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全册知识点(精简版)第一单元光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传播。

5.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

6.光由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体中时,光的路线会发生变化,这叫光的折射现象。

7.太阳光(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8.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9.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0.潜望镜原理:物体反射的光经过两次反射后,从潜望镜的窥测口进入人的眼睛。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种。

2.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壳是最薄的圈层。

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4.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5.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6.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1)地球内部的力量→地震、火山喷发等→影响迅猛。

(2)地球外部的力量→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影响缓慢。

7.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风的作用主要有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及堆积作用。

8.雨水会把地表上的沙、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9.地表的坡度、植物覆盖、降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雨水对地表侵蚀的快慢。

10.河水会不断侵蚀河床、河岸,它所携带的泥沙会在下游大量沉积。

河流下游的地形多是平原。

11.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侵蚀。

12.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成为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教科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可以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营养〕,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过量的水,另一组种子坚持枯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营养〕,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遭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遭到光照,放在黑暗的中央〕;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营养〕,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高温下〕。

4. 种子发芽阶段需求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求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 植物生长需求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求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求阳光,但生长需求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中央?它们的叶同它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顺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平地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增加水分蒸发顺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中央,叶子是刺状叶,增加水分蒸发,顺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湿润的环境中。

2.各种植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求的〔生活环境〕停止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植物各是怎样顺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冰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顺应冰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平安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空中下去。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条件时,我们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只有1个条件不同。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6.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生物之间的存在的是被吃(→)...的食物关系。

7.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中绿色植物一般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后面跟着的生物都为消费者。

8.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0.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1.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2.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 知道香蕉,仙人掌,松树的生活环境和叶子特点(书本第8面)香蕉的叶(宽大)水分丰富的热带雨林松树的叶(针形)水分较多的地区仙人掌的叶(刺)干旱的沙漠地区15. 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蚯蚓生活环境试验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我们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湿润的泥土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改变的条件:光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实验组:将蚯蚓放在黑暗的盒子里对照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对照组:将蚯蚓放在透明的盒子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那样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蜡烛、...电灯、点燃的打开的...手电筒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
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1. 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
- 观察法: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描述特征
- 比较法:比较相同或不同的现象、物体或过程
- 实验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2. 物体的性质
- 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等
- 物体的质量和重量
- 物体的硬度和韧性
- 物体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 物体的热传导性和电导性
3. 状态变化
-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态)
- 物质的状态变化(融化、凝固、汽化、凝华、升华)
- 物质的温度和热量
4. 食物营养
- 均衡膳食:五大类食物的比例(谷物、蔬菜、水果、乳制品、肉类)- 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 饮食习惯:少油少盐、不挑食、多喝水
5. 植物和动物的特征
-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根、茎、叶、花、果实)
-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头、身体、四肢、触角、鳞片等)
-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6.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流
- 污染物: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等
- 环保行为: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植树造林等
以上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的精华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1、种子发芽需要(de)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de)温度.不需要阳光和土壤.2、在种子发芽需要(de)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de)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de)词汇描述它们.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de)环境,植物生长(de)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de)温度、阳光、土壤.5、植物(de)生长需要一定(de)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de)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de)适应环境(de)能力.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de)环境里,不同(de)动物对环境有不同(de)需求.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de).7、生物(de)生存除了需要一定(de)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de).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de)需求之一.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de)交换关系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de)肉食动物终止.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de)变化.11、如果生物群落中(de)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de)一种恶劣天气.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de)土壤中.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de)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二、解释概念.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de)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de)生物叫做生产者.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de)食物(de)生物叫做消费者.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de)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de)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de)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de)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de)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de)整体,叫做生物群落.三、举例.1、植物适应环境(de)例子.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de)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de)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de)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de)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de)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de)果实.……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de)叶同它们生存(de)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de)热带地区,长着宽叶,可以更多(de)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de)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3、动物适应环境(de)例子.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de)环境条件会迁徙.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de)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de)南极,所以它们身体(de)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④猫、狗、狼等有皮毛(de)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de)环境.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de)地方.……4、(1)食物链(de)举例.答:①草→兔子→鹰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③落叶→蚯蚓→小鸟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2)写出水田中(de)3条食物链.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③水稻→老鼠→蛇→老鹰5、自然保护区.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我国建立最早(de)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de)生态系统)⑥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世界上最大(de)野生珍稀麋鹿保护区,主要保护麋鹿.)6、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答:在我国(de)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de)生态平衡,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四、简答.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de)生长答:绿豆芽(de)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de)影响.2、在食物链“草→兔子→鹰”中,如果: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de)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de)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de)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de)死,迁徙(de)迁徙.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大量(de)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人类(de)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de)减少和草(de)减少答:人类对老鹰、兔子(de)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de)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de)放牧;环境(de)恶化导致(de)生长困难;等等.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de)动植物.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五、如何制作生态瓶.答:(1)找一个透明(de)大塑料瓶,清洁干净后剪掉上部分(2)在瓶底装上淘洗干净(de)沙,再装大半瓶自来水(3)在瓶里种上几颗水草,再放上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放入一些鱼,小虾、螺等小动物.六、实验分析.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de)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de)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de)原因.答:我发现绿豆芽(de)根都向纸潮湿(de)一端生长.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de)能力.2、在“减少生态瓶里(de)水”实验中,生态瓶里(de)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de)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de)原因.答:水多时,小鱼浮出水面(de)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de)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de)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de)次数会较多.3、在“增加生态瓶里(de)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de)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de)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de)原因.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de)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de)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4、在“增加生态瓶里(de)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de)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de)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de)原因.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de)小鱼浮出水面(de)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de)氧气量增多.但是,生态瓶里(de)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de)吸收,还会减小动物(de)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de)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答:①生态瓶里生物(de)数量和种类要平衡.②必须有足够(de)氧气.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de)物体叫做光源. 地球、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太阳、电灯是光源.2、许多光源在发光(de)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de)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de)物体(de)影子叫做投影.挡光(de)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de).4、影子产生需要(de)三个基本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古代皮影戏需要光源、幕布和人等.5、影子(de)长短、方向与太阳(de)位置、方向有关.影子(de)长短随着太阳照射(de)角度改变而改变:太阳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de)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de)影子正午最短,清晨和傍晚最长.6、物体影子(de)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de)距离有关,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体(de)影子越小.7、物体影子(de)形状和光源所照射(de)物体侧面(de)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de)影子.8、阳光下物体(de)(影子(de)方向)随着(太阳方向)(de)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de)方向(相反).9、阳光下物体(de)影子(长短)(de)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de)(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10、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de)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11、古代(de)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读作:guǐ)).12、光是以(直线)(de)形式传播(de).光(de)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de)距离为亿千米,从太阳发出(de)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de)准确距离是38万千米.13、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de).14、(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15、在我国古代就利用凹面(de)铜镜取火.现在,人们利用凹面镜制成太阳灶,充分利用能源.同时,奥运圣火火种就是利用凹面镜取得(de).16、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17、太阳外部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是地球上最大(de)光源和热源.地球只得到太阳放射能量(de)二十亿分之一.18、物体(de)颜色与吸热(de)本领有关系,吸热本领最强(de)是黑色(de)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在阳光下,物体表面粗糙(de)比光滑(de)升温快.19、(太阳)是地球最大(de)(光源)和(热源).20、物体(de)颜色与吸热(de)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21、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22、(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de)一种(节能装置).23、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de)优点.24、太阳能热水器(de)效能和所采用(de)(材料)、(结构),(运用(de)原理)有关.25、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de)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26、太阳能热水器(de)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27、人们对太阳能(de)利用有:太阳灶、奥运圣火(de)采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28、太阳能热水器由:储水桶、加热管和通水管组成.29、列举生活中投影(de)应用:几何投影、投影计算、皮影戏等30、古代人们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说说其中(de)道理:最古老(de)(de)天文计时器是圭表(日晷),它是利用阳光下物体(de)影子会随着时间(de)变化而变化(de)规律来计时(de).一天中,影子最短(de)时候是中午,影子最长(de)时候是清晨和傍晚.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时是冬至,影子最短是夏至.31、列举光沿直线传播(de)应用:影子、针孔成像、日食和月食.32、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让一束光通过三棱镜,这束光居然扩展成了红、橙、黄、绿、蓝、靛(dian)、紫七种色光排列形成(de)美丽光谱.33、请你对7种色彩吸热能力从小到大排列.答:红橙黄绿蓝靛紫二、解释概念.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de)物体叫做光源.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de)物体(de)影子叫做投影.3、光(de)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de)反射,也叫反光.三、举例.1、你所知道(de)光源.答:太阳、点燃(de)蜡烛、打开(de)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de)手电筒……2、投影在生活中(de)应用.答:大街上(de)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de)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de)投影制图……3、生活中光(de)反射原理(de)运用.答:①汽车反光镜②医生带(de)额镜③照明灯上(de)灯罩④教室(de)墙壁涂成白色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de)距离⑥潜望镜⑦万花筒⑧观景箱……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de)应用.答:①放大镜②望远镜③古代人用凹面(de)铜镜取火④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de)太阳灶⑤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de)……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de)应用.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四、简答.1、影子有什么特点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de)位置、方向(de)改变而改变.②影子(de)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de)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③影子(de)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de)形状有关.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de)影子是怎样变化(de)答:影子(de)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de)方向和位置(de)高低来变化.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3、影子是怎样产生(de)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de)一面答:光是沿直线传播(de),光在传播(de)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de)物体,在物体(de)后面光照不到(de)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4、光有哪些特性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de). ②光能反射.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de)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de)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de)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6、教师(de)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de)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7、光(de)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8、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de)衣服,冬天穿深颜色(de)衣服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de)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9、宇航服(de)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de),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10、太阳能热水器(de)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五、画图并分析.1、凹面镜汇聚光(de)原理图.2、凸透镜汇聚光(de)原理图.3、潜望镜光线图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填空:1、地球(de)地表形态可以分为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西藏地处高原,那里有许多有着尖峰(de)冰山;内蒙古(de)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边.2、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海洋在地形图上用蓝色表示,用绿颜色表示平原.中国(de)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在人员伤亡(de)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de)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de),可以使地球(de)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改变(de)是火山和地震.5、地球(de)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有关.6、地球内部(de)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de)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de),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de)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de)隆起.地球表面(de)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de)作用下很缓慢(de)进行(de).7、很多(de)高山是因为板块(de)挤压后隆起形成(de),很多(de)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de)断裂谷.8、在地球(de)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9、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de)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岩石(de)风化改变了地形地貌.10、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变化,地球刚形成时是汪洋一片,后来才出现陆地(de).11、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de);东非大裂谷是两个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de).12、岩石(de)风化改变了地球(de)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de)景观,如海南第一山;云南(de)石林;黄山奇石等.13、整块(de)岩石风化形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de)颗粒,这些细小(de)颗粒经过长时间后又会变成土壤.14、岩石变化(de)原因有冷和热(de)作用、流水(de)作用、植物(de)作用、动物(de)活动等.15、风化作用和生物(de)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16、岩石风化过程:岩石(风化),岩石碎裂(继续风化),变成小石子和沙.17、列举四个岩石风化形成(de)景观:石林、钟乳石、风蚀石、海边礁石.18、根据颗粒(de)大小可以把土壤(de)微粒分类,最大(de)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de)粉沙,最小(de)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de)微粒.19、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de).20、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de)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de)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de)营养元素.21、雨水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de)开始.22、在自然界,地表(de)地形常常不是很平(de),各处植被覆盖(de)程度也不一样,天空中(de)降雨量也有大有小.土地坡度(de)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de)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de)程度.23、由于流水对土地(de)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24、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de)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de)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de)地形地貌.25、除了流水,还有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26、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de)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de)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de)影响.为了保护自己(de)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27、地球(de)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都会改变地表(de)地形地貌.28、地形及地形(de)特点:29、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de)黏土,浮在水面上(de)是一些植物残体.3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de)资源.在每立方米(de)土壤中,生活着个生物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de)混合物.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de)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de)生物(de)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de)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de)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31、雨点降落时(de)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de)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de)开始.3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de)因素有土地坡度(de)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de)大小等.33、在坡度大(de)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de)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de)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3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de)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de)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de)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de)地形地貌.35、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de)地方,在坡度较大(de)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de)侵蚀.36、(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de)侵蚀.二、名词解释:1、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de)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de)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de),叫做腐殖质.3、侵蚀:雨点降落时(de)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de)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de)大冰体称为冰川.三、问答题:1、地震是怎样形成(de)有什么危害答: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de),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2、引起岩石变化(de)原因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①冷和热(de)作用②水流(de)作用③植物(de)作用④动物活动(de)作用.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de)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de).4、说说黄河水变黄(de)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答: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de)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de)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de)损失.5、说说河流各段(de)岩石会有什么不同答: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de)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6、在大江大河(de)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答:在大江大河(de)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de)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de)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de)地形地貌答: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de)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de)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8、人类(de)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de)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答:人类自身(de)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de)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9、侵蚀有什么危害答:侵蚀会让土地支离破碎,形成(de)山洪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de)生命财产造成损失.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答:植物(de)种子落进岩石缝隙中,生根发芽后,植物根系(de)膨胀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产生风化作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二、绿豆芽的生长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土壤等。

2、绿豆芽在黑暗的环境中会长得细长,茎是白色的;在有阳光的环境中会长得粗壮,茎是绿色的,并且叶子会展开。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候鸟会根据季节迁徙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五、生态瓶1、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要让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够生存下去。

2、减少水和增加动物的数量都会破坏生态瓶的平衡。

六、改变生态瓶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气减少了。

2、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七、维护生态平衡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人类的活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比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单元光一、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2、光源位置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二、阳光下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早上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在南边,影子较短;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影子较长。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精简版第一单元光第一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3.(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反射太阳的光。

第二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三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2.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并且会观察到光在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光或反射)。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4.日食形成时,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或者近似一线,地球上位于(月影)部分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第四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3.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4.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第五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体,比如玻璃,也能发生(折射)现象。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4.雨后出现彩虹,除了需要太阳光和空气,还需要有(水滴)聚集在一起。

5.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

“五光石”或“放光石”相当于(三棱镜)。

第六课《光的反射现象》1.我们通常说的镜子“反光”在科学上指的是光的(反射)。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以下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资料:
一、生命与健康
1. 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头部、躯干、四肢、五官等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不同器官的保护:头部戴安全帽、眼睛佩戴护目镜、身体穿安全带等。

3. 各种感官的功能: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舌头尝、皮肤触感等。

4. 健康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卫生等。

二、物质的变化
1.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了解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

2. 物质的溶解:溶解的条件、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

3.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加热后物质由固态到液态,降温后由液态到固态。

4. 物质的沸腾和凝结:加热后物质由液态到气态,冷却后由气态到液态。

三、生物的分类
1. 动物的分类:鸟类、鱼类、昆虫等不同种类的动物。

2. 植物的分类:耐寒植物、耐旱植物、一年生植物等不同种类的植物。

3. 生物的特征与习性:动物口有翅膀、鱼有鳞片、植物有根茎等。

四、京剧
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知道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了解其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四大基本表演手法。

3. 京剧脸谱的意义:不同颜色、图案的脸谱代表不同性格、身份的角色特征。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
继续提问。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精编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精编

新版小学科学五上知识点整理精华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控制好实验的条件。

例如:要研究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土壤),要改变的条件为(水);要研究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土壤),要改变的条件为(光照);要研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土壤),要改变的条件为(温度)。

3.(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条件。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和(土壤),但生长需要(阳光)和(土壤)。

3.植物能(适应)环境。

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多雨的环境。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环境。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环境。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3.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4.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动物也能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边,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主要内容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3)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部分穿过半透明物体。

(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2)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棱镜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改变光的传播线路。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

(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让光发生两次反射传到眼睛。

(3)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应该以45度角放置。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重点实验实验名称:制作一个潜望镜实验器材:牙膏盒、小平面镜、铅笔、尺子、剪刀、双面胶等。

实验方法:1. 2.实验现象:利用潜望镜,光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

反射用途:被广泛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中。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典型练习一名四年级的同学向小明请教潜望镜的做法,小明耐心地向他解释。

1.潜望镜两块镜片的镜面应该()放置。

A.相对、平行B.相背、平行C.随便2.为了使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两块镜片应与镜筒呈()放置。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条件时,我们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只有1个条件不同。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6.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生物之间的存在的是被吃(→)的食物关系。

...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中绿色植物一般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后面跟着的生物都为消费者。

8.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0.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2.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知道香蕉,仙人掌,松树的生活环境和叶子特点(书本第8面)香蕉的叶(宽大)水分丰富的热带雨林松树的叶(针形)水分较多的地区神仙掌的叶(刺)干旱的沙漠地区15.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蚯蚓生活环境试验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我们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湿润的泥土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改变的条件:光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实验组:将蚯蚓放在黑暗的盒子里对照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枯燥对照组:将蚯蚓放在透明的盒子里结论:绿豆种子抽芽需求水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那样本人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电灯、点燃的烛炬、......打开的手电筒等。

2024年9月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一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2024年9月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一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光1.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2、太阳、打开的电灯、发光鱼、萤火虫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注:星光不再考虑)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速度每秒 30 万千米。

4、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到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5、运用光的反射的有汽车反光镜、平面镜、测月亮和地球的距离、潜望镜、医生用的额镜、把墙涂成白色。

6、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7、潜望镜光的路线图潜望镜有两片平面镜,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8、把房间里的墙壁涂成白色,会使房间更明亮,也是利用光的反射。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4、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6、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敦煌地区的雅丹地貌是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

7、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8、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9、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10、黄土高原的沟壑是由于水(降雨)的作用形成的。

11、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WORD格式..可编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键。

9.食物键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备色至望宪。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他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佣面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统、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单元一:生活中的物质1.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

2. 物质具有质量、重量、颜色、形状等特征。

3. 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4.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质的分离和混合两种类型。

单元二:光1. 光是一种能量,具有明亮、颜色和传播的特点。

2. 光的传播形成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方式。

3. 颜色是由光的颜色和物体的反射光线的颜色共同决定的。

4. 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在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

单元三:物体的测量1. 物体的尺寸可以通过长、宽、高等指标进行测量。

2. 长度的测量单位包括米、厘米和毫米。

3. 重量的测量单位包括千克和克。

4. 容量的测量单位包括升和毫升。

单元四: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机械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如空气、液体和固体。

3. 声音的特点包括高低、响度、音调和音色。

单元五:风1. 风是大气中气体运动的表现。

2. 风的产生原因包括温度差异和气压差异。

3. 风的方向和速度可以用风向标和风速表进行测量。

单元六:水1.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存在于地球的各种形式中。

2. 水的三种存在形式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3.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循环过程。

单元七:电1. 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2. 电的产生需要电池或发电机等设备。

3. 电路是电能传输和控制的路径,包括导体、电源和负载等元素。

单元八:植物的观察1. 植物是地球上的生命体,具有生长、繁殖和呼吸等特征。

2. 植物的观察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

3. 植物的种类多样,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生态性。

单元九:动物的观察1. 动物是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呼吸、运动和感知等特征。

2. 动物的观察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身体结构、行为性和栖息环境等方面。

3. 动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可直接打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可直接打印)

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
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旨在梳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以便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单元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 物体的变暖和变冷
- 物体的融化和凝固
- 物体的汽化和凝华
- 熔点和沸点
-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有关性质
单元二:生物和生命
- 生物的特征:呼吸、生长、运动、感觉、繁殖
-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幼苗、成株、开花结实、凋谢- 动物的生命史:出生、成长、繁殖、死亡
- 动物和人的相互作用
单元三:物体与人的健康
- 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 饮食对身体的影响
- 私人卫生与公共卫生
-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单元四:物体的特性与用途
- 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 物体的质感和透明度
- 材料的磁性和导电性
- 材料的硬度和延展性
- 物体的制作和用途
单元五:电流与电路
-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 电池、电线和灯泡的使用
-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 开关的作用和使用
单元六: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
- 声音对物体的影响
- 声音的消声
以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
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复习和总结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合本文档旨在整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科学的基础知识。

单元一:万物都有起源1.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提问、实验、总结。

2. 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3.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质地、重量、硬度等。

4.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通过加热、溶解、冷却等方式发生变化。

5. 物质的重量:相同体积的物质重量可以不同。

单元二:物体能够移动1. 力的分类:推力、拉力、重力、摩擦力等。

2. 影响物体移动的因素:力的大小、物体质量、摩擦力的大小等。

3. 重力的作用:物体会向下落、落地时会产生撞击力。

4. 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停止运动或改变运动方向。

5. 重力和摩擦力的关系:重力作用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

单元三:生物的特征和分类1. 动植物的特征:生长、繁殖、呼吸、运动、饮食等。

2. 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昆虫等。

3. 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4.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食物链、食物网等。

5. 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单元四: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

3. 声音的特征:音调、音量、音色、响度等。

4. 声音的利用:语言交流、音乐表达等。

单元五:天气的变化1. 大气现象: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

2. 温度和气温:温度是物体分子活动程度的标志,气温是空气中温度的表示。

3. 湿度和降水: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降水是大气中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水滴或冰晶的下落。

以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整合,希望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