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水县水语数词“一”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8-12-06
作者简介:黄利(1993~),女,广西博白人,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方向
)。基金项目:2017年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经费:广西融水县水语数词“一”的研究(gxun-chx-ps201720)。一、引言
在侗台语族里,如何区分汉语同源词和老借
词,这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难题。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经验,数词的同源关系对确认不同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知道,与名词、动词的概念相比较,数的概念不是具象概念,而是抽象概念。一般情况下,抽象概念都是在具象概念基础上发展来的。根据这一看法,可以认为表达抽象概念的数词一定是在表达具象概念的名词、动词等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人的抽象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提高和发展的。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且人的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伴随这社会生活的需求,才产生数词。
广西融水县水语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广西融水县水语中表示数目“一”的数词
有三个———da ▼
▲
u 33,t ɘ33(to 31),ʔj ɘt 55。本文准备
讨论,广西融水县水语数词da ▼▲
u 33,t ɘ33(to 31),
ʔj ɘt 55的用法特点。
二、概述
水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至迟到唐代初
年才基本形成一种单一民族。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八》记载:“抚水蛮,在宜州南,有县四,曰抚水,曰京水,曰多建,曰古劳。唐隶黔南,其酋皆蒙姓出。有上中下三房,民则有区、廖、潘、吴四姓。”另外,《宋史》里多次提到“抚水蛮”,记载其主要活动范围在宜州
(今广西宜山)、融州(今广西融安)、南丹州(今广西南丹)、环州(
今广西环江)一带,这与唐代的抚水州大致是同一区域(
《宋史》卷八、二七三、二八四、三零一、三五一、四九四等)。据尤中先生考证:“元明清时期,水族的分
布状况,基本地域变动不太大。元朝时期由于对水族地区统制不够深入,因此记录阙略。明代,便可明确知道水族与侗族等民族共同杂居于同一区域之内,即今黔南南部至黔东南之间,南到广西境内。……清代,水族的分布地域已明确集中
广西融水县水语数词“一”的研究
黄利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
】汉语与水语的关系是历时的,动态的,大致经历了同源--分化--接触的发展过程。在水语中有不少词,原来有自己的说法,由于某种需要又吸收了一个同义的汉语借词,形成固有词和借
词并存并用的现象。广西融水县水语数词“一”的表达就有三个--da ▼▲
u 33,t ɘ33(
to 31)和ʔj ɘt 55,它们在语言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关键词】融水水语;数词“一”;用法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9)01-058-07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1期第28卷No1.2019vol.28
到贵州都匀府南部与广西庆远府北部连接地带,亦即龙江合柳江上游地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将荔波县从广西划归贵州之后,水族便主要聚居在贵州。”(尤中1989,第183-192页)
从曾晓渝调查的水族歌《迁徙歌》材料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在唐宋时期水族的主要聚居地是抚水州一带(今广西环江地区);中古之后,元代或明初,水族的主体族群有一次大的迁徙,即从广西北部的环江地区迁往黔南。
2017年6月至12月笔者对广西融水县水语进行调研期间,听两位发音人和村干部讲,他们的祖先迁至当地居住已经有几百年了,潘姓水族祖先是从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梅村沿融江迁移到此,后来村里发生了一次火灾,把族谱给烧毁了,所以现在关于村里的历史,只能从村里的老人那里得知。
(一)概况
融水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境古为百越地,秦属桂林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潭中县地,属郁林郡。南齐建元三年(公元481年)置齐熙县,兼置齐熙郡,郡县治所均在今融水镇。南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在今县城水东置东宁州。隋初撤销齐熙郡。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东宁州改为融州,齐熙县改为义熙县。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撤融州,将义熙县并入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设融州,辖义熙、武阳、黄水、安修四县。武德六年(623年),改义熙县为融水县(此为融水得名之始)。天宝元年(742年)改融水县为融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融州。五代时期仍设融州,辖融水县。宋至道三年(997年)为融州融水郡,崇宁初置清远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为黔南路帅府;大观三年(1110年)为下都督府。元朝置安抚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融州路总管府。二十二年(1285年)降为散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融水县并入融州。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称融县),属柳州府。清朝,融县名称不变,属柳州府。1952年11月,以原融县中区为主成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5年改称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
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融江从北向南流经县城,东临融安县,南连柳城县,西与环江县、西南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接壤,北靠贵州省从江县,东北与三江侗族自治县毗邻。
融水县总人口51.98万(截至2017年),其中水族人口仅有4358人。水族人口主要居住在滚贝侗族乡朱砂村,其他少量杂居在英洞瑶族乡。融水县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有苗语、壮语、侗语、瑶语、水语和仫佬语。融水县苗语属于黔东南苗语方言。融水县壮语属于广西北部方言,即桂北土语。融水县侗语属于侗水语支南部方言。融水县瑶语属于瑶语勉金方言。融水县汉语方言主要有土拐话、客家话、桂柳话、六甲话。土拐话是当地传统汉语的通用语,是平话的一种,与粤语接近,主要分布于境内的融水镇、和睦镇、融水乡、永乐乡的东头村等;客家话分布在四荣乡的三江、江潭等村,香粉乡的古都、大坡等村,洞头乡的洞头村等;六甲话分布在大浪乡一带;桂柳话为全县各族通用语,也是官方语言。
(二)发音人及材料介绍
本篇论文材料的发音人是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英洞村平顶屯的潘仁富,男性,水族,1962年6月生于英洞村,在当地初中念完二年级后就辍学在家务农,一直都生活在当地,从未外出打过工,现在在家里种植树木和经营了一家杂货铺。父母都是讲水语的水族人,家庭用语是水语,村里邻里之间交际也是水语,只有外出进货,办事才会讲桂柳话或普通话,但主要是讲桂柳话的较多。
本篇论文的语料主要是以吴启禄《布依语数词“一”研究》为蓝本设计词表,作者分别于2017年11月20日,2018年6月4日到广西融水英洞村进行语料采集,后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又与发音人联系几次,探讨了一些关于数词省略的用法。
三、数词“一”的基本用法
(一)da▼▲u33的用法
1.广西融水县水语表示数目“一”的词数词“da▼▲u33”一般只能用于数数目。如:da▼▲u33/ʔjɘt55(一),ɣa24/ȵi55(二),ha▼▲m24(三),ɕi35(四)……而在实际生活中,主要使用第二套,第一套很少使用了。
黄利:广西融水县水语数词“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