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河洛特色民俗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河洛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浅析河洛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地 区。 河 洛地 区在古代处 于 中原腹 地 , 是我 国古 代政 治 、 经济和文 佗 , 创编 了具有历史性意义 的“ 五禽戏 ” ( 是通过模仿虎 , 鹿, 熊, 猿, 化 的中心 , 这里的人们创造 了灿烂 辉煌的物质文 明与精神 文明 . 形 鸟五种动物的动作 , 来保健养身 的一 种气 功的功法 ) , 在 2 0 0 3年 国
2 、 河 洛地 区传 统 体 育 文化 的发 展 过 程
及 游泳等一些新 兴的体育项 目。
2 . 3 、 新 中 国成 立 以后
新 中国成立 以后 , 在新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 , 河洛地 区的体育 地, 是全国政治 、 经济 、 文化 的中心 , 长期 以来 处于我 国精神文 明和 文 化得到 了更加快速 的发展 ,尤其是 民族体育 文化 事业得到 了更 物质文 明建设 的前端 , 因而洛 阳市民的业余生活也是 丰富多彩 , 民 大的发展空间 。 至今为止 。 河 洛地 区已经举 办了至少 七届的 民族体 俗体育文化 的内容也是相 当丰 富。不论 是寻常百姓还是有地位 的 育 运动会 , 运动会 的项 目包 括踢毽子 、 象棋 、 木球 、 武术 等 , 使 我 国
宦官 氏族 , 他们的 衣食 住行 、 节 日庙会 等都 与体 育项 目有关 . 比如 传 统体 育文化得到 了传 承发展。 目前 . 洛 阳师范学 院的体育系 已经 体育竞技 、 健身锻炼 、 杂耍 、 蹴鞠 等。 再者 , 百姓使用 的方 言俚语 、 手 专 门成为河南省木球 和毽 球的训练基地 。 但是 , 随着 我 国现代化 的 工技艺 以及 民间传说 都与体育文化相关 , 且都蔚 为大观 。 河洛地 区 发展 , 尤其是进 入 2 1 世 纪后我 国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使得我 国城 乡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浅析(一)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

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

关于它的具体范围,可界定为:以洛阳为中心,西到潼关、华阴,东到郑州、开封,南到汝州、禹州,北到济源、晋南。

这个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或称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

(二)什么是河洛文化?就是孕育、发展、繁荣、传承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关于河洛文化的定义,史学界有以下界定。

其一,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区域性文化,狭义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伊洛地区的文化,广义指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

其二,河洛文化的概念,即中原文化的泛称,狭义指中原腹地伊、洛、河三川平原的远古文化。

其三,河洛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河洛文化的本质是地域文化,是产生、发展于河洛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个层面。

关于河洛文化的起迄时间,学术界已有基本认定:这一区域文化时间跨度长,其上限可上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其下限则一直到今天。

河洛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阶段,河洛文化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属起始期;第二阶段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大致从夏、商、周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属成长期;第三阶段是繁盛阶段,主要是隋、唐、宋时期,属成熟期;第四阶段是衰落期,也就是金、元、明、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河洛文化进入复兴时期。

总而言之,河洛文化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延续于其后的历朝历代,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

她不仅是地域性的文化,还是延续千年的帝都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三) 河洛文化树大根深,内涵极为丰富。

它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深植于河洛地区的文明土壤,生长得枝叶茂盛,其文化枝干起码有十几个。

一是史前考古学文化。

从这一地区发掘的遗址看,主要有石器和陶器,说明河洛地区史前经济以农业为主,并饲养猪、狗,从事渔猎和采集。

近20年来国内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综述

近20年来国内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综述
AN in.h u X a zo

要 :采 用文献资料 法对近 2 O年来 国内河洛体 育文化 的相 关研 究成果进行 综合 分析 ,提 出
河洛体 育文化是产 生于河洛地 区的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现 象之一, 它是 河洛文化 一个有机 组成部
分, 其研究也 同属 于区域体育文化和 民族 民间体 育文化 两个范畴;区域体育 文化 的研 究, 用 应
wh c a p i d e e r h a mo e h n b sc h o e ia r s a c a d mp rc l rs a c ; ih p l r s a c r e e r t a a i t e r t l e e r h n e iia e e r h c
fo wh c , u ig t eta st n t ed v l p n s a c n He u p rsc l r s rh la i g r m ih d rn n i o , h e e o me t e e r h o l o s o u t ei t e r n . h r i r t u wo n S m e r s a c s ar a y t e b g n i g o l o s o s c lu e r s a c ,b td e n tc ry o t i o e e r h i le d h e in n fHe u p r u t r e e r h u o s ’ a r u n t
文章 编 号 : 10 -6 9 (0 00 -0 1 -0 0 7 8 12 1)3 0 1 4
四 川 体 育 科 学 21 0 0年 9月第 3 期
S CHUAN P I S 0R CI NCE TS S E No 3 S p. 2 1 ., e , 0 0

河洛文化论文优选范文10篇

河洛文化论文优选范文10篇

追求自由
道家思想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超 脱,河洛文化中也存在对自由的 向往和追求。
佛教文化渗透
因果报应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报应 ,这一观念在河洛文化中也有广泛影响。
慈悲为怀
佛教倡导慈悲精神,河洛文化中也注重仁爱、宽容等 美德的培养。
修行成佛
佛教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成佛的境界,河洛文化中 也有对修行和超脱的追求。
02 03
探索河洛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新模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 河洛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 方式。
打造河洛文化品牌及推广策略
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河洛文化品牌,通过媒体宣传、文化交 流活动等多种渠道推广河洛文化,提高公众对河洛文化的 认知度和认同感。
鼓励学者出版河洛文化相关专著 、论文等学术成果,积极向国内 外学术期刊投稿,提高河洛文化 的学术影响力。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的交 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河洛文化的 研究与传播,提升河洛文化的国 际知名度。
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及实践案例分享
01
推动河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将河洛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 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创新文化产品形态
鼓励和支持创新河洛文化产品的形态和表现方式,如动漫游戏、数字创意、网络视听等 ,满足现代消费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加强文化产业合作
推动河洛文化产业与国内外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和 市场渠道,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河洛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交流
05
互鉴
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
创新旅游开发模式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对策洛阳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影响深远。

2006年洛阳市就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工作。

2014年,洛阳市文化管理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做了大量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一)持续开展非遗普查活动和申报认定工作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类别中都有存在,并且在洛阳民间广为流传。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方面配合河南省文化厅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普查及资料整理,另一方面主动进取,创造性开展工作,截止到2014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共获得“非遗”线索170799条,完成项目调查9946个,采集文字记录3000余万字,形成了一套共77册的普查成果汇编,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

非遗保护的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确认是非遗保护的关键环节。

非遗项目是有等级的,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准确认定非遗等级,对相关资料进行立档、研究、保存,才能使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对非遗项目进一步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

洛阳市非遗中心每两年举行一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目前已经组织举办了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

截止到2014年底,洛阳市已经申报成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包括曲艺河洛大鼓、民间文学河图洛书传说、传统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和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传统美术洛阳宫灯、传统医药平乐郭氏正骨、民俗关公信俗和洛阳牡丹花会等;含国家级项目在内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如洛神的传说、洛阳海神乐、大里王狮舞、通背拳、黄河澄泥砚、杜康酿酒工艺、象庄秦氏妇科、宜阳灵山庙会等;含省级和国家级项目在内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5项,如鬼谷子的传说、武皇十万宫廷乐、东关双龙、洛阳小调曲、洛阳心意六合拳、布贴、新安县烫面角、殷天章专门喉科、牛心山信俗等;含市、省和国家级项目在内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50余项。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河洛特色民俗论文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河洛特色民俗论文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河洛特色民俗论文【摘要】根据河洛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特性和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河洛民俗体育旅游进行研究,为河洛地区体育旅游能够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洛文化;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A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Folk Sports Tourism in Heluo RegionYUN Lin-sen1, LAI Hong-sheng2(1. Sports College,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471022, Henan,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folk sports culture in Heluo region (the area around the intersection of Yellow River and Luo Shui River),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on the folk sports tourism in this region, hoping to offer some hints on the quick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the region.【Key words】local culture of Heluo region, folk sports, sports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

汉唐时期河洛地区体育文化研究

汉唐时期河洛地区体育文化研究

汉唐时期河洛地区体育文化研究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黄金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河洛地区(即今天的河南和山东地区)的体育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传承。

本文将对汉唐时期河洛地区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汉唐时期的河洛地区是中原文化的中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和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巅峰。

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河洛地区广泛开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汉唐时期的河洛地区重视武术和射箭。

武术是汉唐时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体育活动。

武术在汉唐时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各种拳术、剑术、刀术等在河洛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许多武术流派和门派在这个时期兴起,为后世的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射箭也是河洛地区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在汉唐时期,通过射箭比赛和训练,人们不仅是锻炼身体,还培养了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等能力。

此外,在汉唐时期的河洛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

传统民间舞蹈是其中之一。

舞蹈通过音乐和舞步的融合,既充满了艺术感,又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活动。

舞蹈在汉唐时期的河洛地区非常盛行,人们在各种社交和庆典活动中都会以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悦。

此外,汉唐时期的河洛地区也有各种球类运动,如蹴鞠和打毽子等。

蹴鞠是中国足球的前身,它是以用脚踢皮球的方式进行的运动。

在河洛地区,蹴鞠非常流行,人们通过比赛来锻炼身体,并展示个人的球技。

打毽子是一种类似于现代羽毛球的运动,也是汉唐时期河洛地区人们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

汉唐时期的河洛地区体育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唐时期的武术和射箭传承至今,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其他武术流派的重要源头。

传统民间舞蹈和球类运动在中国文化中一直保留至今,并在现代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总之,汉唐时期的河洛地区体育文化研究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汉唐时期的河洛地区体育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和重视,以及体育活动对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的积极影响。

河洛地区孤本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河洛地区孤本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河洛地区孤本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作者:武笑玲高国军魏烨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11期摘要: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河洛地区孤本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鉴定、分类、分布现状以及现代化演进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河洛地区孤本民俗体育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结果发现河洛地区孤本民俗体育数量繁多,按照体育形式的表现特点和功能价值特征特可分为节庆类、歌舞类、休闲类和竞技类,其现代化演进经历了民众日常生活-农村生活-历史遗留物-复兴回归-日常生活五个阶段,民俗体育的文化的现代化正是“人的自然化”。

关键词:河洛地区孤本民俗体育文化现状现代化演进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4(b)-127-03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民众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传统性、生活性的体育活动,由群众集体创造并被群众享受,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不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河洛民俗体育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多种竞技体育的滥觞之地,其资源可谓弥足珍贵。

但意义社会动荡,朝代更迭、文化变革、社会的进步以及外来体育文化的兴起与冲击等因素,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在急剧凋敝,濒临失传的危险。

因此,唤醒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自觉的保护,积极地抢救性挖掘、传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河洛地区的界定河洛地区位于中原地区的腹地,主要泛指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这一广阔的地域。

但是对于其具体的范围和位置学术界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目前为大多数专家和学者所接受的是洛阳河南科技大学薛瑞泽与许智银教授在《“河洛”与河洛地区研究补正》一书中提出的“四至说”:河洛地区是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牟一线,西抵潼关、华阴,南以汝河、颍河上游的伏牛山脉为界,北跨黄河以汾水以南的晋南,河南的济源、焦作、沁阳一线为界。

洛阳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洛阳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2012年第·9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4期Sep2012[摘要]论文分析洛阳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促进洛阳市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对策,目的是做好洛阳民俗体育的推广和发展,为洛阳市的经济、文化、旅游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9-0005-02[城市与区域研究]*基金项目:2012年度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

项目名称中原经济区建设下洛阳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发展研究(2012B 194)洛阳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董好杰(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00)一、民俗体育旅游的内涵旅游产业化是由初级旅游业向高级旅游业发展的过程,而民俗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关键一环。

民俗体育是民间各项运动及游戏的全称,与各种民俗文化联系紧密,并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民俗体育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民间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

《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民俗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关键一环,它以民俗体育资源为前提,以游玩为形式,以游客参与为目的,在为游客提供娱乐休闲服务的过程中获取一定报酬的经营活动。

民俗体育旅游不但是经营活动,而且还需要提供各种娱乐性、参与性强的服务和体育设施。

同时,民俗体育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旅游,游客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体验各种民俗体育项目,而且可以使游客了解民俗体育旅游的文化内涵,起到提高个人修养、扩宽视野、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

二、洛阳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洛阳是我国的十三朝古都,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同时也开发了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如河洛大鼓、舞狮、舞龙等。

河洛地区古民居文化特色探析

河洛地区古民居文化特色探析

河洛地区古民居文化特色探析作者:赵天改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9期【摘要】河洛地区古民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是重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区域文化特色,即土及土神崇拜、以礼为中心的等级伦理秩序、以中庸为中心的家训文化。

这些文化特色与河洛地区位居天下之中的地理区位,黄土高原延伸区的土壤环境,起源较早的河洛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

【关键词】河洛地区;古民居;民居文化【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示码】A河洛地区的概念观点众多,其中朱绍侯教授的观点:“河洛区域,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

”得到了学术界广泛认同。

但本文限于野外实地调查的分散问题,仅限于探讨以洛阳为中心,西到三门峡,东到郑州的区域。

古民居主要指明清民居,也涉及少量的民国民居。

这一领域的前人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整个河南的民居进行宏观民俗学研究,并未专门探讨河洛地区古民居的民居文化,如耿瑞玲著《中原民俗丛书》、左满堂等著《河南民居》;一类对河洛地区民居的个例进行微观研究,如学者们对豫西地坑院的研究和对康百万庄园的个例研究。

本文拟从中观的尺度,使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来探究河洛地区古民居的文化特色,这一研究对于河洛文化的深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及土神崇拜河洛地区民居文化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土及土神的崇拜。

其他区域民居中也会出现土及土神崇拜,但程度上远不及河洛地区尊崇和普遍。

(一)土窑洞崇拜土窑洞在河洛地区古民居中地位极为尊崇。

无论贫富,都喜欢住土窑洞。

尤其是达官贵人,本有钱盖高楼大厦,却选择住窑洞。

明人王士性在其著作《广志绎·江北四省》中说:“洛阳住窑,非必皆贫也,亦非皆范砖合瓦之处。

遇败冢穴,其隧道门洞而居,亦称窑道,傍穴土而居,亦称窑。

山麓穴山而栖,致挖土为重楼,亦称窑。

谓冬燠夏凉,亦藏粟麦不坏,无南方霉湿故也。

”如明清时期创造了四百年财富神话,两次挂千顷牌的康百万庄园,居然有73孔窑洞。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作者:骆学锋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06期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立足文化学、管理学和系统论视阈,对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现状、困境和策略展开研究。

认为:河洛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类主体文化以及民间工艺类、商贸庙会类等文化共生物存在内容混杂、管理混乱、经营偏泛现象;保护与传承受限于基础研究薄弱、宣传总结不足、规制建设滞后、文化传承断层、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及融合度低等问题;构建保护与传承的“五位一体”协同模式,多部门、多行业联动,建立规制、狠抓落实是河洛体育文化与时俱进的关键。

关键词: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困境;策略;协同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6-0046-05Abstract:The paper takes Heluo sports culture as the subject and uses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s to study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ulture content, status,dilemma and strategies from the angl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system theory. It reckon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between Heluo sports culture and other symbionts, such as folk handicraft,trade, temple fair and diet culture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confused contents, disordered management and featureless commodities. The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s limited by the weak basic research, the poor advocacy, the delaye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incontinuous cultural inheritance, less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ke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luo sports culture is to build the cooperation model of "five-in-one" with the coordination of multi sectors and industries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institutions.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洛阳市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调查研究

洛阳市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项目研究对象是洛阳市 (市区及周边几个 县区 ) 14岁以上 —60岁以下的不同性别、不同职 业的人群 。以他们参与民间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 进行调查 , 设计了调查问卷表 。发出问卷 500份 , 收回问卷 496份 , 有效率为 99. 2%。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与之相 关的资料 , 采用访问的方式 , 对洛阳市不同人群 的基本资料 、工作 、生活、旅游等各方面 进行了 进一步的了解 。用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全部调查 问卷数据进行分类统计 。
阳东望篙山 、方山 , 南接伏牛山 、熊耳山 , 西邻 的动态特征 , 适合广大游客的参与 , 如洛阳城乡
蜻山 、中条山 。洛 阳属黄河 流域 、伊洛 河水系 。 广泛流传的踢毽、荡秋千、放风筝等民间体育活
境内河流纵横 , 其中以 黄河 、洛 河、伊河 、涧河 动 , 民俗庙会 上经常举行 的杂耍 、投 壶 、射箭 、
等最为著名 。
猜谜和其他的一些表演性质的体育活动都能挑起
2. 自然与人文旅游文化 资源优势 。洛阳是 人们强烈的参与欲望。
我国七大古都 之一 , 是驰名中外 的历史文化名 2. 3 洛阳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城 , 有“九州腹地 ”之称 。钟灵毓秀 、人文 荟萃 。
1. 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 与利用不足 。洛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 洛阳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种类 1. 现状 。洛阳市四季分明 , 雨量适中 , 气候
宜人 , 境内河流 遍布 , 山峦起 伏 பைடு நூலகம் 森林 茂密 , 地 质构造奇特 。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穿境而过 , 黄河 小浪底水库高峡出平湖 , 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 的人工湖 , 景区群山隐约 , 岛屿缥缈 , 水天一色 , 是中外游客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 。龙门山 、白云 山和花果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森林公园 , 加上近年来开发的青要山 、龙峪湾 、黛眉山 、鸡 冠洞等大峡深谷 , 巍巍壮观 , 奇石林立 , 鬼 斧神 工 , 千姿百态 , 令人赞叹不已 。丰富的古文 化旅 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 , 为洛阳旅游经济的发展 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洛阳特有的历史和社 会因素和奇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 , 洛阳民俗体育 旅游文化资源形成了来源古老 、动作殊形 、灵活 多变的文化特点 。

关于河洛文化的论文 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

关于河洛文化的论文 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

关于河洛文化的论文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摘要]随着文化热的升温、区域文化的方兴未艾,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得到一定的重视,在其保护、开发、利用中应注意遵循层次性与针对性,及时性与适时性,合理性与科学性、综合性与特色性并重的科学、理性的原则。

[关键词]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原则“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牟一线,西抵潼关、华阴,南以汝河、颍河上游的伏牛山脉为界,北跨黄河,以汾水以南的焦作、济源、沁阳一线为界”。

[1]河洛文化是河洛地区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作为区域文化,它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与地方特色;作为中原文化的核心,它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又占有重要的根源性文化地位,长期以来曾是华夏文化的根基、源泉与纽带。

随着文化热的升温、区域文化的方兴未艾,河洛文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显现于世人面前。

河洛文化研究欣欣向荣,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得到一定的重视,但鉴于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河洛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我们在其保护、开发、利用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层次性与针对性河洛文化源远流长,涵盖内容丰富。

从“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2]的说法到老子朴素自然的思想;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宋代洛学;从夏、商、周的青铜文化、礼乐制度到当今河洛文化的丰厚意蕴。

面对历史跨度绵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河洛文化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保护、开发、利用模式,而是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载体对象进行层次划分,实施保护、开发与利用方法也需要分级分层。

1、对于历史留存资料较多的河洛文化我们应该做好文献搜集、整理工作,并在保存文本、实物资料同时,注意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永久性保存。

2、对于一些民间传说、民俗风物等文献记载不多而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河洛文化,如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婚俗文化等应采取田野调查方式搜集、汇总。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

民俗文化论文

民俗文化论文

我们家乡的民俗文化——河洛文化浅谈上民俗文化已有一学期了,听老师在课堂上侃谈民俗文化,从远古神话故事,到现在的起居,饮食,以及婚丧民俗,感触颇多,今天也借这个机会浅谈我家的民俗的特色吧!首先,看看洛阳还未灭绝的乡村窑洞。

穴居之习,古已有之。

豫西邙山是黄土高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黄土堆积层厚,在人们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就可以挖掘窑洞,供人们生息,所以穴居之风沿习至今。

在洛阳的黄土高原一带农村,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生活习惯。

尤以村民们居住的窑洞天井四合院最有特色。

当居民选择好要居住的地点后,先在地面上挖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大坑,然后在四面打出几孔窑洞,旁边挖一条通往地面的地道,院内中间挖一口渗水井,坑沿四周砌一圈矮墙,便成为一处防雨挡风、东暖夏凉的地下天井四合院。

整个村庄坑连着坑、户连着户。

站在坑上村边,只闻鸡犬相吠,却不见村庄的踪影,颇为奇特。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温差较小,居之能延年益寿。

谈到洛阳,不能不说说家乡的牡丹。

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

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洛阳举城欢界各国的观光旅游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向洛阳的各大公园涌去。

人们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莫大的荣幸。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从古至今沿袭不变,并且越来越盛。

赏花的时间自花开至花落,大约有20多天。

花开之时,也是全城沸腾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谢之后,古城才慢慢趋于平静。

洛阳作为九朝古都,当然缺不了那绝美的音乐之声。

接下来是洛阳地方文艺--曲剧和河洛大鼓。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U iesy Z e gh u 5 0 4 H n n) nvri , h n zo 0 4 , e a t 4
【 btat I codnewt ecaat ii n aue fo pr utr eu g n( eae A s c】 nacrac i t hrce sc adf trs l sotcl ei H lo ei t ra r hh r ts e o fk s u n r o h
中州体 育 ・ 林 与 太 极 少 第 5期
z o g h ut u s a l uti h n z o y ・h oi y j i n a
21 0 0年 5月
河洛 民俗体 育旅 游可 持续发展对 策研 究
云林 森 1 赖 红 升2
(. 阳师 范 学 院体 育 学 院 河 南洛 阳 1洛 4 12 2郑 州 大 学体 育 学 院 河 南郑 州 702 . 40 4 ) 50 4
【 摘
要 】 根 据 河洛 地 区民 间民俗 体 育文 化 资 源 特性 和特 点 , 用 文献 资料 法 、 运 实地 考 察 法 和 逻 辑 分析 法 ,
从 可 持 续 发展 的 角度 对 河洛 民俗 体 育旅 游进 行 研 究 , 为河 洛 地 区体 育旅 游 能够 健 康 、 速 发 展 提 供借 鉴 。 快
YUN i s n . AIHo g s e g L n— e L n — h n 。
(. p rs l g , u y n o ma l g , u y n 71 2 , n n 2 C l g f h sc l u ain Z e gh u 1 S o l e L o a gN r l l e L o a g4 2 He a , . ol eo y ia c t , h n z o t Co e Co e 0 e P Ed o

近20年来国内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综述

近20年来国内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综述

近20年来国内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综述安献周【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20年来国内河洛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河洛体育文化是产生于河洛地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象之一,它是河洛文化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研究也同属于区域体育文化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两个范畴;区域体育文化的研究,应用性研究较多,基础性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少数民族区域研究多,而华夏民族根文化--河洛体育文化研究较少;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的相关成果,对转型期河洛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来说是值得借鉴.部分研究已经是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的开始,只是没有专一在这一概念体系下进行.河洛体育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专一命题研究较少,缺乏对河洛体育文化统一地规范整理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研究河洛体育文化不仅在区域体育文化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建设方面意义深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挈合了当代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对于构建新时期和谐健康的中原地方体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期刊名称】《四川体育科学》【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河洛文化;河洛体育文化;区域体育文化;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作者】安献周【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四川体育科学2010年9月第3期SICHUAN SPORTS SCIENCENo.3,Sep.,2010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可以说是精彩纷呈、绚丽多彩,包括政治、经济、工业、农业、文学、艺术、体育等。

它在中华民族古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同时对中国各区域性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起到了促进和交融的作用。

尤其是其中的体育思想不但制约和影响着当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对中国当代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以及学校体育仍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河洛民俗体育研究

河洛民俗体育研究

作者: 董顺波
作者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出版物刊名: 体育文化导刊
页码: 88-91页
主题词: 民族传统体育 河洛地区 民俗体育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河洛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依存形式、内容、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目的是促进河洛民俗体育文化更好地发展,为当地人民造福。

研究认为:对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认识不清、管理不到位。

要使河洛民俗体育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应提高认识,加强有效管理,挖掘它的文化内涵,紧密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并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

基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河洛炎黄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河洛炎黄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河洛炎黄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秦艳培【摘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旅游业的发展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此,对河洛炎黄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理顺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围绕"中华民族之根"与"中华文化之根"的主题定位,在整合资源、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开拓客源市场、打造精品等方面下功夫.【期刊名称】《江苏商论》【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105-107)【关键词】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洛地区;炎黄文化【作者】秦艳培【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洛阳,471022【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为河南省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新郑黄帝故里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心中的祖根圣地和共有的精神家园。

因此,配合“旅游立省”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挖掘河洛地区丰富的炎黄文化资源,并将其与河南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探讨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建议,为实现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河洛炎黄文化的形成。

河洛炎黄文化是指以黄帝和炎帝为代表的两个部族,上古时期在河洛地区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成果的总和。

河洛地区是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区域[1],自古就是文明的摇篮。

据史书记载,黄帝和炎帝都诞生在河洛地区,并长期活动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炎帝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顶峰,黄帝推动原始畜牧业的发展,并建密都于青要山[2]。

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作为三皇五帝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共同创造了最初的古代文明。

散布在河洛大地的大量考古遗址、古史传说及相关古文献记载,特别是50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力的印证了炎黄时代的文化成就大多在河洛地区,河洛地区是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部落集团集中活动的区域。

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共存。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市场空间广阔,先进文化战略理念支撑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而民俗文化产业结构需要完善,民俗文化产业规模需要扩大,民俗文化市场要素需要提高,民俗文化产业创意需要创新则是其劣势所在。

针对现状,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正视自身优缺点,寻找河洛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策略,实现文化产业效益更大化。

一、河洛城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洛阳为例1.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相对集中的民俗文化产业体系创新城市民俗工艺品业。

协调洛阳民俗工艺品业发展规模不均现象,消除民间自营与公司运营之间的界限;把充分发挥洛阳独具个性的民俗特色作为工艺品业的主要目标,聘请手艺精湛的民间民俗工艺品制作者进入公司企业,成为生产指导者和产品质量把关者;把最富有民间民俗气息的特色文化直接体现于现代企业生产中,并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工艺品能够显示民俗与企业的有效连接,突出文化产品质量立身的原则。

拓展城市民俗旅游业。

保持原有民俗文化形式,更新其产业运营模式,与时代传媒相结合,为其增加活力,让已形成良好旅游市场效应的民俗文化产业发挥更大作用;开拓洛阳市区其它民俗旅游产业形式,不断探索市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挖掘框架,整体上丰富洛阳城市民俗旅游业的形式。

凸显城市民俗会展与节庆业,让民俗会展活动和节庆业扬长避短,发挥各自最大效力,克服时间空间局限,使洛阳城区多样民俗会展和节庆业体现自身活力与张力,拉动洛阳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和经济持续增长。

2.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具有鲜明民族元素与本土特色的品牌项目针对国际化视域下洛阳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可以从洛阳本土的品牌项目入手,紧跟世界时代前进步伐,利用自身民俗文化资源优势,继续挖掘潜在的发展空间,进行不断升级。

突出洛阳城市民俗文化产业的民族化特色,对于已形成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需要继续打造雕琢,并注意把这些品牌项目与相关辅助产业相联系,从中寻找深化发展的突破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河洛特色民俗论文【摘要】根据河洛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特性和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河洛民俗体育旅游进行研究,为河洛地区体育旅游能够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洛文化;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A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Folk Sports Tourism in Heluo RegionYUN Lin-sen1, LAI Hong-sheng2(1. Sports College,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471022, Henan,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folk sports culture in Heluo region (the area around the intersection of Yellow River and Luo Shui River),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on the folk sports tourism in this region, hoping to offer some hints on the quick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the region.【Key words】local culture of Heluo region, folk sports, sports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专项旅游,正成为继生态旅游之后旅游新热点〔1〕。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彩纷呈、绚丽多彩。

作为河洛地区核心城市的洛阳,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悠久的历史留给洛阳光彩夺目的文化遗产和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2〕。

洛阳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旅游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正在向全国旅游名城和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迈进。

河洛地区拥有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民间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开发具有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旅游资源对于洛阳的地方旅游业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使河洛民俗体育项目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

这次大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

此后,各国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概念已有几百个,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R?郾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因此,从以上概念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3〕。

发展亦应理解为两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其次,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

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即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

2河洛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特性2?郾1文化团块性河洛地区民间体育活动像一个文化意识团块,把竞技、娱乐、戏曲融为一体,从活动中还可以抽取出许多现代文艺的因子〔4〕。

民俗活动裹夹在民间体育当中。

将民俗心理、民俗精神、民族特色代代相传。

许多历代相延的节日风俗中的传统活动内容在沿传中,劳动人民不断加工、提高,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

如放风筝(也叫纸鸢)这个大江南北都曾十分流行的民间体育活动,人们在放飞风筝的同时,也是在放飞希望,“好风凭借力,送我到碧宵”。

风筝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战争的信号,一说是与把晦气放走有关。

再如龙舟竞渡,原先不一定和屈原有关。

龙舟形似独木舟,后来继续发展,生产性实用性引退,娱乐性、观赏性越来越强。

还有不少民间体育活动后来干脆发展成为地方戏。

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河洛地区民间体育的文化意识团块性或曰文化凝练性、黏附性是很强的。

2?郾2天人合一性河洛地区民间体育由于和生产劳动生存活动密切相关,所以留下了浓重的注重向自然学习和重模仿以求实用的特征。

在活动方式上,民间体育多模仿动物动作,如五禽戏、大雁功以及各类仿生武术等等。

这一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善于直观的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5〕。

取法自然,强身健体,方法简易自然。

不少民间体育活动至今流传不衰,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外,方法简便,简单易行,不受场地、设备、人数和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也是其历代相传不绝的一个原因。

这既是天人合一整体思想的实际运用,更是人的主动性的集中体现。

同时,许多民间体育活动,由于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就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的武术活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2?郾3区域性有道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由于我国民族甚多,居住地域辽阔,各民族所处的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同,因而各种文化特质也就千差万别。

河洛地区民间体育的丰富多彩性是和我国的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特征相连的。

由于各地区各种条件和民众生活习俗的不同,所创造的体育活动也形式各异,丰富多彩。

2?郾4表演趣味性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的流行,风俗性很强。

近几年在街头巷尾悄悄出现了一种集体健身活动。

街头巷尾,只要有一块相对空旷的地方,忙完了一天家务的中老年妇女,就会呼朋引伴,扭起秧歌,舞起团扇,打起腰鼓,转起呼啦圈,伴着“我心飞翔哦来哦来哦来”欢快的节奏,本身就成为新时期街头一道迷人的风景。

从未登台演出过的家庭主妇们在众多围观者面前大大方方地翩翩起舞,引得一些老头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她们的行列。

秧歌,这种起源于先民庆祝丰收时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的舞蹈,在今天还普遍流行,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其主要原因与它的健身价值、表演性、艺术性是分不开的,同时它又能表达今天劳动人民的幸福美满心情。

2?郾5民间规约性河洛地区发达的民间体育文化的组织特点是民间规约性很强。

正如乡规民约有时能起到比行政法规更为显著的效果一样,民间体育组织的一些规约对保证项目的纯粹性、延续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许多民间体育行当的家规门规严酷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并带有一定的门派性、保守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体育的发展和创新。

能兼收并蓄,吸纳英华者,最终成为影响巨大的民间体育流派。

中国许多民间武术组织就是因此得以发扬光大的。

如精武体育会是我国建立较早、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以武术为主的综合性群众体育组织。

民间规约性还是中国民间体育的品格特征。

它既约定了民间体育的游戏规则,也有着严格的人格品行的要求。

所以这些规约也是中国民间体育文化特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3河洛地区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时,将体育划入第三产业,体育旅游就成了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第三产业。

体育消费和旅游消费都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6〕,必将成为扩大市场需求,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由于河洛地区具有天然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体育旅游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从地理条件来讲,河洛地区有不少的名山大川,适合于开展各种体育旅游项目,这就给各种体育旅游爱好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域选择,为体育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人们对体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也都为河洛民俗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4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河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便捷,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然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河洛体育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然而相对于周边省市而言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就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来说,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是:体育旅游市场主题不成熟;资源开发不力,产品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专业人才匮乏;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7〕。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河洛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如下。

4?郾1转变观念,统一发展体育旅游的思想认识当地政府应组织专家对体育旅游业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类型与发展对策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以发展的态度科学制定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并对体育旅游给予相应政策法规扶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