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江洋畈生态公园设计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江洋畈生态公园设计理念

摘要: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项目。公园的基址曾经是西湖疏浚的淤泥库。当淤泥停止输送后,植物逐渐萌发出来,并随着淤泥地表含水量的变化呈现出明显而有趣的演替过程。设计师正是保留了这些有趣的过程,设计了“生态岛”,维持了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运用“无为”的设计理念使江洋畈生态公园展现出自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生态岛无为生态公园自然演替

江洋畈生态公园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路北虎跑路东,它的前身,是西湖淤泥疏浚的堆积场。1999-2003年,西湖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玉皇山南麓江洋畈的一个山谷里,形成了一个淤泥库,原西湖一带的植物种子便随着淤泥一起被带到了江洋畈,淤泥停止输送后,植物逐渐萌发出来,形成了柳树成林的谷地沼泽景观[1]。2008年10月,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开始了对江洋畈进行的现场调查以及对江洋畈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决定把昔日的淤泥库打造成21世纪杭州西湖生态公园新典范。

在历经多年的表层自然干化过程后,数百年来沉积

于西湖淤泥中的水生、陆生植物种子纷纷发芽,江洋畈

形成了以垂柳、湿生植物为主的次生湿地。2008年,开

始启动江洋畈生态公园建设项目,以保护为前提,以湿

地为特征,充分利用这一区域三面环山、一面临路的有

图1 公园平面图

利环境,挖掘和展示这一区块优厚的生态资源。整个公

园是在保护原生态和西湖淤泥滋养的次生、湿生态植被环境下搞开发,是一个包涵多个领域和多个专业的综合工程。湿地内种植和生态修复面积共160000多平方米,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共10000多平方米的景观绿化工程,公园主景区水系开挖

总面积为11108平方米,共挖土方13329立方米。公园山林绿化面积共6000多平方米,西北山体建成观景游步道530米。江洋畈生态公园总面积19.8 hm2,并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无为”的设计理念

随着生态思潮的发展,以野生生态环境为基础营建的园林景观渐渐为公众所接受。江洋畈生态公园是此类公园在中国的首次出现,设计师在详细调研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无为而为之”的设计手法,保留基址大部分现状环境,表现自然演进的过程,并通过巧妙的设计引导市民去欣赏这种真实的、变化的风景,品味一种淡泊而隽永的美。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即不干涉,不改变,顺其自然之意[2]。

设计师面对如此复杂的现状和如此沉重的历史负担大胆采取了这样一种“无为”的设计手法,保留基址绝大部分现状,用可回收的锈板围合出若干次生植物群落,用一条高低曲折的木栈道漂浮于淤泥之上,穿行在湿生林地、浅水沼泽和池塘之间。锈板围合出的淤泥次生植物群落开始作为一种具有场域感的存在之物呈现在人们面前,名之为“生境岛”;栈道两旁的野树野花和沼泽水草也忽然变得触手可及,成为人们不由自主去瞩目端详的事物。这些本来是最平凡、最无用、人们熟视无睹的现场留存物因设计师的介入而渐渐凸显出来,由“无”转变为“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养护管理上,除了必要的道路清洁,保持基地原生的生态系统,让这些生物自由生长,自我维持,不用像其他公园那样人工投入大量的水、能量、杀虫剂和化肥等进行

维护。但是,以上的种种“无为”又是建立在

“有所为”的积极态势之上,是消隐了无数“有

为”的设计和施工之后的最终呈现。理解、欣

赏并尊重荒野,设计师以敏感的心灵与自然交

图二绣铁板围合生态岛

流,诠释了“设计结合自然”的生态理念。

2、植物景观规划分析

江洋畈生态公园根据原有地形和植被现状,采用不同的植物造景手段,保留

场地原有的次生湿地植被,构建生境岛,维护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充分利用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合理配置水生、湿生植物,丰富并强化水湿生植物群落;保留场地仅剩的一片水面及其周围的芦苇等乡土水生植物;引入生长强健、低养护的乡土地被植物,探索低成本维护途径,实现植物生态系统健康循环。

江洋畈生态公园植物造景特色突出:保留并繁殖场地中原有的野生植物,营建近自然植被群落;种植不同生活习性的植物并合理配置,为野生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充分表现植物的色彩,再现大自然的绚烂之美;植物独立构成空间或与其他园林要素结合形成空间序列。

在植物选择时,以乡土植物为主;在植物配置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能反映场地的植物风格,营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有丰富群落结构的植物景观。江洋畈生态公园中的优势物种为南川柳(Salix rosthornii)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针对公园建设中被破坏的植被,江洋畈生态公园没有大量营造人工群落,而是通过繁殖场地中原有淤泥中的野生植物种子,来营造保护和发展自然植被群落。

季相景观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春花、夏叶、秋实、冬干等植物特性,达到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3]。根

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观赏期的植物搭

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

的景观,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在江洋畈生态

公园中,为弥补植物色彩不够丰富的遗憾,

配置了春季观白色花的植物—喷雪花

图三夏季野花景观(波斯菊)(Spiraea thunbergii)和夏季观粉色和黄色花的植物—波斯菊 (Cosmos bipinnatus)、金鸡菊(Coreopsis basalis),使得每季都有景可赏。

植物本身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以其特殊的形态、质感、色彩构成特殊的空间形式,起着丰富空间、分隔空间和引导空间变化的作用,同时影响并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体验。江洋畈生态公园作为一个以原生态的植物为特色的公园,它们所展现的植物景观空

间是在自身自然演替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同时,植物与游步道、木栈道以及建筑的结合也创造了不同的景观空间类型。

3、创建自然生态系统和科普教育作用

原生的生态环境也留住了这里原来的“住客”:豆娘、蜻蜓、蝴蝶、螃蟹、乌龟、白鹭、白鹡鸰、黑水鸡等原先就栖息在这

图四指示牌科普教育作用

里的小动物并没有因为公园的建造而“背井离

乡”,反而因为公园额外的保护而更多地繁衍开来,游人借助那些生动有趣的科普指示牌可以更近距离地观察它们,更全面地了解它们。特别是孩子们,在江洋畈生态公园中少了几分打闹玩乐,多了几分好奇和求知的兴趣,而父母们则会在旁边耐心解释指示牌上的内容。更有不少野生动物爱好者端着“长枪短炮”静静地守候在某个角落,只等白鹭飞起的那一刻或是蝴蝶翩跹于野花之上。设计师还有意识地引入了一些吸引昆虫的植物,如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希望能够创造多样的生境条件,增加生物多样性。这些植物还没有来得及种植,但就是那些疏伐树林后天然生长出来的不起眼的下层草本和灌木,开花后吸引了数不清的蝴蝶。尤其是库区中大量的接骨草,升花繁茂,花期极长,每个植株上面都有四五只蝴蝶翩翩起舞,这样的景象在西湖的其他地方是没有的[4]。

另外,江洋畈生态公园游人中心内配备了齐全的服务设施,包括感应电子书、实景传播系统等。展厅内播放的江洋畈生态公园专题片,将过去的江洋畈、建设中的江洋畈、建设后的江洋畈展现给大家。

整治过程中,园林部门几乎没有拔掉一株原生态植物,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植被。在补种的植物选择上,全部选用原生品种:醉霞般的金鸡菊、飘逸的狼尾草、波浪般的红蓼、红果点点的接骨木、野趣自然的波斯菊等,与西湖淤泥自然生长出来的柳树浑然一体。另外,公园里的房屋、道路建设,都是以生态为前提,路面大部分采用砂石路,园内基础设施的承重材料都为可回收材料。最特别的,

图五公园内景观栈道图六狼尾草营造的乡野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