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慢性胃炎529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论治慢性胃炎529例
5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患者52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慢性胃炎患者529例中,男性447例,女性82例;年龄在18 - 30岁325例,30 -50岁192例,50岁以上12例;病程在1-3年209例,3-5年186例,6-10年117例,10年以上17例。

1.2 纤维内窥镜检查诊断,慢性浅表型胃炎467例,其中伴糜烂132例,伴胆汁返流29例,伴十二指肠球部炎15例,肥厚型胃炎59例,萎缩型胃炎3例,病检符合率均为100%。

2 辨证治疗
2.1 脾胃虚弱型(计134例)胃脘绵绵隐痛,稍胀满,喜温喜按,食欲差或有便溏,形倦神疲,少气懒言,面色咣白,舌质淡或胖嫩,或边有齿痕,苔薄白根部稍厚,中心少苔或无苔,脉沉弱或缓弱,或细略弦。

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消食,基本方:党参、生黄芪、白术、茯苓、陈皮、佛手、砂仁、当归、神曲、甘草。

若腹满气滞甚者加炒枳壳,姜半夏,兼泛酸者加海螵蛸、吴萸。

以香砂养胃丸善后。

2.2 肝胃不和型(计147例)胃胀痛,胀甚於痛,食后加重,攻窜连胁,呃逆,或泛酸,或口苦,多烦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舒而加重,舌质淡稍红,苔白稍厚,脉弦或弦细。

治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基本方:柴胡以舒肝和胃丸或香砂六君子丸(汤)善后。

2.3 寒湿凝滞型(计78例)脘腹胀闷,脘痛较重,畏寒喜暖,遇寒痛剧,得热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舌质淡稍暗,苔白厚腻,脉弦紧或弦略迟。

治以温中散寒,化湿行滞,基本方:高良姜、香附、陈皮、元胡、木香、白术、炒莱菔子、神曲、半夏、白芷、茯苓、厚朴、甘草。

若疼痛固定兼有瘀象加三棱、莪术,若寒盛湿重加附子、干姜。

以香砂养胃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善后。

2.4 肝郁脾虚型(计94例)胃脘及两胁胀痛,暖气或泛酸,口苦,食欲欠佳,腹稍胀,大便不爽,每遇情志不畅而加重,矢气多,舌质淡、体稍胖边有齿痕,苔白或中心少苔,脉沉弦或弦缓。

治以疏肝健脾,和胃消食,基本方:柴胡、半夏、当归、白芍、茯苓、炒莱菔子、神曲、鸡内金、茵陈、党参、甘草、木香。

以消遥散加减善后。

2.5 胃阴(气)不足型(计19例)胃脘隐隐作痛,饥而欲食,食后闷胀,嘈杂不适,食少纳呆,形倦,口燥咽干,或寐差、口渴、喜冷饮,舌质稍红,苔薄,中心无苔,脉细略弦。

治以养阴益气,和中健胃,基本方:麦冬、石斛、党参、佛手、白芍、神曲、焦山楂、甘草、玉竹、当归。

大便干燥难解者加火麻仁,郁李仁,寐差者加炒枣仁、石菖蒲。

以养胃舒或六君子汤善后。

2.6 脾胃湿热型(计32例)胃脘胀痛或满闷不舒,嘈杂嗳气,口干粘腻或口臭,食少纳呆,大便不爽,舌质红、体稍胖有齿痕,苔厚腻而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以清热化湿,宣中和胃,基本方: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石菖蒲、藿香、陈皮、茯苓、白术、白
蔻仁、生黄芪、枳实、木香。

以香砂六君子丸善后。

2.7 气滞血瘀型(计11例)胃脘胀痛为主,痛处固定,甚如针刺,心下痞块,痛而拒按,纳食较差,食后痛重,每在情绪郁怒时加重,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中心少苔,脉沉弦略迟。

治以行气化瘀,和缓止痛,基本方:当归、川芎、白术、元胡、赤芍、甘草、半夏、三棱、莪术、厚朴、生山楂。

若偏热加生地、丹皮,偏寒加炮姜,胀满甚者加枳壳、木香,以香砂养胃丸善后。

2.8 心脾两虚型(计14例)胃脘隐痛,食欲欠佳,食后有坠胀感,神形疲倦,面色咣白。

寐差,心悸易惊,每遇心情不舒、劳神后加重,舌质淡,苔薄白,中心少苔或无苔,脉沉细弱,或细弦。

治以健脾补心,和中消食。

基本方:人参、生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炒枣仁、远志、元肉、木香、佛手、焦三味、鸡内金、炙甘草。

若痛甚加元胡,嗳气加竹茹,五心烦热加丹皮、百合。

以人参归脾丸善后。

3 疗效标准
治愈:各项主要和次要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恢复正常。

显效:各项主要和次要症状基本消失或部分消失,内窥镜检查明显好转。

无效:各项主要和次要症状改善不大,内窥镜检查无明显变化。

4 疗效结果
本组慢性胃炎529例中,治愈417例,显效10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8. 8%。

5 体会
慢性胃炎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生冷过多,长期饮酒而损伤脾胃,或因情志不调,反复刺激,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或郁久化火,耗伤胃阴所致。

病初在经属气,病久人络属血,以致经气郁滞,“不通则痛”。

由于此病病因较复杂,临床治疗必须明本求因,切准病机,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辨证论治。

5.1 辨证重舌轻脉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方法,是辨证论证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别在脾胃病辨证治疗中显得更为重要。

脏腑经络皆系于舌,“舌与脾胃关系密切”,“舌为脾之外候”,“苔乃是胃气之所蒸化”,临床验证,脾胃病在舌象的反映上迅速而灵敏,舌体胖瘦、质色之淡、红、暗、紫;苔之厚、薄、白、黄、燥、腻,有苔无苔,可直接反映出疾病之轻重,病程之长短,正气之胜衰,邪气之实微。

脉象虽然重要,但由于男女老幼之分,形体胖瘦之别,空腹、进食、情志、活动、季节气候等因素,脉象辨析欠准,不如舌象之直观准确,虽有“舍症从脉,舍脉从症”之治,但在脾胃病的诊治中则宜重舌轻脉,舌症结合为主,当然“……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5.2 凭痛觉辨虚实胃脘痛痛觉诸多,临证尚须细辨,胀痛有虚实,须别午前午后,空腹进食;刺痛多瘀;钝痛多凝;灼痛属热,须辨虚实;隐痛为虚,必别阴阳;阵痛多为邪正交争,多属寒证;窜痛连胁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喜按多虚,拒按属实;饥饿痛重则为胃阴气虚;食后痛重多为诸邪郁滞;遇寒而重,得热则减有虚实之别,同时要辨明痛因所涉脏腑,总之“不通则痛”,其基本病
机是脾胃肝三脏(腑)受损,导致气血阴阳失衡。

脾胃之气虚弱,气虚及阳,阳虚生寒,气滞湿(食)停,纳运失职是本病的根本,治本之法为和中健胃。

同时视其兼证之多少轻重,明其标本缓急,大抵“脾以守为补,胃以通为补,肝以散为补”的原则,补虚之时,小佐辛散,泻实之时,尚须健胃,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佐以消导和疏理气机的药物,使之补虚勿滞,泻勿伤正。

升降适宜,因为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肝木疏土,以利升降,只有气机疏达,纳运升降调畅,则气血充足,病愈从速。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因此,在症状大部分消除时,药力从缓,易汤为丸,调补脾胃,巩固疗效。

另外,胃病患者饮食调摄最为重要,宜少食多餐,切忌偏食辛辣,生冷、油炸、饮酒。

当胃病初愈时,宜常服甘淡微温之味,以补而不滞,不燥不腻,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