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表

合集下载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普查表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普查表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普查表1956年基本情况填表人:日期:年月日联系电话:一、基本情况(一)县名:(二)历史沿革(名称、地域、区划变化):(三)行政区划:县辖个乡(镇)个村,县城所在地(四)地理系统:县海拔范围 - 米,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 °,年均气温0C ,年均降雨量毫米(五)人口及民族状况:总人口数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少数民族数量个,其中人口总数排名前10的民族信息: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六)土地状况: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草场面积万亩,林地面积万亩湿地(含滩涂)面积万亩,水域面积万亩(七)经济状况: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粮食总产值万元经济作物总产值万元,畜牧业总产值万元水产总产值万元,人均收入元(八)受教育情况: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未受教育 % (九)特有资源及利用情况:(十)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总体生态环境自我评价:□优□良□中□差(十二)总体生活状况(质量)自我评价:□优□良□中□差(十三)其他:二、全县种植的粮食作物情况注:表格不足请自行补足三、全县种植的油料、蔬菜、果树、茶、桑、棉麻等主要经济作物情况注:表格不足请自行补足“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普查表1981年基本情况填表人:日期:年月日联系电话:一、基本情况(一)县名:(二)历史沿革(名称、地域、区划变化):(三)行政区划:县辖个乡(镇)个村,县城所在地(四)地理系统:县海拔范围 - 米,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 °,年均气温0C ,年均降雨量毫米(五)人口及民族状况:总人口数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少数民族数量:个,其中人口总数排名前10的民族信息: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六)土地状况: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草场面积万亩,林地面积万亩湿地(含滩涂)面积万亩,水域面积万亩(七)经济状况: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粮食总产值万元经济作物总产值万元,畜牧业总产值万元水产总产值万元,人均收入元(八)受教育情况: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未受教育 % (九)特有资源及利用情况:(十)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总体生态环境自我评价:□优□良□中□差(十二)总体生活状况(质量)自我评价:□优□良□中□差(十三)其他:二、全县种植的粮食作物情况注:表格不足请自行补足三、全县种植的油料、蔬菜、果树、茶、桑、棉麻等主要经济作物情况“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普查表2014年基本情况填表人:日期:年月日联系电话:一、基本情况(一)县名:(二)历史沿革(名称、地域、区划变化):(三)行政区划:县辖个乡(镇)个村,县城所在地(四)地理系统:县海拔范围 - 米,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 °,年均气温0C ,年均降雨量毫米(五)人口及民族状况:总人口数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少数民族数量:个,其中人口总数排名前10的民族信息: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民族人口万(六)土地状况: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草场面积万亩,林地面积万亩湿地(含滩涂)面积万亩,水域面积万亩(七)经济状况: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粮食总产值万元经济作物总产值万元,畜牧业总产值万元水产总产值万元,人均收入元(八)受教育情况: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未受教育 % (九)特有资源及利用情况:(十)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总体生态环境自我评价:□优□良□中□差(十二)总体生活状况(质量)自我评价:□优□良□中□差(十三)其他:二、全县种植的粮食作物情况注:表格不足请自行补足三、全县种植的油料、蔬菜、果树、茶、桑、棉麻等主要经济作物情况注:表格不足请自行补足。

水富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总结提纲

水富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总结提纲

水富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总结提纲摘要: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

水富市于2020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共征集并入国家库圃资源总数36份,其中:粮食作物10份、经济作物5份、蔬菜17份、果树4份,通过查阅文献及走访有关单位,摸清水富1956、1981、2014三个年度人文、地理、经济、农作物种植及品种更替情况,详细阐述了普查与收集工作的主要做法、行动成效等实践工作,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心得体会与可操作性建议,该行动促进了水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充分保护和利用,为种业振兴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引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工作,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好中也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1]。

水富市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行动要求和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摸清农作物种质资源,对优良农作物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一、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具体做法及成效1.1 成立领导组,组建普查与行动工作组。

为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水富市成立了以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分别由种子、农技推广中心、植保、财务等站所(股室)负责人组成。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普查工作组和资料组,其中:办公室全面统筹协调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和进度报送等工作;普查工作组负责全市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牧草等栽培作物种质资源野外普查工作;资料组负责查阅市统计局、档案局、自然资源局、气象局等部门资料,分别按照1956年、1981年和2014年三个时间节点,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表》填写,做好相关普查资料的规范与保管。

1.2 制定方案,开展培训。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成效显著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成效显著

龙源期刊网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成效显著作者:来源:《科学种养》2019年第06期3月22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会议在河北石家庄召开。

会议总结了2018年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成效,研究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新启动北京、天津、河北、安徽、西藏、新疆等6省(区、市)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据了解,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相关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18年底,已启动了12个省(区、市)、830个县(市、区)的全面普查和175个县(市、区)的系统调查工作,新收集资源4.2万份,长期保存种质资源数量突破50万份,有效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战略储备。

同时,发掘开发了一批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重要价值的优异种质,例如,广西龙胜县流传千年的“地灵红糯”,四川米易县傈僳族历代种植的“梯田红米”,陕西石泉发现的抗病性极强的“石泉阳荷姜”等,在打造地方特色产业与品牌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行动提高了社会各界对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种质资源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会议指出,各地相关部门要清醒认识种质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加快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进程,强化优异资源的鉴定发掘与利用,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高效种质资源管理体系。

要进一步提高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规范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深度发掘,完善種质资源交流与共享体系,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河北、新疆等8省(区、市)农业农村厅(委、局)相关负责人、18省(区、市)农业科学院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参会。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取得显著进展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取得显著进展

网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对天气、土壤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农户的种植行为做出指导,更好地为农户进行服务。

3.4 加强种业企业品牌建设 我国种业品牌建设较晚,由此导致了企业的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北京种业品牌建设是实行北京集中化战略的目标。

品牌是企业长期努力经营的结果,是企业的无形载体。

就企业而言,品牌和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是品牌的基础,只有产品被认可,并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企业的形象或产品的品牌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确立[20]。

种业企业只有通过产品和推广、售后服务,使品牌印象在顾客心中根深蒂固,从而达到引导消费、促进消费的目的。

总的来说,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并最终使消费者认可。

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在各个环节以顾客为中心,生产抗病、高产的优良种子,提供贴心、便捷的售后服务,只有这样,企业的品牌才会深入人心,才能最终建设企业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1] 刘晴,卢凤君,李志军,等.转型期北京种业发展的战略路径[J].中国种业,2013(11):7-8[2] 王彬夫.试论集中化战略在医疗服务市场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5(1):10-12[3] 张秋吉.山区城市化发展集中化战略与案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4] 李开.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实施集中化战略的必要性与途径[J].科技创业,2007(1):89-90[5] 卫妲.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6] 傅云舟,郭薇.新闻集团跨媒体整合和集中化经营战略对中国传媒业的启示:新闻集团2004-2008年度报表数据资料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23-25[7] 黄杨,朱烽美,张芸.集中化导向下地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9):61-66[8] 张晴.基于集中化战略角度对画廊发展的几点建议[J].艺术科技,2014(7):22-25[9]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3-47[10] 王兵.企业聚焦战略理论和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11] 侯军岐,牛军让,侯丽媛,等.北京现代种子产业整合研究:基于种业价值链整合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87[12] 马述忠,任婉婉.我国种业产业链延伸发展瓶颈、战略机遇与美国借鉴经验[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7):3-12[13] 孙强,王成志,孙铭丽,国内种子企业销售渠道选择分析[J].中国种业,2011(4):8-10[14] 李波.我国种子营销新模式探析[J].中国种业,2013(6):8-11[15]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 刘焱选,白慧东,蒋桂英.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577-582[17] 王磊.新型粮食安全战略下中国种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实施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229-230[18] 马亚丽.浅谈种业信息化[J].山西科技,2016,31(5):114[19]石恒,孔繁涛,吴建寨,等.基于大数据的中国种业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现状及前景展望[J].农业科技展望,2016(9):53-54[20] 许泉,徐福海,吴强,等.实施中国种业品牌建设 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J].种子世界,2015(1):2-3(收稿日期:2017-01-16)“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取得显著进展[本刊讯]从4月7日在南昌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下简称“行动”)2017年工作会议上获悉,“行动”实施2年来已完成湖北、湖南、广西、重庆、江苏、广东等6省(市、自治区)375个县的全面普查和92个县的系统调查,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一、目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围绕重要基因发掘、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农作物种质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种质资越丰富,基因开发潜力越大,就越有利于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

通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普查与收集,明确不同农作物种质资的品种多样性和演化特征,预测今后农作物种质资的变化趋势,丰富国内农作物种质资的数量和多样性,不仅能够防止具有重要潜在利用价值种质资的灭绝,而且通过妥善保存,能够为未来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不断的基因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分别于1956-1957年、1979-1983年对农作物种质资进行了两次征集,一大批种质资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农家地方品种消失速度加快,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也因其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而急剧减少。

为此,20年,农业部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普查与收集行动,正在加快摸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家底,保护携带重要基因的优异资。

与前两次征集相比,这次普查收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点:一是全面普查与系统调查同步进行、实物收集与信息采集同步进行、普查收集与鉴定入库同步进行。

二是制定统一的普查与收集技术规程,广泛采用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信息学等现代技术,科学普查收集资。

三是国家、省、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相关科研单位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协同推进。

四是范围更广,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323个农业县(市、区、旗)。

二、主要目标全面完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323个农业县(市、区、旗)的普查与征集,以及其中种质资丰富的679个农业县(市、区、旗)的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

明确各地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的时空分布状况,分析^p 演变趋势,为实现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抢救性收集珍贵、稀有、濒危、特有种质资,新增种质资10万份以上;提高全社会保护种质资意识。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概述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概述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概述夏艳波;张恒;李全衡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24()1
【摘要】对云南省实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做法经验进行了回顾,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自2020年开始,云南省历时3年,在全省16个州(市)116个县(市、区)农业农村系统4589名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普查工作、摸清了家底,收集入国家种质资源库(圃)各类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4773份,每个县都不少于30份,其中收集入库(圃)资源50份及以上的有13个县。

资源全部移交给相关国家种质资源库(圃),实现了区域、生态和作物的全覆盖。

各普查县均填写了《普查表》和《征集表》,数据信息完整,与实物一一对应。

【总页数】6页(P58-63)
【作者】夏艳波;张恒;李全衡
【作者单位】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踏遍青山觅瑰宝喜得种质满库仓——陇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总结
2.“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9年工作会
议在石家庄召开3.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验收准备工作视频调度会在京举行4.福建顺昌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分析与探讨5.“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陕西榆林红枣资源优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4年)嘿,各位小伙伴,咱们今天要聊一聊一个大工程——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

这可是个大项目,得好好规划一番。

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一、背景与意义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但这些年,随着现代化农业的推进,一些珍贵的种质资源正面临着流失的风险。

所以,这次普查与收集行动,就是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让它们为我国农业发展继续发光发热。

二、目标与任务1.普查全国范围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建立完整的种质资源数据库。

2.收集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原材料。

3.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1)成立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工作。

(2)制定详细的普查与收集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技术路线等。

2.普查阶段(1)组织专业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等,辅助普查工作。

3.收集阶段(1)对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包括种子、植株、果实等。

(2)建立种质资源库,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妥善保存。

4.数据整理与分析阶段(1)对普查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建立完整的种质资源数据库。

(2)分析数据,筛选出具有利用潜力的种质资源,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四、关键技术1.普查技术:采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普查效率和准确性。

2.收集技术:运用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分子标记等,确保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质量。

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与分析。

五、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认识。

2.资金保障:确保普查与收集行动的资金需求,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山东滨州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山东滨州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斑病。

3 产量表现3.1 区域试验 2015-2016年参加河南省绿豆新品种区域试验,2015年每hm 2平均产量1720.2kg ,比对照豫绿4号增产6.38%,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6年续试平均产量1653.0kg ,比对照增产15.03%,居参试品种第4位;2年平均产量1687.5kg ,较对照豫绿4号增产9.53%,75%的试点增产,居所有参试品种第3位。

3.2 生产试验 2017年参加河南省绿豆新品种生产鉴定试验,每hm 2平均产量1746.0kg ,比对照豫绿4号增产6.82%,居第3位。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郸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3个试点表现好,产量均高于对照豫绿4号。

4 轻简化栽培技术4.1 播种 播前准备 选择肥沃、排灌条件好、耕层深厚、适合机械化操作的地块种植,宜与小麦等禾谷类作物轮作。

播种前7d 精选饱满大粒种子,在晴好天气,铺成5~6cm 厚,晒种2~3d ,勤翻晒匀。

播前加入钼酸铵、硼砂拌种。

播期与播量 宛绿2号适播期长,春播在无霜期后种植,夏播在6月10日之前为宜。

播深4~7cm 、行距40cm 、株距11cm ,合理密植,每667m 2播量为1.5kg ,留苗15000株。

机械播种 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宜播种机型号,可选用玉米精播机或豆类专用播种机精量贴茬直播,一次性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均匀地将豆种播入土壤。

4.2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 施肥原则是农家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土地肥力差的地块,小麦收获后及时施种肥,每hm 2施三元复合肥(N ∶P ∶K=15∶15∶15)150~225kg 。

墒情较差、坷垃较多和砂性土壤地块,播后应及时镇压,减少土壤空隙和水分蒸发。

病虫草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播后苗前用33%二甲戊灵、溴氰菊酯,防治杂草及地老虎等害虫;出苗后15d ,用烯效唑、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高效氯氰菊酯进行草害及虫害防治;初花期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乙烯利、矮壮素进行化控,防治豇豆荚螟。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践与体会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践与体会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践与体会陈小央(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杭州310020)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学原始创新、育种及其生物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浙江省2017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多措并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现将浙江实践行动的做法、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以供后启动的省份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第三次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学原始创新、育种及其生物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由于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内容宽泛、材料类型丰富,且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所以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已完成了两次全国性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工作(1955-1956年、1979-1983年)[1],但由于涉及作物种类较少,尚未查清我国家底。

2015年起我国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制订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

2017年浙江省被列为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省份之一。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介于27°12′~ 31°31′N,118°~123°E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地貌多样、气候多宜;是国内农作物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野生近缘植物资源因其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环境变化而急剧减少,地方品种大量消失,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迫切需要加大对濒临灭绝的野生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调查和收集,对生产上不再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地方品种以及一些特异资源进行普查和征集。

两年来,浙江省坚持早启动、实培训、广征集、多宣传等多项举措全面开展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63个县1100多名农技人员参加了本次行动,走访679个乡镇,访问了16055个农户,总行程约18万km2,拍摄资源照片6827张,采集技术数据6298条,普查征集地方老品种、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1487份,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同时也推动了县级种质资源保护、省级种质资源库和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圃的建设。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9年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9年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

4 玉米籽粒机收品种的特征和今后选育目标和方向我国幅员辽阔,生态气候类型复杂;人多地少,粮食安全是个大问题,不能轻言放弃复种。

对于热量少的复种地区,热量和时空成为作物生长限制因素,尤其是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地区,6月收完小麦紧接着种玉米,“十一”前后收完玉米紧跟着种小麦,有“三夏、三秋大忙季节”之说,连续耕作,没有更多的热量、时间、空间供作物生长站立。

从已经实现机收玉米籽粒的国家和地区经验来看,一是选用早熟品种;二是推迟收获,如美国一般在完熟后2~4周收获,我国黑龙江垦区在上冻后收获,走站秆脱水、推迟收获的路线。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推断:机收玉米籽粒品种应该具有早熟、坚秆、脱水快的特征。

早熟提供站秆脱水时空;坚秆为站秆,利于脱水机收;脱水快(包括发育失水和站秆脱水)便于尽早收获,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耽误下茬耕作。

这些特征也应该成为机收玉米籽粒品种选育的目标和方向。

5 探讨及意见5.1 高度重视籽粒破碎率高的问题 籽粒破碎率高不符合有质量效益的发展原则。

破碎籽粒本身商品价值大大降低,且极易返潮、霉变、虫蛀、丢失,带来进一步的价值损失。

5.2 高度重视站秆脱水问题 现在普遍重视选育成熟时水分低,即发育失水快的品种,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站秆脱水,已有经验和众多试验表明,离开田间站秆脱水可能无法达到适宜机收的籽粒含水量。

应从株型、苞叶数目、穗轴粗细等外部形态特征,从抗病、坚秆、籽粒品质等内在遗传性状诸方面筛选通透性好、落黄性好、站得住秆、脱水快的品种。

5.3 区分玉米成熟时籽粒含水量与适收期籽粒含水量 这是两个概念,通常适收期晚于成熟时期。

目前玉米发育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偏高,不适宜籽粒机收,需要在田间站秆脱水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适收期籽粒含水量。

5.4 对适收期籽粒含水量标准有疑问 黄淮海适宜机收籽粒品种的籽粒含水量审定标准为≤28%,对此不敢苟同。

目前开展的众多相关试验表明,收获含水量28%的籽粒破碎率高。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成效与思考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成效与思考

张海峰,林霜霜,余文权.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成效与思考 [J ]. 福建农业科技,2024,55(2):16−19.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成效与思考张海峰1,林霜霜2,余文权3(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摘 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

为摸清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防止资源流失,保护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福建省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通过该“行动”,共收集种质资源6 235份,包括新种质资源1 000多份和台湾引进的农作物种质资源33份。

通过鉴定评价,筛选出252份优异性状的种质资源,有30多份作为亲本用于资源创新,为福建省今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中图分类号:S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01(2024)02−0016−04DOI: 10.13651/ki.fjnykj.2024.02.003Effect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Third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Census and Collection in FujianZHANG Hai-feng 1, LIN Shuang-shuang 2, YU Wen-quan3(1. Institute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 , and Soil Fertilizers ,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Fuzhou , Fujian350013, China ; 2. Crop Institute ,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Fuzhou , Fujian 350013, China ;3.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Fuzhou , Fujian 350013, China )Abstract: Seeds are the “chip” of agriculture, and the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the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Fujian Province, prevent the loss of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local varieties which were near extinction, Fujian Province has carried out the third national mass survey and collec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Through this “action”, a total of 6235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more than 1,000 new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33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troduced from Taiwan.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252 germplasm resources with excellent traits were screened out,and more than 30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used as the parents for resource innovation, which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futur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in Fujian Province.Key words: Crops ;Germplasm resources ;Census ;Collect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1−2]。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1.04.01•【字号】豫农文〔2021〕113号•【施行日期】2021.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正文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1〕113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农业农村局(农委)、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漯河市、兰考县畜牧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农种发〔2021〕1号)要求和《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2021-2035)》安排,自2021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摸清我省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和食用菌(及蚕,以下同)种质资源家底。

现将《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级普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4月15日前将方案(纸质、电子版)分别报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物种普查办备案。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厅种业管理处):梁晓娜杨琳,*************,****************第三次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省种子站):刘桂珍,*************,*****************第三次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省畜牧总站):联系人:刘贤李志明,*************,***************第一次河南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厅水产局):联系人:楚翔宇,*************,****************。

第一次河南省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省经作站):张思礼185****5676,*************,158****************2021年4月1日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持续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0〕57号)落实落地,确保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有序推进、取得成效,制定本方案。

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安仕博刘晓冬于翠香张海燕张阳赵福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30033)摘要:通过对吉林省进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主要查清了吉林省各类经济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主要特征等基本情况;通过走访调研获得省内各类经济植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变化、种植品种的种类、分布、多样性等信息。

全省共收集各类经济植物种质资源848份,隶属于24个科57个属。

并对吉林省1956年(代表解放初期)、1981年(代表家庭联产承包初期)以及2014年(代表农村土地流转时期)三个时期的主要经济植物种植情况等金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推进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吉林省,收集种质资源,又叫遗传资源,包含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等。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品种选育和基因型鉴定等研究的基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在国际上名列第二,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环境污染等原因,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很多拥有重要基因资源的地方品种因受抗性弱、产量低、经济价值低等因素影响而遭淘汰。

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抢救性收集地方古老及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濒危野生近缘种等资源,对保障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地方农业发展尤为重要。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气温、降水等也有着显著的地域差异,所以省内各地种植的农作物也有一定差异性。

距全国第二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已过去30多年的时间,随着吉林省经济和农业发展,种质资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解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情况,进一步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于2020年开展种质资源征集与调查收集工作。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表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表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表——粮食、油料、蔬菜及其它一年生作物□未收集的一般性资源□特有和特异资源1.样品编号:,日期:年月日采集地点:,样品类型:,采集者及联系方式:2.生物学:物种拉丁名:,作物名称:,品种名称:俗名:,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其他:3.品种类别:□野生品种,□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4.品种来源:□前人留下,□换种,□市场购买,□其它途径:5.该品种已种植了大约年,在当地大约有____ __农户种植该品种该品种在当地的种植面积大约有亩6.该品种的生长环境:GPS定位:海拔:米,经度:°,纬度:°土壤类型: ,分布区域: 伴生、套种或周围种植的作物种类:7.种植该品种的原因:□自家食用,□市场出售,□饲料用,□药用,□观赏□其它用途: 8.该品种若具有高效(低投入,高产出)、保健、药用、工艺品、宗教等特殊用途:具体表现:具体利用方式与途径:9.该品种突出的特点(具体化):优质: 抗病: 抗虫:抗寒: 抗旱:耐贫瘠: 产量:平均单产_ ___ 公斤/亩,最高单产___ __ 公斤/亩其它:10.利用该品种的部位:□种子,□茎,□叶,□根,□其它:__________ ___11.该品种株高厘米,穗长厘米,籽粒:□大,□中,□小品质:□优,□中,□差12.该品种大概的播种期:________ __,收获期:__ _________13.该品种栽种的前茬作物:__ ______,后茬作物:14.该品种栽培管理要求(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15.留种方法及种子保存方式:16.样品提供者:姓名:,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人,联系方式:。

17.照相:样品照片编号:注:照片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若有多张照片,用“样品编号”加“-”加序号,样品提供者、生境、伴生物种、土壤等照片的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

18.标本:标本编号:注:在无特殊情况下,每份野生资源样品都必须制作1~2个相应材料的典型、完整的标本,标本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若有多个标本,用“样品编号”加“-”加序号。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户普查表601填写说明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户普查表601填写说明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农户普查表表号: 601表 公民应依法履行如实申报调查项目的义务,调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 文号: 国统字〔2016〕108号 有效期至:2017年12月普查区代码:□□□□□□□□□□□□ 普查区名称:普查小区代码:□□ 普查小区名称: 户编码:□□□H000 一、您家的基本情况 H001 户主姓名:__________H002 户主的户籍是否在本乡镇?(单选,在选择处划“√”) 1.是 2.否 H003 住户成员(与本户经济、生活连为一体的人)共有几人?______人 请将您家各成员基本情况依次填写(序号1为户主):本户成员1 2 3 4 5 6 H004 性别1.男 2.女H005 年龄(周岁)H006婚姻状况1.未婚 2.有配偶 3.离婚4.丧偶 H007受教育程度1.未上过学2.小学3.初中4.高中或中专5.大专及以上 H008是否在校学生?1.是 2.否H009是否离开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1.是 2.否H010 2016年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时间有多少天?(请选择) ①没有(跳至H014)②1-14天③15-29天④30天及以上H011从事农业的行业?1.种植业2.林业3.畜牧业4.渔业5.农林牧渔服务业6.无主要□ 次要□ 主要□ 次要□ 主要□ 次要□ 主要□ 次要□主要□ 次要□ 主要□ 次要□ 次H012 2016年是否在本户以外从事农业30天及以上?1.是 2.否 H013是否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是 2.否 H014 是否从事非农行业?从业方式是什么? 1.没有 2.雇主 3.自营 4.务工 5.公职 6.其他 H015年龄60周岁及以上者,请问:您的子女是否全部外出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1.是 2.否H020 二、您家的住房及生活情况H021 您家现在居住的住房是什么结构? (单选,在选择处划“√”) 1.钢筋混凝土 2.砖混 3. 砖(石)木 4.竹草土坯 5.其他 H022 您家拥有几处住房? _______处 H023 其中:商品房有几处?_______处H024 您家饮用水的主要水源是什么? (单选,在选择处划“√”)1.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2.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3.不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4.江河湖泊水5.收集雨水6.桶装水7.其他水源H025 您家获取饮用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单选,在选择处划“√”)1.单次取水往返时间超过半小时2.间断供水3.当年连续缺水时间超过15天4.无困难H026 您家做饭、取暖主要用的能源是什么?(选主要能源,最多选2项,在选择处划“√”)1.柴草(含秸秆)2.煤3.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4.沼气5.电6.太阳能7.其他H027如果您家主要用煤做饭、取暖(H026=2),请问2016年煤的购买量是多少?_______公斤H028 您家的厕所类型是什么?(单选,在选择处划“√”)1.水冲式卫生厕所(冲入下水道、化粪池和厕坑)2. 水冲式非卫生厕所(冲入其他地方)3.卫生旱厕4.普通旱厕5.无厕所H029 您家拥有小汽车几辆?______辆H030 您家拥有摩托车、电瓶车几辆?______辆H031 您家拥有淋浴热水器几台?______台H032 您家拥有空调几部?______部H033 您家拥有电冰箱(柜)几台?______台H034 您家拥有电脑几台?______台H035 如有电脑,是否上过互联网?(单选,在选择处划“√”)1.是 2.否H036 您家拥有彩色电视机几台?______台H037 如有彩色电视机,通过什么方式接收电视节目?(可多选,在选择处划“√”)1.有线电视2.卫星3.其他H038 您家在用手机有几部?________部H039 在用手机中,有几部上过互联网?________部H040 您家是否用过互联网购物?(单选,在选择处划“√”)1.是 2.否H041 您家2016年末是否为建档立卡扶贫户?1.是继续填写;2.否跳至H050H042 您家是什么标准的建档立卡扶贫户?(单选,在选择处划“√”)1.国定2.省定3.市定H043 主要致贫原因是什么?(选主要原因,最多选2项,在选择处划“√”)1.因病2.因残3.因学4.因灾5.缺土地6.缺水7.缺技术8.缺劳力9.缺资金10.交通条件落后11.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2.其他H044 您家享受何种帮扶措施?(选主要措施,最多选两项,在选择处划“√”)1.发展特色产业2.劳务输出3.易地搬迁4.生态保护5.加强教育6.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7.低保兜底8.资产收益9.没有H050三、您家是否有确权(承包)或经营的耕地?1.是继续填报;2.否跳至H080H051 1、您家确权(承包)的耕地面积2、二轮土地承包面积3、承包与确权丈量面积系数_____亩H052 截至2016年末您家自留地及因开荒、复垦等原因累计增加的耕地面积_____亩H053 截至2016年末因改变用途、灾损等原因累计减少的耕地面积_____亩H054 截至2016年末通过转包、转让、出租等方式流出的耕地面积_____亩H055 截至2016年末通过转包、转让、出租等方式流入的耕地面积_____亩(如果没有,跳至H070)H056 流入耕地的平均价格(实物折价)________元/亩*年H061 流入耕地的用途: 1.用于农作物种植亩H062 2.用于园林作物种植或苗木培育亩H063 3.用于林业经营亩H064 4.用于畜禽养殖(包括圈舍)亩H065 5.用于水产品养殖亩H066 6.用于其他亩H070 您家2016年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亩H071 其中:他人委托您家代耕代种的耕地面积亩H072 在实际耕种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有水源,正常气候下能灌溉的耕地面积_________亩H073 其中: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的耕地面积_________亩H074 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哪种?(单选,在选择处划“√”)1.地下水 2.地表水H075 农忙时节,您家请帮工多少人?______人H080 您家2016年是否从事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1.是继续填报;2.否跳至H600H100 四、您家2016年是否有农作物种植? 1.是继续填报;2.否跳至H120H101 H102 H103 H104 H105 H106 H107 H108 H109名称代码播种面积(亩)每亩化肥平均施用量(公斤/亩)是否施用农家肥?1.是2.否农药喷洒次数(次)是否机耕?1.是2.否是否机播?1.是2.否是否机收?1.是2.否秸秆是否粉碎还田?1.是2.否早稻100中稻和一季晚稻101双季晚稻102小麦103玉米104续表一:以下农作物播种面积是多少?H101 名称H102代码H103播种面积(亩)H101名称H102代码H103播种面积(亩)H101名称H102代码H10播种面积谷子105 大豆130 黄瓜213 马铃薯116 棉花140 茄子219 花生120 甘蔗160 辣椒220 油菜籽121 大白菜203 西红柿221 葵花122 白萝卜207 西瓜330续表二:其他作物,如果播种面积大于或等于0.01亩,根据《普查用农作物及畜禽品种目录》填写。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_普查数据采集与整理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_普查数据采集与整理
GPS使用注意事项:
冷启动:>2-3分钟 相隔上次开机时间太久或 距离上次开机地点太远 (>500km)
热启动:≈1分钟
一定要等GPS接收到足够卫星信号并成功定 位,显示“准备导航” 或“3D定位”才可读
三、征集数据采集和整理要求
手机端GPS APP工具: Android 系AP统P名称:“GPS工具箱”
受教育情况注意事项:注意不同教育概念的界定,四者加和为100 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 中等教育:大专以下-中学及以上 初等教育:小学 未收教育:未读过书
数据来源:建议前往教育部门咨询,其次考虑县志、统计年鉴等材料
座谈,咨询有经验的农艺专家
建议详细查阅当地农业部门对应年份的作物种植情况的规划/总结 等数据及县志
1981年表格,县名填写和谐县,历史沿革填写拆分的过程,数 据填写当年和文县的情况。
2014年表格,县名填写和谐县,历史沿革填写拆分的过程,数 据填写现在和谐县的情况。
无论如何拆分,填写“县名”时,均填写现在的县名,确保三个年份的县名一致
普查表格填写:行政区划变更的问题
合并 富强县
民主县
富民县
现在的富民县,于1982年由富强县和民主县合并而成
土地面积注意事项:需要注意单位换算问题 数据来源:建议从县志、县统计年鉴中查询或前往国土部门咨询获得 水域面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有水区域所占的面积
经济状况注意事项:均填写数字,注意单位换算问题,生产总值指国内 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一般分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需根据城镇 和农村人口数加权计算全县/区的平均收入 数据来源:建议从县志、县统计年鉴中查询或网络
普查表格填写:行政区划变更的问题
新成立
梦想县
现在的梦想县,于1982年由某些乡镇组合新成立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名录(粮食作物)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名录(粮食作物)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粮食作物)1.庄红贡米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安徽省入选依据:经实验室检测,富含铁((38.9毫克/千克)、锌((25毫克/千克)等元素,远高于铁定量值2.5毫克/千克、锌定量值3毫克/千克;食味以泰国香米(80分)为对照,评分高达90分,口感佳,极具开发价值。

2.岭沟贡米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陕西省入选依据:贡米籽粒硬度大、颜色光泽好,下锅煮蒸,浓香立生。

3.苟阳当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贵州省入选依据:耐冷性和抗病性强,耐贫瘠、香味浓,米质糯性极佳。

采用牛耕、手插秧,用当地独有的(摘刀”人工收获,采用自制(禾架”自然风干,水用于制作米酸,稻秆烧成的草木灰用做染料染布和制作灰粽。

在侗族世居民族婚丧嫁娶和礼仪习俗中是不可缺少的物品,极具原始的耕种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4.明水大红芒香稻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山东省入选依据:该资源为农户家族多代自留种,芒长超过6厘米,田间鸟类无法啄食,抗稻飞虱、卷叶螟、稻瘟病,极其清香,市场售价在30-40元/斤,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但因植株高(自然条件植株超过2米,控水肥、打叶等措施植株可控在1.5米)、产量低(亩产在100公斤左右),生产中已绝迹,因资源提供者对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得以保留。

5.维西攀天阁老黑谷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云南省入选依据:壳黑色,米粒润红饱满,味道醇香,香糯可口,富含多种氨基酸、多酚,黄酮含量极高。

主要种植在海拔2680米的坝区,生长期长达227天。

6.乌江稻米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甘肃省入选依据:乌江稻米以乌江堡所产最著名,栽培历史悠久,曾作为贡米进献朝廷,是甘肃张掖的一大特产。

地方老品种濒临灭绝,近几年,科技工作者对老品种( 白芒稻”、 黑芒稻”进行抢救性收集保护,尚有其衍生品种亟待收集发掘保存。

7.长毛谷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云南省入选依据:生育期长达七个月,抗逆性好,人工需求小,产量极其稳定,可以长期留种种植。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名录-经济作物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名录-经济作物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经济作物)1.永兴168964棉花作物名称:棉花,多年生陆地棉半野生种来源地:海南省入选依据:衣分低((衣分24.4%),品质差,抗病性强。

收集自祖国南疆三沙永兴岛的蓬蓬棉,在当地四季都开花,也被称作“四季棉”,蓬蓬棉基因组与美洲地方种、现代栽培种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对深入理解陆地棉的驯化历史和拓展现代栽培陆地棉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红皮香豆作物名称:大豆,地方品种来源地:四川省入选依据:籽粒富含蛋白质、油脂和类黄酮化合物,而且种皮色彩独特,种皮中含有大量的花色苷、原花青素、山奈酚、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等促进人体生理活性的物质。

可为大豆功能物质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已入选2022年四川省五大新发现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

3.尤溪联合田埂豆作物名称:大豆,地方品种来源地:福建省入选依据:分枝多、结荚多,株高适宜,单株生产力较高,其果实粒大饱满,呈椭圆形,大小均匀,表皮颜色偏淡,为淡黄色,富有光泽。

是各地游客青睐的梯田绿色产品,促进资源开发,带动联合梯田8个村经济发展。

4.羊眼圈豆作物名称:大豆,地方品种来源地:河南省入选依据:地方珍稀资源。

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多分支,株高50-70厘米,正常情况下可结荚20-50个,耐旱耐瘠性强,能够在山区较为干旱和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结实;耐弱光、耐荫;抗病虫,目前还没有发现重大病害,且害虫较少,是非常珍稀的抗逆优质的大豆资源。

5.青乌豆作物名称:大豆,地方品种来源地:浙江省入选依据:成熟种子种皮颜色较为罕见,中部黑色、边缘绿色。

株高约70厘米,籽粒大,百粒重约42g。

口感糯,香味浓,粗蛋白和粗油脂量分别是40.5%和20.1%,耐盐、抗旱,是非常优秀的兼具抗逆性和优质的育种材料。

6.墨竹工卡小油菜作物名称:油菜,地方品种来源地:西藏自治区入选依据:生育期短,在拉萨河流域常用来复种,可作为早熟耐寒的优异育种材料,已作为育种材料培育南方冬油菜新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