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北京猿人15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洞穴遗址—由洞穴堆积中的化石及文化遗 物的而知人类使用洞穴的情况
人类使用此洞穴的第一阶段形成了13-8层的堆积。第一阶段堆积中的文 化遗物说明最早的洞穴居住者是鬣狗,其后人类才成为洞穴的主要居民。第 8-9层下文化层形成时期,气候适宜,人类活动频繁,遗物较多
第二阶段的堆积包括6-7层的堆积。第7层只有少量的石制品及人化石, 说明此时人类很少在洞内活动。从第6层的底部开始,人类的活动明显增多, 留下数量较多的文化遗物及化石,但到上部由于洞顶的坍塌,人类再次离开 洞穴。
重要收获
• 数量众多的直立人化石—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1、 化石材料:从1921到1966,总计在周口店先后发掘出猿人化石材料共有 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14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一段、肱骨3段、 锁骨1段、月骨一块、牙齿153枚,代表40多个个体。 2、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脑量较小,平均为107处在耳孔稍上方,骨壁较厚;眶上圆枕粗壮,向前突出,并 且左右互相连接,枕骨上有发达的枕骨圆枕;下颌骨特别发达,有下颌圆枕; 吻部突出,缺乏下颏;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脊。
牙齿较现代人大,呈铲形;宽鼻子;面孔低而扁平 下肢骨已基本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上肢又比下肢进步,而头骨却保留了 较多的原始性质,说明北京人身体各部分的进化速度并不一致。
• 石制品—北京人石器工业的特点:
1、石制品的原料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数以万计,主要的石器原料有脉石英、砂岩、水
晶、燧石,其中脉石英约占88.8%,水晶和砂岩约各占4.8%、2.6%,燧石约占 2.4% 2、 石器的类型、组合
第三阶段的堆积为第1-5层。第6层上部的洞顶坍塌形成之后,人类又较 多的使用该洞穴,因而留下了上文化层的巨厚堆积。
早期人类使用周口店第一地点的第一阶段为距今50-40万年,第二阶段为 距今40-30万年,第三阶段为30-20万年
• 用火遗迹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洞穴堆积中,发现有紫荆木炭、灰烬层及烧过的 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籽等。巴黎博物馆矿物研究室和北京协和医 院药物学系分析说明北京猿人时期已有某种形式的用火行动。
选题缘由
• 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经历了五个阶段,20年代除到40年代末是初创阶段, 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是承前启后的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是蓬勃发展 的阶段,80年代是硕果累累丰收的十年,90年代到现在是走向成熟、继续发 展的阶段。 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发展历程中,居首要地位的事件无疑是 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第一和第二阶段工作的中心,它 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其研究成果和所使用的方法技术对后来 的工作影响很大,当下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的工作仍在继续。
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的地层划分
• 周口店第一地点是洞穴堆积,堆积物厚40米以上。上部含化石的堆积达34米, 可分为十三层。堆积主要有洞穴坍塌的石灰岩碎块和流水带入洞内的黏土、 粉砂等残积物构成。 第1-3层为含化石的角砾岩层。第1-2层厚约4米,发现石制品很少。第三 层厚约3米,有直立人化石,亦有丰富石制品及用火痕迹。 第4层为灰烬层,由杂色灰土堆积形成,含烧骨、烧石、石制品。厚度约 为6米。 第5层为厚1米左右的黑色硬灰层,很少的石制品与人类化石 第6层为含化石的角砾砂层,厚约5米,含有丰富的石制品、烧骨、烧石 及人类化石 第7层为厚约2米得深灰色的松砂层,含动物化石较多,而人类化石和石 制品却很少,说明堆积形成期间不宜人类居住活动 第8、9层是含丰富化石的角砾岩层,厚约6米,为下文化层 第10层上部为含化石的红色土层,下部为薄灰层,动物化石较多,人类 化石和石制品较少 第11-13层是整个堆积的下部,发现的石制品与化石都很少
石器分为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锥、雕刻器和石球等,还有许多制造 石器的工具如石砧、砸击石锤、锤击石锤等。刮削器数量最多,占75%,形体较 小。尖状器次多,约占14%,器形也较小。石锥的加工方式与用途与尖状器相似, 形体一般比尖状器更小,与尖状器不同的是尖部修理出有转折的肩。雕刻器形体 较小,数量也少。砍砸器约占总数的5.4%,为大型石器,另一类大型石器为石 球,数量少。 3、石器加工方法
力得到确认 • 1932开始采用探沟与探方结合的水平发掘法,并对北京人石器工业的特点作
初步总结 • 1933年同时发掘周口店第一地点、第十五地点和山顶洞,均有丰富发现; • 1934年出版了周口店工作第一本综合性研究报告《中国猿人史要》;开始采
用“打格分方法”进行发掘 • 1936连续发现三个直立人头盖骨 • 1937发掘工作停止 • 1949—1960恢复发掘,发现直立人化石、石制品、用火遗迹
打片方法有砸击法、锤击法与碰砧法。广泛使用砸击法,有大量的砸击石片 和石核,这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劣质的脉石英原料之故。锤击法使用也较多,主 要用于加工燧石及砂岩。碰砧法多用于生产砂岩大石片。经过修理的石器数量与 比例都明显增加,修理以锤击法为主。 4、北京猿人遗址石器工业的特点
典型的小石器工业;对原料的选择性加强,针对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加 工技术;刮削器与尖状器在石器组合中占主导地位。
• 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对于其后各考古阶段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要取得一些成果 往往要穷毕生之力,所以很多人在涉猎考古时刻意规避这一环。鉴于北京猿 人的重要地位,故以之为题,以北京猿人相关材料为主,同时介绍我国旧石 器时代考古的一些基本研究工作,使大家对我国旧石器时代的面貌有所了解。
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发现发掘
• 1921安特生等发现北京猿人遗址的洞穴堆积;1921、1923斯丹斯基两次试掘 • 1927起,中国地质调查所组织开始正式发掘 • 1928发现大量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直立人化石 • 1929发现第一个头盖骨,并开始注意到堆积中的人工用火痕迹和石制品 • 1931发现大量石制品,烧骨、灰烬等,对灰土的化学分析使北京人的用火能
• 动物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