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
发表时间:2010-12-23T13:32:22.33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周春
[导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创新能力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创新能力,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创新习惯;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周春,任教于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中。
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的创新是一个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思维飞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活起来,能说想说,敢说敢想,倡导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积极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求变中收获,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中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求变,这就是创新的开放性,很多科学知识教师可举例,而让学生去考虑其它,有些科学知识教师可做趣味演示实验,而让学生总结、归纳结论。教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实践中要求变。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大胆尝试新的教法,渗透创新教学
传统的科学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受器,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听,一讲就是45分钟,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这样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谈不上什么创新教学,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教师辛苦,学生痛苦,到头来还是稀里糊涂,临考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抺杀了所有的创新能力,所以,这样的传统教学方法必须改进。
第一,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增长智慧的动力,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只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笔者给七年级新生讲第一章《科学入门》时,大胆创新,设计了有趣的十二个小实验,如:筷子提米、一张薄纸能挡住一杯水、镁在酒精灯中燃烧、水火箭等实验。这些类似小魔术的兴趣实验,大大激发了全班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自觉地去研究探索,去设计创新。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对掌握知识、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还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第四,拓宽视野,大胆走出课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鸿图。
二、运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共享资源进一步丰富,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实现课堂教学的突破性进展。比如:笔者在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停留在嘴巴讲看课本插图等层面,而是巧妙运用共享资源,让学生观看一些保护自然和自然环境的录像作品,由于大多中学生对自然保护很感兴趣,大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设计出更方便、更可行的保护措施,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能力,又增强了保护大自然的能力。
三、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乐于创新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只有当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学生才敢于说心里话,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造力的积极性,哪怕是幼稚可笑的,只要有一点创新的火花,都值得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定会大大高涨,整个课堂气氛会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比如在教学体积测量时,作业本上有一题拓展提高题,爱迪生要求助手帮助他测量一只小灯泡的体积,笔者请同学们思考:你能设想哪些好的方法呢?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登台展示自己的才能:有的说用钻洞灌水法测出小灯泡的体积,有的说用细针下压排水法测出小灯泡的体积,也有的说用铁块下沉排水法测出小灯泡的体积,也有的说用排沙法测出小灯泡的体积等。尽管有些学生在设计上不够完善,不够科学,但教师应抓住其某一点创新的火花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乐于创新。
四、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
科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之广泛,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本中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思维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如: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做科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社会调查等等,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如在讲授《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时,就让学生走出课堂,对植物扦插、嫁接搞实践活动,学生们对月季花的扦插、对桃树的嫁接有了直观的认识,还探究了有些难扦插的植物用“扦插+嫁接”的繁殖方法。
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指导和诱导,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进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活动,使他们在这片沃土中有大胆创新的空间。
五、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开展别具一格的趣味竞赛活动
学期初,教师可制定一系列的学生比赛计划,如:实验操作比赛、趣味小实验设计比赛、科学小魔术比赛、植物的嫁接比赛、配电板安装比赛,星空图制作比赛、科学探究比赛、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比赛、科学晚会表演比赛等。在一次科学晚会上,学生的表演有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有保护保护自然的演讲,有趣味科学实验的小魔术、小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晚会把同学们带入五光十色的科学世界,在晚会上,大家听到了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声,看到了“空瓶生烟”、“清水变色”、“物体变色”等梦一般的魔术表演,这时的学生更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