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调研报告

中共***委组织部

近期,我们组成人员,深入乡(镇)、农村(社区),就农村培养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辖12个乡镇,382个行政村,下设35个党委,党支部810个,其中村级党委2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379个。

2003年,全县农村党员10609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3202名,占30.2%;36—54岁党员5006名,占47.2%;55—59岁党员1053名,占9.9%;60岁以上党员1348名,占12.7%。

2004年,全县农村党员11059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3094名,占28.0%;36—54岁党员5127名,占46.4%;55—59岁党员1161名,占10.5%;60岁以上党员1677名,占15.1%。

2005年,全县农村党员11511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2998名,占26.0%;36—54岁党员5248名,占45.6%;55—59岁党员1266名,占11.0%;60岁以上党员1999名,占17.4%。

2006年,全县农村党员11962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2894名,占24.2%;36—54岁党员5372名,占44.9%;55—59岁党员1371名,占11.5%;60岁以上党员2325名,占19.4%。

2007年,全县农村党员12412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2768名,占22.3%;36—54岁党员5496名,占44.3%;55—59岁党员1484

名,占11.9%;60岁以上党员2664名,占21.5%。

从2003年起,每年新发展农村党员35岁以下占发展总数的70%以上,农村申请入党人和积极分子年龄70%以上都在35岁以下;2007年全县共有村党支部书记382名,其中,50岁以上134名,占35%,30—49岁有248名,占65%。

二、主要做法

1、抓培养,强化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重点放在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教育。各基层党委依托基层党校,采取集中培训、作报告、演讲比赛等多种教育方法,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二是实行专人培养考核责任制。要求支部成员分包重点培养对象,党员分包积极分子,每月找积极分子谈一次话,支部定期研究制订培养教育措施。三是在日常工作中,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实际行动中锻炼培养自己,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增强党员意识,锻炼工作能力,促其尽快成熟。四是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积极分子队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档案,支部每季度考评一次,半年分析一次情况,根据考评和分析的情况对积极分子进行调整和充实。几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80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9600名。

2、抓规范,坚持标准,严把“入口关”。在审批程序上,采取六项措施:一是建立上一级党组织委派指导员制度。为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县委明确要求上级党组织要委派两名正式党员作为指导员,指导监督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从确定积极分子到支部大会确定预备党员都要积极参与指导,并在决议上签

字;二是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坚持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基层支部在发展新党员前,应提前两周向群众公布拟发展人员名单,接受群众监督,凡群众反映强烈的支部要派专人进行调查,在问题未查清之前不得发展;三是实行对发展对象预审制。发展前由县委组织部详细审察基层党委整理上报的发展对象有关材料,对个别材料不规范、不完善的坚决予以退回,责成有关党委重新整理;四是县委组织部派组织员同基层党委成员与发展对象谈话,详细了解其入党动机以及对党的认识,并同党内外群众座谈,了解发展对象的真实表现情况;五是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到县委党校进行集中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使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全面了解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并对发展对象进行理论测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暂缓发展;六是严格检查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不定期检查调阅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会议记录。并坚持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参加集中培训的不发展,没有本人申请和思想工作汇报的不发展,政审不完备、不清楚的不发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或犯有其它严重错误的不发展,“文革”中和“动乱”期间有问题的不发展,培养考察时间不到一年或未经公示的不发展。

3、抓管理,跟踪问效,认真把好党员转正关。一是建立入党介绍人联系制度。发展对象被接收为新党员后,入党介绍人要继续对预备党员进行跟踪培养,并定期向支部汇报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以便党组织及时全面地了解预备党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要求预备党员每月向党小组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党支部根据联系人汇报情况和组织考察情况,每半年做一次鉴定,并填写《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卡》,供讨论转正时参考。三是实行公示制度。让党外群众对预备期满的党员监督和评议,依照公示和评议结果确定是

否按期转正,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新的“起跑线”上做出新的成绩。

4、抓难点,对症施治,解决个别农村支部多年不发展党员的问题。近年来,县委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采取得力措施,消除了二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空白村”。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制订了发展党员的五年规划,实行县委常委包乡镇、乡镇党委委员包村的办法,把解决发展党员“空白村”问题作为对基层党委、支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此确保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分类指导,对症施治。对于因发展党员中家族派性干扰,班子内部不团结,影响了发展工作的软弱涣散的班子,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组织调整。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县委派经济实力强的局委分包;对班子软弱的村,派组织人事部门分包;对社会治安较差的村,派公安、政法部门分包,有针对性地驻村帮助开展工作,提高党支部对群众的吸引力。针对少数农村青年农民拒不发展的问题,下决心疏通渠道,消除障碍;对一些忽视发展工作,班子老化、后继乏人的村支部,加强教育和引导,并明确要求各支部成员联系培养1—2名入党积极分子,使其尽快成熟,每年至少发展1名新党员。三是严格奖惩,层层落实责任制。每年初,县委召开的组织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乡镇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村级组织建设直接责任人,把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党建工作规划,制定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不平衡。一是个别村支部不愿培养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