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第三方物流运用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论文

农产品物流中第三方物流的应用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

姓名王朋举

学号20104170209

专业物流管理

指导教师李南博士

2012年11月10日

摘要

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市场化之间的矛盾。随着消费需求质量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以及流通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管理。确保降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达到农业增值、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同时农业产业改革的重心由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转移。加快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关系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速度。第三方物流模式具有物流配送规模大、速度快、辐射面广、效率高专业化程度高、交易成本低、信息化水平高的优点。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问题提高农产品物流运送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特点、优势、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以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优势;障碍;发展策略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一)物流成本 (1)

(二)运输条件 (1)

(三)物流市场 (1)

(四)物流技术 (2)

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 (2)

(一)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2)

(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特点 (3)

三、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势 (3)

(一)物流成本的降低 (3)

(二)信息流通方式的改善 (3)

(三)物流服务质量提高实现规模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 (3)

四、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发展的障碍 (4)

(一)物流政策体系缺失,尤其是农产品物流政策体系 (4)

(二)物流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4)

(三)物流技术和人才制约 (4)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5)

五、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策略 (5)

(一)加强对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 (5)

(二)促进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5)

(三)全面确立社会化物流服务的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6)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供应链管理 (6)

(五)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已不在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多样性、营养价值性、及产品安全性。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传统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由于流通环动分散、重复作业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已经无法适应农产品市场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并确立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中的应用模式。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成本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仍处在传统物流阶段,属于多对多、小规模物流运营模式,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既增加了农产品流通的费用,又由于储存和运输条件的限制造成农产品的损耗增加,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物流效率。据调查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而鲜活产品则占60%左右。果蔬产品物流环节中损失率高达25%-30%,与此相比发达国家则只有5%。[1]

(二)运输条件

目前,我国汽车运输只有30%是密式厢式汽车,而备有制冷机械、保温箱式冷藏车辆还不到汽车总数的10%,果蔬等生鲜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仅为15%~20%。鲜农产品进行加工、储存、冷藏、保温等设施严重不足。

(三)物流市场

物流市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经营设施简陋,交易手段落后.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规模普遍偏小,专化程度不高,总体呈现“低、小、散、弱”的

格局。由于法律不健全,市场中普遍存在不规范的交易行为。[2]

(四)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水平较低,专业设备不足,标准化程度较低。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设备设施,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大大增加农产品变质、污染以及损耗机率,从而提高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上农品品质良莠不齐。

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现在有少数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专门从事农产品储运和流通加工的中间组织。不从事任何直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从而形成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

(一)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由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以外的第三方负责完成农产品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一系列物流活动的运作过程。在这种模式中,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买卖,作为主导者联结着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者、各级批发商、零售商、中介组织,并为顾客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物流代理服务。[3]

图2-1 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

(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特点

1.该模式的组织结构清晰将许多物流计划和运作功能归类到一个权力和责任下,目的是对所有的农产品运输和储存进行战略管理,以使其产生更大效益。

2.物流企业的横向支持部门和纵向的运作部门被建设成矩阵形式,从而使各相关部门在运作环节上可以进行直接沟通。

3.物流活动可以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计划、组织和协调,客户和数据库的共享,物流服务网络的建立为地区之间物流服务的综合提供了基础。

4.目前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只是起步阶段,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在管理水平、信息共享、人才培养、专业化服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4]

三、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势

(一)物流成本的降低

第三方物流模式通过整合流通环节,建立信息网络,加速农产品周转。整合农产品的存储、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以及伴随的信息的收集与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能够缩短农产品流通时间,降低流动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农产品损失,从而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

(二)信息流通方式的改善

农产品第三方物流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将供应商与销售者联系起来信息收集、信息处理速度快,具有强大的信息优势。能够使双方比较及时、全面地了解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促成交易提高物流效率。[5]

(三)物流服务质量提高实现规模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

通过配备专业化设备,制定作业规范,保障农产品品质。第三方物流拥有专业的物流管理技术人员、配备专业运输车辆及仓库,有利于农产品的保质保值;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各节点之间建立共生共赢关系,建设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