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毅生平简介

中国网 | 时间: 2006-08-10 | 文章来源:中国网

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字仲弘。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1921年10月被武装押送回国。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春到重庆,任《新蜀报》文艺副刊主笔。同年秋赴北京入中法大学学习,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法大学中共支部书记。同时加入文学研究会,创作和发表革命的文学作品。1925年任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中共党团书记。经中共组织批准,参加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工作。

1926年3月参与组织北京反对八国通牒大会和游行,对帝国主义和制造"三一八"惨案的段祺瑞政府作坚决斗争。8月被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派赴四川从事兵运工作,并参加泸(州)顺(庆)起义的组织工作。1927年春到武汉,5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

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后,他转赴江西,在抚州(今临川)赶上南下的南昌起义军,被任命为第11军25师73团团政治指导员。入粤后,该部分守三河坝,归朱德指挥。起义军主力于潮(安)汕(头)地区失败后,他挺身协助朱德重新编组部队,转战闽粤赣湘边界,大力进行思想和组织纪律的整顿,开展群众工作,支持农民运动,并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连队,加强基层政治工作,推进了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政治工作建设。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党代表、湘南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同时兼任中共郴县县委书记,深入各乡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府和地方武装,在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4月同朱德率湘南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4军,先后担任该军第12师师长、中共红4军军委书记、前委书记等职,并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起随朱德、毛泽东所率红4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6月任红4军政治部主任,代理前委书记。主持中共红4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前委书记。8月赴上海参加军事会议,向中共中央汇报红4军的情况和经验,支持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红军行动策略和用无产阶级思想建军的主张;被中共中央指定参加以周恩来为召集人的"三人委员会",研究红4军的工作,并代中共中央起草了给红4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经周恩来审定、中央通过后,带回红4军向前委传达,请回毛泽东主持红4军前委工作。12月,协助毛泽东召开中共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决议》。1930年以后历任红6军(后改为红3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区委书记,红22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参与领导中央苏区建设和反"围剿"斗争。曾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两次获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他因重伤未愈,被留下坚持斗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军委分会委员。1935年春与中央分局书记项英等根据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的指示,制定切合实际的斗争策略,领导红军和游击队实现由集中作战到分散游击的转变。此后,在同中央失去联系、国民党军进行频繁的军事"清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的情况下,率部风餐露宿,昼伏夜行,艰苦备尝,依靠赣粤边人民群众,巧妙地把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合法斗争与非合法斗争、地方党的秘密斗争经验与游击埋伏的经验结合起来,在各游击区广大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存了南方的革命战略支点和一批战斗骨干(见赣粤边红军三年游击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先后在赣州、南昌与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进行合作抗日的谈判。后赴湘赣、皖浙赣等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动员红军游击队下山整编。新四军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支队长。1938年率领第1支队挺进苏南敌后,与第2支队协力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5月在

南陵召开1支队干部会议,为结合江南地区实际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独立自主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此后进行新丰、新塘、句容、珥陵等战斗。1939年起,执行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积极发展抗日武装,指挥所部在南京、上海之间打击日伪军,取得了东湾、延陵等战斗的胜利。6月以主力一部攻占浒墅关,截断京沪铁路(南京─上海),火烧虹桥机场,轰动上海,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同年冬第1、2支队合并为江南指挥部,任指挥。1940年夏率江南主力挺进苏北,成立苏北指挥部,任指挥。遵照中共中央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原则,制订并贯彻了灭敌、反韩(反共顽固派韩德勤)、联李(地方实力派李明扬等)的策略方针。10月与粟裕等指挥黄桥战役,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的阻挠和进犯,歼其主力1万余人,扫除苏北抗战障碍,实现与南下八路军的会师,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11月,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同月,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报告《关于苏北统战工作的经过与主要经验》,中央给予肯定,并向全军转发了这一报告。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他任代理军长、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央军委华中分会委员。同政治委员刘少奇等将华中9万兵力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实现了新四军在组织和指挥上的统一,并总结经验教训,领导部队整训。先后发表《论建军工作》、《论军事建设》,推动部队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中心环节的全面建设。1941年春日军诱胁国民党军一部投降后,令其配合"扫荡"苏北,陈毅等争取先机,发起讨逆战役,歼伪军李长江部5000余人。7月领导盐阜反"扫荡",组织指挥苏中、苏北部队突袭敌后方,1个月内作战135次,歼日伪军3000余人,打破敌人妄图消灭中共中央华中局领导机关和新四军军部及其主力的计划。10月成功地组织指挥陈道口战役,进一步沟通了盐阜、淮海和皖东北根据地的联系。1942年春刘少奇返延安后,代理军委分会书记,全面贯彻中共中央的方针,领导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指挥各部挫败日伪军的"扫荡"、"清乡",采取统一战线和军事斗争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难,壮大了部队,巩固发展了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到延安,汇报华中工作,参加整风学习。同时继续参与指导华中地区和新四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