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医诊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 略》。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 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茯苓、丹 皮、桃仁。
②暖宫定痛汤《刘奉五妇科经验》。橘核、荔枝核、 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制香附、 乌药。 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等。

4.肾虚血瘀证 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5)气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 经行加重; 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黯或夹块; ③精神萎靡;④体倦乏力;⑤食少纳呆。

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 涩无力。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 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 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 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 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 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 香附、 红花、枳壳。 ②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当归、 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3.寒湿瘀滞证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3.中药离子导入
推荐方药: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红 花、三棱、莪术、延胡索、透骨草、苍术、白芷、 川芎。随证加减。上述药物亦可应用经皮给药治疗 仪进行治疗。 4.中药熏蒸治疗

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 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 随证加减。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 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 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 痛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黄芪、党参、 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 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 命集》加减。党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 生蒲黄、五灵脂、川芎、当归、丹参、莪术、香附。 中成药:丹黄祛瘀片(胶囊)等。

(二)外治法 1.直肠给药 (1)中医灌肠或直肠滴注推荐方药:大血藤、败酱 草、丹参、赤芍、延胡索、三棱、莪术。随证加减。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 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 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 菌等病原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结证


(3)寒湿瘀滞证 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 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形寒肢冷;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 ③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④经色紫黯或夹血块;⑤ 大便溏泄。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三)灸法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艾灸、温盒灸、雷火灸 等疗法。可应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

(四)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 疗仪、光子治疗仪等。

①杜断桑寄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生蒲黄、五灵脂、川牛膝、 大血藤、没药、延胡索、丹参、三棱、川芎。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白术、巴戟天、补骨脂、 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 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瘀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银蒲四逆散《伤寒论》四妙散《成方便读》失笑散《素 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银花藤、蒲公英、柴胡、枳壳、 赤芍、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生蒲黄、炒五灵脂、 延胡索、炒川楝子。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金银花、连翘、桔梗、 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 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 液等。
2.西医诊断标准: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 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 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 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 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 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 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 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 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上药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可选用结肠 透析机或电脑大肠灌注仪灌肠。 (2)直肠纳药 康复消炎栓等。

2.中药外敷:下腹或腰骶部。 (1)中药封包外敷: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 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 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2)中药药渣外敷:辨证口服中药两煎后药渣外敷。 (3)中药研粉调敷: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 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 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4)中药穴位敷贴:推荐方药:三七、血竭、蒲黄、 白芷、沉香、羌活。可根据证型酌加减,研末或制 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 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
盆腔炎诊疗方案
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盆腔炎 西医病名: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胞脉不通)、 卵巢炎、盆腔蜂窝组织炎、盆腔腹膜炎
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 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 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 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 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即可诊断。


(4)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 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 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 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