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有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有什么
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有什么
接神时屋门洞开,在庭院设供桌,桌上陈设香供蜡烛,燃放鞭炮,主人跪拜,由外面迎进室内,室内人要问:"迎来财神了?"男主人立
刻高兴回答:"迎来了,迎来财神了!"这时要有一人从屋外抱进一捆柴,女主人要问:"抱进柴了(财)了?"抱柴人马上高兴回答:"抱进
柴(财)了!"柴谐音为财,取其吉利的意思。
家中最小的孩子事先要躺在高高的被落上,这时男主人要问:"
小子起来了吗?"这个孩子立刻从被落上起来,高声答道:"起来了,
小日子起来了!
女主人开始煮大年夜的接神饺子,煮时故意煮破几个,男主人问:"挣了吗?"女主人答:"挣了!"忌讳说煮破,以挣取其挣钱的.吉意。
这时放好桌子,端上水饺,全家团团围坐,吃年夜饭。解放以后,
破除了迷信,大年夜多燃放鞭炮祝贺春节,接财神的习俗渐渐消失了。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
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
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
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
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
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
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
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送灯的习俗,在黑龙江偏远山乡至今
还有遗存。
农历四月十四苏州特有遥庙会风俗。传说这一天吕祖生日,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在这天要化身叫化子、小贩,到人间点化世人。因此,市民和四乡农民都要来"轧神仙",可以借到"仙气"消灾防病,延年
益寿,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吕纯阳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八仙之一。道家重视炼丹,相传吕纯阳在医学上颇多贡献,所以被中医奉为祖师。苏州阊门内中市
下塘的福济观奉礼吕祖,俗称"神仙庙",又称"天医院"。每逢轧神
仙这天,神仙庙附近摊肆林立,出售花草树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带
有吉祥名称,如"万年青"、"吉祥草"、"神仙花"、"龙爪葱"。旧时
习俗,仙诞前夕,剪"千年运"老叶铺在路上,让各路来庆寿的仙人
路过,可沾仙气。造屋得把"龙爪葱"放置梁上,以为吉兆。
各种手工艺品、小儿玩具,也无不笼罩着神秘色彩。绿毛乌龟,象征延年益寿:“金钱乌龟”,又称“神仙乌龟”;烂泥老爷,象征
如意发财;喝的茶,也叫“神仙茶”,剃个头也叫“神仙头”。三天
的庙会,将神仙庙挤得水泄不通,香火鼎盛。现在,商业部门利用
这一节日,组织大规模城乡物资交流,使庙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民间的祭祖活动,有庙祭、墓祭、岁祭、生辰忌日祭。岁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要举行隆重"
二祭"(今已废)。每逢亡故亲属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称"做忌"。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学、升官、生儿婚合,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礼。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民间称之为"吃祖"或曰"吃公"。民国春秋两祭。春在旧历正、二月,秋在旧历八、九月,各村
有固定日期。每厢祀日,乡长必集公款,在所祀神庙前,大演社戏,家家户户,杀鸡为忝,旨酒佳肴,以祀神前。农民终年胼手胼足,
埋头苦干,到了是日,遂放纵尽看,着新衣,宴亲友,尽宾主之乐,为一乐事,漳谚称为:"傍神祝福"。
民间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龛佛前,或到乡里宫观庙殿烧香点烛成俗。春暖秋爽时节,更时兴成群结伴到平和
三坪祖师公、圆山脚下仙祖、莆田湄州湾妈祖,甚至坐火车、搭船、
乘飞机到南海普陀山、九华山等地进香朝圣。神诞即神的生日,是
日民间要杀鸡蒸粿,焚香上供、大宴宾客,演戏敬神,热闹异常,
俗称"闹热"。用仪仗、鼓乐、艺阵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村井,谓之"走尪"。除此以外,还举"卦香"仪式,组织众多的信男信女,列
队到该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灭香火。"卦香"之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五色旌旗,鼓乐吹打,神轿佛辇,化妆的高跷、马队、凉伞以
及旗、锣、鼓、枪,无所不有,招摇过市,现今还出现以汽车、摩
托车代步引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破除迷信中,做神诞、"
卦香"等封建迷信活动一度基本消迹。但由于传统习俗和封建思想的
影响,这些迷信活动长期以来时隐时现,70年代末以后又有所回潮。
谚云:"南州重皇神"。醮年分为"清醮"、"王醮"两种,清醮祀玉皇,王醮祀王爷。乡村以王醮为多。有2年一醮,有6年一醮,有
12年、20年一醮。甚至有40年一醮。醮年一到,农民必多种蔬果,多养牲畜,以备到时祀神之用。届期邀请道士,大建罗天大醮,祀
期有3天,也有5天。过去大演京剧,今改演芗剧,大宴亲朋。凡
属宗姓之乡,必备盛大之生猪生羊,牲醴匹帛,并选小孩装扮故事,骑于马下曰"马艺",抬以彩棚曰"棚艺"。族长拈香导前,旌旗蔽日,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号炮雷鸣,浩浩荡荡,沿途敬送,或"祀皇",或"祀王"。抵乡之前,主祀各家长,列队出乡接送,迎至庙前三拜
礼毕,大设筵席陈列村中,凡属祀王的乡人,不分老少,都可自由
入席,尽欢而散。每届祀年,乡民需费,贫者百余元,富者数百元,虽平日异常节俭,至此亦大张门面,不肯示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此俗曾废。80年代以后,此风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