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的概念、表现及解决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性的概念、表现及解决机制研究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GDP也随之不断上升,但是东西部和城市都存在着“二元结构”的对立,此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也存在着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由于与国外相比,利用市场化机制解决外部问题在我国基本被强硬性的行政手段所代替,我国始终坚持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本文介绍了外部性的概念,然后通过分析了外部性的内涵,外延及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探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外部性;概念;表现;解决机制;研究

外部性问题是市场失灵与政策失效的突出表现。以庇古为代表的提倡政府解决的方法与以科斯为代表的提倡市场解决的办法本质上是一样的。正如塔洛克与布坎南所主张的那样,与私人处理相比,在外部性问题上政府处理更具有优势,政府的有效性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但是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市场化处理机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建立政府行政手段处理机制与市场化处理机制相结合的外部性问题解决机制,从而减少外部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一、外部性的概念

现在经济学界普遍的观点坚持:外部性理论由西奇维克最早提出,西奇维克是英国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指出一个人拥有财富权并不是等价于他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或者他所做出的社会贡献。马歇尔于1910年正式提出“外部经济”这个概念,他在《经济学原理》中界定了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是马歇尔在分析行业经济和个别厂商后的首创。1920年,庇古理论分析了“边际社会纯产值”以及“边际私人纯产值”等概念,形成了一套“静态技术外部性理论”,随后,外部性经济理论不断的发展完善,许多经济学家在外部性理论上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和贡献,促进了成熟的外部性理论体系的建立。

“外部性”通常被定义为:“个人 A在对个人 B提供某项支付代价的劳动的过程中,附带的,亦对其他人提供劳务(并非同样的劳务)或损害,而不能从受益的一方取得支付,亦不用对受害的一方施以补偿。”这个定义在华夏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庇古·福利的《经济学(上册)》中也有提到。至今为止,外部性

在经济学上仍旧是具有模糊性的外延和内涵,希托夫斯基也主张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在经济学当中外部性概念是最难界定。在很多的经济学著作以及经济学的教材中,对于外部性的概念直接略去不提。“外部性”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所给的定义,它还包括个人行为对第三方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不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严重的难以排解的社会后果。

二、外部性的表现及解决机制

外部性的存在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就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外部性内部化。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政府解决与市场化机制解决两种。

庇古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论述了在生产中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分离的条件下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时,政府处理解决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他主张在负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政府要通过征收企业税提高企业的行为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价格,以达到抑制消费和再生产的目的;在正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行政手段,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庇古的通过财政补贴和征税等行政手段内化外部性的解决方式,可以实现社会收益、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以及私人成本之间的对等,但是,庇古所倡导的外部性解决机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由于公共政策具有复杂性、间接性、滞后性的效应以及预料性差等不足,所以政府政策会出现与目标偏离的现象;政府调节所使用的公共物品,难以测定收益和成本,无法形成竞争机制,效率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一部分企业集团为了追求利益向政府官员和机构施压,这反而让政府成为集团实现再分配的工具;政府干预的成本包括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虽然这些成本都难以测定,但是他们是存在的;政府职员会试图通过干预去追求自身的利益,比如寻求“租金”。另外,庇古的方法存在计算困难和信息不足等缺点,对于庇古的假设在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由于人们认识的不足和能力的限制,所以无法预测政府行为的全部成本和全部效益,这就导致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变成无意义的行为,奈特就指出庇古的外部性解决机制存在着假设与实际的脱离,科斯也认为用税收解决污染的实施比较困难。

私人谈判和选择交易成本可以解决外部性,这是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

中提出的观点,斯蒂格勒将科斯的这些观点和想法总结为“科斯定理”,科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既可以避免集团的施压又可以通过审判将其阐述,用谈判的方法内化外部性,从而实现社会利益、私人收益(社会成本)以及私人成本三者之间的利益对等,NMR曲线形象直观的向我们展示了科斯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科斯定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现实生活中,利用科斯“界定产权”的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是不容易实现的,由于一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资源无法进行界定,因此只能将其界定为公共的,而无法界定给私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不断提高的利用能力为资源创造了更高的富有和稀缺的价值,公共领域的是科斯解决机制所无法顾及的,对其的界定也是不可能的。另外,科斯的方法很难满足产权自由交易,而且主体不存在以及组织成本高会阻止交易的进行,奥尔森主张只有在个人利益得到满足时,理性人以及经济人才会考虑为集体利益服务,罗伯特·库特也提出将众多的影响方与行动方组织到一起时,谈判是很难进行的,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内部市场的建立也会遭到破坏,很多经济学家也指出代际间的公平和效率是科斯没有考虑到的,例如:环境保护,我们不可能将我们的子孙后代派出代表,所以无法进行交易。

利益冲突是外部性的具体体现,因此,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就要解决利益冲突,实现利益重新分配,庇古和科斯的外部性解决机制都存在一定的“财富效应”,这两种方法都认识到政府对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性,都采用同样的效率标准,同时,两者都存咋交易成本高和信息不足的缺点。不论是庇古的解决外部性机制还是科斯的解决外部性机制都不可能解决外部性的全部,政府调节和市场化处理过程中都会派生出新的外部性,而且对于一些外部性这两种方法对其是无效的。例如:在大型商场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外部性,商场旁边的门面无法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让大型商场经营者再建一个,政府也不可能痛通过补贴和税收等方式实现。如果政府的补贴和税收以及谈判可以鼓励生产者的生产,并能够产生一定的收益,生产者在此条件下修改行为,调整生产,这样才能实现对外部性的解决,否则,如果条件无法叨叨,那么外部性问题根本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处理。

三、小结

外部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的核心——市场机制,在公共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外部性问题至关重要。外部性在提出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