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授课提纲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授课提纲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授课提纲理论授课学时:55学时实验(实习)学时:一周授课班级名称:牧医高职09-1班授课班级人数:24人授课教师姓名:王煦王传锋教师所属系(部):动物科学系教师所属教研室:畜牧、兽医教研室伊犁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2月25日《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授课提纲一.课程说明《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为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性、技术性强,是将来进行牛羊养殖和组织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工具。

本学期计划授课学时为55学时。

二、课程性质《养牛与牛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程。

主要内容是阐述现代牛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牛生产与牛病防治及其技术指导、教学,并适应家禽业发展的需要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要求专业基础扎实。

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多,基本理论少。

生产实际要求较高:要求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牛生产与疾病防制技术,较熟练地使用理论知识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及指导生产和规范生产。

三、大纲说明(一)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三年制牧医高职专业的学生(二)教学建议用于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应以文字教材为基础,掌握牛生产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结合观看挂图、录像材料,参观牛生产场,进一步了解掌握生产实际中的技术、要求及各种措施,并在生产实际中,多观察、多了解,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参与一些饲养管理工作。

四、课程授课(一)本学期授课理论学时55学时,技能训练一周(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教学时数分配表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世界养牛生产发展趋势:我国养牛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二章牛的品种(2学时)教学目的:能准确叙述最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牛品种的不同分类方法,识别牛主要品种,并说出原产地,外貌特征和主要生产性能,及改良效果。

教学内容:第一节乳牛品种一,中国荷斯坦奶牛二,荷斯坦奶牛三,娟珊牛第二节肉用品种1,夏洛来 2,安格斯 3,锲安妮娜 4,皮埃蒙特第三节兼用品重1、西门塔尔2、新疆褐牛3、瑞士褐牛第三章牛产品评定(4学时)教学目的了解牛肉,牛乳,产品的一般知识,掌握产品检验检查的基本技能技术。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犊牛是牛群中的幼崽,是牛群的未来和希望,因此犊牛的健康对于整个牛群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犊牛生长过程中,由于其幼小和生理特点,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犊牛疾病的常见症状和预防保健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信息。

犊牛常见疾病及其症状1. 腹泻病:腹泻病是犊牛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粪便呈水样或稀薄状,甚至带有脓血。

犊牛在患有腹泻病时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身体虚弱等症状。

2.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犊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表现。

3. 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犊牛在发病时会出现消瘦、粪便异常、毛色枯黄、食欲不振等症状。

4. 营养不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在犊牛中也比较常见,典型症状为体重下降、毛色不佳、缺乏活力等。

1.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犊牛的饲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饮水器具的清洁卫生,保证饮水质量。

定时定量喂养,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犊牛的营养需求。

2. 注重空气流通:对于犊牛的饲养环境需要保证空气的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如果饲养条件允许,可以对犊牛进行适当的日光浴,增强其抵抗力。

3. 预防疫苗接种:对于一些常见的犊牛疾病,养殖户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预防接种,提前预防一些可能发生的传染病。

4. 定期体检:定期对犊牛进行体检,注意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食欲、体重等指标,及时发现疾病的征兆,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

5. 合理断奶:合理的断奶过程对犊牛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过早或过晚的断奶都会影响犊牛的免疫功能和消化能力,增加犊牛患病的风险。

6. 提高免疫力:在犊牛出生后的头几天内,母牛会分泌初乳,其中富含免疫球蛋白,对于提高犊牛的免疫力非常重要。

如果母牛初乳不足,可以考虑补充胎膜蛋白等营养物质来提高犊牛的免疫力。

7. 疾病处理:如果发现犊牛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疫和保健的措施来帮助犊牛恢复健康。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犊牛是牛的幼仔,是牛群的未来和希望。

在养殖业中,犊牛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对整个牛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犊牛由于体弱、抵抗力差等特点,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

预防和控制犊牛疾病,保障犊牛健康成长,成为了养殖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疾病预防的重要性犊牛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一旦犊牛患病,不仅会影响其健康和生长发育,还会增加养殖成本,甚至导致犊牛死亡。

加强疾病预防工作,提高犊牛的抵抗力,是保障犊牛健康成长的关键。

二、常见犊牛疾病及预防措施1. 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是犊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的疾病包括腹泻、胃肠炎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饲料不洁、饮水不清、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为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养殖户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饲料和饮水卫生:定期清洁饲料槽和饮水槽,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清洁。

(2)合理饲养管理:避免过度喂食,避免饲料变质,保证合理饲养密度,避免粪便交叉。

(3)定期消毒:定期对牛舍和饲料槽、饮水槽等进行消毒,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保持牛舍通风:保持牛舍内空气清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规律运动:保证犊牛有足够的运动量,增强其体质和抵抗力。

(3)及时治疗:一旦发现犊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加重。

3. 寄生虫病(1)排液清理: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尿液,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2)定期驱虫:定期对犊牛进行驱虫处理,有效控制寄生虫的数量。

(3)严格隔离:新引进的犊牛要进行严格隔离观察,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三、营养保健的重要性犊牛的营养保健工作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料配比和饲养管理,能够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养殖户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合理饲料营养:合理配制犊牛饲料,保证其各项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犊牛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财富,所以预防和保健是犊牛饲养和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下是有关犊牛疾病预防和保健的措施的探讨。

1. 犊牛饲养环境的管理:合理的饲养环境对于犊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饲养环境应该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和过分潮湿,为犊牛提供干净舒适的住所。

应该定期清理饲养场的粪便和废弃物,保持场地的卫生。

2. 营养均衡的饲料:为了预防犊牛的疾病,我们需要为它们提供富含营养的饲料。

犊牛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牧草和饲料来实现。

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避免过期或发霉的饲料,以保证营养的摄入。

3. 牛舍的隔离:如果有病牛从外界引入疾病,应及时进行隔离。

犊牛应该在一个单独的牛舍中生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并在进出牛舍之前洗手,并更换衣物和鞋子以防止传染。

4. 定期的兽医检查:定期请兽医对犊牛进行体检,预防和早期发现可能的疾病。

兽医可以为犊牛注射疫苗,如预防牛瘟、牛痘、口蹄疫等常见的犊牛疾病。

5. 犊牛的适应性训练:为了帮助犊牛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和应激,可以进行适应性训练。

逐渐增加犊牛与其他牛群的接触,逐渐引导犊牛适应不同的饲料和环境条件,以提高其免疫力和适应性。

6. 饮水的管理:给犊牛提供清洁的饮水,保证其水源的质量。

水源的保存和管理,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犊牛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对于其健康和生产非常重要。

合理管理饲养环境、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隔离病牛、定期兽医检查、适应性训练和饮水管理都是预防犊牛疾病的有效措施。

只有在一个健康干净的环境中,才能保持犊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大纲

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大纲

《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大纲(三年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明确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讲授科学养牛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养牛生产规律从事养牛工作的技术,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与试验总结、推广养牛生产经验的能力。

二、课程能力培养目标运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先进的繁殖技术与饲养方法,结合养牛生产、科研的新成果,以改良牛种为主体,贯穿“种”(育种)“繁”(繁殖)“养”(饲养)“管”(管理)四个中心环节,从而构成本课程的体系。

教学中应根据养牛生产的关键问题,适当安排理论授课与实验实习内容,要力求体现在扩大牛群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牛群品质,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牛的饲养管理绪论(2时)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养牛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任务二、教学重点面对WTO养牛业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机遇以及措施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简史与现状第二节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方向第三节国外养牛业发展特点与趋势第四节面对WTO养牛业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机遇以及措施复习思考题:河北省养牛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牛的生物学特性(2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牛的生物学特性,为牛的饲养管理打下基础二、教学重、难点反刍、嗳气、食管沟反射三、教学内容本章阐述牛的生物学特性、牛的生态特征。

第一节牛的生态特征第二节牛的行为特征第三节牛的消化特征第四节牦牛的生物学特征第五节水牛的生物学特征复习思考题: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章牛种及其品种(4学时)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各个牛种的外貌特征,原产地、生产性能二、教学重、难点牛的外貌特征,原产地、生产性能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牛的分类第二节奶牛品种第三节肉牛品种第四节兼用品种第五节中国黄牛第六节水牛复习思考题:1、我国引入的主要乳用、肉用、兼用牛品种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改良我国黄牛的效果如何?2、我国黄牛的主要品种有哪些?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改良?第三章牛的生产能力及评定办法(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牛的生产能力及评定办法,便于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犊牛是牛的幼崽,是牛群的未来希望,因此犊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牛群的发展和生产状况。

而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则是保障犊牛健康的关键,也是牛群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牛农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一、常见的犊牛疾病及其预防1. 腹泻病腹泻病是犊牛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饲料和水质不洁、喂食不当、环境卫生差等原因引起的。

预防方法包括定期清洁喂食器皿、保持饮水器清洁、合理膳食搭配、定期给予消化道保健药物等。

2. 肠胃炎肠胃炎是犊牛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病因多为喂食不洁、环境脏乱、饲料过酸碱度等,常导致犊牛食欲不振、粪便异常等症状。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饲料卫生、环境整洁、避免喂饲料过冷过热、适时接种耐肠胃炎病原菌的疫苗等。

3. 肺炎犊牛因体质较弱,容易患上肺炎。

而肺炎的原因多为环境湿冷、气候变化、饲料过冷、淋雨等。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牛舍通风良好、保持干燥卫生、避免气候变化对犊牛的影响、定期做好疫苗接种等。

以上仅是常见的几种犊牛疾病,而犊牛的预防保健措施还包括其它疾病的预防,如未接种疫苗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等,牛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犊牛健康管理措施1. 饲养环境的管理犊牛的饲养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湿冷、脏乱的环境。

牛舍应经常清洁、消毒,保持干燥。

饲料和饮水器皿也要保持清洁,避免给犊牛带来细菌感染。

2. 合理膳食搭配犊牛的膳食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需要做好合理搭配。

喂食时要注意避免喂食过冷或过热的饲料,以免刺激犊牛的胃肠道,导致消化不良。

3. 定期的疫苗接种犊牛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袭。

定期的疫苗接种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犊牛的免疫力,预防未知的疾病。

4. 营养保健给予犊牛一定的营养保健品,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帮助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营养不良等疾病。

5. 定期的健康监测牛农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对犊牛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以免疾病扩散。

新生犊牛疾病预防及治疗

新生犊牛疾病预防及治疗

X u m u s h o u y i随着国家对畜牧业的重视及下达相应的扶持政策。

目前,肉牛的养殖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犊牛在新生期抵抗力非常弱,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疾病将会愈发严重,可能会危及犊牛生命,直接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养殖户应加大对犊牛疾病的防治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犊牛的健康生长。

1、呼吸道疾病犊牛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原因较多,并且非常容易受到感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养殖场中,春冬季节出生的犊牛较多,但此时气温多变,大多时候天气较为寒冷,犊牛在寒冷的环境下,自身抵抗力较差,因此,经常被多种致病菌侵害。

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细菌有:结核病、巴氏杆菌、支原体等,感染呼吸道疾病后,犊牛会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明显升高、呼吸急促、有浆液性鼻液等症状,可能会伴随咳嗽、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后会向肺部蔓延,继而引发肺部感染。

由于呼吸道疾病与环境有直接关系,因此,应定期对将犊牛舍进行全面消毒,保证犊牛舍内通风状况良好,光照充足,无有害气体残留,环境卫生整洁,养殖户应及时清理牛粪便,并将食槽统一进行清洁消毒。

呼吸道疾病与犊牛自身的免疫力也有较大关系,因此,应增强犊牛的自身免疫力。

出生后及时接种疫苗,母乳期加强对母牛的营养补充,为犊牛设定科学饲喂计划,保证犊牛的营养充足,有效提高其免疫力。

在犊牛患病后及时将其隔离。

避免传染其他健康牛,请兽医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防止后续病情加重。

针对不同病原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使用相对应的治疗方式,也可以使用中医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2、肺炎犊牛的肺炎是由于在母牛的生产过程中,羊水呛入犊牛肺部,或在喂奶时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呛奶,将奶呛入肺部而造成,或者在给牛喂药时,将药液误投入气管,引起肺部发炎,造成新生牛犊出现肺炎。

在发病初期,犊牛会出现呼吸急促、间歇热,对肺部听诊时,能够明显的听出有捻音,在患病中期有粘液状鼻涕、咳嗽等症状,部分犊牛会出现下痢症,叩诊时,能够听到明显的浊音或半浊音,犊牛腹部呼吸明显加快。

新生犊牛应注意预防哪些常见的疾病?

新生犊牛应注意预防哪些常见的疾病?

新生犊牛应注意预防哪些常见的疾病?犊牛阶段是其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发育快,但体质脆弱,必须要加强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本文介绍新生犊牛应注意预防哪些常见的疾病,以及如何治疗。

一、脐带炎是指犊牛出生后,脐带断端感染细菌而发生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也可能因犊牛相互吸吮脐带而发生炎症。

防治脐带炎,可以治疗初期用0.25%普鲁卡因10-20毫升内加青霉素40万单位,在脐孔周围进行封闭,如有脓肿和坏死应排出脓汁、清除坏死组织,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后,撒布消炎粉或磺胺粉。

二、犊牛便秘犊牛便秘是因犊牛没有及时吃到初乳,或犊牛体质弱,胃肠功能弱而引起胎便24小时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导致病牛生后24小时不排粪便。

主要表现症状是:犊牛不安,努责、弓背、呈现腹痛状,有时出汗,直肠检查有干硬粪块。

防治犊牛便秘的方法是:首先,保证让犊牛生后30分钟内吃到初乳,因初乳中含有多种抗体,能增强犊牛免疫能力。

其次,发生便秘时,可用植物油或石腊油30毫升直肠灌注,也可用植物油或石腊油50毫升内服,用以润滑肠道,促使胎便排出。

三、犊牛腹泻犊牛腹泻的病因较为复杂,不但与犊牛免疫力、病原菌和病毒的作用有关,还与外界环境因素有直接关系。

犊牛腹泻的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1、加强对成年母牛在干乳期的饲养管理,保证供应充足的优质粗饲料和优质干草,为临产期的母牛和胎儿的健康创造良好条件。

2、新生犊牛在出生30分钟内一定要吃到初乳,因初乳中含有多种抗体,能增强犊牛的免疫能力。

同时饲喂犊牛要做到“三定”,即“定时、定量、定温”,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3、犊牛舍保持干净,干燥、通风,冬暖夏凉,安静舒适,并定期消毒。

4、对患病犊牛尽早进行治疗,可用犊牛康治疗犊牛腹泻,用量是每日20克,早晚各10克,放在奶中饲喂,8天为一个疗程。

还有用犊牛止痢粉剂治疗犊牛腹泻,它的用量是每日10克,放在牛奶中饲喂,2-3天为一个疗程,效果良好。

新生犊牛疾病预防与治疗

新生犊牛疾病预防与治疗

新生犊牛疾病预防与治疗摘要:犊牛是牛养殖业的宝贵财富,然而新生犊牛的抵抗力较低,极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造成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这不仅降低了犊牛的成活率,也影响了牛养殖业的效益和发展。

因此,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常见犊牛疾病,是提升牛养殖水平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做好病牛的预防、发现和诊治工作,以减轻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新生犊牛;疾病;预防;治疗1 脐带炎的预防与治疗1.1 诊断脐带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炎症,发生在犊牛出生后。

这种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接产时未进行消毒,使细菌侵入脐带。

细菌可以是环境中的常见菌,也可以是母牛的生殖道中的致病菌。

二是脐带过长,易于被污染或受伤。

脐带过长会拖在地上,容易沾染粪便、泥土等污物,或者被其他牛咬伤、踩伤。

三是圈舍潮湿,不利于脐带干燥[1]。

圈舍潮湿会增加细菌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延缓脐带的干燥和坏死过程。

感染的犊牛通常出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脐带肿胀、脓液流出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影响犊牛的营养摄入和免疫力,降低其抵抗力。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关节炎、肝脓肿等,进而影响犊牛的健康和生长。

关节炎会导致犊牛跛行、关节肿大、活动受限;肝脓肿会导致犊牛消化不良、黄疸、贫血等。

1.2 防治该病的预防主要涉及圈舍卫生和接产处理两个方面。

一方面,圈舍应保持清爽干净、整洁卫生,选址于背风向且朝光的安静区域,避免湿度过高和温差过大,从而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另一方面,接产后应及时剪断脐带,并对脐带进行消毒,防止犊牛舔舐导致感染。

由于脐带是犊牛与母牛连接的重要部位,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脐部感染或败血症,影响犊牛的健康和生长。

因此,做好圈舍卫生和接产处理是有效预防该病的关键。

为了防止新生犊牛脐带部位发生炎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检查和治疗时,要轻柔地剃掉脐带周围的毛发,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消毒杀菌,避免造成伤害。

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药物。

新生犊牛疾病预防与治疗

新生犊牛疾病预防与治疗

2018年第2期(总第201期)张继刚(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局,730600)中图分类号:S857.3 文献标识码:B新生犊牛易发的腹泻、脐带炎、肺炎、窒息 等,严重威胁着新生犊牛的健康成长,如果不及 时地预防和治疗常导致新生犊牛的死亡。

下文主 要介绍腹泻和脐带炎这两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措施$1新生犊牛腹泻新生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一是由于犊牛消 化机能障碍。

二是在犊牛出生时没有及时饲喂母 牛初乳,饲喂较晚或饲喂奶量不足。

三是喂养工 具没有进行严的消,没 %时、定量、和饲养员)。

是犊牛出生 的.和犊牛 生。

是饲养管理不精心。

在出生3周龄以的新生犊牛经出腹泻,主要 、、和 重下等,这种疾病是新生犊牛的 。

1.1预防措施于犊牛 消化机能障碍性腹泻的预防,主要 母牛的养,饲 要、生和,犊牛的 发和初乳的要。

母牛在 15 种牛 、牛病 腹泻/ 病 ,14天以 生 ,能有防治初生犊牛腹泻。

牛的生,,犊牛的喂奶量,、母 、成 ,牛奶成,喂犊牛时 在,牛奶进行 ,两,以进犊牛的消。

在喂时补盐液和电解 ,预防犊牛发生 象。

同时按重量犊牛注射葡萄糖、碳酸氢钠和庆霉,连两三有很好的果。

在喂犊牛初乳的时候要 初乳的度在10-12#之间,在夏的时候以往初乳 一些丙酸或者是醋酸进行防腐。

1.2治疗方法当发犊牛有腹泻症状时,以犊牛进食量,一般 食量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来代替牛奶,或者是新生犊牛绝食24小时,间喂一些补液盐,当犊牛腹泻 情况轻以逐渐喂食。

根据犊牛腹泻轻重及并发,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1.2.1于腹泻但有食欲的犊牛使用乳酶生、磺胺 脒和安母,连续犊牛三。

1.2.2于腹泻伴有 象的犊牛,使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进行静脉注射,以文章编号:1003-8655(2018) 02-0095-01增加犊牛的血容量。

1.2.3 于腹泻伴有 升高的犊牛,一些消炎、健胃的,并肌内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连续 注射 2-3。

1.2.4中药治疗方法宜先辨寒热,分别应用以下 方。

新生犊牛(7日龄以内)易发生的疾病防治

新生犊牛(7日龄以内)易发生的疾病防治

二、症状:
1、脐带感染 (1)一般症状。病初常不被注意。仅见犊牛食欲降低,精神沉郁,体温升至40~41℃,消化不良, 拉稀或腹胀反复发生,犊牛消瘦,被毛无光,弓腰,多不愿行走,发育迟缓。 (2)犊牛脐孔病变。周围温热、充血、肿胀、疼痛。脐带残段脱落后形成瘘管,可挤出少量黏稠 的脓汁,脐孔处肉芽赘生,形成溃疡面,附有脓性渗出物。 (3)继发症。有的继发败血症或破伤风。
2、异物性肺炎 治疗原则是排出异物,抗菌消炎,控制肺组织腐败分解。 (1)排出异物。让病牛站在前低后高的位置,将头放低,卧倒时则把后躯垫高,便于异物向外咳 出。同时兴奋呼吸,皮下注射20%樟脑油10~20mL,每隔2~4h1次。 (2)抗菌消炎,控制肺组织腐败分解。可用抗生素,如链霉素、青霉素进行肌注或气管注射,2次 / d ,或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 (3)本病发展迅速,病情难以控制,临床上疗效不佳,死亡率很高。
3、遗传性先天性脑水肿 无根治办法。
脐带感染又称脐带炎,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脐带断端的化脓性、坏疽性的炎症。
异物性肺炎又称吸入性肺炎,因误咽某些异物所致的肺组织坏死,形成的坏疽性肺炎。临床上以呼 吸高度困难,两鼻孔流出脓性、腐败性、恶臭的鼻液为特征。
遗传性先天性脑水肿又称遗传性脑内水肿综合症,是以颅骨变形、脑发育缺陷和/或中脑导水管狭 窄等所致阻塞性脑室积水为基本病理特征的一组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颅骨或脑畸形的脑水肿和软 骨发育不良、颅骨变形的脑水肿两种。公母畜均有发病。绝大多数患牛为基因的纯合子个体(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
四、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鉴别诊断,确诊需做临床实验室检查。 1、临床综合诊断
病名 脐带感染
异物性肺炎
遗传性先天 性脑水肿

犊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犊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犊牛疾病(一)犊牛饮食性腹泻所谓饮食性腹泻,主要是指由于饮食(乳及代乳品)不当或品质不良而造成的腹泻。

其特征是消化不良和拉稀。

因饮食而引起的腹泻,奶牛场常称为犊下痢,为犊牛胃肠消化障碍和器质性变化的综合性疾病。

【病因】饮食性腹泻为犊牛常发疾病。

由于腹泻,致使犊牛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育受阻;发病以1个月内最多,2月龄后减少;全年都有发病,一雨季和冬春季发病最多。

10天以内的犊牛,此种症状多与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症状】粪呈暗红色,血汤样,多见于1个月的犊牛;粪呈白色,干硬,与过食牛奶与乳制品有关;粪呈暗绿色、黑褐色,稀粪汤内含有较干的粪块,多见于1个月以上的犊牛。

犊牛饮食性腹泻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加强饲养管理,改变饮食,合理治疗,经1~2天可痊愈;但当饲养管理不当,腹泻仍可再次发生。

下痢有食欲者,病程短,恢复快;下痢无食欲者,病程长,恢复慢;下痢持续或反复下痢者,犊牛营养不良,消瘦,衰竭,预后不良;当继发感染,犊牛体温升高,伴发肺炎者,病程长而预后不良。

【治疗】治疗的前提是加强饲养,精心护理。

治疗原则是健胃整肠,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和脱水。

减少喂奶量或绝食。

通常可减少正常乳量的1/3~1/2,减少乳量用温开水替代;绝食24小时,可喂给补液盐,当腹泻减轻,再逐渐喂给正常乳。

药物治疗应根据临床症状选用:(1)对腹泻而有食欲者,用乳酶生1克,磺胺脒4克,干酵母3克,一次喂服,每日三次,连服三天。

(2)对腹泻带血者,首先应清理胃肠道,用液态石蜡油150~200毫升,一次灌服。

次日,可用磺胺脒和碳酸氢钠各4克,一次喂服,每天服三次,连服2~3天。

(3)对腹泻伴有胃肠鼓胀者,应消除鼓胀,可用磺胺脒5克、碳酸氢钠5克、氧化镁2克,一次喂服。

(4)对腹泻而脱水者,应尽快补充等渗电解质溶液,增加血容量。

常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林格液1500~2500毫升、20%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5%碳酸氢钠溶液250~3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日补2~3次。

秋冬季节犊牛疾病的防治

秋冬季节犊牛疾病的防治

秋冬季节犊牛疾病的防治1. 引言1.1 秋冬季节犊牛疾病的防治概述秋冬季节是犊牛易患疾病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气温骤降,湿度增大,环境变化大等因素影响。

在这个时候,犊牛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导致疾病的发生。

秋冬季节的犊牛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犊牛的健康,必须加强对犊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通过合理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保健,合理饲喂,并进行疫苗接种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犊牛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也需要定期检查犊牛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蔓延。

秋冬季节是犊牛容易患病的时期,加强犊牛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只有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犊牛疾病的发生,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常见的秋冬季犊牛疾病秋冬季是犊牛易发生疾病的季节,主要受气候变化、饲料品质下降、厩舍环境不良等因素影响。

常见的秋冬季犊牛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呼吸道疾病:犊牛在寒冷的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和空气湿度增加,容易受凉引起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2. 消化系统疾病:秋冬季节饲料品质下降,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维生素缺乏等。

犊牛的食欲下降,粪便异常,需要及时治疗。

3. 皮肤病:由于湿度增加和皮毛干燥,犊牛易患皮肤病,如湿疹、皮肤瘙痒等。

需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 寄生虫病:秋冬季节是寄生虫活动的高发期,犊牛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如钩虫病、绦虫病等。

需要定期进行驱虫治疗,保持环境清洁。

犊牛在秋冬季节需特别注意防范常见疾病的发生,加强管理措施,保障犊牛健康成长。

2.2 预防犊牛生病的措施1. 注重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犊牛圈的清洁干净,定期清理粪便和尿液,及时更换饮水和饲料,减少犊牛接触病原菌的机会。

2. 控制疾病传播:对于疾病易传播的区域和环境,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病原菌传播给其他健康的犊牛。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肉牛犊牛是肉牛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是确保肉牛犊牛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一、饲养管理
1.建立科学的喂养制度和饲料供应系统,为肉牛犊牛提供高质量、丰足的饲料。

2.定期对肉牛犊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3.为肉牛犊牛建立适宜的舒适住宅,提供良好的气候和卫生条件。

4.保证肉牛犊牛的干净卫生,及时清理粪便、换洗绒垫、消毒水槽等。

5.建立群体养殖制度,保证犊牛间的交往和互动。

二、疾病防治
1.建立健全的疾病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防疫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方法等。

2.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3.建立科学的抗生素使用规范,防止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药物抵抗性的出现。

4.通过肉牛犊牛的生产记录和信息管理,及时掌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可以保证肉牛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命运,同时提高肉牛产业的竞争力和产值。

防好三大疾病犊牛活蹦乱跳

防好三大疾病犊牛活蹦乱跳
防好三大疾病犊牛活蹦乱跳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防好母牛产前产后疾病 • 防好犊牛腹泻疾病 • 防好犊牛肺炎疾病 •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抗病力 •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01
防好母牛产前产后疾病
Chapter
母牛产前产后疾病预防
01
定期进行母牛的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疾病。
02
保证母牛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以提高其免疫力和抵抗力。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定期给犊牛接种相关疫苗。
犊牛肺炎疾病症状及治疗
症状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
治疗
及时使用抗生素、退烧药物等进行治疗,严重病例需要吸氧和输液支持。
犊牛肺炎疾病对犊牛的影响
生长发育受阻
患病期间犊牛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影 响生长发育。
死亡率增高
未及时治疗或病情严重的犊牛可能导致死亡 。
03
做好母牛的饲养管理,保持牛 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 的风险。
母牛产前产后疾病症状及治疗
产前疾病症状
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治疗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以及调整饲 养环境等。
VS
产后疾病症状
异常恶露、腹痛、乳腺炎等。治疗方法包 括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以及调整饲养环 境等。
母牛产前产后疾病对犊牛的影响
03
定期检查饮水和饲 料
确保饮水和饲料始终新鲜、无污 染。如有需要,应对饮水进行消 毒,对饲料进行妥善保存。
定期消毒,做好防疫
定期进行消毒
定期对犊牛舍、饮水设施和饲料槽进行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操作。
做好防疫计划
制定合理的防疫计划,定期为犊牛接种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新生犊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新生犊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基层经验推广Grass roots experience promotion 畜牧业环境572019.12对新生犊牛而言,养殖户需要根据其实际生长情况,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保证犊牛健康生产,提升畜产品的质量,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下面主要针对甘肃地区新生犊牛治病预防与治疗展开论述。

随着甘肃地区草畜产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帮助政策,推动了当地肉牛产业的发展。

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新生犊牛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不仅给养殖户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到整个养牛产业的发展。

由于新生犊牛生长速度很快,再加上抵抗力比较弱,一旦出现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影响发育,甚至死亡。

因此,下面主要针对新生犊牛疾病预防与治疗对策展开论述。

1 流行性感冒及其治疗在甘肃地区,冬季温度很低,昼夜温差很大,很容易诱发新生犊牛流行性感冒,这也是养牛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传染性疾病引发的,这与当地气候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在换季的时期。

在牛流行性感冒发生以后,发病率很高,传播速度很快,直接影响了犊牛的正常发育。

在犊牛出现感冒症状以后,身体会发热,并且会伴随着发抖、呼吸困难以及心跳加速的问题,还有的会出现流鼻涕、厌食等症状。

因此,养殖户需要结合具体的病情,尽量采用单独治疗的方式,避免与其他新生犊牛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具体的治疗方式如下:可以注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或者柴胡注射液,需要根据犊牛的重量,合理调配注射剂量,每天需要注射一次。

对病情比较严重的犊牛,需要连续注射1~3d。

另外,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板蓝根注射液进行注射,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实际注射的次数。

为了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效果,采用适量的青霉素混合黄芪多糖注射液进行治疗。

为了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工作,养殖户需要做好新生犊牛的保暖工作和患病犊牛的隔离工作,为新生犊牛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新生犊牛腹泻治疗与预防在新生犊牛中,腹泻发生率很高,甚至会导致犊牛死亡,主要由于消化功能出现障碍或者胃肠道感染导致。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犊牛疾病(一)犊牛饮食性腹泻所谓饮食性腹泻,主要是指由于饮食(乳及代乳品)不当或品质不良而造成的腹泻。

其特征是消化不良和拉稀。

因饮食而引起的腹泻,奶牛场常称为犊下痢,为犊牛胃肠消化障碍和器质性变化的综合性疾病。

【病因】饮食性腹泻为犊牛常发疾病。

由于腹泻,致使犊牛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育受阻;发病以1个月内最多,2月龄后减少;全年都有发病,一雨季和冬春季发病最多。

10天以内的犊牛,此种症状多与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症状】粪呈暗红色,血汤样,多见于1个月的犊牛;粪呈白色,干硬,与过食牛奶与乳制品有关;粪呈暗绿色、黑褐色,稀粪汤内含有较干的粪块,多见于1个月以上的犊牛。

犊牛饮食性腹泻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加强饲养管理,改变饮食,合理治疗,经1~2天可痊愈;但当饲养管理不当,腹泻仍可再次发生。

下痢有食欲者,病程短,恢复快;下痢无食欲者,病程长,恢复慢;下痢持续或反复下痢者,犊牛营养不良,消瘦,衰竭,预后不良;当继发感染,犊牛体温升高,伴发肺炎者,病程长而预后不良。

【治疗】治疗的前提是加强饲养,精心护理。

治疗原则是健胃整肠,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和脱水。

减少喂奶量或绝食。

通常可减少正常乳量的1/3~1/2,减少乳量用温开水替代;绝食24小时,可喂给补液盐,当腹泻减轻,再逐渐喂给正常乳。

药物治疗应根据临床症状选用:(1)对腹泻而有食欲者,用乳酶生1克,磺胺脒4克,干酵母3克,一次喂服,每日三次,连服三天。

(2)对腹泻带血者,首先应清理胃肠道,用液态石蜡油150~200毫升,一次灌服。

次日,可用磺胺脒和碳酸氢钠各4克,一次喂服,每天服三次,连服2~3天。

(3)对腹泻伴有胃肠鼓胀者,应消除鼓胀,可用磺胺脒5克、碳酸氢钠5克、氧化镁2克,一次喂服。

(4)对腹泻而脱水者,应尽快补充等渗电解质溶液,增加血容量。

常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林格液1500~2500毫升、20%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5%碳酸氢钠溶液250~3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日补2~3次。

(5)对腹泻而伴有体温升高者,除内服健胃、消炎药外,全身可用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一次肌内注射,每日2~3次,连续注射2~3天。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犊牛饲养管理规程,是预防犊牛饮食性腹泻的关键。

(1)出生时及时喂给初乳,使犊牛能尽早获得母源抗体。

(2)坚持“四定”即定温、定时、定量和定饲养员。

乳温恒定,不能忽高忽低;喂乳时间固定,不能忽早忽晚;喂量固定,不能忽多忽少;要选恳用心、有经验的饲养员管理犊牛,要固定人员,不能随时更换。

(3)饲喂发酵初乳。

初乳发酵和保存最适温度为10~12℃,夏天可加入初乳量的1%丙酸或0.7%醋酸防腐。

应用自然发酵初乳喂给犊牛,50~70天断奶,喂发酵初乳200千克,犊牛发育正常,可预防腹泻。

(4)保证饮乳质量、严禁饲喂劣质乳品及发酵变质腐败的牛奶。

(5)因缺硒能引起犊牛腹泻,应在缺硒地区或因缺硒而发生腹泻的地区,可给妊娠后期母牛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20毫升,隔0.5~1个月注射一次,共注射2~3次。

(6)泛酸钙加入乳中引用,每头犊牛每天1次,每次50~100毫克,从出生后第一天起饮喂,连续45天,可以预防腹泻。

(二)犊牛大肠杆菌病犊牛大肠杆菌病,又叫犊牛白痢。

是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腹泻、脱水、衰竭和败血症,病原性大肠杆菌对畜牧业完成的损失日益明显。

【病因】大肠杆菌分为病原性大肠杆菌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形态、染色反应、生化特性的方面没有区别,但抗原性是不同的,使犊牛治病的多带有K99抗原,能产生内毒素和肠毒素,内毒素能耐受高温,100℃需要30分钟才能破坏;肠毒素分耐热和不耐热性。

不耐热性的抗原性,60℃10分钟即可破坏;耐热性的抗原性,须60℃以上、较长时间才能破坏。

在牛出生后10天内多发。

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污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牛的乳头、皮肤过哺乳用具。

当犊牛哺乳、舔食或饮水时,经消化道感染。

此外,也可经子宫内或脐带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犊牛在冬春舍饲期间多发,在没有及时吃到初乳、饥饿、过饱、饲料不足、比例不当或突然改变,可诱发本病。

而舍内通风不良、气候剧变、饲养用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是加快本病流行的因素。

[症状]犊牛潜伏期很短,仅几小时,根据症状和病理可分三种类型。

1.败血型常侵害1~14日龄的犊牛,一般存在局部感染。

犊牛表现发热,精神不振,虚弱,心动过速、脱水。

可视黏膜充血和斑点样出血。

间有腹泻,常于症状出现后几小时到一天内急性死亡。

有时未见腹泻即归于死亡。

死亡率高达50%~80%。

只能从血液和内脏中容易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

2肠毒血型较少见。

21日龄以内的犊牛可发病,以7日龄以内的犊牛多发。

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70%~100%。

常表现突然死亡,如病程稍长,可见典型中毒性神经症状,先是不安、兴奋,后是沉郁、昏迷、死亡。

死前多有腹泻,由于大量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被吸收,所以,没有菌血症。

3.肠型病初体温升高达40℃,几小时后出现拉稀,体温降到正常,粪便开始粥样、黄色,后为水样、灰白色,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及泡沫,有酸败味,病后期肛门失禁,有腹痛,用后蹄踢腹,病程长的,可出现肺炎及关节炎,如及时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不死的病犊,恢复缓慢,发育迟缓,常伴有脐炎、关节炎或肺炎。

败血症和肠毒血症死亡的病犊常无明显病理变化,肠型的病犊尸检可见胃有凝乳块,黏膜充血、水肿,覆有胶状黏液,皱褶部有出血,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和气泡,恶臭,肠黏膜充血、出血,部分粘膜上皮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肾苍白,有时有出血点,胆囊内充满粘稠绿色胆汁,心内膜有出血点,病程长的有关节炎和肺炎病变。

【防治】本病通常来不及救治。

在治疗上可选用抗生素、磺胺药,如氯霉素、土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磺胺脒、呋喃唑酮,并对症治疗,可用活菌制剂如促菌生、调痢生等。

犊牛还可灌服药剂来调整胃肠机能,其配方为葡萄糖67.53%、氯化钠14、34%、甘氨酸10.3%、枸橼酸0.81%、枸橼酸钠0.21%、磷酸二氢钾6.8%。

称取上述制剂64克,加水2000毫升,即成等渗溶液,喂药前停乳2天,每天喂2次上述溶液,每次1000毫升。

控制本病在于预防,对怀孕母牛应加强产前产后的饲养和护理,犊牛应及时吃到初乳,饲料配比应适当,误食牛饥饿和过饱,断乳前后饲料不要突然变更,冬春季做好保暖通风工作及清洁卫生工作。

定期消毒,病菌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不强,50℃15分钟即可死亡,一般消毒药均能很快将其杀死。

(三)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由疱疹病毒Ⅰ型、坏死性鼻炎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上呼吸道气管粘膜充血,出现呼吸困难,流鼻汁等症状;有时引起阴道炎、龟头炎、结膜炎、流产、乳房炎、脑膜炎等疾病。

【病因】病原体为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牛疱疹病毒。

对乙醚和酸敏感。

许多消毒药都可以使其灭活。

【症状】1.呼吸型病初体温在40℃以上,精神极其沉郁,拒食,鼻粘膜高度充血,有大量的黏液性鼻汁,出现浅溃疡,因鼻塞、鼻镜发炎、鼻部发红,有结膜炎症状,流泪。

因炎性渗出物阻塞而造成呼吸困难,因鼻粘膜坏死而呼吸困难,咳嗽。

有时可见带血粪便。

呼吸道粘膜高度发炎,有溃疡,上面附着腐臭的渗出物,并可见化脓性肺炎;病程中期呼吸道上皮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症状明显消失。

第四胃粘膜发生溃疡,大小肠有卡他性炎,脑膜脑炎病灶呈非化脓性的变化。

流产胎儿肝、脾局部性坏死,有时皮肤有水肿。

奶牛病初奶量大减以致停止,如病程短可恢复正常。

重症者,几小时可死亡。

多数病程10天以上,恶性流行时牛群发病可达5%以上,死亡率10%左右。

2.生殖道感染型因配种感染,一般潜伏期在1~3天。

开始时发热,精神沉郁,无食欲、尿频、有痛感。

污染附近皮肤。

阴门。

阴道充血,阴道部有不等量的粘液性分泌物,阴道粘膜出现小白色病灶,可发展为脓疱,大量的小脓疱使阴道前庭形成广泛的坏死膜,脱落后形成擦破面。

经10~14天可愈合。

公牛感染潜伏期2~3天。

精神沉郁,不食,生殖粘膜充血,轻者1~2天恢复,重者除发热外,阴茎上皮出现脓疱,包皮水肿,10~14天开始恢复。

【防治】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案。

可试用土霉素控制继发感染。

也可应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如清热解毒散等。

(四)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发病后,引起牛病毒血症,产生免疫中和保护性抗体,据此认为,动物在病毒感染后能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力。

其临床特征是高烧,口腔黏膜烂斑、腹泻、流产和胎儿异常发育。

【病因】吸吮初乳的犊牛可得到母源抗体,产生被动免疫,并大体维持6个月,当抗体下降到零或一定滴度时,犊牛一旦接触抗原,可以受到感染,并出现抗体上升,这种感染和抗体上升,在牛群中占70%~80%,3岁或3岁以上的牛可达90%,它们可以终身免疫。

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可以穿过胎盘感染,特别是怀孕早期。

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血清抗体阴性的母牛一旦感染,常常通过胎盘使胎儿产生免疫抑制,引起持续性病毒血症,如果小牛正常产出,病毒血症能持续低带入成年期,这种牛临床貌似健康,血清中又无保护性抗体,但体内始终带毒,是牛群中最危险的传染源。

【症状】本病毒可有两种临床表现。

黏膜病型主要侵害犊牛和青年牛,潜伏期一般7~9天,发病突然,患畜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沉郁,食欲丧失,反刍停止,产奶量下降或停奶,白细胞减少;发病2~3天,唇、腭、齿龈、口腔黏膜上皮出现浅表性烂斑,大量流涎,呼气恶臭;随后出现腹泻,最初为水样,后期带血和粘液,并排出带片的黏膜;有时出现口鼻部表皮烂斑,蹄冠发炎,趾间坏死或糜烂;此外,可出现鼻漏、结膜炎,病程几天到一个月,发病率2%~50%,但病的死亡率可达90%。

病毒性腹泻症状与黏膜病相似,但要缓和得多,病牛很少表现明显的发热,但体温常呈周期性波动,口鼻上皮常有烂斑,后期又往往联合成片并扩充到整个上皮,口腔偶尔有烂斑或溃疡,但不是固定症状,常引起蹄冠炎和趾间坏死,而出现跛行,可见病牛间隙性拉稀,尤其在后期更常见,此型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

妊娠期母牛患病导致的危害不一致,妊娠120天之内的,引起胎儿持续的毒血症,造成死胎或产下隐性感染和免疫耐受性的犊牛,其中的一部分犊牛长成成牛而妊娠,即可产下病毒持续感染的犊牛。

怀孕90~120天感染经常出现流产和遗传性神经缺陷,如运动失调、角弓反张、战栗蹒跚,眼球震颤等多种神经症状。

怀孕后期感染产下的犊牛,有血清中和抗体,并具有免疫力。

【防治】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可以减轻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促使病牛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