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F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F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F5.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JTG F30-201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4.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5.GB/T 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二、使用部位及技术要求

1、使用部位:水泥混凝土路面

2、技术要求:①设计标号:F5.0;②施工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三、原材料说明:

1、水泥:水泥:采用鲁宏牌P.O42.5R普通水泥,各项指标符合JTG E30-2005试验规程要求。

2、碎石:东平10-20mm、5-10mm为压碎值为17.1%,符合JTG/T F50-2011规范要求。

3、砂:采用泗水河砂,该砂细度模数为2.80,属中砂,符合JTG/TF50-2011规范要求。

4、水:地下水

5、减水剂:淄博华伟生产的NOF-AS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3%,减水率为28%

6、粉煤灰:济宁邹城电厂Ⅰ级粉煤灰,细度为10.1%,烧失量为2.9%,需水量为92%。以上原材料检验结果见原材料技术指标汇总表1-1、1-2、1-3

7、矿粉:曲阜

四、计算步骤

1、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1-1.04×0.075)+0.61×0.4=5.67MPa

其中:fc——混凝土配制弯拉强度,MPa;

fr——设计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s——弯拉强度标准差,MPa;

t---保证率系数;

cv—弯拉强度变异系数0.05-1。

2、水灰比

W/C=1.5648/(fc+1.0097-0.3595fS)=1.5684/(5.67+1.0097-0.3595×9.1)=0.46(取0.45)

式中

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3、砂率:

Sp=38%(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表4.2.11-1)

4、依据施工运距等因素查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4.0.1-2确定用水量mw0=233kg减水率按28%计;实际用水量W=233×(1-28%)=167.7kg。取168kg。

5、确定水泥用量:C =168/0.45=373kg,取375kg。符合规范要求。

6、粉煤灰用量13%,mf0=49,矿粉17%mk0=64

7、粗细骨料用量确定

采用重量法由下式计算

mc0+mg0+ms0+mw0+mf0+mk0=mcp

Sp =ms0/(ms0+mg0)×100%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用量(kg)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用量(kg)

mf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粉煤灰用量(kg)

mk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粉用量(kg)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假定重量(kg),这里取2400 kg /m3 计算后的结果为:ms0=661kg /m3,mg0=1081kg /m3

8、确定基准配合比,计算每立方混凝土材料用量:

mc0=375kg /m3;ms0=661 kg /m3;mg0=1081kg /m3;mw0=168kg /m3;mf0=49;mk0=64;减水剂=4.87kg /m3

质量比为:mc0 :ms0:mg0:mw0:mf0:mk0:减水剂=1:1.76:2.88:0.45:0.13:0.17:0.013

9、拌和物和易性调整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40L砼拌和料,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15kg

砂:26.44kg

碎石:43.24kg

水: 6.72kg

减水剂:0.195kg

粉煤灰1.96kg

矿粉2.6kg

经实测坍落度160mm,和易性良好,无离析现象,实测容重为ρ=2400(kg/m3),不需要调整。

五、试验室配合比确定

1、按基准配合比水灰比W/C=0.45,分别增加和减少0.03;砂率保持不变,计算出另外两种配合比,即W/C=0.48,W/C=0.42,具体如下表。

经实测坍落度(见表),和易性良好,无离析现象。分别成型试件。三种水灰比制作试件:

符合要求。确定F5.0配合比为:

3、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减水剂=

375:661:1081:168:64:49:4.87

1:1.76:2.88:0.45:0.13:0.17:0.013 坍落度160mm

3、每方水泥混凝土总碱含量计算:

总碱含量=0.0058×373+0.06117×0.168+4.8×0.057= 2.44kg

---水泥碱含量0.58%

---水的碱含量61.17mg/L

---外加剂碱含量5.7%

附:1、配合比设计记录及砼强度报告

2、原材料试验报告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 沥青砼路面的优点: 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2、沥青里面平整且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里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 3、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4、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缺点 1、石油价格较高,导致沥青价格较高,沥青路面造价高于水泥路面 2、行驶舒适但是以油耗为代价,60KM时速时沥青路面油耗较水泥路面高约8%。但本项目非高速公路,里程也较短,故对经济性影响不大。 而沥青玛蹄脂路面比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更为优异,在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抵抗车辙性能更为突出 缺点是对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和素质要求更高,面层造价也高于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优点: 1、强度高,耐久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损的力学强度 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影响很小 3、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 缺点 1、水泥路面接缝较多,使施工和养护增加复杂性。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增加行车噪音。 2、施工及维修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本项目滨江大道段通行多为重型汽车,势必造成路面维修周期较短频率较高,故水泥路面对及时开放交通影响不利。 3、挖掘和修补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的路面质量不如原来的整体强度高。尤其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4、阳光下反光太强,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行车安全 5、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设模板、布置接缝及传力杆设施等 综上所述,结合本项目为市政道路的特点,虽然沥青路面造价较水泥路面高,但是在行车舒适程度,后期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均优于水泥路面,故推荐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

石料级配ES-2稀浆封层配合比

``````````````````````````公司````公路```标稀浆封层配合比 试验报告 试验项目: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 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二○○七年五月 试验总说明

1、试验依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 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 2、试验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 标、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 最佳沥青用量:7.5% 最佳外加水量:7.5% 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7.5%±1% 一、原材料试验 1、集料实验

稀浆封层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石灰石,使用ES—2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围见下表: 集料筛分实验,其用以测量集料的规格和级配的组成。 结果如下图: 集料筛分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ES—2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

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要求: 2、矿物填料的选择 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稀浆封层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ES-2型级配。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可以不采用填料。 3、乳化沥青沥青试验 我们采用的是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稀浆封层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稀浆封层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采用的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各项指标如下表:

C3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一、本配合比用于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XX合同段桥梁台帽、附 属及涵洞盖板等工程部位的施工,设计强度为C30混凝土,坍落度为70~90mm。 二、设计依据: 采用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TJ 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三、原材料产地及技术参数: 水泥:四川泸定山盛水泥有限公司“山盛”牌P. O 42.5R级 中砂:帕姆林砂石场中砂 碎石:帕姆林砂石场5~31.5mm 水:雅江县八角楼乡可饮用水 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 XX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XX合同段试验室

C30砼配合比计算书 一、试配强度的确定 fcu,o=fcu,k+1.645δ =30+1.645*5 =38.2(Mpa) 式中: fcu,o---砼的配制强度(Mpa) fcu,k--- 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δ--- 砼强度标准差,取δ =5 二、水灰比的确定 W/C=a a*fce/ fcu,o+a a*a b*fce =0.46*42.5/(38.2+0.46*0.07*42.5) =0.49 式中: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fce=r c*fcek=1.0*42.5=42.5(Mpa) (r c---水泥标号的富余系数,取r c=1.0) a a、a b--- 回归系数,取碎石a a =0.46 ,a b=0.07 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要求,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7。根据经验,选用0.44的水灰比。 三、每立方米砼用水量的确定 根据《JGJ 041-2000》要求砼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31.5mm,根据经验选用193Kg/m3的用水量。 四、每立方米砼水泥及粉煤灰用量的确定 m co=m wo/ w/c=193/0.44=439kg 选用439kg的水泥用量。 按耐久性校核用水量,根据砼所处环境地区,查JGJ 55-2000可知,允许最小水泥用量225kg,最大水泥用量500kg,上述水泥用量439kg,符合耐久性要求。

C20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

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砼设计标号: C20普通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7、施工图纸 二、设计要求: 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坍落度90-110mm。 使用部位:通涵基础及防护工程 使用原材料为: 水泥: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海螺牌(P.C32.5) 砂:株洲市王十万砂场河砂,细度模数为2.74,属中砂,含泥量1.0 %, 表观密度:2.602g/cm3 碎石:湘乡市棋梓桥水泥厂碎石场;表观密度为2.720g/cm3; 掺配比例,16-31.5(mm):9.5~19(mm):4.75-9.5(mm) =30%:50%:20% 水:饮用水 制作与养生的方法 把用于砼配制的各原材料混合并机械搅拌均匀,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 制作试件,用人工成型,拌合物分层厚度大致相等的两层装入试模,每层插捣25 次。二十四小时后拆模,再放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室里进行养生。 三、配合比参数的初步确定 1、确定试配强度 根据设计规程可知,σ=4.0,试配强度fcu,ο=26.6Mpa 2、计算水灰比 W/B=a a.f b/(f cu,0+a a.a b.f b),式中:粗集料采用碎石取a a=0.53,a b=0.20,水泥富于系数γc=1.00,f ce=1.00*32.5=32.5, 由W/B=a a.f b /(f cu,0+a a.a b.f b) 得出ω/c=0.57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水灰比取ω/c=0.50,符合耐久性要求。 3、用水量 根据设计坍落度和最大碎石粒径及相关经验,取用水量m wo=175Kg

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路面)

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编制依据: 1、JTG F30-2014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2、JT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4、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6、设计图纸 二、工程要求: 1、强度等级:C35,28天弯拉强度5.0Mpa 2、坍落度:40-60mm 3、拌合及振捣方法:机械 4、部位:路面砼面层 三、材料: 1、水泥: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南方牌P.O42.5水泥 2、细集料:江西河砂,细度模数2.80 3、粗集料:采用四都碎石厂碎石,最大粒径31.5mm,4.75-31.5mm合成级配, 4.75-16mm 占37%、16-26.5mm 占45%、19-31.5mm 占18%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公司JD型高效减水剂 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 1、基准配合比(C35-B) ⑴、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82 ⑵、计算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 =0.38 采用W/C=0.38 其中fr=5.0,c v=0.12,s=0.15,t=0.72,fs=7.4 ⑶、依据JTG F30-2003规范,查表4.1.4。选择用砂率: 砂的细度模数为2.80,选取砂率为S P = 38%。 ⑷、设计坍落度为40-60mm,选用S L=60mm。

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 W0=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6 Kg 选用单位用水量为:180 Kg 掺外加剂单位用水量: 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公司JD型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为 12%~20%,掺量为1.8%,减水率为β=16%; 所以用水量W0w=W0(1-β/100)=151 Kg ⑸、计算水泥用量:Co=Wo/(W/C)=397 Kg 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 即:397+Mg 0+Ms0+151=2450 38%=Ms0/(Ms0+Mg0)×100% 解之得: Ms0=723Kg/m3Mg0=1179Kg/m3 ⑺、初步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水 397:723:1179:151 1 :1.82:2.97:0.38 外加剂,掺量为1.6%,水泥用量为397 Kg/m3,水灰比不变则: 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 397:723:1179:151:7.15 1 :1.82:2.97:0.38:0.018 2、调整配合比(C35-A):水灰比减少0.02,则: ⑴、水灰比:W1/C1=0.36 ⑵、砂率:βs1=38% ⑶、用水量:Mw1=151Kg/m3 ⑷、计算水泥用量:Mc1= Mw1/ w1/c1=419 Kg/m3 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 即:419+Mg 1+Ms1+151=2450 38%=Ms1/(Ms1+Mg1)×100%

稀浆封层施工细则

初稿天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稀浆封层施工细则 长安大学技术咨询组 二〇一〇年五月

目录 总则 (1) 1材料 (2) 1.1 乳化沥青 (2) 1.2 乳化剂 (2) 1.3 水 (2) 1.4 稳定剂 (2) 1.5 矿料 (3) 1.6 水泥(※) (3) 2 稀浆封层混合料设计 (3) 2.1 矿料级配 (3) 2.2 单层稀浆封层的材料用量范围 (4) 2.3 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4) 3 设备 (4) 4 施工前的准备 (4) 5 试验路段的施工 (5) 6 稀浆封层施工工艺 (5) 7 稀浆封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6) 7.1 原材料质量控制 (6) 7.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7) 8 稀浆封层交工验收质量检测与评价 (8) 8.1 检测指标、频率、质量要求及方法 (8) 8.2 稀浆封层质量评价 (9)

总则 1.为指导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稀浆封层的设计、试验、施工、质量控制及竣工验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盲目性,消除质量隐患,减少工程损失,特制定本《细则》。 2.本《细则》以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设计文件为依据,同时借鉴了国内及国外的稀浆封层的使用经验。故本《细则》如与标准、规范、规程不一致之处,以本《细则》为准。 3.《细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照设计文件及下列标准、规范、规程执行。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 4.稀浆封层施工,必须在经过验收合格的基层上进行,并要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无松散颗粒、树叶等垃圾。 5.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环保工作。防止废气、废渣、废水造成污染,加强文明工地建设,做到文明施工。

最新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条件 (1) 2、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 3、原材料情况 (2) 二、理论配合比设计 (3) 三、理论配合比设计结果 (10) 四、实验室试配配合比设计与试配后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 (10) 3、试配后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 (13) 五、强度测试原始记录与强度结果的确定 (14) 一、7d强度测试 (15) 二、28d强度测试 (16) 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条件 1、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建设用碎石卵石》(GBT14685-2011) 3、《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某工程需要C30商品混凝土,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施工采 用泵送方式(管径φ100),施工气温15~25℃。要求出机坍落度为

190±30 mm,而且2 h坍落度损失不大于30 mm。为使混凝土有良好的可泵性并节约水泥,要求掺适量的优质粉煤灰。 3、原材料情况 A、水泥:重庆拉法基水泥厂P·O 42.5R,f ce=50.2MPa,ρc=3.10 (g/cm3),堆积密度1560kg/m3; B、细骨料:①特细砂M x=0.9,ρs1=2.69(g/cm3),堆积密度 1380kg/m3,含泥量1.4%,含水率7%; ②机制砂M x=2.9,ρs2=2.70(g/cm3),堆积密度 1530kg/m3,含粉量14%; C、粗骨料:①石灰岩碎石 5~10mm,ρg=2.67(g/cm3),堆积密度 1380kg/m3,含泥量0.7%; ②石灰岩碎石 10~25mm,ρg=2.67(g/cm3),堆积密度 1400kg/m3,含泥量0.5%; D、外加剂: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PCA-R),含固量23%,减水 率29.5%,掺量1.5%,,重庆三圣特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E、掺合料:Ⅱ级粉煤灰,ρF=2.42(g/cm3),堆积密度 1320kg/m3,细度22.0%,需水量比99%,烧失量4.72%,掺量8%~12%; F、拌合水:自来水。 4. 组员及任务分配 任务(合作完成配合比设计):1.根据原材料检测数据,遵照现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缺点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公路的高等级化以及较大的交通密度,较多的超大吨位车辆和较高的行车速度势必对路面提出较高的设计标准和更严格的施工质量要求,尤其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往往造价较高,且维修养护比较困难。拟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一)刚度大,承载能力强 混凝土路面板弹性模量在(3~5)×104Mpa之间,标准10t轴载下,实测仅为0.04Mpa压力,这使其对基层的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适应在稳定基层上的大交通量和重载交通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机场、厂矿道路上使用。在土基承载力小的轻交通量的乡村道路、停车场可直接将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于土基上。 二)耐久性、耐高温性强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水性好,能够较好的使用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和在短期浸水的过水路面上,在洪水短期淹没条件下,可照常通行。 水泥混凝土路面耐高温性强,不会像沥青路面那样,在持续高温下产生严重影响平整度和行车质量的车辙或壅包。 三)抗弯拉强度高、疲劳寿命长

弯拉强度≥5.5Mpa、抗压强度≥35Mpa的强度合格混凝土面板在标准轴载的应力强度比下,疲劳寿命长,可达到500~1000万次弯曲疲劳循环。 四)刚性路面耐候性、耐久性优良 在正确设计和保证施工质量条件下,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的耐候性、抗冻性、抗滑性和耐磨性等耐久性优良。水泥水化产生的脱贝莫来石是自然自有的岩石品种之一,混凝土全部是无机材料,它仅有风化问题,但没有沥青等有机材料的老化问题,而风化是老化时间的100倍。 五)刚性路面平整度衰减慢、高平整度维持时间长 刚性路面只要施工平整度好,基层抗冲刷性高,其良好平整度的衰变很慢,优良平整度的保持年限将比柔性路面长得多。 六)粗集料磨光值和磨耗值的要求低、集料易得 除非建造表面裸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对粗集料的磨光值和磨耗值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使用的粗集料岩石种类范围广泛、集料易得。 七)水泥混凝土路面更环保 当水流经或渗透过水泥混凝土天然材料时,路面的水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无污染,是环保型路面类型,同时,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使用粉煤灰,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八)可不设路缘石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稀浆封层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报告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批准:审核报告: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

见证单位:见证人:

(一)、原材料 矿料采用石灰岩0~5石料,矿料级配选择符合ES-2型级配(见下表、图),乳化沥青为PC-1型乳化沥青,符合BCR标准。乳化剂为慢裂快凝型乳化剂,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调节成型时间用)。 表: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 图: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 (二)、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 (1)骨料的拌和试验 拌和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施工集料和乳化沥青拌和情况,确定可施工时间和试验室

稀浆混合料中拌和用水的添加量。按照矿料配合比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料100g(其中净米砂15g,石屑85g),与1g矿粉一起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在24℃的环境温度内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大于120S。合计进行了8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拌,其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结果汇总表 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第5节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外加水= 。该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为,实际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环境(考虑日照及风力)加以微调。 (2)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 根据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拌和初凝试验、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负荷轮压试验,逐一评估稀浆混合料的应用特性。各项试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试验室评估试验项目汇总

从表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可供进一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用。我们采用湿轮磨耗试验(WTAT )和负荷轮压(LWT )试验综合确定稀浆混合料中的油石比。 1.湿轮磨耗试验WTAT 湿轮磨耗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下限,以8.0%为中值,以0.5%为间隔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按照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比制作试件,依次进行WTAT 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1(WTAT 及LWT 试验结果汇总表)中。 2.负荷轮压试验LWT LWT 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上限,与湿轮磨耗试验相同,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依次制件进行试验,5 组的LWT 试验结果分别列于表1中。 表1 WTAT 及LWT 试验结果汇总表 根据WTAT 和LWT 两项试验的结果,以油石比为横坐标,分别以单位磨耗量和单位砂粘附量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两条曲线叠加在一张图(湿轮磨耗和负荷轮压试验结果曲线图)上,画出代表单位磨耗量和单位砂粘附量规定限值的水平线。通过水平线与两条曲线的交点画出两条垂直线,这两条垂直线之间的油石比为容许范围,最佳油

C25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两档碎石)

C25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要求 1.坍落度:80mm~120mm 2. 砼使用砼灌车运送。 二、使用部位: 隧道套拱及孔桩护壁。 三、设计依据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四、原材料说明 1.水泥:采用莲花牌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集料:采用福建南安砂场的中砂,细度模数2.7,表观密度为2590kg/m3,含泥量为0.9%。 3.粗集料:采用永丰石场生产的4.75~31.5mm(9.5-19mm60%、19-31.5mm40%)级配碎石,压碎值为6.1%,针片状含量1.3%,含泥量为0.2%。 4.水:饮用水,符合要求。 5.外加剂:采用福州顺平建材有限公司所产的SP-4型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1.6% 五、确定试配强度 强度标准差:σ=5 试配强度:f cu,o= f cu,k+1.645σ=25+1.645*5=33.2Mpa

2.计算水灰比 经查表:a=0.46;b=0. 07;f ce=42.5*1. 00=42.5Mpa; 水灰比:W/C=(a * f ce )/( f cu,o +a *b* f ce) =(0.46*42.5)/(33.2+0.46*0.07*42.5) =0.57 因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规定,配制钢筋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55。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宜为胶结料的0.5%-1.8%。故:选定水灰比为:0.50;外加剂掺量1.6%。 3.每方砼用水量 每方砼用水量 以规程表中坍落度为90mm的水量为基础,用水量为195 Kg,按坍落度每增加20mm用水量增加5 Kg计算,末掺减水剂时砼用水量应为200Kg,减水剂减水率按15%计算,每方砼用水量=200(1-15%)= 170Kg: 4.水泥用量 C=170/0.50=340Kg/m3 5.外加剂用量=320*1.6%=5.12 Kg/m3 6.砂率 因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规定 故取βs=41% 7.计算粗细集料的用量(重量法),设计砼容重为2400Kg/m3其中:m C0=340K g;m w0=170K g;m Cp=2400K g;βs=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一、设计出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1)满足施工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要求; (2)满足结构设计和质量规范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及其他耐久性要求; (4)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水泥,以满足经济性要求。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组成混凝土的四种材料,即水泥、水、砂、石子。 混凝土的四种组成材料可由三个参数来控制。 1.水灰比水与水泥的比例称为水灰比。前面已讲,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水灰比的大小是根据强度和耐久性确定,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水灰比,这有利于节约水泥。 2.砂率砂子占砂石总量的百分率称为砂率。砂率对混合料和易性影响较大,如选择不恰当,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都有影响。应采用合理砂率。在保证和易性要求的条件下,取较小值,同样有利于节约水泥。 3.用水量用水量是指1m3混凝土拌合物中水的用量(kg/m3)。在水灰比确定后,混凝土中单位用水量也表示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为节约水泥,单位用水量在满足流动性条件下,取较小值。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一)设计的基本资料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管理水平,

2、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3、原材料的品种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4、混凝土的部位、结构构造情况、施工条件等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σ (规范规定的强度保证率P≥95%) 2.选择水灰比 (1)根据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及水泥的实际强度,用经验公式计算水灰比: 式中A,B——回归系数,可通过试验测定,无试验资料时, 碎石混凝土A=0.48,B=0.52; 卵石混凝土A=0.50,B=0.61: 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无水泥实际强度数据时,可按fce=γc·fce.k确定; fce.k——水泥强度等级的强度标准值; γc——水泥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值的富裕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2)查表4—7确定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 (3)选择以上两个水灰比中的小值作为初步水灰比。

透层和稀浆封层方案

透层和稀浆封层方案 一、工程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一级公路位于内蒙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通辽市扎鲁特旗和霍林郭勒市,是内蒙自治区的重要能源运输通道。项目起点煤矿接煤矿矿区公路, 以霍林郭勒互通式立交相接。路基全宽为26米:中间带3.5m(其中左侧路缘带宽2×0.75m,中央分隔带宽2.0m)行车道 2×2×3.75m,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2×0.5m)2×3.0m,土路肩2×0.75m中央分隔带为齐平式,路面横坡1.5%,土路肩横坡2.5%。路面采用轻、重载方向分别设计,其中轻载一幅:厚20cm级配碎石垫层+厚20cm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层+厚6mm稀浆封层+厚28cmC40水泥混凝土面板;重载一幅:厚20cm 级配碎石垫层+厚18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18cm 贫混凝土基层+粘层+厚3cmAC-5砂粒式沥青混凝土+厚32cm C40水泥混凝土面板。本部透、封层施工主要工程为一级公路工程中主K45+000 ~K56+000段路面结构层中轻载一幅的透层和稀浆封层。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白霍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图纸。 3、白霍一级公路招标文件及补充技术规范。 三、摊铺段的目的

1、通过摊铺,检验施工方案、工艺和操作规程的适用性,制定总体符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的方式和方法,为透层、稀浆封层全面施工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进行技术准备,提供技术依据。 2、验证并确定透层、稀浆封层的配合比。 3、掌握透层洒布车和稀浆封层摊铺机的工作性能及设备工作参 数的设臵。 4、完善和修正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5、确定合理的施工作业长度,修改施工组织设计。 6、确定透、封层施工组织管理体系,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四、准备工作 1、摊铺及施工现场准备(1)我部拟定于在左幅实施,施工宽度11.25 米。(2)施工透层前,基层表面浮动的碎石、杂物及泥土必须清扫干净,使其表面清洁,且充分干燥。(3)现场准备完毕,自检合格后报验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测,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批准后开始工。 2、人员组织 组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班组人员施工。其中施工组长1人、技术负责人 1人、试验检测人员2人、辅助工人25人、交通维持1人、机械操作5人。 3、材料组织 (1)透层所用PC-2型乳化沥青自行加工,其基质沥青由盘锦中油辽河沥青有限公司供应。PC-2型乳化沥青经试验室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检测结果见下表:

C20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

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砼设计标号:C20普通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 4、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 05) 7、施工图纸 二、设计要求: 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坍落度90-110mm。 使用部位:通涵基础及防护工程 使用原材料为: 水泥: 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海螺牌(P、C32、5) 砂 : 株洲市王十万砂场河砂,细度模数为2、74,属中砂,含泥量1、 0 %,表观密度:2、602g/cm3 碎石 : 湘乡市棋梓桥水泥厂碎石场;表观密度为2、720g/cm3; 掺配比例 , 16-31、5(mm):9、5~19(mm):4、75-9、 5(mm)=30%:50%:20% 水 : 饮用水 制作与养生得方法 把用于砼配制得各原材料混合并机械搅拌均匀,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制 作试件,用人工成型,拌合物分层厚度大致相等得两层装入试模,每层插捣25次。 二十四小时后拆模,再放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室里进行养生。 三、配合比参数得初步确定 1、确定试配强度 根据设计规程可知,σ=4、0,试配强度fcu,ο=26、6Mpa 2、计算水灰比 W/B=a a、f b/(f cu,0+a a、a b、f b),式中:粗集料采用碎石取a a=0、53,ab=0、20,水 泥富于系数γc=1、00,fce=1、00*32、5=32、5, 由W/B=aa、fb/(f cu,0+aa、ab、fb) 得出ω/c=0、57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水灰比取ω/c=0、50,符合耐久性要求。 3、用水量 根据设计坍落度与最大碎石粒径及相关经验,取用水量m wo=175Kg 4、砂率得确定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砂率取Sp=33% 5、材料用量得确定 a、水泥用量:

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优缺点比较

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优缺点比较 ◇交通与路建◇科技目向导2011年第27期 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优缺点比较 陶东 ('ZlZNth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近年来.由于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路面结构类型多 样化的趋势但我国路面基本上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 面沥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各有其优缺点.公路采用何种类型路面 不是一个能简单回答的问题.有必要对两种路面的施工水平,使用现状,破坏现状,养护状况,养护费用进行全面调查,综合考虑当地气候 条件,土基状况,交通量大小,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两种路面结构 进行经济,技术,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综合比较,通过对现状的客观分 析.以可靠的数据与科学的分析方法说明高等级公路在目前条件下应采用何种类型的路面 1.从路面舒适度和景观度比较 路面的平整度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最大路面平整度一直作为 路面使用性能很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由于行车 速度快,为了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平整 度要求则更高.一般而言,沥青砼路面的平整度易于得到保证.而且路 面损坏后也容易恢复而水泥砼路面的平整度较难保证.即使是新修 建的水泥砼路面.其平整度合格率只能达到85%沥青路面一般为黑色.给人为深沉稳重的感觉.开车时人会觉得比较塌实但混凝土路却 是颜色的灰白色.给人以浮气不足的感觉.无景观性可言 2.从路面寿命比较 沥青路面有老化,耐水性差的缺点,设计寿命15年:水泥路面设 计寿命3O年.我国目前两种路面的设计寿命均难实现.一两年内就需要开始维修的状况非常普遍,与建造质量不高和超重现象普遍有关.

稀浆封层现场施工技术经验及质量控制

精心整理 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1前言 稀浆封层类同于微表处,均采用现场冷拌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工法。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微表处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以及填补轻度车辙,也适用于新建公路的抗滑磨耗层;稀浆封层一般用于2(1)(2)(3)(4) 施工实例可证明,采用稀浆封层施工的下封层,在上述四项作用上完全优于采用传统的层铺法表处施工的下封层。 3稀浆封层的设计 3.1原材料 稀浆封存层采用慢裂拌和型乳化沥青(BC-1)铺筑。基质沥青采用重交沥青(AH-70),

改性剂采用丁苯胶乳(SBR),为了不使稀浆层在夏季高温时发软,乳化沥青的软化点要求大于558c,根据试验报告,施工时SBR的掺量不低于2%,乳化剂采用XTL2000-1型,掺量为1.8%;此外,还掺入了0.3%的氯化铵作为稳定剂。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结合江苏地区气候条件,稀浆封层乳化沥青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1.

乳化沥青类型根据集料品种及使用条件选择。阳离子乳化沥青可适用各种集料品种;阴离子乳化沥青适用于碱性石料。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粘度宜根据用途与施工方法选择,为增强沥青与石料的粘结力,缩短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入普通硅酸盐水泥。 乳化沥青宜存放在立式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宜。 3.1.2 3.2配合比设计 稀浆封层的配合比设计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选择的级配类型,确定矿料的级配范围,计算各种集料的配合比例,使合成级配在要求的范围内。 (2)根据经验初选乳化沥青、填料、水和外加剂用量,进行拌和试验和粘聚力试验。可拌

C25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

C25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 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砼设计标号: C25普通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范》 (GB 50119)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8、施工图纸 二、设计要求: 设计强度等级为C25,坍落度100-140mm。 使用部位:桥梁桩基及系梁 使用原材料为: 水泥 : 湖南韶峰水泥有限公司生产韶峰牌(P.O42.5) 砂 : 株洲市王十万砂场河砂,细度模数为2.62,属中砂,含泥量 1.2 %,表观密度: 2.610g/cm3 3碎石 : 湘乡市棋梓桥水泥厂碎石场;表观密度为2.720g/cm; 掺配比例, 16-31.5(mm):9.5~19(mm):4.75-9.5(mm)

=30%:50%:20% 水 : 饮用水 粉煤灰 : 涟源市渡头塘华润电力公司粉煤灰,?级粉煤灰,掺量为胶凝 材料用量的18% 外加剂 :湖南永利外加剂有限公司YL-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 凝材料用量的0.6%。 制作与养生的方法 把用于砼配制的各原材料混合并机械搅拌均匀,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制作试件,用人工成型,拌合物分层厚度大致相等的两层装入试模,每层插捣25次。二十四小时后拆模,再放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室里进行养生。 三、配合比参数的初步确定 1、确定试配强度 根据设计规程可知,σ=5.0,试配强度fcu,ο=33.2Mpa 2、计算水灰比 W/B=aa.fb/(fcu,0+aa.ab.fb),式中:粗集料采用碎石取aa=0.53,ab=0.20,水泥富于系数γc=1.00,fce=1.0*42.5=42.5,粉煤灰掺量为水泥比例18%,查出rf=0.82 fb=rf*fce=42.5*0.82=34.85 由W/B=aa.fb /(fcu,0+aa.ab.fb) 得出ω/c=0.50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水灰比取ω/c=0.46,符合耐久性要求。 3、用水量 根据设计坍落度和最大碎石粒径及相关经验,取用水量mwo=209K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设计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 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20-16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主要应用盖板、墩身、桥台、基础、搭板、竖井盖板、仰拱、电缆沟等。 三、原材料情况: 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比例为(30%:50%:2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 4. 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初 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30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4.0.2查得:标准差σ=5.0 Mpa ?cu,0= ?cu,k+1.645σ= 30+1.645×5.0=38.2MPa 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ce) 已知采用P.O 42.5水泥,28d胶砂强度(?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

检验报告 样品名称: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报告日期: 检测编号:

检测报告第1页,共5页 批准:审核:检测:校核:

第2页,共5页1.材料 1.1 改性乳化沥青材料 采用BCR改性乳化沥青。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 表1 BCR改性乳化沥青的基本性能 1.2 矿料采用洁净、干燥的石屑。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 表2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 1.3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 表3 各种集料的实测性能

2. 稀浆封层矿料设计第3页,共5页2.1. 级配及配合比 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 表4 稀浆封层合成级配计算表 孔径(㎜)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合成级配(%)97.7 76.7 58.5 39.9 23.7 14.3 9.2 要求范围(%)95-100 65-90 45-70 30-50 18-30 10-21 5-15 选用的稀浆矿料配合比为:石屑:矿粉=94%:6%; 2. 2 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 稀浆封层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稀浆封层标准稠度2-3cm 的稠度用水量,作为稀浆封层的标准用水量。设计过程中按6个不同的沥青乳液分别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实测不同沥青乳液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试验结果如下表5:

第4页,共5页表5 稀浆配合比设计结果 不同乳化沥青用量混合料负荷轮碾压试验(LWT) 油石比( %) 6.0 7.0 8.0 9.0 10.0 11.0 集料质量(g)500 500 500 500 500 500 粘附砂量(g/m2)179 265 354 463 608 742 不同乳化沥青用量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值(WTAT)油石比(%) 5.0 6.0 7.0 8.0 9.0 10.0 集料质量(g)800 800 800 800 800 800 磨耗值(g/m2)1041 816 631 442 313 197 由上图可知:设计最佳油石比为7.4% 最佳油石比时不同含水量稠度试验(表6) 混合料油石比为7.4% 总含水量(包括乳化沥青中水、外加水及集料的水)121314151617 稠度(mm)0 10 21 28 37 46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昌都农村公路整体总承包项目施工第一标段 2017年11月8日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一、参考资料 在计算配合比时,参阅《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010-2010(2015年版) 二、设计题目 桥板预制等 三、设计资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拌和物坍落度160mm 2、组成材料 水泥:云南华润水泥P.O42.5 细集料:郭庆乡砂石场中砂,细度模数2.9 粗集料:郭庆乡砂石场 4.75-9.5mm,比率18%,9.5-16mm,比率27%,16-26.5mm, 比率55%。 水:饮用水 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进行配合比设计。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初步配合比。 2、按初步配合比进行设试配调整,得出试验室配合比。 五、设计步骤 1、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试配强度 由设计文件可知: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cu.k=30Mpa,根据《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查表4.0.2得σ=4.0 混凝土配置强度为: fcu.o≥fcu.k+1.645σ=40+1.645×5.0=48.2Mpa

(2)、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W C = = = 0.43 式中: f ce —水泥强度等级 f cu.o—混凝土配置强度 γa、γb —碎石回归系数γa=0.53,γb=0.20 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将水灰比定为0.37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混凝土拌和物的施工坍落度为160mm。碎石最大粒径26.5mm,由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中,表5.2.1-2中查 得:m wo =180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 co 已知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 wo =180kg/m3,水灰比W/C=0.37 则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水量为: m co = m wo w/c = 37 .0 180 =486kg/m3取490水灰比不变水取181 (5)、选定砂率β s 根据当地原材料情况以及以往经验,选定砂率为β s =39% (6)、计算砂石用量(重量法) 已知:单位水泥用量为m co =490kg/m3,单位用水量为m wo =181kg/m3 砂率为β s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