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的沿革》课件

《中国建筑的沿革》课件
统到现代
中国建筑特点: 地域性、民族
性、时代性
中国建筑未来 发展趋势:绿 色建筑、智能 建筑、生态建

中国建筑在国 际上的地位和 影响:中国文 化的传播和交

第四章
引言
简要介绍中国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中国建筑历史悠 久,可以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
中国建筑文化丰 富,包括宫殿、 寺庙、园林、民 居等多种类型
中国建筑具有独 特的风格和特点, 如对称、均衡、 和谐等
中国建筑与自然 环境、社会文化、 宗教信仰等紧密 结合,形成了独 特的建筑文化体 系
阐述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本次课件主要介绍 中国建筑的历史沿 革和发展历程
目的在于让听众了 解中国建筑的特点、 风格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 地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的分析,了解中国建筑 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国际主义 风格:强 调建筑与 环境的和 谐统一
高技派风 格:强调 高科技、 新材料和 新技术的 应用
解构主义 风格:强 调建筑结 构的解构 和重组
绿色建筑 风格:强 调环保、 节能和可 持续发展
现代建筑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注重 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采用节能、 环保材料和技术
智能建筑:利用 现代科技,实现 建筑智能化,提 高居住舒适度和 便利性
隋唐时期:以 木结构建筑为 主,如隋唐长 安城、大雁塔, 体现了隋唐时 期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特点。
宋元时期:以 园林建筑为主, 如宋代园林、 元代园林,体 现了宋元时期 的文化、艺术 和生活特点。
明清时期:以 宫殿建筑为主, 如故宫、天坛, 体现了明清时 期的政治、文 化和艺术特点。
第六章
中国近代建筑沿 革
苏州园林:中国古代私家 园林的代表

中国建筑史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ppt课件

136
PPT学习交流
137
PPT学习交流
138
PPT学习交流
139
PPT学习交流
140
PPT学习交流
141
PPT学习交流
142
PPT学习交流
143
PPT学习交流
144
PPT学习交流
63
PPT学习交流
64
• 三国、两晋、南北朝: 佛教建筑的出现: 佛寺建筑:以塔为主,塔院寺;“舍宅为寺”,佛殿式;
PPT学习交流
65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PPT学习交流
66
PPT学习交流
67
PPT学习交流
金 厢 斗 底 槽
68
PPT学习交流
69
PPT学习交流
70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100
PPT学习交流
101
PPT学习交流
102
• “子胥乃使相土尝水, 象天法地,建筑大城, 周围四十七里,陆门 八,以象天八风。水 门八,以法地八聪。 筑小城,周十里,陵 门三。” 《越绝书·吴 地传》记载的八座水 陆城门,为阊、胥、 巫(“平”)、齐、娄、 匠(“相”)、盘、蛇 (居南)门
• 象天法地:天人 合一
PPT学习交流
110
PPT学习交流
111
PPT学习交流
112
PPT学习交流
113
PPT学习交流
114
PPT学习交流
115
PPT学习交流
116
PPT学习交流
117
PPT学习交流
118
PPT学习交流
119
PPT学习交流
120
PPT学习交流
121
PPT学习交流

教学课件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教学课件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3)嘉峪关
➢ 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 喉,有“河西第一隘口”之誉,始建于明洪武 五年(1372年)。
第五节 中国著名的古楼和古桥
一、中国著名的古楼 二、中国著名的古桥
一、中国著名的古楼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部分
(一)台基 1.定义 2.类型 ➢普通台基 ➢较高级台基 ➢更高级台基(须弥座,又名金刚座) ➢最高级台基
(二)木头圆柱
➢在古建筑中,常用松 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 形木头。置于石头 (有的是铜器)为底 的台上。多根木头圆 柱,用于支撑屋面檩 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
三、古长城建筑
(一)长城概述 (二)长城的基本结构 ➢长城的构造,主要有城墙、敌台、关隘、
烽火台等。
长城主要结构
(三)秦、汉、明长城简况
1.秦长城 2.汉长城 3.明长城
1.秦长城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 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 将秦、 赵、燕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傍阴 山,东至辽东,俗称 “万里长城”。
“石像生”仪仗队石刻已经形成。如唐乾陵; 明清时期,帝陵王神道发展到了高峰; 明十三陵的神道全长7公里,清东陵的神道长
达5公里。
第三部分为护陵监: 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为了
防止被盗掘和破坏,每个皇帝的陵都有护陵 监。 监的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署、市衙、 住宅等建筑。
名称 祭祀建 筑区
3.前朝后寝 ➢定义: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
“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 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 活居住的地方。
4.三朝五门
(二)宫殿外构件和陈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幻灯片课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幻灯片课件
16
⑩排水的龙头
宫殿汉白玉台基的栏杆下设有排水的龙头,暴雨时可形成千 龙喷水壮观景象,用来显示皇威。
17
御座 蟠龙金柱 太平有象
屏风
18
地平台 金砖墁地
仙鹤
19
藻井 轩辕镜
20
3、等级的体现未央宫长乐宫21三、宫殿建筑典范
22
四、宫殿建筑的艺术特征
23
1、历史概况
24
25
♥ 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 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 儒家礼仪、等级制度 ♥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
26
1、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两侧的建筑低 小简单,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轴线的纵长深远,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
27
西六宫 武英殿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汉白玉石桥
午门
东六宫 文华殿
28
午门
29
汉白玉石桥
30
太和门
皇帝举行大典时在此排列仪仗
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
68
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69
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 脊,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70
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
71
重檐>单檐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 山顶>硬山顶>卷棚顶
72
②判断主体建筑的三标志之二---台基 形式
31
太和殿
32
中和殿
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 礼 前 休 息 和 接 受 朝 拜 的 地 方。33
保和殿
保和殿是皇帝 赐宴和殿试状 员 的 场 所。

我国古代建筑课件PPT

我国古代建筑课件PPT

1
起源Leabharlann 受道家思想和文人审美影响,将自然景
演变
2
观引入园林设计。
经历了汉唐兴盛、宋元完善、明清繁荣
的发展阶段。
3
精髓
通过布局、意境、景物等元素,营造出 迷人的颇具诗意的园林空间。
用木材建造的古建筑
佛塔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代表,精湛的工艺和固定的结构 使其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木构民居
采用榫卯结构,适应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展现 了中国民间建筑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建筑的施工工具与材料
1 工具
2 材料
如金属锯、锤子、刨子等,用于切割、 连接和装饰。
如木材、砖石、琉璃等,用于搭建和 装饰建筑。
瓦当、斗拱、螭首等建筑元素的意义与作 用
瓦当代表着顶部的权威与永恒,斗拱体现了结构的平衡和协调,而螭首则被视为祥瑞的象征,用于保护和祈福。
中国传统园林的起源、演变及其精髓
代表:南京夫子庙 特点:适应地域特点,体现人们生活方式和社 会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构造和基本原理
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中独特的结构构造,通过斗拱的嵌套 和抬升,实现了大跨度建筑的搭建。
檐口
支撑屋顶檐口的木雕结构,非常精巧地平衡了整个 建筑的力学关系。
榫卯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的木结构连接方式,使得建筑更 加牢固和耐久。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追求丰富的细节和精湛的装饰,体现 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建筑意义的理解。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宫殿
代表:紫禁城 特点:宏伟壮观的规模和华丽的装饰。
园林
代表:拙政园 特点:注重景观布局、景物变化和意境的表达。
庙宇
代表:白马寺 特点:富有宗教氛围,注重平衡与和谐。

中国古代建筑史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史ppt课件

凤雏建筑基址 墙体 厚580—750mm 墙皮 厚10mm 屋顶 厚70—80mm 台基 高1300mm;南北长45.2米、东西宽
32.5米 柱础 立柱 深度 -
召陈建筑遗址 厚800mm 高760mm;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0.4米
直径900—1000mm 直径500—700mm 入土100mm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
年代 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特征
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高潮时期。从盛唐(8世纪) 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的 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 已稳定下来。
建筑 大兴城、赵州安济桥
人物 李春
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建筑 佛塔、石桥、皇陵、园林、宫殿 人物 喻皓、沈括、李诫 著作 《木经》、《梦溪笔谈》、《营造法式》 进步 减柱法、移柱法;斗拱作用减弱;拱高柱高比例减小
宋代文物
宋代湖田窑影青南瓜壶
宋代官窑粉盒
哥窑双贯耳八棱瓶
宋代建筑特征
北方屋顶较陡;南方较平缓,出檐深 建筑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 有些昂被斜袱代替 补间铺作的朵数增多
新石器时期——榫卯结构
新石器时期遗址
河姆渡遗址
山东章丘市龙山镇西河遗址
广西平乐县遗址
新石器时期建筑复原图
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更向前跨进了一步,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繁荣的氏族公社遍及全 国各地,从母系的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的氏族公社以至于逐渐解体,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发 展的整个过程,并终于创造了青铜器文化,进入了阶级社会。
新石器时期文物
磨制石器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演示课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演示课件
17
东 晋 及 南 朝 建 康 宫 城 平 面 示 意 图
18
概治“伟隋
,
念唐 朝三沿唐
大 明
、朝用宫
宫 燕”西殿
复 原 图
朝(周建 )外天筑
的朝子宏19
太极殿复原图
20
唐含元殿复原图
/programs/view/4DPGb1mIio8/
大明宫/act/video.jsp?videoId=VIDE12066862293976291 7
98
仿秦宫殿
99
—魏晋南北朝. 宫室设计: 太极殿左右处理政务的东 西堂;中国式佛教宫殿建 筑成为最具有代表性建筑 艺术
100

.
个艺建隋 高术社唐 峰的 第 一会 建 筑中 国 封
隋代隆兴寺之摩尼殿
101
唐代大型宫殿建筑群 102
唐代宫殿复原模型
103
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
104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雄宝殿(宋) 105
62
63
64
交泰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
间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
65
66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 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 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 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67
满人信奉萨满教,祭祀时,将活猪牵到坤宁
宫,在这里现场宰杀,然后剥皮、割解、再
放到坤宁宫的两口大锅里水煮。每年正月初
二,皇帝要钦点王公大臣“坤宁宫吃肉”,
吃过的人死后出殡的队伍里,可打出一块幡,

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 前的上古时期。其中,经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分别是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和明清时期。这 几个时期在建筑发展史上的共同特点是修建了大批 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包括宫殿、陵墓、都城以及防 御工事、水利工程等,且在建筑形式、选材等方面 的影响泽及后世。 其中,秦朝修建的秦始皇陵及长城、隋朝修建 的赵州桥、明清两朝的帝王宫殿紫禁城等至今还在 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没有正脊,有若干屋
上为锥形的屋顶
脊交于上端
屋面双坡
没有明显的正脊
形成长方形屋面
顶部是在平顶的屋顶四 周加上一圈外檐。
代表 南禅寺大殿、 太和殿 天安门城楼
一般亭、阁、塔 常用
庑殿顶 歇山顶
攒尖顶
卷棚顶 盝顶
注意:
(1)屋檐根据檐数可分为单檐、双重檐、三 重檐。重檐可增加建筑物的立面形态美感,又 可减小高大建筑檐面排水对基座的冲击力,所 以用“重檐三滴水”表示三重檐。
太和殿:面阔十一开间
(2)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 (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 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3)大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 用以形成屋脊。
(4)斗拱
定义: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 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 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
天坛
社稷坛 太庙
皇权至上 ,以中为尊
建筑群的主体建 筑都建在中轴线上, 次要建筑建于中轴线 两侧。这种明显的反 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 无上,中轴线纵长深 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 的尊严华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6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7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8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9
唐 长 安 城 复 原 平 面
完整版ppt课件
20













完整版ppt课件Biblioteka 216 宋.辽.金
北宋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我国古代史上较为 衰落的朝代。但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和火器等伟大创造。南宋时,中原人 口大量南移,南方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由于 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 新高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15
5唐
唐朝(618~907年)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 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到唐中 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虽“安史之乱”后 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 和提高,主要特点有: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 已定型化。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完整版ppt课件
11
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 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 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 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 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 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 山陵、至今遗迹犹存。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整理ppt
9
故宫简介

故宫又称“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宫,世界上最
大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
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明朝皇帝朱棣
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
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故宫
殿的位置,金代在圣母殿前又加建献殿,以后又
经元、明、清各代增建和重修,形成了现在晋祠
的格局。圣母殿是宋、辽、金时期祠庙建筑中唯 一保存下来的宋代木构。
整理ppt
4
晋祠简介
• 圣母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重檐九脊顶,殿身
采用殿堂型构架体系。在构架中将殿身前檐柱落 在一条三椽 上,从而使大殿前廊加宽,形成较宽 的开敞的举行祭拜圣母活动的空间。前檐柱采用 木雕盘龙柱形式,为宋元二年(1087年)遗物,也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现存圣母殿上斗 拱有多种形式,正是历次重修所留下的遗迹。圣 母殿微微向上弯曲的屋顶轮廓,柔和秀美,总体 造型舒展而庄重,是宋代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殿内有四十三尊塑像,即圣母像及侍女像,尺度 与真人相近。人物性格、表情各不相同,姿态、 服装、发式因人而异,比例造型优美,是宋代塑 像中的上品。殿前有一以泉水汇成的水池,因游 鱼众多,名为鱼沼。池上有一座十字形平面的桥 梁,其东西方向的主桥为平桥,宽约5米,南北方 向次桥宽约3.5米,斜搭在主桥上。桥下有三十四 根石柱,也排列成十字型,上有木制梁、枋及桥 面板。这座桥被称为“整飞理pp梁t ”或“鱼沼飞梁”。 5
具有保护作用。彩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春秋时期就已经在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课件
49
古人以奇数为吉祥数,面阔进深多为单数。开间越多, 建筑等级越高,如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开间为十一间。
50
(三)大梁 即横梁,是架于木头圆柱(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 形木头,置于石头为底的台上)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 头,用以形成屋脊。
51
(四)斗拱 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 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 和额枋、屋面之间。
3
经过漫长的发展后,中国古代建筑日趋成熟,并形成 了一种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 建筑体系。
4
(一)原始社会时期 早期:穴居、巢居;
5
晚期:逐步发展到地面上,北方黄河流域出现木 骨泥墙房屋,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 筑。
6
(二)奴隶社会时期 商朝:夯土技术成熟,并使用大量青铜工具,建 造了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 西周与春秋时期:营造以宫室为中心的城市,瓦 的出现,木构架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52
(五)彩画 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初为保护木材,后逐渐突出装饰 性。分为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 1.和玺彩画 最高级别彩画,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 主要特点: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凤图案组成,间补以花 卉图案,主要线条及龙用沥粉贴金,金碧辉煌。 2.旋子彩画 仅次于和玺彩画,用于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和寺庙中。
84
68
结构名称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
特点
使用对象
沿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 多用于宫殿、坛 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 庙、寺院等大型 放短柱,上再架梁,如此叠 建筑物。 数层。
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 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 多用于民居和较 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连接, 小的建筑物。 并以挑枋承托出檐,由此形 成一个整体框架。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
9
5、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布置了广场、照壁、门道 及其左右的厢房,其南端突出塾外,整体平面呈日字形。是中国已知最 早最完整的四合院。( 岐山宫殿遗址复原图)
.
10
“合院”形式,四周有檐廊环绕,基址下有排水管和暗沟,排 院子里的水;B、平面中轴对称;布局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尊卑有序。三合土:白灰+沙+黄泥抹面
.
20
阿房宫地砖“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
21
秦阿房宫的一处园林景观遗存
.
22
2、秦长城(公元前221年左右)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万余里,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内蒙古包头固阳县的秦长城遗迹。
.
23
秦长城烽火台
.
24
3、秦始皇陵(公元前210年临潼)坟用夯土在山丘上筑成方锤形, 植草树以像山,现残高51.668米,底边长约500米。内有宏大的寝殿 和廊房等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 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
8
4、西周洛邑王城位于今河南洛阳,遗址已荡然无存,据 战国时期《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三 礼图》中描绘的王城规划
宫殿位于王城中央最重 要的位置,将太庙和社 稷挟于左右,说明西周 时君权已凌驾于族权、 神权之上,中国宫殿的 总体格局已大体初定。 西周宮殿或宗庙基址分 別有山西岐山凤雏和扶 风召陈二处
.
3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 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 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 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53
54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 与布局
▪ 3、独特的单体造型 ▪ 4、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5、写意的山水园景
55
56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木构建筑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并作为整 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墙壁只起围护作用, 多数不承担荷载,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
7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8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59
60
61
2)木构架体系之穿斗式
▪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构架,也称穿逗架、穿斗架。 其特点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 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 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平行的两组木 构架之间,也是用横向的枋与檩连接。
▪ 穿斗式构架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细木料,山面抗风性 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 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 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 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 民居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朝廷颁布并刊行了《营造法 式》。这是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是一部完 善的建筑技术专书。书中总结历代以来建筑技术的经验, 制定了「以材为祖」的建筑模数制。对建筑的功限、料例 作了严密的限定,以作为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的准绳。反 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 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 到了新石器时代,黄 河中游的氏族部落, 利用黄土层为墙壁, 用木构架、草泥建造 半穴居住所,进而发 展为地面上的建筑, 并形成聚落。长江流 域,因潮湿多雨,常 有水患兽害,因而发 展为杆栏式建筑 。古
代文献中也多有「构 木为巢,以避群害」、 「上者为巢,下者营 窟」
• 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 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 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 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 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 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 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 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 代表建筑: • 阿房宫遗址 • 秦始皇陵兵马俑 • 长城
阿房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长城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
• 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展起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 一时间佛教寺塔盛行。
元代营建大都及宫殿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 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 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 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的面积。 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 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 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 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 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 (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 半。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 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 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 得格外壮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1)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4)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5) 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 (6)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高潮
(1)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 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 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 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 辽宁、贵州、广东、湖 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 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建 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 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 陵墓。结构主体的木构架 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 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 式多样化,庑殿、歇山、 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 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 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 有了新的发展。
制定了营缮的法令,设置有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管理营造的官员。
隋朝都城大兴城
• 五台山佛光寺
西安大雁塔
(5) 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
• 从晚唐开始,中国又进入三百多年分裂战乱时期,建筑也 从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来,再没有长安那么大规模的都城 与宫殿了。城市渐由前代的里坊制演变为临街设店、按行 成街的布局。在建筑技术方面,前期的辽代较多的继承了 唐代的特点,而后期的金代,建筑上则继承辽、宋两朝的 特点而有所发展。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北宋起,就一变唐 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建筑装饰 也更加讲究。
西安半坡遗址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 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 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
造台。
• 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此时木构技术较之 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 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 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宫殿布置在城内, 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 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 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 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 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 的基础。
北宋细腻、纤巧建筑
• 北宋起,就一变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 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
(6)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高潮
•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
• 元代营建大都及宫殿,明代营造南、北两京及宫 殿。在建筑布局方面,较之宋代更为成熟、合理。
• 明清时期大事兴建帝王苑囿与私家园林,形成为 中国历史上一个造园高潮。喇嘛教建筑的营造, 完全是出于清朝廷的政治需要,一时间蒙、藏、 甘、青等地广建喇嘛庙,仅承德一地就建有十一 座。这些庙宇规模宏大,制做精美,是中国古代 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畸型。明清两代距今最近, 许多建筑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宫殿、坛 庙,京郊的园林,两朝的帝陵,江南的园林,遍 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 垣建筑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石窟寺:大同云冈石窟
敦煌莫高窟
洛阳龙门石窟
(4)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 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 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 隋朝修建了都城大兴城,营造了东都洛阳,经营了长江下游的江都 (扬州)。名匠李春在现今河北赵县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 大石桥安济桥。
• 唐代在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继续修建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
•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镇兴建了大量寺塔、道观,并继承前代续凿石窟 佛寺,遗留至今的有着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佛殿、西安慈 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兴教寺玄奘塔、大理千寻塔,以及一些 石窟寺等。此期间,建筑技术更有新的发展,木构架已能正确地运用 材料性能,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朝廷
• 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 所。
• 不少地区还开凿石窟寺,雕造佛像。重要石窟寺有大同云 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太原天龙山石窟、峰峰南响堂山和北响堂山石窟等。
• 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天竺)、
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
东汉、北魏、南朝的佛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