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4月
目录
1 调研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市场背景 (1)
1.2 政策背景 (1)
2 调研主题和目的 (2)
3 调研对象和方法 (2)
4 调研发现 (2)
5 分析和结论 (4)
5.1 养老模式的社会适应性 (4)
5.2 老年需求分析和消费习惯的引导 (5)
5.3 养老人才培养的需求定位 (6)
5.3.1 人员紧缺和流动形成行业常态 (6)
5.3.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且缺乏必要的培训 (6)
5.3.3 养老服务行业急需的三类人员 (7)
5.3.4 老年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服务的必要性 (7)
5.3.5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现状 (7)
5.3.6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8)
5.4 小结 (8)
1 调研背景
养老问题是基本民生问题之一,也是社会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在迅速进入老龄化时期,如何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推进养老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1 市场背景
(1)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3年底,
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

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养老产业规模巨大
我国消费结构转向老龄产业,2010年,我国老年人退休金总额8383亿元,2020年将达28145亿元,中国的老年群体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

(3)养老服务人才面临巨大缺口
来自民政部的报告则表示,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潜在需求为1000万人左右,但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远远低于国际上5:1的服务人员配比标准。

1.2 政策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快,2011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发布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尤其在2014年,各大部委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在推进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提出重要意见。

2014年已成为养老事业发展元年。

2 调研主题和目的
为更深入地了解养老行业需求和养老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老年事业部联络行业机构和相关专家进行深度访谈。

具体目的如下:
了解养老行业和细分服务领域的实际状况;
了解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养老产品消费能力;
了解机构的老年社工岗位设置情况和对于实用人才培养的需求;
了解养老行业现有的标准要求。

3 调研对象和方法
此次调研采取实地探访、焦点小组访谈、个案访谈、暗访、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北京市和其他地区的大型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地产、虚拟社区养老等不同模式的服务进行深入了解,和养老行业专家、知名学者、社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和社工服务机构的实务工作者进行了深度访谈。

4 调研发现
在深入调研后发现,在社会发展和政策推动下,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老龄工作方法趋于专业,在养老机构建设、居家养老模式探索等方面有所创新,初步建立了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适宜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尤其是在壮大专业人才培养和提升专业服务品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人才情况:养老机构目前最紧缺的人才有三类:第一类是负责运营管理的服务总监,第二类是高级社工,第三类是照护人员。

服务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专业能
力和商业背
景运营
管理项目研发和项目管理能力高级社工具有实务经验和较高水平
照护人员
(1)康乐性活动
(2)人际关系和沟通
(3)日常探访
(4)家属服务
(5)新入住老人适应
(6)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如同质性支持小组)
(7)健康促进
(8)老人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矛盾调解(如医患关系)
(9)主题性活动(节假日等特殊节日或运动会等)
(10)特定主题老年服务,如痴呆症、肿瘤等
(11)心理咨询和辅导
(12)康复训练
(13)出院后跟进服务
(14)其他
岗位满意度:机构从业人员岗位总体满意情况比较乐观
满意程度(%)工作
条件
工作
兴趣
单位
意义
社会
意义
对象
意义
锻炼
成长
成长
空间
工作
成就
很不满意0.07.10.07.10.00.00.00.0
较不满意7.121.40.07.17.714.37.114.3
一般35.750.028.628.623.128.650.014.3
比较满意57.114.335.728.661.557.142.964.3
非常满意0.07.135.728.67.70.00.07.1由上表可以看到,有57.1%的职工认为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得到了锻炼成长,有42.9%的职工认为自己在本单位有成长空间。

说明老年事业为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职工不仅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着乐观积极的态度。

技能培训:培训空间较大
满意程度培训机会培训成效
很不满意0.0% 7.1%
较不满意7.1% 0.0%
一般50.0% 21.4%
比较满意42.9% 71.4%
非常满意0.0% 0.0%
如上表所示,有7.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很少有培训机会,有42.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时有培训机会,剩下的50%对自己拥有的培训机会持一般中性态度。

在培训成效方面,有71.4%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具有价值,21.4%的被调查者对此持中性的态度。

但也有7.1%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没有任何价值。

5 分析和结论
我国目前基本形成“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老年宜居社区中依托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养老,3%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

在政府、机构、投资、保险多元参和的养老服务体系中,政策制度逐步落实,老年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老年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内容不断丰富、专业性不断增强,多元结合的服务正在逐渐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但是,在养老人才培养的实践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5.1 养老模式的社会适应性
关于养老市场只能说未来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有
2亿老人,潜在1万亿养老服务消费,4万亿的养老产业规模等等,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也会陆续落实,同时,营利性养老机构预计明年内会有实质性政策突破,未来真得很美好。

养老产业需求大,但细分领域投入少。

目前北京市有各类养老机构430余家,平均实际入住率不到50%。

很多机构根本无法找到生存可能,盈利更是遥不可及,迫使一些日间中心不得不被动转型为微型全托机构。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嫌养老机构收费较高,普遍接受的养老模式是社区居家养老,我国把适合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界定为社区居家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托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把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合二为一,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养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一是解决了老年人实际的生活问题,促进了消费,例如老年餐桌越来越受到欢迎,位置好的养老机构一天可以接待200位前来用餐的老人。

二是日间照料中心倒逼了养老机构的开放式管理。

以前的养老机构都是封闭管理,目前这种社区照料中心的开业促进了养老机构的开放。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是比较受老年人欢迎的一种养老模式,也是政府大力推广的模式,按照北京市的规划322个街道(乡、镇、地区办事处)都将至少建设一所50至100张床位的养老照料中心,2014年北京将建成80个拥有50至100张床位的养老照料中心,但是受到街道统筹、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社区养老照料中心的建设迟迟未能达到目标。

5.2 老年需求分析和消费习惯的引导
好的项目策划必然要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等需求分析出发,开始做市场定位、功能规划、服务体系搭建等方面的设计,但更重要的是策划要在市场中经得起考验。

所以,谈老年人需求,要从三个层次来思考问题:第一,老年人都有哪些需求,按重要性依次排列是怎么样的?第二,有多少老年人真的有这些需求并愿意为之买单?第三,老年人到底愿意花多少钱?理清系列问题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生命力的项目。

老年群体的消费有多种可挖掘的新模式,例如餐饮,社会上也有很多的社会餐厅可以解决老年人的餐饮问题,但为什么社区老年餐厅开业后还是会有这么多老人来消费呢?如果这个需求是因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业而被释放的,那就意味着其实老人还有很多消费习惯是需要引导的,他们有消费能力,只是没找到让他们消费的点。

5.3 养老人才培养的需求定位
养老作为一个产业,涉及的细分行业多达40多个,养老的核心是养老服务业,而专业的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在内的身体、心理、社会资源整合的联合服务又是养老服务的核心。

5.3.1 人员紧缺和流动形成行业常态
养老人才的紧缺和流动形成了行业的常态,机构通过自身培养和提升管理者的速度在变慢,通过跳槽来提升职位和收入的人群正在扩展,行业工资及福利也有所提高。

新机构的大部分项目管理层来自医疗或其他行业,预计未来人员的流动和紧缺将会是行业的常态并且现象将会进一步加重。

5.3.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且缺乏必要的培训
服务和护理人员是开展老龄服务、发展老龄事业的主力军。

从养老机构来看,目前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大都是城市4050人员或农民工服务人员。

尽管他们吃苦耐劳,但由于养老机构财力有限,且享受不到政府的直接经济补贴政策,待遇偏低,导致大量优秀养老服务人员流失,影响了服务质量。

而且不少养老服务人员既缺少岗前培训,又缺少专业培训。

一些养老服务人员对基本的护理知识和医学常识了解甚少,年轻的养老服务人员的技能往往是在老员工的言传身教中习得,或是自己在工作中总结。

虽然有关规定强调服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但多数民营养老院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

从社区养老服务来看,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人员缺乏等问题更为突出。

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专职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多是靠志愿者无偿提供服务。

而且,尽管提倡中青年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但目前社区中多采取低龄帮助高龄以及互助的帮扶方式。

因社区服务能力有限,人员力量薄弱,一些老人日间照料服务站目前的主要功能是配餐送餐,缺乏服务的多样性。

在承
担养老服务的信息登记、沟通工作的同时,一些居委会人员还要牺牲个人时间给不能外出就餐的老人送餐。

5.3.3 养老服务行业急需的三类人员
根据对老年机构管理人员和老年服务专家学者的访谈,目前养老服务行业最需以下三类人员:
第一类是机构运营管理人员,负责机构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战略管理、社会政策、公共关系等事项。

目前体制下,养老的有效市场接受价格就在5000元上下,是不计成本地做服务,高薪挖人才,还是抓住老人核心需求,在保障入住率的前提下,理性降低成本,是企业的最终归宿。

无论是高端机构,还是低端机构,若横向比较,其一线服务人员的构成几乎无异,但服务品质和老人满意度却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其管理者——院长,才是机构良性运营的成败所在。

第二类是项目开发和策划人员,负责资源协调、服务评估、经验总结、督导等工作;
第三类是一线工作人员,负责开展直接服务或提供专业照护。

5.3.4 老年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和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依靠传统的老年工作解决起来便略显吃力。

在传统的养老服务中,基层工作者常常是从行政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例行公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满足老年人需要。

另外,由于原有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工作技巧,在服务过程中可能无法顾及到服务对象的感受,很难做到尊重、同感、案主自决等,使老年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比如感觉自己受到歧视、委屈、负疚甚至愤怒,不愿意接受社区的照顾和帮助等。

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能够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感受和理解老年人,并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手中的资源发挥出1+1>2的效果。

5.3.5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现状
我国的老年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在本土化探索中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嵌入式,例如在原有的养老院里设立社会工作处,聘用专职社工为机构老人提供服务;二是新生式,例如一些新成立的老年社工事务所,其运作方式相对独立,主要由社
工和督导构成;三是合作式,即社会工作者进入一些NGO或者基金会,由于NGO 本身也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所以其从事的工作内容往往也是对政府和市场覆盖不到的部分进行一种补充,其工作理念和社工较为接近,社工在这里一般从事一线的服务或者社会行政类工作。

5.3.6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各类岗位上的老年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具备专业的社工价值理念,其次最需要的是开展实务工作的能力,具体需具备的能力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老年医护和老年学的基本知识,如老年疾病的基本常识、老年生理和心理变化等;
第二类是社会工作基本知识、方法、技巧,如活动策划、个案管理、临终关怀、项目评估等;
第三类是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促进团队管理和项目统筹管理。

5.4 小结
品德优良、专业知识丰富、技术娴熟、素质较高的工作团队是养老机构运营的基本前提。

应鼓励在岗人员长期从事老年工作,以维持队伍的稳定性。

要在提高服务人员素质的同时,提升其经济和社会地位。

老年问题的突出让老年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然而总观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不同模式,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老年社会工作经费投入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

政府购买老年服务、社工岗位、修建老人活动中心及养老服务机构的建立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一方面,由于我国对老年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老年社会工作者和老人打交道,工作能力要求高、压力大,但工资待遇相比其他行业而言却非常低,导致大量专业人才流失,从而进一步致使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缓慢。

当前,我国原有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人员往往是原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者经过社会工作培训,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后就可持证上岗,然而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多,很难保证培训结果的有效性,再加上对老年社会工作缺乏明确规范,导致原老年作者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而对于专业毕业的社会工作者,一方面缺乏实际
的服务经验,一方面我国现有的老年社会工作职业规范、技术标准、职业教育、专业培训等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导致职业化程度低,从而也影响了老年社工的服务质量,制约了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