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木马的工作原理及其防范
木马攻击与防范课件
![木马攻击与防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97f3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5.png)
二:实验原理—1.木马的特性
❖ 伪装性:伪装成合法程序。 ❖ 隐蔽性:在系统中采用隐藏手段,不让使用
者觉察到木马的存在。 ❖ 破坏性:对目标计算机的文件进行删除、修
改、远程运行,还可以进行诸如改变系统配 置等恶性破坏操作。 ❖ 窃密性:偷取被入侵计算机上的所有资料。
木马攻击与防范
二:实验原理—2.木马的入侵途径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对木马的练习,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 运行机制;
❖ 通过手动删除木马,掌握检查木马和删除木 马的技巧,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 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木马攻击与防范
二:实验原理
❖ 木马的全称为特洛伊木马,来源于古希腊神 话。木马是具有远程控制、信息偷取、隐蔽 传输功能的恶意代码,它通过欺骗后者诱骗 的方式安装,并在用户计算机中隐藏以实现 控制用户计算机的目的。
网络通信; ❖ 通信隐藏:进行通信时,将目标端口设定为常用的
80、21等端口,可以躲过防火墙的过滤; ❖ 隐藏加载方式:通过各类脚本允许木马;修改设备
驱动程序或修改动态链接库(DLL)来加载木马。
木马攻击与防范
二:实验原理—5.木马的检测
❖ 木马的远程控制功能要实现,必须通过执行 一段代码来实现。为此,木马采用的技术再 新,也会在操作系统中留下痕迹。
木马对目标计算机进行控制。
木马攻击与防范
二:实验原理—3.木马的连接方式
❖ 一般木马都采用C/S运行模式,即客户端和服 务端木马程序。
❖ 黑客安装木马的客户端,同时诱骗用户安装 木马的服务端。
木马攻击与防范
木马攻击与防范Leabharlann 木马攻击与防范二:实验原理—4.木马的隐藏方式
❖ 任务栏隐藏:使程序不出现在任务栏; ❖ 进程隐藏:躲避任务管理器等进程管理工具; ❖ 端口隐藏:躲避嗅探工具,使用户无法发现隐蔽的
实验一 木马攻击与防范
![实验一 木马攻击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7b26bc61f18583d049645984.png)
实验1 木马攻击与防范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木马的练习,使读者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运行的机制;通过手动删除木马,掌握检查木马和删除木马的技巧,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实验原理木马的全称为特洛伊木马,源自古希腊神话。
木马是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是具备破坏、删除和修改文件、发送密码、记录键盘、实施DoS攻击甚至完全控制计算机等特殊功能的后门程序。
它隐藏在目标计算机里,可以随计算机自动启动并在某一端口监听来自控制端的控制信息。
1.木马的特性木马程序为了实现其特殊功能,一般应该具有以下性质:(1)伪装性:程序将自己的服务器端伪装成合法程序,并且诱惑被攻击者执行,使木马代码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装载到系统中并开始运行。
(2)隐藏性:木马程序同病毒程序一样,不会暴露在系统进程管理器内,也不会让使用者察觉到木马的存在,它的所有动作都是伴随其它程序进行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很难发现系统中有木马的存在。
(3)破坏性:通过远程控制,攻击者可以通过木马程序对系统中的文件进行删除、编辑操作,还可以进行诸如格式化硬盘、改变系统启动参数等恶性破坏操作。
(4)窃密性:木马程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窥视被入侵计算机上的所有资料,这不仅包括硬盘上的文件,还包括显示器画面、使用者在操作电脑过程中在硬盘上输入的所有命令等。
2.木马的入侵途径木马入侵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一定的欺骗方法,如更改图标、把木马文件与普通文件合并,欺骗被攻击者下载并执行做了手脚的木马程序,就会把木马安装到被攻击者的计算机中。
木马也可以通过Script、ActiveX及ASP、CGI交互脚本的方式入侵,由于微软的浏览器在执行Script 脚本上存在一些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诱导上网者单击网页,这样IE浏览器就会自动执行脚本,实现木马的下载和安装。
木马还可以利用系统的一些漏洞入侵,如微软的IIS服务器存在多种溢出漏洞,通过缓冲区溢出攻击程序造成IIS服务器溢出,获得控制权限,然后在被攻击的服务器上安装并运行木马。
病毒木马的工作原理及其防范
![病毒木马的工作原理及其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fba4060e964bcf84b8d57b05.png)
病毒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可执行性 当用户运行正常程序时,病毒伺机窃取到系统的控制 权,得以抢先运行。 2)破坏性 无论何种病毒程序,一旦侵入系统都会对操作系统的 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传染性 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中的特性。 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判断一段程序代码是 否为计算机病毒的依据。 病毒可以附着在其它程序上,通过磁盘、光盘、计算 机网络等载体进行传染,被传染的计算机又成为病毒的生存 的环境及新传染源。
缓冲区溢出与病毒攻击的原理
二、缓冲区溢出的根源在于编程错误 缓冲区溢出是由编程错误引起的。如果缓冲区被写满,而 程序没有去检查缓冲区边界,也没有停止接收数据,这时缓冲 区溢出就会发生。 缓冲区溢出之所以泛滥,是由于开放源代码程序的本质决 定的。某些编程语言对于缓冲区溢出是具有免疫力的,例如 Perl能够自动调节字节排列的大小,Ada 95能够检查和阻止缓 冲区溢出。但是被广泛使用的C语言却没有建立检测机制。标 准C语言具有许多复制和添加字符串的函数,这使得标准C语 言很难进行边界检查。C++语言略微好一些,但是仍然存在缓 冲区溢出情况。一般情况下,覆盖其他数据区的数据是没有意 义的,最多造成应用程序错误,但是,如果输入的数据是经过 “黑客”或者病毒精心设计的,覆盖缓冲区的数据恰恰是“黑 客”或者病毒的攻击程序代码,一旦多余字节被编译执行, “黑客”或者病毒就有可能为所欲为,获取系统的控制权。
毒。由于通过电子邮件系统传播,宏病毒在短短几天内狂袭
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电脑。包括微软、Intel等公司在内的众多 大型企业网络系统瘫痪,全球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2004 年爆发的“新欢乐时光”病毒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VBS病毒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危害
木马攻击原理
![木马攻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d3ee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e.png)
木马攻击原理一、什么是木马攻击?木马(Trojan horse)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指的是通过在正常的程序或文件中隐藏恶意代码,以实现攻击者的恶意目的。
木马攻击可以隐藏于各种类型的文件中,例如图片、文档、音乐等等,这样一旦用户打开了这些文件,系统就会被感染,攻击者就能够获得对系统的控制权。
二、木马攻击的原理木马攻击的原理可以分为几个步骤:1. 伪装攻击者首先需要伪装木马程序,使其看起来像是一个合法的文件或程序。
他们会使用各种技术手段,例如改变文件的后缀名、隐藏文件扩展名或者伪装成系统程序,以躲避用户的警觉。
2. 传播一旦木马程序被伪装成功,攻击者需要将其传播给目标用户。
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广告等途径将木马程序发送给用户。
一旦用户下载并打开了木马程序,系统就会被感染。
3. 植入一旦木马程序被用户打开,恶意代码就会被植入到系统中。
这些代码通常会利用系统的漏洞或者弱点,以获取系统的权限。
一旦攻击者获得了系统的控制权,他们就能够执行各种恶意操作,例如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占用系统资源、控制系统行为等等。
4. 控制与劫持一旦木马程序在目标系统中植入成功,攻击者就能够远程控制系统,执行各种恶意操作。
他们可以通过远程命令控制(Remote Command Execution)来操纵系统行为,例如上传下载文件、修改系统配置、操纵网络连接等等。
此外,攻击者还可以劫持用户的网络连接,以拦截用户的通信数据,窃取敏感信息。
三、木马攻击的防范措施木马攻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使用安全的密码使用强密码是防止木马攻击的第一步。
确保密码的复杂性,并不断更换密码,避免使用容易猜测的密码。
2. 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可以有效阻止木马程序的入侵。
这些软件可以检测系统中的可疑活动,并及时阻止其执行。
3. 及时打补丁保持系统和软件的更新也非常重要。
及时打补丁可以修复系统中的漏洞和弱点,从而减少被木马攻击的概率。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593f0c3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b.png)
第二代,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冰河是中国木马的典型代表之一。
第三代,主要改进在数据传递技术方面,出现了ICMP等类型的木马,利用畸形报文传递数据,增加了杀毒软 件查杀识别的难度。
第四代,在进程隐藏方面有了很大改动,采用了内核插入式的嵌入方式,利用远程插入线程技术,嵌入DLL 线程。或者挂接PSAPI,实现木马程序的隐藏,甚至在Windows NT/2000下,都达到了良好的隐藏效果。灰鸽子 和蜜蜂大盗是比较出名的DLL木马。
随着互联事业的发展,木马看中了电子商务,在一些络购物上挂一些木马程序,当用户点击时,很容易进入 用户系统,当用户使用络银行时。通过上窃取银行的密码,之后盗取用户财务,给计算机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失。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木马被用做攻击的手段,如政治、军事、金融、交通等众多领域,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 战场,利用木马侵入对方,获取相关信息或者进行破坏。
检查计算机用到什么样的端口,正常运用的是哪些端口,而哪些端口不是正常开启的;了解计算机端口状态, 哪些端口目前是连接的,特别注意这种开放是否是正常;查看当前的数据交换情况,重点注意哪些数据交换比较 频繁的,是否属于正常数据交换。关闭一些不必要的端口。
3、删除可疑程序
对于非系统的程序,如果不是必要的,完全可以删除,如果不能确定,可以利用一些查杀工具进行检测。
完整的木马程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服务器端.一个是控制器端。“中了木马”就是指安装了木马的 服务器端程序,若你的电脑被安装了服务器端程序,则拥有相应客户端的人就可以通过络控制你的电脑。为所欲 为。这时你电脑上的各种文件、程序,以及在你电脑上使用的账号、密码无安全可言了。
木马病毒原理
![木马病毒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f597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6.png)
木马病毒原理
木马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通过欺骗用户获得访问权限,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潜伏和执行恶意活动。
木马病毒的原理是利用用户的信任,通常通过电子邮件附件、软件下载、插件安装等途径传播。
一旦被用户执行或安装,木马病毒就会在计算机上植入并开始运行。
木马病毒通常会创建一个与正常程序外观相似的图标,并在用户打开时隐藏自己的活动。
它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个人隐私信息、窃取用户帐号密码、跟踪用户的在线活动、控制操作系统等。
木马病毒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指令控制受感染计算机的行为。
黑客可以利用木马病毒来进行恶意活动,例如远程监视、窃取敏感信息或发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为了保护计算机免受木马病毒的侵害,用户应该谨慎打开陌生邮件附件,只从可信任的网站下载软件,并定期使用安全软件进行全面系统扫描。
此外,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也是防止木马病毒感染的重要步骤。
总之,木马病毒利用用户的信任并隐藏在正常的程序中,以实现窃取信息、控制操作系统等恶意活动。
用户应该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护个人计算机免受木马病毒的攻击。
防范木马工作总结
![防范木马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6486a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3.png)
防范木马工作总结1. 引言木马是指一种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恶意软件,它可以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和控制用户计算机的权限,从而进行非法活动。
在网络安全工作中,防范木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总结防范木马的工作措施和经验,以便今后在类似工作中能够更加高效和有效地做好防范工作。
2. 防范木马的基本原理防范木马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清除已经感染的木马,并且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范机制。
以下是防范木马的基本原则: -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 及时进行系统补丁更新,修补操作系统的漏洞; - 避免运行未知来源的程序,并且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 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和附件; - 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检查是否存在木马和病毒。
3. 防范木马的具体措施3.1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杀毒软件是防范木马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够实时监测计算机并及时清除病毒和木马。
选择一款可靠的杀毒软件,例如常见的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等,并且及时更新病毒库,以确保杀毒软件的检测能力和清除能力处于最佳状态。
3.2 及时进行系统补丁更新操作系统的漏洞是黑客攻击的重要入口之一,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可以修复这些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操作系统厂商会定期发布补丁,用户应及时下载和安装这些补丁。
同时建议开启操作系统的自动更新功能,以便能够随时获取最新的补丁。
3.3 谨慎对待下载和执行程序不要随意下载和执行来历不明的程序,尤其是一些破解软件和盗版软件。
这些软件往往会携带木马或病毒,一旦被执行,就会导致计算机感染。
此外,也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以免打开恶意网页导致木马感染。
3.4 尽量避免使用弱口令弱口令是木马攻击的另一个重要入口。
使用强密码,包括数字、字母、符号的组合,并且定期更换密码。
同时禁止使用默认密码,并且不要在多个平台或应用中共用同一个密码。
3.5 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是发现和清除木马的必要手段。
木马的工作原理
![木马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a403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8.png)
木马的工作原理
木马是一种恶意软件,通过欺骗或者胁迫方式侵入电脑系统,并在背后执行不被用户知晓的操作。
木马的工作原理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渗透:木马首先要渗透到受害者的电脑系统中。
这可以通过诱骗用户点击恶意链接、下载感染文件、插入感染的移动存储设备等方式实现。
2. 安装:一旦成功渗透,木马会开始安装自己到受害者电脑系统中,通常是将木马隐藏在合法的程序或文件中,来避免受到用户的怀疑。
3. 打开后门:安装完成后,木马会打开一个后门,以便攻击者可以远程操作受感染的电脑。
通过这个后门,攻击者可以执行各种恶意操作,比如窃取敏感个人信息、操控计算机、启动其他恶意软件等。
4. 隐蔽行动:为了不被用户察觉,木马会尽可能隐藏自己的存在。
这可以包括隐藏进程、修改注册表、关闭安全软件和防护机制等操作。
5. 通信与命令控制:木马通常会与控制服务器建立连接,通过命令控制来获取指令、向攻击者报告信息以及接收新的命令和更新。
6. 恶意行为:木马还可以执行各种其他恶意行为,比如窃取账
户密码、传播自身到其他系统、发起拒绝服务攻击等。
总之,木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欺骗和操控来在电脑系统中埋下后门,并获取对目标系统的控制权限,以实现攻击者的目的。
用户需要保持警惕,避免点击可疑链接、下载非信任来源的文件,以及定期更新和使用安全软件来防护自己的电脑。
木马病毒的工作原理
![木马病毒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3169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c.png)
木马病毒的工作原理
木马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通过伪装成正常的程序或文件,悄悄地侵入计算机系统,然后进行各种恶意活动。
木马病毒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伪装:木马病毒通常伪装成合法、有吸引力的文件或程序,比如游戏、应用程序、附件等。
用户误以为它们是正常的文件,从而下载、安装或打开它们。
2. 入侵:一旦用户执行了木马病毒,它会开始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木马病毒通常利用系统漏洞或安全弱点,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计算机系统,比如通过网络连接、邮件附件、插入可移动存储设备等。
3. 操作控制:一旦木马病毒成功入侵,黑客就可以获取对该计算机的远程控制权限。
黑客可以通过远程命令控制木马病毒执行各种恶意活动,比如窃取用户敏感信息、监控用户活动、劫持计算机资源等。
4. 数据盗窃:木马病毒可以通过键盘记录、屏幕截图、摄像头监控等方式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比如账号密码、银行信息、个人隐私等。
这些信息被黑客用于非法活动,比如盗用用户账号、进行网络钓鱼、进行网络诈骗等。
5. 破坏和传播:除了窃取信息,木马病毒还可能被黑客用于多种恶意用途。
它们可以删除、修改或破坏计算机上的文件和系统设置,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木马病毒还可以充当“下
载器”,从远程服务器下载其他恶意软件,继续对计算机系统
进行攻击,或者利用计算机系统作为“僵尸网络”中的一员,传播垃圾邮件、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等。
总结起来,木马病毒工作原理是通过伪装和入侵获取远程控制权限,然后执行各种恶意活动,包括窃取用户信息、破坏系统、传播其他恶意软件等。
用户应采取安全措施,比如安装防病毒软件、保持系统更新、谨慎下载和打开文件,以防止木马病毒的入侵。
木马盗号原理
![木马盗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5b4a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1.png)
木马盗号原理
木马盗号是指利用木马病毒感染目标计算机,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和密码信息,从而实现盗号的行为。
木马盗号的原理如下:
1. 传播途径:木马病毒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比如恶意下载、电子邮件附件、网络广告等。
用户在不经意间下载并运行了木马病毒后,木马会悄悄活动起来。
2. 隐蔽运行:木马病毒会在计算机内部隐蔽运行,以避免被用户及杀毒软件察觉。
它可以将自己伪装成正常的系统进程,躲避常规的检测。
3. 功能扩展:一旦木马成功潜伏在目标计算机中,它开始执行各种恶意操作。
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是针对用户账号和密码的窃取。
木马可以监控用户的键盘输入,记录密码及其他敏感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回攻击者的服务器。
4. 远程控制:木马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操控受害者计算机,以实现更多的恶意行为。
攻击者可以远程访问目标计算机,浏览、复制、删除和上传文件,甚至操纵计算机进行非法活动,如发起网络攻击、传播垃圾邮件等。
为了防止木马盗号的发生,用户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安全下载:只从可信的官方网站下载软件和文件,不从不明来源的网站、论坛或社交媒体下载。
2. 邮件防范:不打开来自陌生人或可疑邮件中的附件,并且注意不要点击其中的不明链接。
3. 强密码设定:使用复杂、强壮且不易被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4. 安全防护软件:安装一款可信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全盘扫描,及时清除潜在的木马病毒。
5. 注意链接:谨慎点击不信任的链接,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中。
总之,木马盗号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用户应该提高安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成为木马盗号的受害者。
木马病毒的工作原理
![木马病毒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7093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9.png)
木马病毒的工作原理
木马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隐藏在合法程序或文件中,悄悄地进入受害者的计算机系统,隐蔽地运行并窃取、破坏或控制系统的信息。
木马病毒首先通过远程攻击、恶意链接或邮件附件等方式感染用户的计算机。
一旦成功进入系统,它会隐藏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进程中,并通过与系统自动启动文件的联结或修改,实现每次开机都自动激活。
木马病毒潜伏在系统中后,其主要目标是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敏感数据或者登录凭证。
它可以监视用户的键盘输入、截屏、记录访问的网站等活动。
此外,木马病毒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远程服务器,与黑客进行通信,将被窃取的数据传送给黑客。
木马病毒还可以拥有远程控制计算机的能力。
黑客可以通过木马病毒操控受感染计算机,远程启动、关闭或重启计算机,远程访问文件并进行修改或删除,甚至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控制摄像头、麦克风等输入设备,获取用户的私密信息。
此外,木马病毒还可以通过传播自身的方式进行蔓延。
它可以利用受感染计算机上的联系人列表,通过发送恶意链接或文件给联系人,使得更多的计算机感染木马病毒。
为了对抗木马病毒,用户需要注意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链接或附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补丁,安装和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并定期扫描计算机系统,确保其安全性。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eb3dc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5.png)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可以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从而破坏、篡改或者删除被感染计算机上的数据。
病毒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漏洞以及用户的不注意来传播和感染。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以及预防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我复制:病毒通过感染其他可执行文件或文档来自我复制,以便传播到更多的计算机上。
2. 伪装性:病毒会伪装成合法的文件、程序或链接以骗取用户的点击和运行,从而感染计算机。
3. 隐蔽性:病毒会试图隐藏自己的存在,以免被发现并移除。
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范技术:
1.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并进行系统全盘扫描,以便及时发现和清除病毒。
2. 谨慎打开附件和链接:不要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尤其是.exe、.bat、.vbs等可执行文件,也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3. 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补丁,以修补已知的漏洞,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4. 使用强密码:使用复杂、包含大小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增加病毒感染的难度。
5. 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不随意分享个人信息,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6.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置有效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控和阻止病毒的入侵。
综上所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计算机安全,避免病毒感染。
木马工作原理
![木马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6744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9.png)
木马工作原理
木马(Trojan horse)是一种恶意软件,它通常被欺骗性地伪
装成合法的程序,诱使用户下载或运行。
木马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播和感染:木马通常通过电子邮件附件、恶意网站下载或软件漏洞等途径传播。
一旦用户下载或运行了木马程序,它会开始感染执行它的主机。
2. 隐蔽性:木马一般会采用隐蔽的方式存在于主机系统中,如隐藏在合法程序中、添加到系统文件夹或隐藏在系统进程中,以免被用户察觉。
3. 控制和远程操作:木马会与远程控制服务器建立连接,使攻击者获得对感染主机的控制权。
攻击者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执行各种恶意活动,如窃取敏感信息、操纵主机行为、安装其他恶意软件等。
4. 后门功能:木马还可能安装后门,即在感染主机上创建隐藏的入口,以便日后远程访问。
这使得攻击者可以随时进入被感染的主机,并进一步利用和操作该主机。
总体来说,木马通过欺骗用户获取访问权限,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运行恶意代码,以达到攻击者的目的。
用户要保护自己免受木马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并注意不要下载和运行来自不可信来源的文件或程序。
此外,使用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也可以帮助检测和阻止木马的感染。
木马病毒工作原理
![木马病毒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7ea7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f.png)
木马病毒工作原理
木马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自己伪装成正常的程序,然后隐藏在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
木马病毒通常通过电子邮件附件、下载软件、携带病毒的软件或文件共享网络等方式传播。
一旦用户打开或下载了被感染的文件,木马病毒就会悄无声息地进入系统。
一旦木马病毒进入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它就会开始执行各种恶意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监视活动: 木马病毒可以监视用户的各种活动,例如记录键盘输入、监控网络流量、截屏等。
通过这种方式,黑客可以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密码、账户信息等敏感数据。
2. 远程控制: 木马病毒可以允许黑客通过远程连接访问受感染的计算机,并获得对系统的完全控制权。
黑客可以远程执行各种活动,例如修改系统设置、安装其他恶意软件或删除文件。
3. 后门功能: 木马病毒还可以在受感染的计算机上创建后门,这样黑客就可以随时进入系统,而不需要用户的许可或身份验证。
这为黑客提供了对系统的长期访问权限,使他们能够持续收集信息或进行其他恶意活动。
4. 数据破坏: 某些木马病毒还可以破坏用户的数据或系统。
它们可以删除、修改或加密文件,从而导致数据的永久性损坏或丧失。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计算机系统免受木马病毒的侵害,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这包括定期更新杀毒软件、避免打开或下载来历不明的文件、注意安全性较低的网站等。
此外,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数据丢失。
木马工作原理
![木马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eb60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d.png)
木马工作原理
木马是一种恶意软件,旨在通过隐藏在合法程序或文件中,进而偷取敏感信息、控制被感染的计算机或传播其他恶意软件。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 欺骗用户:木马通常会被命名为吸引人的文件名,如游戏补丁、破解工具等,以诱使用户下载并执行。
2. 静默安装:一旦用户下载并执行木马程序,它会进行静默安装,尽可能避免用户察觉。
3. 植入恶意代码:木马会将自身植入计算机系统中,并将恶意代码插入到合法程序或系统文件中,使其与正常的软件功能相混合,隐藏自己的存在。
4. 启动后门:木马通过在被感染系统上创建后门,以便黑客远程控制被感染的计算机,并执行恶意操作。
5. 数据窃取:木马通常会用指令集记录用户的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然后将这些数据发送到控制服务器上。
6. 扩散传播:木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自己,如利用邮件附件、网络下载、USB设备等,以感染更多的计算机。
为了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木马的侵害,用户应该保持良好的安全意识,避免下载和执行可疑来源的文件,及时安装和更新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系统补丁更新,并备份重要数据。
同时,网络管理员也应采取综合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来减少木马的风险。
木马盗号原理
![木马盗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4b91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e.png)
木马盗号原理木马盗号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它通过植入木马程序,窃取用户的账号信息和密码,造成账号被盗的情况。
木马盗号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木马程序的植入。
木马程序通常是通过网络攻击手段,如钓鱼网站、恶意链接、恶意附件等途径,植入到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
一旦用户点击了恶意链接或打开了恶意附件,木马程序就会悄悄地进入用户的系统,并开始执行恶意操作。
2. 窃取账号信息。
一旦木马程序植入到用户的系统中,它就会开始监视用户的操作,并窃取用户的账号信息。
木马程序可以记录键盘输入、截取屏幕信息、窃取浏览器缓存等方式,获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信息。
3. 传输窃取的信息。
木马程序通常会将窃取到的账号信息和密码通过网络传输到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上。
攻击者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获取被窃取的账号信息,并进行恶意操作,如盗取财产、传播恶意软件等。
4. 隐匿性。
木马程序通常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它可以隐藏在系统的深层目录中,或者伪装成系统进程,避免被用户察觉和清除。
因此,很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成为了木马盗号的受害者。
5. 恶意操作。
一旦攻击者获取了用户的账号信息,他们就可以进行各种恶意操作,如盗取用户的财产、传播恶意信息、冒充用户身份进行诈骗等。
这些恶意操作不仅对用户自身造成了损失,也对其他用户和网络安全造成了威胁。
为了防范木马盗号,用户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防护措施:1. 注意网络安全教育。
用户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木马程序的攻击手段,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和打开可疑附件。
2. 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用户可以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软件,及时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和防护,防止木马程序的植入和传播。
3. 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
用户需要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及时修补系统漏洞,防止木马程序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
4. 使用强密码。
用户在设置账号密码时,需要使用足够复杂和强大的密码,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以增加木马程序窃取密码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系统漏洞蠕虫
利用RPC溢出漏洞的冲击波、冲击波杀手 利用LSASS溢出漏洞的震荡波、震荡波杀手 系统漏洞蠕虫一般具备一个小型的溢出系统,它随机产生IP并 尝试溢出,然后将自身复制过去 它们往往造成被感染系统性能速度迅速降低,甚至系统崩溃,属 于最不受欢迎的一类蠕虫
蠕虫的工作方式与扫描策略
TVrozAAAAAYAAQACAHhNVHJrAAAIBQD/Awi 邮件蠕虫 T8ZBsgsyOng/AgdLT05BTUkgAP8BD5XSi8i BXori 主要是利用 keORvphZCgD/fwMAAEEA8ApBEEISQAB/AEH MIME(Multipurp 3AP9YBAQCGAgA/1kCAAAA/1EDB0Deg2r/UQ ose Internet Mail MHUwCD 感染机器 JP9RAwdiH4Mu/1EDB3F9gy7/UQMHgRuDJP9 Extension RAweQ/IMu/1EDB6Eggy7/UQMHsYqDJP9RAw
缓冲区溢出与病毒攻击的原理
二、缓冲区溢出的根源在于编程错误 缓冲区溢出是由编程错误引起的。如果缓冲区被写满,而 程序没有去检查缓冲区边界,也没有停止接收数据,这时缓冲 区溢出就会发生。 缓冲区溢出之所以泛滥,是由于开放源代码程序的本质决 定的。某些编程语言对于缓冲区溢出是具有免疫力的,例如 Perl能够自动调节字节排列的大小,Ada 95能够检查和阻止缓 冲区溢出。但是被广泛使用的C语言却没有建立检测机制。标 准C语言具有许多复制和添加字符串的函数,这使得标准C语 言很难进行边界检查。C++语言略微好一些,但是仍然存在缓 冲区溢出情况。一般情况下,覆盖其他数据区的数据是没有意 义的,最多造成应用程序错误,但是,如果输入的数据是经过 “黑客”或者病毒精心设计的,覆盖缓冲区的数据恰恰是“黑 客”或者病毒的攻击程序代码,一旦多余字节被编译执行, “黑客”或者病毒就有可能为所欲为,获取系统的控制权。
部,并在顶部加入一条调用病毒代码的语句,而爱虫病毒则
是直接生成一个文件的副本,将病毒代码拷入其中,并以原 文件名作为病毒文件名的前缀,vbs作为后缀。 2、VBS脚本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的几种方式及代码分析 通过E-mail附件传播
通过局域网共享传播
四、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是利用网 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和电子 邮件。 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 传播自身功能的拷贝或自身(蠕虫病毒)的某些 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 接 )。 蠕虫病毒的传染目标是互联网内的所有计算机.局 域网条件下的共享文件夹,电子邮件email,网络 中的恶意网页,大量存在着漏洞的服务器等都成 为蠕虫传播的良好途径 。网络的发展也使得蠕虫病毒可以在几个小时内 蔓延全球!而且蠕虫的主动攻击性和突然爆发性会 使得人们手足无策
同样,我们可以发现,如下IP地址存在同 样的问题
首先我们对IP地址为22.163.0.9的主机产 生的网络流量进行过滤
蠕虫病毒流量分析
发出的数据包的内容
五、缓冲区溢出与病毒 攻击的原理
缓冲区溢出与病毒攻击的原理
一、 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溢出是指当计算机程序向缓冲区内填充的数据位 数超过缓冲区本身的容量。溢出的数据覆盖在合法数据上。理 想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且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 的字符串。大多数程序都会假设数据长度总是与所分配的存储 空间相匹配,这就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操作系统所使用的 缓冲区又被称为堆栈,在各个操作进程之间,指令被临时存储 在堆栈当中,堆栈也会出现缓冲区溢出。 当一个超长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时,超出部分就会被写 入其他缓冲区,其他缓冲区存放的可能是数据、下一条指令的 指针、或者是其他程序的输出内容,这些内容都被覆盖或者破 坏掉了。可见一小部分数据或者一套指令的溢出就可能导致一 个程序或者操作系统崩溃。
二、病毒的定义和分类
病毒的定义和分类
一、 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具有独特的 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快速地传染,并很难解除。它们 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
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病毒就随着文件一起被传播了。
计算机病毒确切定义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 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具有 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一组程序或指令的集合。
病毒的定义和分类
4)潜伏性 病毒发作是由触发条件来确定。为了防止用户察觉, 计算机病毒会想方设法隐藏自身。通常粘附在正常程序之中 或磁盘引导扇区中,或者磁盘上标为坏簇的扇区中,以及一 些空闲概率较大的扇区中,即非法可存储性。 5)针对性 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应用软件。 6)衍生性 具有依附其他媒体而寄生的能力。 在传播的过程中自动改变自己的形态,从而衍生出另 一种不同于原版病毒的新病毒,这种新病毒称为病毒变种。 7)抗反病毒软件性 有变形能力的病毒能更好地在传播过程中隐蔽自己, 使之不易被反病毒程序发现及清除,并具有反杀的能力。
病毒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可执行性 当用户运行正常程序时,病毒伺机窃取到系统的控制 权,得以抢先运行。 2)破坏性 无论何种病毒程序,一旦侵入系统都会对操作系统的 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传染性 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中的特性。 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判断一段程序代码是 否为计算机病毒的依据。 病毒可以附着在其它程序上,通过磁盘、光盘、计算 机网络等载体进行传染,被传染的计算机又成为病毒的生存 的环境及新传染源。
用Sniffer进行蠕虫检测
一般进行流量分析时,首先关注的是产 生网络流量最大的那些计算机。利用 Sniffer的Host Table功能,将所有计算 机按照发出数据包的包数多少进行排序
发包数量前列的IP地址为22.163.0.9的主机,其从网络 收到的数据包数是0,但其向网络发出的数据包是445 个; 这对HTTP协议来说显然是不正常的,HTTP协议是基 于TCP的协议,是有连接的,不可能是光发不收的,一 般来说光发包不收包是种类似于广播的
病毒的定义和分类
病毒的传播方式: 通过文件系统传播;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通过局域网传播;
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和点对点软件等常用工具传播; 利用系统、应用软件的漏洞进行传播; 利用系统配置缺陷传播,如弱口令、完全共享等; 利用欺骗等社会工程的方法传播。
三、 VBS病毒的起源与发展 及其危害
这样诞生在实验室中。
20世纪80年代后期,巴基斯坦有两个以编软件为生的兄弟,为了打击 盗版软件,设计出了一个名为“巴基斯坦智囊”的病毒,该病毒只传染 软盘引导区,成为世界上流行的第一个真正的病毒。
病毒的起源和发展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人为设计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隐 藏在计算机系统中,能够把自身或自身的一部分复制到其它 程序上,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一定损害甚至严重破坏。这种程 序的活动方式与生物学上的病毒非常相似,所以被称为计算 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破坏文件分配表或目录区 删除文件、修改或破坏文件中的数据 大量复制自身,减少磁盘可用的存储空间 修改或破坏系统信息 非法格式化磁盘,非法加密或解密用户文件 在磁盘上产生坏扇区 降低系统运行速度
对蠕虫在网络中产生的异常,有多种的 的方法可以对未知的蠕虫进行检测,比 较通用的方法是对流量异常的统计分析, 主要包括对TCP连接异常的分析和ICMP 数据异常分析的方法。
从传播模式进行安全防御
在蠕虫的扫描阶段,蠕虫会随机的或者伪随机的 生成大量的IP地址进行扫描,探测漏洞主机。这 些被扫描主机中会存在许多空的或者不可达的IP 地址,从而在一段时间里,蠕虫主机会接收到大 量的来自不同路由器的ICMP不可达数据包。流量 分析系统通过对这些数据包进行检测和统计,在 蠕虫的扫描阶段将其发现,然后对蠕虫主机进行 隔离,对蠕虫其进行分析,进而采取防御措施。 将ICMP不可达数据包进行收集、解析,并根据源 和目的地址进行分类,如果一个IP在一定时间(T) 内对超过一定数量(N)的其它主机的同一端口 (P)进行了扫描,则产生一个发现蠕虫的报警 (同时还会产生其它的一些报警)。
毒。由于通过电子邮件系统传播,宏病毒在短短几天内狂袭
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电脑。包括微软、Intel等公司在内的众多 大型企业网络系统瘫痪,全球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2004 年爆发的“新欢乐时光”病毒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VBS病毒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危害
三、 VBS病毒的发展和危害
1、VBS脚本病毒如何感染、搜索文件 VBS脚本病毒一般是直接通过自我复制来感染文件的,病毒 中的绝大部分代码都可以直接附加在其他同类程序的中间, 譬如新欢乐时光病毒可以将自己的代码附加在.htm文件的尾
本语言来编制病毒,并利用WSH的支持功能,让这些隐藏着
病毒的脚本在网络中传播。“I Love You”病毒便是一个典型 的代表。
VBS病毒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危害
二、 VBS病毒的发展和危害 当微软在推出WHS后不久,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 就发现了利用WHS的病毒,随后又出现了更为厉害的 “Happly Time(欢乐时光)”病毒,这种病毒不断的利用自 身的复制功能,把自身复制到计算机内的每一个文件夹内。 2000年5月4日在欧美地区爆发的“宏病毒”网络蠕虫病
VBS病毒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危害
一、 VBS的运行基础 VBS病毒的运行基础是微软公司提供的脚本程序:WSH (Windows Scripting Host)。WSH通用的中文译名为 “Windows脚本宿主”。 应该说,WSH的优点在于它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脚本来 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计算机病毒制造者也正是利用脚
Protocol,多用途 的网际邮件扩充协 议)漏洞
MIME描述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