ,岩 溶 表 面 不平 的情 况 ,用 这 种 桩 能 钻 穿 孤 石 、 夹 层 ,将 桩 端 可 靠 地 支 撑 在 持 力层 上 ,桩 端 的嵌 岩 情 况 也 好 ,但 钻 孔 桩 不 宜 用 在 溶 岩 裂 隙 多 、溶 沟 多 的基 岩 中 , 因为 施 工 中 容 易 造 成 卡 钻 、 钻
高。
场地 主要 土层 及 性 状描 述 如 下 :
( 工 程 完成 后 ,加 强 沉 降观 测 工作 。 4) ( 相 关 部 门密 切 配合 ,才 能达 到理 想 的 效果 。 5)
序 号 土层 岩 土 描述
1 2 3
人 工填 土 粉 质粘 土 含 砾粘 上
的处理 措 施 。
测 结 果也 体 现 其差 异 沉 降较 小 ,满 足 要 求。 3深层 岩 溶 基础 设 计 工程 实例 .
31 工程 概 况
深圳龙岗某地块拟建一栋2 层的写字楼 ,该楼地基工程 4
地 质 条件 和 水 文地 质 条 件 复 杂 ,岩 溶 、土 洞 发 育 ,地 下 水位
复
● 甘 尚 琼
岩溶与土洞 是一种特殊的岩溶 现象 ,具 有埋藏浅 、发育 快 、分布密 、易 引发塌陷 的特点。岩溶 与土洞是基础工程设 计 与施工 中危害严重 的地质问题 ,若 处理 不当,将严重影 响
工 程 的 工期 ,增加 工 程投 资 ,甚 至 给 工程 带 来 安全 隐 患 。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岩溶地区是指地下岩石溶解形成溶洞和地下河道等地质特征比较显著的地区。
由于岩溶地区的地质特点与一般的地形地貌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岩溶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在岩溶地区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需要参考一系列的技术标准。
这些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察与评价标准在岩溶地区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价。
地质勘察的目的是确定地下岩溶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位、溶洞分布、地下水流动情况等,以便对地基基础进行合理设计。
地质勘察与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方面的标准。
2.地基基础设计标准地基基础设计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物地基类型的确定、承载力计算、地基基础设计参数的确定等方面的标准。
在岩溶地区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地下溶洞和洞穴对地基基础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3.地基基础施工标准地基基础施工标准主要包括地基基础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的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
在岩溶地区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地面沉降、地下水涌出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地基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4.地基基础验收与验收标准地基基础验收与验收标准主要包括地基基础施工后的验收程序、验收方法与标准、验收资料的整理与归档等方面的标准。
在岩溶地区进行地基基础验收时,需要重点关注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排除地基基础的隐患,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施工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同时,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应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质环境和建筑需求。
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推广,为岩溶地区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
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一、岩溶地段建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是相当复杂的工作,因为岩溶地段的地貌特点、土质条件和水文环境会对建筑物周围的地基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岩溶地段的地形地貌复杂,地表下有许多裂缝和洞穴,同时地表受到长期淋洗和暴雨冲刷,形成了大量的坑洼、钟乳石群等地形。
这些地貌会对建筑物的地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2.岩溶地段的土质条件复杂,其中有大量的碎石、砾石和粘土,这些土壤的支撑力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地下水流和土壤侵蚀也都会对土体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岩溶地段的水文环境也会对建筑物的地基产生影响,地下水流的强弱、方向和深度等都会影响地基的抗压能力,同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会对建筑材料的腐蚀和老化造成影响。
4.此外,岩溶地段的气候条件也需要考虑,因为极端天气和高温环境会对建筑物的地基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的复杂情况,建筑专家需要在建筑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中,聚焦以下几个方面:1.对建筑地发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调查,确定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以及地表地形特点。
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物分布区域和地基做法。
2.在建筑地基处理中根据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特点,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
如加固土壤、添填垫层、加铺隔离层等。
3.在基础选型中,根据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
如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等。
4.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结构体系和加强节点,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5.同时,在建筑物施工中,需要对以上所述的细节要求严格贯彻和执行,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处理质量和可靠性。
二、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方式分析在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中,针对区域地质特点和水文环境,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地基处理方式:1.添填垫层法:此处理方法适用于岩溶地段土体较薄弱,支撑力较差的区域。
可以通过添填石子等压实材料,使得土体更加紧密,并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溶岩地区基础设计实例
溶岩地区基础设计实例摘要:广州某项目,商业办公综合体,地下4层(3层),地上裙楼3层,高度约15m,地上高层塔楼两栋,层数为28及36,高度均为约130m。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基处理及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溶洞处理;桩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筋抗拔锚杆;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新城,地上28~36层塔楼及3层裙楼主要为办公、餐饮及其它商铺、避难层等,两栋高层塔楼高度均为约130m;地下4层主要功能为商铺、车库、设备用房等(含人防),最大挖深略超20m。
地下室占地平面尺寸约为100.4m×110.0m。
高层塔楼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裙楼及纯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35s,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为16.500m,抗浮设计水位取相对标高-0.700m。
负三层地下室底板面相对标高为-15.700m,主要底板厚度为600mm(相对标高为-16.300m,绝对标高为0.200m);负四层地下室底板面相对标高为-19.800m,底板厚度最小处为700mm(相对标高为-20.500m,绝对标高为-4.000m),最大处为2000mm。
2.1、地质概况根据地勘资料,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Q4ml)、冲积层(Q4al)、残积层(Q el)、石炭系石凳子组基岩(C1ds)等四大类,见表1表1 钻(冲)孔桩各岩土层承载力建议值一览表场地基岩顶面起伏较大,有多个钻孔存在溶洞,见洞率为45.2%,岩溶为强发育。
2.2、水文地质概况场地中主要埋藏有砂层孔隙水及岩溶水,为微承压~承压水,地下水直接补给岩溶水,地下水丰富,基岩富水性不均匀。
钻探期间测得稳定水位标高为14.090~15.590m。
3、地基情况根据地勘资料,场地微风化岩等高线及底板底标高对比大致如“图1”所示。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岩溶就是其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地质条件。
岩溶地区广泛存在溶土洞、溶沟、溶槽等岩溶现象,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最多的国家之一,施工单位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经常会遇到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灾害。
岩溶的存在不仅会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增加了建筑施工难度和项目成本。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基础设计中途分类号:TU471文献标识码:A引言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受多变复杂的地质条件影响大,岩体中存在溶洞、溶蚀裂隙、或岩体表面在石芽、溶沟(槽)、溶蚀漏斗、或覆盖层中存在可溶岩类残积土、伴生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岩溶地基,使得该地区基础的勘察、设计、施工较为困难,而合理的基础(尤其是桩基础)设计、施工方案,更是项目工程人员关注的工作重点。
1岩溶地基变形破坏的主要形式分析在对岩溶地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导致岩溶地基出现变形与破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岩溶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岩溶上覆土层强度比较低,或者是由于建筑的负荷量比较大,从而导致岩溶地基处容易发生剪切破坏的问题。
第二,地基的沉降不均匀。
溶洞、溶洞的间隙、溶槽、溶沟及石芽等方面所造成的岩溶地基面起伏比较大,并且当上部有着厚度不等或性质不同的黏性土分布时,那么在附加荷载作用下,则会导致岩溶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第三,地基的滑动问题。
在裸露的岩溶区,如果基础设置在岩溶洞或岩溶槽、溶洞或岩溶缝隙的附近,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其基础下掩体沿着凌空的软弱结构面产生滑动的情况。
第四,地表的坍塌问题。
由于岩溶地基自身的应力范围内有溶洞、土洞和暗河等等,所以在自然条件下,或者是由于岩溶地基受到了施工团队附加的荷载、抽排地下水等原因,导致岩溶地基产生洞顶坍塌的情况,导致岩溶地基出现地面开裂、沉陷,进而致使地基突然下降。
岩溶地区建筑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探讨
岩溶地区建筑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探讨摘要:地质地貌特征是影响建筑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岩溶地区地质情况相对复杂,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影响较大,结合地质实际情况对建设场地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岩溶地基的设计方案和处理方法,是保证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安全使用的根本。
本文针对岩溶地区建筑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方案要点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地质特征地基基础前言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的岩层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溶蚀而产生各种地质形态的统称。
主要形态有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蚀地貌两种。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加快,在我国现有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些工程、建筑不得不建于岩溶地区。
而岩溶是建筑工程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其发育情况不确定,隐蔽性强,勘察难度大,影响着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因此,进行科学的地质勘察,具体了解地下岩溶的发育情况,掌握岩溶分布区域及发育规律,是设计地基基础的重要前提,文章从岩溶地区的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设计两个方面出发,探讨相关的方法与要点。
一、岩溶地基的特点岩溶地区的地下岩层溶沟众多、裂隙丛生,严重的情况会影响整个岩层岩体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岩层上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建筑的设计施工之前必须对岩层地基有清晰的了解。
按照岩溶埋藏的条件划分,岩溶地基可相应分为裸露型岩溶地基、覆盖型岩溶地基和埋藏型岩溶地基。
裸露型地基的地表通常植被稀少,仅有小于10米的薄土层覆盖。
裸露型地基需要关注的是顶板的稳定性和基面的平整性,顶板不稳或者基面起伏较大,则可能会使得地基不稳产生滑动或沉陷,影响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覆盖型地基上部覆盖层的厚度一般有几十米,覆盖的土层常为特性较为松软的红黏土、冲洪积砂等,这类型地基需要重视建筑地基的沉降、地面塌陷等问题,需要考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基的实际承受能力。
埋藏型地基在碳酸盐层的上部覆盖有其他非可溶性岩石,这部分非可溶性岩石可为工程建筑中上部建筑物提供足够的承载力。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Building found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in karst areas are crucial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structures. 岩溶地区的建筑地基技术标准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Karst landscap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soluble rocks such as limestone, which can result in sinkholes, caves, and other ground hazards. 岩溶地貌以溶解性岩石(如石灰岩)的存在为特征,这可能导致地陷、洞穴和其他地质灾害。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implement specific building foundation standard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 uniqu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areas. 因此,实施考虑岩溶地区独特地质特征的建筑地基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in designing building foundations in karst areas is the presence of underground cavities and voids that may not be easily detectable. 在岩溶地区设计建筑地基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地下洞穴和空洞的存在,它们可能不容易被检测到。
These cavities can weaken the foundation and pose a serious risk to the structure's stability. 这些空洞可能削弱地基,并对结构的稳定性构成严重风险。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分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分析摘要:在岩溶地区的工程项目中,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成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详细介绍了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注浆法、挖填法、注浆法、强夯法等;同时根据岩溶地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地基基础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前言:我国岩溶地貌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主要集中在广东、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已经成为上述地区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岩溶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较大,可能危及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所以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地基基础设计与处理方案。
1.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方法分析目前我国处理岩溶地区地基的技术较为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其中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1)挖填法。
当岩溶土洞较浅的情况下,采用挖填法施工,即直接挖除软弱土壤,并用强度更高的级配砂石置换;或者在清除不良地质后在块石上铺设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砂作为反滤层,并在反滤层上做粘土夯实。
(2)注浆法。
注浆法是处理岩溶地区的合理手段,即通过注浆设备,将具有一定黏度的水泥浆液等注入到周围土体的裂缝与孔隙上,最终使土壤在浆液的作用下形成整体,此时加工后的土壤具有更强的强度以及压缩性,稳定性良好,满足岩溶地区处理的要求。
同时,注浆法也是改善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阻塞地下水甬道,避免不良地质进一步发育,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等优点[1]。
(3)强夯法。
当项目的施工范围远离居民区,且土洞浅埋、分布密集的区域,若挖除的工程量较大,则需要采用强夯法施工,用强夯夯塌土洞之后,经碎石回填;或者采用重锤夯实的方法做进一步处理等。
在施工期间,强夯可以有效加固不良地质,根据相关项目的施工经验,强夯法的加固深度与夯击能、土洞性质有关,正常情况下的夯击深度控制在4-9m。
(4)桩基法施工。
对于部分岩溶地区的项目施工经验可以发现,在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少部分溶洞依然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或者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形成新的土洞。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做好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针对岩溶地貌及其危害展开分析,其后详细探讨了岩溶场地评价与地基处理、基础设计要点,最后围绕工程案例分析了CFG地基基础在岩溶地区设计应用,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岩溶地区;危害;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工程案例1引言岩溶发育地貌是一种危害性和处理难度均较大的不良地质,在岩溶发育的地区内多种多样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着各类土建工程的安全。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新建于岩溶地区之上,如何科学进行地基处理,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对于每个岩溶上盖项目都至关重要。
2岩溶地貌及其危害分析岩溶地貌(KarstLandform,KL)是指场地的可溶性基岩(包括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以及及卤盐类岩石)在不良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质现象。
我国已在23个省份或地区发现岩溶地貌,据统计我国岩溶区面积约为3.44×106m2,高达整个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岩溶不良地质内沿地基不同深度处往往分布着较多数量的溶洞或土洞。
在岩溶空洞(包括溶洞和土洞)软弱地基上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时,由于土洞和溶洞使得基础的地基承载力不足,稳定性变差,极易出现地面塌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和地基滑动等灾害,对基础之上的面层以对整个工程建设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每年由于岩溶塌陷所致的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岩溶不良地质上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岩溶基岩不平整导致的上覆土层压缩变形不均匀问题;(2)岩溶不良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3)渗透和突水问题;(4)岩溶不良地基中分布复杂的土洞和溶洞,稳定性较差;(5)土洞和溶洞的坍塌问题。
3岩溶场地评价与地基处理、基础设计要点3.1岩溶场地评价3.1.1不利建筑地段的评判条件当场地或地段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可判定为工程地质条件不良,或对建筑不利的地段。
【最新】岩溶地区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
岩溶地区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岩溶地区上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难点。
由于岩溶地区存在土洞和溶洞,岩面起伏大,地下水多,各种桩基都有应用,但一般施工都较困难,因此,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一直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
一、岩溶地区地基状况介绍岩溶(karst )亦译喀斯特。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
此种地貌地区,往往奇峰林立。
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的地区。
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
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
岩溶给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一是岩溶面标高起伏差异大;二是形成岩洞的位置、大小变化不一,且无一定的规律有些在同一垂直面上可能有两个以上的岩洞,各岩层风化程度也错综复杂;三是各溶洞的连通性难以评估,地下水的变化也使得地基处理复杂;四是土洞由于比岩溶发育更快,情况更难以判断。
因此,在岩溶地区建造建筑物应十分慎重。
二、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前应注意的事项在岩溶地区,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作为结构设计的重难点,在工程界普遍引起重视。
因此,在对场地进行总体规划时,结构和勘探专业就应提前介入,同时给规划和勘探专业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尤其是对一些特别不适合建造建筑物的地段,如果该地段地下溶洞很大很深等,我们就应该在规划时尽量避开。
在掌握建筑物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及荷载资料的同时,对场地的各种土层性质、溶层和溶洞的分布等详细的地质情况的了解更是成了基础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三、设计实例某工程由8 栋住宅楼组成,塔楼部分拟建地上33 层,地2 层,裙楼部分地下2 层,地上无建筑,为带局部转换的剪力墙结构(见图1 所示)。
该工程原设计基础形式为冲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溶洞底面以下的微风化泥岩或灰岩。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
浅析岩溶地区基础设计摘要:本文对岩溶地区岩溶特点、基础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说明岩溶地区如何进行基础选型,为岩溶地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溶,岩溶地区,基础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在岩溶地区,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作为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在工程界普遍引起重视。
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喀斯特地貌。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岩溶的主要形态有溶洞、溶沟、溶槽、裂隙、暗河、石芽、漏斗及钟乳石等,是可溶性岩受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的结果。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1)具有可溶性岩层,2)具溶蚀能力和流量足够的水,3)地下水有下渗、流动的途径。
一般地说,硫酸盐岩层、卤素类岩层岩溶发展速度较快;碳酸盐类岩层则发展速度较慢。
质纯层厚的岩层,岩溶发育强烈,且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或其他杂质的岩层岩溶发展较弱。
结晶颗粒粗大的岩石,岩溶较为发育,结晶颗粒细小的岩石,岩溶发育较弱。
覆盖在岩溶面上的冲积、洪积层,在地表水下渗或地下水升降变化的情况下,土颗粒沿岩溶、洞穴裂隙带走,使上层土形成空洞而形成土洞。
土洞是岩溶作用的产物,土洞其下基岩必有岩溶水通道,土洞常分布于溶沟两侧和落水洞、石芽上口等位置[1]。
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
岩溶给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一是岩溶面标高起伏差异大;二是形成岩洞的位置、大小变化不一,且无一定的规律有些在同一垂直面上可能有两个以上的岩洞,各岩层风化程度也错综复杂;三是各溶洞的连通性难以评估,地下水的变化也使得地基处理复杂;四是土洞由于比岩溶发育更快,情况更难以判断。
因此,在岩溶地区建造建筑物应十分慎重[2]。
二、岩溶地区基础设计要点关于建筑物基础形式,目前主要有三种:天然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地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溶地区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
岩溶地区上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难点。
由于岩溶地区存在土洞和溶洞,岩面起伏大,地下水多,各种桩基都有应用,但一般施工都较困难,因此,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一直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
一、岩溶地区地基状况介绍
岩溶(karst)亦译喀斯特。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
此种地貌地区,往往奇峰林立。
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的地区。
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
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
岩溶给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一是岩溶面标高起伏差异大;二是形成岩洞的位置、大小变化不一,且无一定的规律有些在同一垂直面上可能有两个以上的岩洞,各岩层风化程度也错综复杂;三是各溶洞的连通性难以评估,地下水的变化也使得地基处理复杂;四是土洞由于比岩溶发育更快,情况更难以判断。
因此,在岩溶地区建造建筑物应十分慎重。
二、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前应注意的事项
在岩溶地区,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作为结构设计的重难点,在工程界普遍引起重视。
因此,在对场地进行总体规划时,结构和勘探专业就应提前介入,同时给规划和勘探专业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尤其是对一些特别不适合建造建筑物的地段,如果该地段地下溶洞很大很深等,我们就应该在规划时尽量避开。
在掌握建筑物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及荷载资料的同时,对场地的各种土层性质、溶层和溶洞的分布等详细的地质情况的了解更是成了基础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三、设计实例
某工程由8栋住宅楼组成,塔楼部分拟建地上33层,地2层,裙楼部分地下2层,地上无建筑,为带局部转换的剪力墙结构(见图1所示)。
该工程原设计基础形式为冲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溶洞底面以下的微风化泥岩或灰岩。
工程地质报告显示C5、C8栋场地地质情况良好,而C6、C7栋则地质情况较复杂,地下溶洞发育较广,且底板以下土层分布有两层砂层及局部土洞。
工程桩施工已完成约130根,大部分位于C5和C8塔楼范围内。
而在施工C6、C7塔楼范围内桩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塌孔情况,造成施工困难,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现场情况,决定对C5~C8的基础方案进行优化(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该工程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冲积淤泥质土、砂层、粉质粘土以及残积土,下伏白垩系和三叠系沉积岩。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冲积区内第四系孔隙潜水及深部基岩裂隙、岩溶水,勘探期间水位埋
深1.9~2.3m。
场地内砂层、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且与珠江水系存在强烈水力联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该工程场地岩溶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第四系覆盖灰岩的浅覆盖岩溶,呈东、西条带状,近似南北走向,其中C6、C7栋建筑位于东条带;第二种是灰岩上覆泥岩及第四系的埋藏型岩溶。
根据前期勘探资料,后者发育相对较弱,前者则强烈发育。
岩溶发育特征有:灰岩(浅覆盖岩溶区)岩面起伏剧烈,溶沟(槽)极为发育;钻孔遇岩溶洞隙率高达75%;溶洞竖向分叉形成多层洞穴甚至出现4、5层洞穴,受构造控制,发育主导方向为南北向并相互联通,在平面上形成网状岩溶、裂隙管道。
岩溶洞穴顶板厚度不足3m的达69.3%,溶洞顶板过薄是其主要特征;洞穴充填率77.8%,主要为流塑状粉质粘土且不稳定,工程上难以利用。
(二)基础优化方案
根据场地范围内的溶洞发育情况,综合考虑上部结构的荷载情况及施工现场进度对C5~C8基础进行优化,分别采用以下三种基础形式:
(1)天然基础+抗拔锚杆
塔楼范围外仅设2层地下室,地面以上无裙楼该部分柱荷载较小,可改用天然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为200kPa。
此外由于上部荷载较小,存在上浮力。
故在天然基础内加设抗拔锚杆,单锚抗拔力设计值220kN,锚杆为φ150嵌固层为中风
化以上岩层,入岩长度为3m。
计算结果显示天然基础沉降约32mm 小于0.005倍柱距满足基础设计规范要求。
(2)筏板基础+复合地基
C6、C7塔楼范围由于岩溶较发育,桩基施工难度较大。
故设计改为筏板基础+复合地基基础形式。
筏板总长约64m、宽约40m。
C5与C6、C7与C8交接部位由于建筑位置限制仅出挑约100mm。
由于此出挑长度不足以造成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故设计中通过加大板厚及提高该区域地基承载力措施予以改善。
经试算设计筏板基础厚度为1.8m,核心筒部位为2.2m。
C5、C6与C7、C8交接部位为2.2m 转换柱下布置板下墩,厚2.2m。
以C6栋核心筒为例验算
A.抗冲切验算m=22.3m内筒最大荷载Nmax=36974KN,筏板最大荷载9.8578×105KN筏板底面积2617.8m2,平均基底反力376.6kPa;冲切锥体底面积51.73m2,冲切力F1=17495KN。
F1/umho=0454.8<0.7βhp,ft/η=808.3,满足要求。
B.抗剪验算:筒外h0处边长29.2m,面积51.73m2,剪力Vs=599.13kN/m<0.7,βhpftbwh0=1569,满足要求。
其余结果显示,柱及剪力墙下筏板的冲切均满足要求,筏板的配筋也在合理范围内。
计算结果显示,筏板基底反力约400kPa,核心筒及C6、C7交接位置基底反力约500kPa,C5与C6、C7与C8交接部位基底反力约500kPa,故上述各部位设计要求筏板下地基经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500、550、600kPa,转换柱下板跨要求为450kPa。
筏板计算模型变形模量按30MPa考虑,计算结果显示筏板上柱与剪力墙之间的不均匀沉
降最大值小于0.0025倍柱距,满足基础设计规范要求。
地基采用CFG 桩复合地基形式,桩径φ400桩身为C25素混凝土。
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采用正方形或三角形布桩,桩距1m,桩底进入强风化岩2~3m或坐落于中微风化岩面。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设计为320~410kN。
施工完成后为410~560kPa,考虑地基深度修正后满足设计要求。
(3)冲孔灌注桩基础
C5及C8塔楼范围内地下溶洞较不发育,且施工进度反映C8塔楼冲孔桩已基本完成,C5塔楼的冲孔桩已完成约30根,证明冲孔桩在此两塔楼范围内施工基本可行,本次基础修改方案C5、C8塔楼范围的工程桩按原设计桩基础。
我们根据以上分析进行基础设计,投资方和施工单位根据我们的要求进行选择施工,实践证明工程进展顺利,并通过各种检测和验收,顺利进入主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