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于2006年11月成立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2011年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着力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教研室共有教职员工57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35人,负责全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以及教学研究工作。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总体发展思路

依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目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教学资料建设,积极进行教学实效性探索,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建立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师队伍;建立网络课堂搭建师生教学互动平台,不断提高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优势实施所有教学活动的能力;积极开展科研、教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力争在近几年使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总体水平上一个台阶,成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计划:

1、教学内容建设:一是以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依据,结合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实际的教学条件来确定教学内容,保持其动态性和实效性;二是制订并实施实践教学计划,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机制,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更加深化和完善;三是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丰富、发展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课件的开发与完善,每位教师均应制作出集视、听、讲为一体的富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探索社会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并要求撰写调查报告,优秀者汇编成册;开辟网上教学领域,如教学内容上网、网上答疑等。

3、教材建设:选用国家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使用与课程配套的参考资料;三年内编写相关辅导教材1-2本。

4、教学制度建设:规范教研活动,每学期教研活动不少于10次,以制度建设为关键,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完善听课制度,每学期课程组成员互相听课不少于4次;规范教学文件管理,保证教学大纲、教学日志、教学日历、教案、课程总结以及与本课程相关的文件资料规范、齐全;建立和完善交流制度,加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建立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督导制度;建立和完善传帮带制度。充实和完善教学资料库、教师信息库、学术资料库、学生成绩库。

三、教研、科研建设:

未来三年内校级以上的教学、科研立项不少于5项,年均发表省级以上的论文3-5篇,三年内争取发表国家级论文1-3篇。

四、教学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未来三年内,计划增加1-3名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专职教师,并争取培养学术带头人1-2名。

五、“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具体步骤

2011-2012: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式等进行补充和完善;搜集、整理资料,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信息量;进一步充实、完善本课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本课程的网络辅助性教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小规模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性团体教学活动;积极申报校级以上的教学、科研立项2-3项,力争1-2项获批;提高教学团队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技术技能,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的新体系和新内容的需要;引进和在职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1-2名;初步建立教学档案管理机制,并规范相关教学资料的编制和填写。

2012-2013:继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跨系别、跨专业的实践性团体教学活动;争

取2-3项省教育厅、校级等教学、科研立项;初步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及考察制度,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引进和在职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1名;教学大纲、教案、参考书目等相关资料陆续上网。

2013-2014:教师队伍不断优化,科研、教研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资料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日渐丰富和多样化,教学管理不断规范化,教学评价体系日趋合理,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