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设计说明复习课程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文本培训课件
• 香蒲,纸莎草,慈姑,苔 类植物等都是该区域的主 要物种
• 浅水沼泽上的水生植物在 生长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 有充足的土壤来抵御低于 6英寸的水位。
6
SMEDI
Children’s Play Area 儿童游乐场 Tree Park 乔木公园
Tree Park乔木公园
Wood Deck 木平台
Children’s Play Area儿童游乐场
11
SMEDI
Key Plan索引图
云东海湖区景观规划 Yundonghai Landscape Master Plan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生态园Eco – Garden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Lawn Park草坪公园
Buffer Landscape 种植缓冲带
Wood Deck木平台
Marathon Promenade 马拉松海滨跑步径
Entry Plaza 入口广场
2
SMEDI
Timber Edge木平台岸线
Wetland Edge湿地岸线
Rock Edge石滩 岸线 云东海湖区景观规划
Yundonghai Landscape Master Plan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 – 剖面当图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 – 种植当策之略 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01
一、区域环境分析1、地理位置日照市岚山区南部,绣针河入海口东侧,南侧为美丽的黄海之滨,总规划面积5005亩2、湿地现状问题与对策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湿地面积3848万hm.约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多岛海湿地公园现状规整的鱼塘密布,地势较低,仅仅高出海平面两米左右且由于临近黄海,土壤盐碱度极高,植物种植成活率相对偏低。
因此在设计中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现状资源条件进行统筹规划,以耐盐碱程度较强的柽柳为主打植物,相对应的回填种植土,改善土壤质量,采用相关技术,降低现状土壤的盐碱度。
3、湿地公园的发展机遇优越的区域发展环境:多岛海风景区具特色的山水格局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外在旅游需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休闲游,促进特色化生态化旅游项目的需求量加大。
政策优势:国家积极推进地区生态恢复战略。
三、规划设计基本原则1、人性化设计原则多岛海成立湿地公园建设目地之一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物质性的硬环境,还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软环境。
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而且要具有浓郁温馨的感情色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
充分利用环境的心里学,行为学和人体学等原理,从人的角度上寻求行为上的舒适,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
2、和谐共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则把自然、人、社会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让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信息继续随着某某河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并富有文化精神的环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公园的建设,合理组织游憩空间,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进行绿化环境建设。
4、自然生态的原则滨江绿化带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柽柳为主的特色景观区域。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说明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万里国际学校邹小云一、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辩论,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和上一节教材《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都是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问题,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
三部分容按照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来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四、教学方法本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东钱湖、洞庭湖湿地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对具体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南湖湿地公园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南湖湿地公园教学设计引言南湖湿地公园作为一座美丽的自然保护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结合南湖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以南湖湿地公园作为教学场所,设计一套适用于小学生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湿地的定义和特点,认识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学习湿地中常见的植物、动物种类,并认识它们的生态地位和作用。
3. 了解湿地的形成原因,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的影响。
4. 引导学生关注湿地保护,培养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5.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前期准备在前期准备阶段,老师需要提前联系南湖湿地公园的相关部门,了解公园的开放时间、规定和资源情况。
并确定游览路线和活动安排。
同时,要告知学生将要进行的活动,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到达公园组织学生和一些志愿者一起前往南湖湿地公园。
在到达公园后,先进行简单的准备工作,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相应的任务。
3. 环境观察和植物识别让学生在公园中进行环境观察和植物识别的活动。
每个小组配备一份植物识别表,引导学生观察湿地中的植物多样性,并用识别表记录下它们的名称和一些基本特点。
4. 动物观察和记录在植物观察活动之后,进行动物观察和记录的活动。
同样,每个小组配备一份动物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观察湿地中的一些常见动物,记录下它们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5. 鸟类观察和保护南湖湿地公园是一个重要的观鸟地点,因此鸟类观察和保护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湿地鸟类的多样性、迁徙规律和保护情况,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观鸟活动。
6. 环境讨论和总结在观察和记录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环境讨论和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当天的观察和记录,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同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湿地生态环境和保护问题。
建筑课件-湿地公园设计
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景观和水生生物为主题的公园,其建设对于保护生物多 样性,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促进科普教育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
湿地公园的生态特点
水生植被
生态保护
湿地公园内种植大量的水生植物, 如荷花、芦苇、莲藕等,不仅美 化环境,还有利于浸泡和净化水 质。
湿地是栖息和繁殖众多水生动物 和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湿地公园 的建设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对其生 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保护。
商业设施
湿地公园中应该提供一些必要的商业设施,如 餐饮、休息所等,以便游客的使用和消费。
湿地公园的运营收益与社会效益
1
运营收益
湿地公园的运营收益主要来源于门票、
社会效益
2
服务、商业等方面,如果管理得当,可 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如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文化、科技、
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提高公众文化
参考资料:
•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朱德泉,科学出版社,2008年 •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标准,环境保护出版社,2014年 • 中国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景德镇陶瓷大学出版社,2019年
科技与艺术相结合
湿地公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维护和监测生态环境,同时也需要借助 艺术手法打造一个美丽、舒适的游览环境。
湿地公园的空间布局与景观设 计
1 大自然景观
2 动静结合
湿地公园中充满了自然景观, 如湖泊、河流、森林等自然 景观,通过景观呈现给游客 与眼前所见大自然的美。
3 有机空间
湿地公园中应做到游客活跃 区域与生态保护区域之间的 平衡,结合历史文化和自然 文化,让公园充满生命和活 力。
湿地公园应通过打破整体空间的界限,打造出一个有机相融的游览空 间,让游客在其中流连忘返。
湿地景观与规划设计——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知识讲解
风水说
规划思路
古典园林
规划思路
英伦风
规划思路
现代派
规划思路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湿地公园” 的规划思路是什么
要规划的是什么
“湿地公园”的定义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 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 价值,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 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崔丽娟,2009)
第4节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第四章 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1节 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
第2节 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 第3节 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 第4节 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五章 总体布局 第1节 湿地公园范围 第2节 湿地公园性质定位 第3节 规划指导思想
第4节 规划原则 第5节 规划依据 第6节 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 第7节 功能分区 第8节 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 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 一体的公园。(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湿地公园”的由来
中国特色的“湿地公园”概念
“Wetland Park”
保 护
游 憩
iSimangaliso Wetland Park 南非位于圣卢西亚河口的艾赛门加利索湿地公园
保
利
护
用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10)》 —建立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形成完善的 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11—2015年)》
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原则; 2、对基地及其资源进行实地研究,了解并分析该区域复
杂及多样的生态系统; 3、探究绍兴的历史和文化,从中找到这片敏感性土地规
湿地公园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
——湿地公园规划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湿地公园规划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湿地公园规划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 ——湿地公园规划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
湿地公园规划协调建设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 ——建筑风格应与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 ——公园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
——严格限定湿地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4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
中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规模:15.63平方公里
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特色: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建设部于2005年5月20号批准成立的首
批十大国家湿地公园之一,也是浙江省目前唯一的国家城市湿地公
建立平衡的湿地生态,进而恢复湿地受害的鸟类 和野生群落。 4、利用人工湿地直接进行污水处理。 5、以保护湖泊、河流为目的,利用河滩、湖滩的 天然湿地净化河水。
净化生境是一种湿地结构模式,湿地结构对于
水的处理特别有效。这种特效源于它们快速的水循环
和对富余营养物质高效的新陈代谢。
3、人工湿地的应用
湿地植物种植示意 水岸复层植物群落
城市湿地公园精品PPT课件
湿地公园概述
(一) 湿地公园简介 (二) 湿地公园特点与功能 (三)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 (四) 湿地公园水处理模式
案例介绍
(五)重庆彩云湖湿地公园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的工业文明在创造了辉
煌的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这些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 其自身的平衡受到严重的影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已威胁到 人类自身。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而城市湿地则是城市的守护神,湿 地生态系统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植物种类选择
乔灌木植物:银杏、香樟、水杉、樱花、榕树、垂柳、沙地柏、迎春、 石竹等;
水生植物:荷花、菖蒲、香蒲、泽泻、水鸢尾、水葱、芦苇;
草坪:冷季型早熟禾、黑麦、剪股颖,暖季型狗牙根、地毯草、马蹄 金等
三、植物配置形式
(1)浅水区植物配置
对湿地公园中水深为0.3—0.9 m的水域,植物配置时以叶形宽大 的睡莲科、泽泻科、天南星科的挺水和浮叶植物为主,既可以单种群 落独秀于湖面,也可以多种植物配植共生。为了形成稳定的水生生态 系统,给水生生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多数选择挺水植物+浮叶植 物的配置模式,可选用植物有荷花、睡莲、萍蓬草、慈姑、泽泻、芡 实、金鱼藻、黑藻、苦草和眼子菜等。湿地公园浅水区以多种水生植 物交错配置,可形成层次丰富、宁静和谐的水生植物景观。
定义: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的概念类似于小型的自然保护区,但
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 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 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湿地公园”。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特点:
(1)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是生态型湿地公园:; (2)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具有多种形式和区域特色; (3)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物种多样性高,生态和景观强烈变化。
湿地公园幼儿园教案
湿地公园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湿地公园,了解湿地的生态、植物、动物等基本情况。
2.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认识湿地公园的概况:幼儿园老师向幼儿介绍湿地公园的位置、面积、
基本情况等,引导幼儿产生对湿地公园的好奇心。
2.探索湿地公园:带领幼儿去湿地公园,进行观察和探索。
老师可以准
备简单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帮助幼儿观察植物、昆虫等。
3.交流经验:回到教室,老师鼓励幼儿谈论他们在湿地公园的观察和发
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幼儿在探索、交流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
社交能力等。
三、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实地探索,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湿地公园的生态。
2.讨论法:让幼儿在探索和交流中互相学习。
3.评价法:通过对幼儿表现的评价,引导幼儿自我评价,提高幼儿的学
习动力。
四、教学时长:
1.认识湿地公园:30分钟。
2.探索湿地公园:60分钟。
3.交流经验:30分钟。
五、教学评价: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幼儿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湿地公园,提高环保意识,增强观
察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效果良好,可以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幼儿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湿地公园展示设计说明报告
湿地公园展示设计说明报告1. 项目背景湿地公园是一种以湿地为主题和核心的城市公园,旨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观赏和教育功能,增强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湿地公园展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传达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2. 设计目标- 创造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展示环境,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湿地的美。
- 提供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包括图文、模型、互动等方式,以便不同年龄和兴趣的游客都能获得信息。
- 强调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唤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展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 考虑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环保节能的展示系统。
3. 设计内容3.1 展示主题本次湿地公园展示的主题为"湿地: 自然的宝藏"。
通过展示湿地环境的丰富和独特性,以及湿地对生态保护和人类居住的重要性,引导公众重视湿地保护问题。
3.2 展示内容本次展示共有五个展示区,每个展示区均以不同的主题和形式展现湿地的特点和价值。
区域一:湿地生物多样性在该区域,通过搭建仿真湿地生态环境,展示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在展示区域设置多个观察窗口,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到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动植物。
区域二:湿地生态服务该区域通过图文展示和模型演示,向游客介绍湿地提供的生态服务。
例如,展示湿地净化水体、防洪、调蓄水资源、维持气候稳定等方面的功能。
区域三:湿地文化该区域通过展示湿地的文化价值,让游客了解湿地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板块展示文化遗产、民俗传统等形式让游客了解湿地相关的历史和文化。
区域四:湿地保护该区域通过模型、互动展示等形式,向游客展示湿地的生态破坏与保护工作。
通过场景还原、视频演示等形式,引导公众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唤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区域五:未来湿地该区域以科技与未来为主题,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展示未来湿地的可能性。
通过互动展示和体验式设施,让游客感受到科技与湿地保护的结合。
湿地的课程设计
湿地的课程设计湿地课程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和珍贵性,培养保护湿地的意识,并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热情。
本课程设计包含了湿地的定义、种类、生态功能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和展示等,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I.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湿地的概念、种类、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湿地的热情。
课程设计时间为五周,每周安排一次湿地实地考察和一次课堂教学。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Week 1: 湿地的定义与分类- 引入湿地概念,解释湿地的定义和种类- 学生小组讨论,开展关于湿地的知识问答活动- 课堂展示:让学生通过图片、模型或海报等方式展示自己对湿地的理解Week 2: 湿地的生态功能- 探讨湿地在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方面的重要功能- 组织学生观察湿地植物和动物,了解湿地对物种的保护作用-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前往附近的湿地,观察并记录其生态功能Week 3: 湿地的生态价值- 探讨湿地在防洪、水质净化和碳储存方面的作用-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湿地的环境服务价值评估,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分析湿地退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湿地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Week 4: 湿地保护与管理- 学习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学生小组展开辩论,讨论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撰写湿地保护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湿地保护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反馈Week 5: 湿地保护行动- 学生自愿参与湿地保护行动,如湿地垃圾清理、湿地植树等活动- 结合实地考察,总结课程学习成果,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反思- 学生自助展示:学生以自选形式展示他们对湿地的理解和保护意识II. 教学资源与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 湿地实地考察:选择离校近的湿地作为实地考察点- 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湿地保护、湿地生态学方面的书籍和网站- 视频和图片:展示湿地丰富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2. 评价方式- 参与度: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展示的积极参与程度- 作业:湿地保护计划的质量和个人总结的内容- 实地考察:对湿地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的观察和记录根据本课程设计,学生将通过实地考察、小组活动和展示等有趣的教学方法,全面了解湿地的定义、种类、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
幼儿园湿地探索保护湿地公园教案与实践
幼儿园湿地探索保护湿地公园教案与实践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存和净化区域。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我设计了一个幼儿园湿地探索的教案与实践。
教案活动主题:保护湿地公园活动目标:1.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及其功能。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活动时间:2个课时活动准备:1.事先准备一些图书和绘本,涉及湿地的生态和动植物。
2.室内准备大型地图或小型模型,让幼儿了解湿地位置和分布。
3.准备一些手工材料,如彩纸和贴纸等。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1.教师先向幼儿介绍湿地是什么,以及湿地的特点和重要性。
-老师可以使用图片和故事来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可以与幼儿讨论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让幼儿观看图书和绘本,了解湿地中的生物和环境。
-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幼儿观察湿地中的动植物,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物种和它们的生态习性。
3.制作湿地折纸手工。
-老师可以使用彩纸和贴纸等材料,让幼儿制作一个湿地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湿地的组成部分,如水、河流、植被等,并让他们把它们添加到模型中。
第二课时:1.继续介绍湿地的重要性和受到的威胁。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破坏湿地的行为,如乱倒垃圾和砍伐树木等,并讨论这些行为对湿地造成的影响。
2.设计保护湿地活动。
-让幼儿一起思考如何保护湿地,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活动和措施,如清理垃圾和种植湿地植被等。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活动的好处,并提醒他们自己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来保护湿地。
3.进行实践活动。
-预约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带领幼儿一起参观湿地公园。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湿地的特点和生物。
-幼儿可以参与一些保护活动,如捡拾垃圾和种植湿地植被等。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总结整个活动的内容,并让幼儿回顾他们学到的知识和体验。
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以促进环保意识的进一步传播。
湿地公园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湿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重要作用。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湿地公园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2)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价值;(3)了解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的能力;(3)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关注和热爱;(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3)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高中生物、地理、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教师简要介绍湿地公园的概念和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实践准备(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2)明确任务:每个小组负责调查湿地公园的某个方面,如植被、动物、水质等;(3)分配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调查工具和资料,如望远镜、笔记本、相机等。
3. 实践实施(1)现场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状况;(2)数据采集:学生利用调查工具,采集湿地公园相关数据,如植被覆盖率、动物种类、水质等;(3)分析讨论:学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分析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状况,讨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价值。
4. 总结与反思(1)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教师点评;(2)学生总结湿地公园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3)教师总结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强调湿地公园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聚龙山湿地生态园景观设计说明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自然之肾”水禽舒适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粮食和原料之乡、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和多功能的生态系统。
本方案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以展现农村田园风光为主题,进一步打造融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
一、项目定位、设计指导思想
该项目基本定位:休闲、旅游、文化。
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黄河景观湿地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生态性等特点。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健康地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重要基础。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地原则。
2、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三江口湿地历经了上千年地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渔耕、农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地独特性,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
然生态地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三江口湿地上千年地渔耕文化、农耕文化地历史沉淀,在建设中应对湿地地原生形态尽量保护与恢复、坚持最晓干预地原则。
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恢复沙枣林区,尽可能扩大红柳林片区的原则;
4、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保护与开发、整治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5、突显黄河景观湿地万亩红柳的特色景观,以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湿地景观区的深厚文化内涵。
6突出主题,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核心,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观湿地区。
二、景观规划内容
我们将黄河景观湿地定位于生命之岛,一个自然自己自由的原生态栖息场所。
岛是一
个原生态场所,拥有自成体系的生态平衡系统和生物链,拥有繁茂的自然植被和特色的地貌文化,是黄河景观湿地设计的主题。
黄河景观湿地总体布局从设计构思出发,拓展了传统天然合一的理念,挖掘地方特色,展现岛、水、树林的主题,以自然景色为景观湿地的主调,将原有的山体地形、水系、树林加以保护、改造、整合、通过不同的手法展现岛、水、树林的概念,将整个环境融入到黄河的大背景中,表达出对岛、水、树林的追求,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岛与水的融合,创造出了富于趣味的空间;禾I」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不同高差的观赏点和多条观景视线轴的设置,依据疏密有致的原则布置景观,使整个湿地景观的流线更富趣味。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规划提出兴建一个黄河码头,两个滨河广场,三条景观轴,六个新区入口广场的功能结构。
一个黄河码头
在位于黄河排水渠入河口处规划兴建一个黄河码头。
通过这个码头将黄河北岸的自然山、水、树林等景观环境引入到景观区内,成为整个景区的大背景。
同时黄河码头也是黄河景观湿地景观区内少数的几个永久性建筑之一。
两个滨河广场
两个滨河广场即纬一路滨河广场和纬四路滨河广场。
其中纬一路滨河广场是整个黄河景观湿地的休闲、集会区。
黄河景观湿地内的大部分硬质铺地都集中在这个区。
而纬四路滨河广场即为纬四路入口广场,是一个休闲小广场。
三条景观轴
三条景观轴即是一零九国道、自然水系、排水渠。
六个新区入口广场
六个新区入口广场即是在根据对景原则的基础上,为了使黄河景观湿地与惠农新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新区东西走向的六条主路尽头相应位置处设计六个入口广场在延续了新区城市机理的同时,为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良好空间。
2、景观和空间格局
本规划的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
3、景观视觉分析
内部视觉体验的多样性
景观轴同时也是视线廊道。
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场景的不同,动静的不同等都
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借景和框景
远处城市建筑群会成为湿地的借景和对景,而主要园路则成为一个景框,从而和水体形成一系列的观景平台,透过主要园路,可以远远地看到黄河,从而将黄河景观引入湿地。
此外在综合活动区内规划的城市观景林带也极大地强化了这种关系。
4、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
曲线形景观路:为了保护黄河景观湿地内的红柳林等自然树木和植被,湿地内道路的设计是在利用原有地块分割区和现有道路的前提下形成的自由型道路系统。
规划路宽度以2米为主。
湿地内的主路,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节点。
在部分地段做成堤、桥。
方便游人快速抵达各景区和景点。
路面铺装较为独特。
次要线路:宽为均在1
.2米左右,从主要园路里分出来,绕至各景点,可以从一景点走至另一景点。
在连接中有水便以栈桥的形式来完成。
5、对外交通和内部游览分析
本规划根据人流来向分析,将入口分成主入口、次入口和一般入口,通过地形变化、植物种植和水体分隔等来阻止游人随意湿地。
6水系格局
分为自然式水体和人工水体。
采用自然式堤岸,沿岸水草丛生,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
此外在某些广场等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
7、竖向规划:
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并保持场地内的土方填挖平衡。
在地形处理上注意用地形变化来围合空间。
三、规划设计目标、理念
1、在本规划中我们通过对黄河畔现状的考察研究,提出新建可延续惠农城市文脉的生态景观湿地。
进而确定黄河湿地的主导规划目标,打造石嘴山黄河文化生态景观廊,借以传达丰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展示石嘴山地区特色,为人们提供可观赏生态湿地景观的公共活动空间。
2、开启黄河休闲娱乐天堂,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对黄河岸边用地功能划分的原则在防洪设施的前提下大范围治理水系,恢复其活力,结合黄河湿地原有现状植物植被,为人们创造出多层次舒适怡人的滨水空间。
3、营造简约健康的生态园林带,遵循整体环境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整合空间融合多种功能为有机整体,将黄河景观湿地设计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功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